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的淡水是哪里来的?

阳台上的凤尾竹


贝加尔湖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它的容量却是最大的。贝加尔湖长636公里,宽81公里,最深处为1642米,平均深度为758米,总容量为23600立方千米,拥有世界上20%的未冻结淡水,比北美五大湖的总和还要多。贝加尔湖的年代久远、与世隔绝和深层含氧水造就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生态系统之一,贝加尔湖发现的3700多种物种中,约80%是特有种,其中最著名的是nerpa,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距今已有2500万年的历史,贝加尔湖本质上是由地壳断裂和运动形成的充满水的深裂缝。贝加尔湖最初可能是一个河床,但是地壳的震动和断裂使其面积不断增加扩大,深度加深,冰川融化也促进了其水位增加,在上新世(530万至258万年前)首先形成了类似于五大湖的一系列湖泊,然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统一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一个与当地地下水位相交的裂谷中,是一个裂谷湖,由于该地区的蒸发量极低,即使没有下雨,也能蓄水。此外,还有超过300条小溪和河流流入贝加尔湖,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水源,从蒙古向北流动,贡献了近50%的流入湖水,按照色楞格河的流量需要820年才能灌满贝加尔湖。但安加拉河是唯一的出口,每年向叶尼塞河输送约60立方千米的水,最终流入北冰洋。


科学闰土


这个问题是有谜团的,贝加尔湖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740米,最深处1670米,体积达到了惊人的23600立方公里,也就是236000亿立方米,三峡的容量是393亿立方米,就是600座三峡水库的水量。它含有的淡水量大约占地球地表淡水的20%,如果贝加尔湖是空的,那么世界上所有河流都注入其中,也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把湖重新注满。所以它巨量淡水从哪来的,是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我们首先看它的河流补给,贝加尔湖共有330多条河流注入,其中色楞格河是最大的支流。每年色楞格河大概有270-300亿水量注入湖泊,占河流补给50%-60%,一年最多也就600亿河流水量注入湖中。但贝加尔湖也外流河流安加拉河,每年大概也有接近600亿水量外流。同时贝加尔湖低处干旱区,每年只有400毫米左右的降水,所以贝加尔湖的淡水如果光靠河流和降水是难以维持如此巨量的淡水水体的。


贝加尔湖形成于2500万前,湖盆就是由地震形成的大裂谷,形成之初由于没有外泻流量,四周山脉的河流不断注入,和来自冰川融化的水。此外贝加尔湖含还有众多的活性泉水补给,现在湖岸地区拥有数不尽的医用温泉,至今已发现300余处,一昼夜喷出的温泉矿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贝加尔湖一年也有接近600亿立方活性泉水补给。可见贝加尔湖的湖水的补给是大于河流外流的,日复一日贝加尔湖大湖就形成了。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的北部,跨过蒙古国,在东西伯利亚的南部有一个成月牙形的湖泊。这就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图示: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长度636公里,平均宽度48公里,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贝加尔湖的平均水深730米,最深的地方是1637米。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是非常惊人的,可达23600立方公里。朋友们可能会对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没有多少概念。那么我们就把贝加尔湖和渤海比较一下。

渤海是我们国家的内海。渤海的面积大约是7.73万平方公里。渤海的面积是贝加尔湖的2.45倍。然而渤海的深度却没有贝加尔湖深,渤海的最大深度只有85米,平均深度只有18米。相比之下,贝加尔湖的最大深度是渤海的19倍多,平均深度是渤海的40倍多。贝加尔湖仅仅在面积上比渤海小,但是在深度上却远大于渤海,因此贝加尔湖的储水量要远大于渤海的储水量。实际上渤海的储水量是1730立方公里。贝加尔湖的储水量是渤海的13.6倍。

图示:贝加尔湖的水量是渤海的13.6倍。

贝加尔湖的水量相当于13.6个渤海,无疑储水量是非常惊人的。贝加尔湖的水量不但多而且还是能够饮用的淡水。那么贝加尔湖的淡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主要有两点。

