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在心理学上,与特定的人建立长久而紧密的关系被称为亲密关系。

判断一份关系是否为亲密关系,要看你能否与这个人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是否产生与这个人更进一步的想法,能否在生活中和对方能够相互扶持。

亲密关系心理学(Intimacy Psychology)

人际关系是一种社会交换方式,主要是情感上的交换,这类似于物质交换,实质上又超过了物质交换。

生活中,我们往往在寻求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能够提供最大价值的人际交往,而我们又常常只会与那些能够提供足够价值的人保持长久而亲密的关系。

亲密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流派分支,相关研究表明,当我们与特别亲密的人相处时,我们往往表现得更加轻松自在,并且亲密的人能够给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同时,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刚出生时,最亲近的人是父母;长大后,伴侣朋友开始逐渐占据心中的大量空间。

普遍来看,亲密关系有以下三个阶段:童年期间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青春期与朋友建立亲密关系;成年后与伴侣、后代建立亲密关系。

在童年期间,孩子往往与父母的关系更为亲密,他们和父母之间的亲密程度会影响未来的人际关系,好的童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我,并信任他人。

青春期,我们的亲密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最亲密的人不再是父母,而是朋友了。生活中,会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小圈子也开始形成,同学、朋友成了我们分享秘密的人。

成年后,寻求伴侣的意识开始出现,成家立业,亲密关系再次发生转变,我们会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留给自己的小家庭。

当我们为人父母时,亲密关系将再次转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孩子逐渐成为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们的亲密关系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这是具有阶段性、规律性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70岁之后,谁才是与我们建立亲密关系的人?

保证自我适应水平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不存在冲突、批评并不意味着就会出现快乐和充实,正如快乐和充实的出现也并不表示就没有冲突和批评。

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不是无底线的,不能够将生命中的所有人都当做自己的一部分。

亲密关系会逐渐扩大我们的自我认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团体,在这个小圈子中我们能够互相拥抱、取暖、关怀和照顾,我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现实,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这也是生物进化发展的意义。

在自我延伸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拓展兴趣、技术和生活经验,比如:具有新鲜感的活动、新才能的发展、新思想的碰撞的都能够让人产生内在满足感。


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亲密关系经过最初阶段满意度快速增加后,许多人会碰到一个瓶颈期,这时便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彼此之间的个性。在熬过这一阶段后,亲密关系会变得更加令人们满意。

词汇实验中,看到有关“伴侣”和“父母”的这类词汇,我们大脑的反应更为迅速,而与社会相关的其他词汇,我们的反应则慢了许多。

这便是“恋人参照效应”,因为,我们通常将伴侣和父母视作生命中陪伴自己最长的人。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人,父母、朋友、伴侣、孩子这些都会存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但我们的心理空间并没有那么大。


70岁之后,谁才是最亲的人?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在我们的头脑中对关系也分主次,成家立业后,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养育自己的子女,拼搏于自身事业,父母与我们的关系便会越来越远。

在我们年纪渐长时,孩子也会淡出我们的生活,会有属于他自己的小圈子、小天地。因此,在70岁以后,我们最重要、最亲近的人便是我们的伴侣。

只有伴侣才是陪伴自己走完生命旅程、共同成长的人,也是一路扶持,携手并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