首先,贝加尔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的注入。贝加尔湖周围有大量的河流注入。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流都汇入到了贝加尔湖。单单色楞格河给贝加尔湖补给的水量就有50%以上。有句话叫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贝加尔湖能够做到“湖纳百川”也是“有容乃大”啊。贝加尔湖要是没有这么大的容量,它也不可能接受这么多河流的补给。

图示:贝加尔湖

其次,贝加尔湖的水补给还来自湖底的地下水补给和降水。这里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地层断裂带,地震频发。地震给湖区补充了大量的地下水。贝加尔湖地区已经发现了300多出矿泉,每天喷出的矿泉水水量可达40万立方米。

图示:贝加尔湖

这就是贝加尔湖的淡水的主要来源。以前苏联的科学家研究认为,曾经的贝加尔湖是一个咸水湖。它是远古贝加尔海的遗迹。后来因为周围大量河流淡水的注入而变成了淡水湖。


兔斯基聊科学


贝加尔湖有20多万亿立方米的库容,水源仅靠周边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河流径流补给够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贝加尔湖水面宽阔,库容量巨大,仅靠地表河流径流是不足以提供湖区如此之大的水循环的。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对贝加尔湖的历史以及地理位置做一番了解。

贝加尔湖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北海”,这里自古就有苏武牧羊的故事,而近代以来,特别是由于清政府的日益腐朽和软弱无能,于1689年9月7日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西以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正源)为界,南属中国,北属沙皇俄国,而贝加尔湖就位于额尔古纳河西偏北约770千米处,自此中华儿女只能“望湖兴叹”。

贝加尔湖现在的位置是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湖区呈东北——西南向仿佛一个巨大的“新月形”处在亚欧大陆内陆中心腹地,长约636千米、平均宽度和深度分别约为48千米和730米,按此来计算,贝加尔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0624万平方千米,几乎我国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面积之和,可蓄水约22.356万亿吨。其面积也相当于我国目前最大的青海湖的约7倍,蓄水总量则是青海湖的约240倍。

从贝加尔湖的类型和形成来看,它属于典型的地震断层陷落型湖泊,是在约25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亚欧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后引发的一场强烈的地震中形成的,并且于物换星移间,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和雨水等河流径流的大量补充,使得贝加尔湖不断的被塑造成了外流湖泊,通过河流注入北冰洋,成为当今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除了河流径流水量的补充,贝加尔湖的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地下泉水汇集而来,这一点从湖区的海拔高度和水质就能看出来。

贝加尔湖湖面海拔约为455米,而其四均为高原山地地形,处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西南部,它的东面是被称为兴安山的雅布洛诺夫山脉、南靠蒙古高原、西望东萨彦岭、背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这种地形有利于地下泉水的汇集,同时由于湖区地震等地质活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热矿泉的产生,因此贝加尔湖湖水水质基本上达到了Ⅰ类标准。这也是为何许多饮用水企业纷纷扎堆跑到那边去造水厂,原来真的之是搬运水而已啊!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分享!


地理那些事


贝加尔湖,是亚洲第一大淡水湖,为世界第七大湖,但却是是世界最深的湖泊。位于俄罗斯境内。

贝加尔湖的水储量是23.61万亿立方米,约占全世界淡水湖水储量123万亿立方米的19%,是世界上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



贝加尔湖为大陆裂谷湖,贝加尔湖海岸线长2100公里,周围有山脉及丘陵环绕。

贝加尔湖沿岸地震频繁、多温泉,湖畔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处温泉,这些温泉都在源源不断的喷发给水。



贝加尔湖流域面积56万平方公里,有多达336条河流注入,其中最大的河为色楞格河。




因此贝加尔湖水怎么这么多?主要是自身的先天条件好,是大陆谷裂湖,容器够大。加上湖沿岸喷泉多,有三百多条河流注入补给,水源补给够多,造就了贝加尔湖超大的储水量。


清净管卫士


贝加尔湖在中国古称北海,是苏武牧羊的地方,在清朝早期时属于我国。

后来随着《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条约》等,贝加尔湖逐渐被划分出去,至今已将近300年。

贝加尔湖不仅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其蓄水量可达到23.6万亿立方米。

贝加尔湖属于内陆湖,内陆湖由于湖水与海洋不接壤,因此湖水经过蒸腾作用之后,会沉积大量的矿物质,久而久之形成咸水湖。但贝加尔湖却是个例外,贝加尔湖每年接受来自周围河流的盐分为6013千吨,然而它却是淡水湖,那么问题来了,贝加尔湖的淡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不是咸水湖呢?

贝加尔湖的淡水

贝加尔湖的长度约为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湖水总体积达到了23.6万亿立方米,其中水容量为23600立方千米,淡水储量约占世界淡水储量的20%,占俄罗斯淡水储量的85%,其湖水总储量超过了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总储水量。

如果把贝加尔湖的水作为北京市民的饮用水,可以供应北京市民使用4000年,由此可见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有多充足。

贝加尔湖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淡水,和当地的环境离不开关系。

  • 降雨量与注水量

贝加尔湖属于大陆性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小,降雨量少,且集中在夏季。但是贝加尔湖的注入河流较多,一共有336条河流注入湖中,其中色楞格河的补给量占湖泊总补给水量的50%以上。

色楞格河发源于蒙古境内,在中国唐朝时被称之为仙娥河,元代时被称为薛灵哥河,该河水主要依靠地下水、雪山融水以及雨水的补给,所以即使在旱季水量都很充沛。在夏季时,由于降雨量过多,有时会造成色楞格河泛滥。

色楞格河被称为贝加尔湖的过滤器,这是因为河流之中水草较多,能够让泥沙沉淀,阻止过多泥沙进入贝加尔湖。

色楞格河和其他河流带来的充足水量,稀释了贝加尔湖湖水中的矿物质,所以贝加尔湖的矿物质含量并不高。

  • 蒸发量

我们知道,即使是淡水湖,湖水中也含有矿物质,只是非常少而已,当湖泊里的水被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是淡水湖也会变成咸水湖。

也就是说:当湖泊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和支流注入的水量,该湖泊就会形成咸水湖。比如:我国青海湖每年的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和支流注入的水量,导致该地的矿物质不断堆积,最终形成咸水湖。

当湖泊的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和支流注入的水量,该湖泊就会形成淡水湖。

贝加尔湖由于气温寒冷,且冰期较长,因此湖水的蒸发量较弱,导致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以及支流注入的水量,因此贝加尔湖才得以形成淡水内陆湖。

  • 水流流出

如果湖泊只有流入的水源,没有支流流出,经过蒸腾作用后,也会形成咸水湖。比如:死海。但是贝加尔湖不同,它的湖水可以通过支流河水流出,湖水中的矿物质不至于越积越多。

贝加尔湖的海洋生物

贝加尔湖虽然是淡水湖,却生活着海洋特有的生物海豹。但是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海豹属于全球唯一淡水海豹。

关于贝加尔海豹为什么能够适应淡水环境,科学界曾经有两个假说,第一个假说认为贝加尔湖原来是海,后来由于板块运动形成了内陆湖,留在当地的海豹迫于环境剧变,一些能够适应淡水环境的海豹个体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了下来,并繁衍至今。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湖泊是由于淤泥阻塞了海洋从而形成了湖泊,比如:杭州西湖,由于降雨等各方面的原因,水质不断淡化而最终形成淡水湖。

但是科学家仔细研究后发现,该假说不成立,因为当地的板块运动并不是相互聚合型,而是相互分离型。

第二个假说认为在远古时期,贝加尔湖与北冰洋通过河流相连接,生活在北冰洋附近的海豹顺着河流到达贝加尔湖。

后来河流水量逐渐萎缩,导致留在当地的海豹无法顺着河流回到北冰洋,只要留在当地独自演化。

科学家通过研究贝加尔海豹的血缘,与北冰洋附近的海豹对比发现,两者之间的血缘最为接近,这意味着它们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拥有同一个祖先。

总结

贝加尔湖由于河水清澈透明,化学物质均匀,因此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贝加尔湖的植物资源、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了旅游业能持续发展,当地关停了一些污染企业,并对该地的动植物进行重点保护。


钟铭聊科学


贝加尔湖虽然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但确实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整个贝加尔湖的湖水总量超过23.6万亿立方米。

这样的水量是什么概念呢?换算一下,贝加尔湖湖水总量相当于整个波罗的海,或者北美五大湖总和,如果与渤海相比的话,那么一个贝加尔湖的水量就相当于19个渤海水量。

贝加尔湖虽然只是个湖,但其深度却超过了很多海域,贝加尔湖最深处超过1600米,平均深度730米,要知道东海的平均水深也才349米,黄海最深处也就228米而已。也正因为贝加尔湖的深度太深,所以使得其湖盆之中能够蓄积比寻常湖泊更多的水。

大约2500万年前,由于板块碰撞引发强烈地震,使得西伯利亚地区地层断裂,在如今的贝加尔湖东部形成了一片贝加尔海,后因为地壳变动使之变成内陆水域。随着大量淡水长年累月涌入,咸水逐渐变成淡水,形成如今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的水源补给大多数来自于河流涌入,以及周边大量的地下涌泉。以色楞格河为主,共有超过300条大小河流不断注入贝加尔湖中,而湖周围目前已发现的涌泉地下水脉超过300处,总涌量非常巨大,一昼夜总量就高达40万立方米,这也是贝加尔湖水源主要的补给来源之一。

由于贝加尔湖地处西伯利亚腹地,又靠近蒙古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常年降水量不多但平均气温很低。如此一来,使得贝加尔湖虽然没有太多降水补给,可湖水的自然蒸发损失量很少,千万年岁月里能够保存住大量的水。

贝加尔湖有众多河流涌入,但出口仅有北方的安加拉河而已,而且安加拉河径流量并不多。如果贝加尔湖目前的水源停止补给,只留安加拉河一个出口,那么以安加拉河的流量需要40年才能完全流尽湖水,所以贝加尔湖湖水的自然流出相当有限。

贝加尔湖形成的年代非常久远,已有上千万年历史,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构造与气候环境,使得贝加尔湖得以存住淡水,而且贝加尔湖湖水能见度超过40米,是世界上最透明最优质的自然水源。在中原古籍之中,贝加尔湖被称作“北海”,唐朝时期在湖东岸设立有羁縻州府,元朝太仆寺在此设有牧场。贝加尔湖湖水总量巨大,也无愧于“海”之称呼。


澹奕


贝加尔湖在我国古代被称为“北海”,由此可知,贝加尔湖是一个面积非常大的一个湖泊,不然也不可能以“海”相称。



贝加尔湖早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最让让我们熟知的,还是因为它是苏武牧羊的地方。不过现在贝加尔湖和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早在清朝初年,这块地方以及周边地区已经被清朝的统治者割让给沙皇俄国了,现在贝加尔湖属于俄罗斯。

贝加尔湖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雷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湖长363公里,平均宽度为48公里,面积为3.15万平方公里。它是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海拔为455米,平均深度为730米,最深处高达1637米,可以说贝尔加湖不仅是世界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存储水量最大的湖泊。




贝尔加尔湖的蓄水总容积为23.6万亿立方米,占全世界淡水总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一个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比我们全国的淡水总量都要多,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宝库;如果我们拥有这么样的一个湖泊,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将彻底解决,所以贝加尔湖的淡水资源让人看着流口水呀。

然而贝加尔湖如此多的淡水资源,都是从哪里来的?这些淡水也太多了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贝加尔湖的淡水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河流的径流水量补充和地下水源的汇集。贝加尔湖周边有300多条河流对其注入水量,其中最大的直流是色楞格河,每年向贝加尔湖注270~300亿立方米的水量。



当然单纯的河流的水量是不足以形成贝加尔湖如此大的蓄水规模。另外贝加尔湖周边处于高原地区,都是大型的山脉,这种地形极有利于形成地下泉水(雪山水),而且贝加尔湖又是地形的最低点,自然成为地下水的汇集之地。而且贝加尔湖是2500万年之前就形成了,所以贝加尔湖的地下水积累了2000多万年。

当然,贝加尔湖由于有这些特点,所以贝加尔湖的水质可是相当的好,很多国内的厂商都在那里建立大型的矿泉水厂。


大正看世界


贝加尔湖古称“北海”,因为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之前,这座巨大的深水湖曾经属于我们!

今天的贝加尔湖位于今天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南部,靠近蒙古共和国。贝加尔湖是一座犹如月牙形状的狭长淡水湖,湖的长度达到636公里,平均宽度为48公里,水域面积3.15万平方公里。

尽管从水域面积上看,贝加尔湖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是贝加尔湖却是地球上最深的湖泊,其最深处可达1637米,平均深度超过700米!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深度,贝加尔湖的总储水量达到了23.6万亿立方米,要知道这个水量已经超过了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比中国全国的淡水资源都要多!占了全球地表淡水储量的20%!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为什么这座位于大陆内部的湖泊会有这么多的水,这还得从贝加尔湖的形成说起!研究发现,贝加尔湖其实还是比较年轻的,其形成于距今2500万年前至2000万年前。贝加尔湖实际上是阿穆尔板块在欧亚板块上的一个裂口,所以才会这么深!


贝加尔湖如此多的淡水究竟来自哪里呢?

一方面来自河流,共有300多条河流注入贝加尔湖,其中最大的河流是色楞格河,每年向贝加尔湖中注入270至300亿立方米淡水。

另一方面来自地下泉水,由于贝加尔湖的海拔高度很低,属于周围地区的最低点,所以许多山脉形成的泉水和地下水最终汇集到贝加尔湖之中。

搞清楚了贝加尔湖中的淡水来自哪里,那么为什么这座巨大的内陆水不是咸水湖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地处高纬度的贝加尔湖,其蒸发少,所以盐度没有增加。

今天的贝加尔湖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慕名前往贝加尔湖一睹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座位于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一大湖是不是也在你的愿望清单里呢?


古生物探索


除了雨水,单是流进贝加尔湖的河流,就有336条之多。而流出贝加尔湖的河流,只有一条,叫安加拉河。贝加尔湖的周围,有无数的群山、冻原和河流。每年夏天,冰雪融化,这些干净纯净的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湖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被称为“西伯利亚明珠”、“俄罗斯圣海”的贝加尔湖,存储着地球上五分之一的淡水,超过了24万亿立方米。有人计算过,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一起来喝贝加尔湖的水,也够人们喝足足50年。所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宝库之一。

贝加尔湖占有多个世界之最:最古老的淡水湖---有超过2500万年的历史,氧气含量最高的湖泊,最深的湖泊---1632米。虽然最深,却又是世界上最清澈透明的湖泊。夏天,人的肉眼可看到水下40米深处。同时,它还是最具生态多样性的湖泊。

贝加尔湖地区,有2000多种动物,1800多种植物。其中一些动物和植物,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史和地球史,有很大的价值。如只在贝加尔湖有的淡水海豹,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为什么在这里会有海豹,科学家们至今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

一种观点认为,远古时代,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北极海豹可以自由自在地进出这片水域。后来,地壳运动导致海水从这一带渐渐退去,大陆显现,贝加尔湖成了一个内陆湖。随后,雨水、河水、雪水经年不停地流入,贝加尔湖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淡水湖。

留在湖水里的海豹,也适应了这样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了当今的淡水海豹。贝加尔湖形成于 约2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剧烈碰撞后,一条大陆裂缝产生,贝加尔湖就在这条裂缝之上。由于这条裂缝还在变化之中,所以湖水的深度、湖岸线等等,每年也在发生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