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就像没什么能阻挡住春天的脚步一样,北归的候鸟如约而至,带着逆风飞翔的勇气,克服长途飞行的辛劳,为龙江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和蓬勃希望。3月24日,黑龙江省自然教育课堂上线《候鸟的迁徙》专题课程,解读候鸟知识、关注鸟类资源、呼吁护鸟爱鸟。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候鸟是指有迁徙行为和规律的鸟类,它们每年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在不同的地域,根据候鸟出现的时间,还可以分为夏候鸟、冬候鸟、旅鸟、漂鸟。黑龙江省迁徙候鸟约350种,占全国候鸟种类的一半以上,例如大天鹅、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丹顶鹤、鸿雁、白鹤、白额雁、雪鸮、太平鸟等等都有各自的习性特征和不同的迁徙通道、停歇地和繁殖地。

夏 候 鸟 一 览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大天鹅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东方白鹳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中华秋沙鸭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丹顶鹤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鸿雁

旅 鸟 一 览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白鹳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白额雁

冬 候 鸟 一 览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雪鸮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太平鸟

本次课程邀请到了“中国发现白头鹤巢第一人”的李林老师为我们讲解候鸟迁徙的相关知识。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白头鹤,这种体长约96厘米的大型涉禽,是鹤类中体型较小的一种。全身的颜色是黑灰色,头顶前裸部点缀着宝石般的朱红色,头部与颈部大部分都是白色的,像修女带着白色头巾,又称为“修女鹤”。主要繁殖地为大沾河自然保护区和新青白头鹤自然保护区,这两处保护区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头鹤之乡”。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我省是全国重点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和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资源,是候鸟栖息和繁殖的理想场所。保护湿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野生鸟类。“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乱捕、滥杀、贩卖野生鸟类,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为其取食、饮水和遮蔽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各类爱鸟护鸟的活动中,爱上鸟儿,保护鸟儿们的家。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候鸟的迁徙》课程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为引入,让我们在学习候鸟迁徙知识的同时,对候鸟也产生了一种敬意:它们在风雨中寻找出正确的方向,在冰天雪地中保护自己,历经危机重重,只为寻找一个温暖的生存之地。那种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份对生命的坚持值得同学们学习,也是我们人生应该有的人生态度。就像在防控疫情期间,那些最美的逆行者,不畏困难,坚持到底,为了信守的那份承诺勇往直前!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春天已至,候鸟已来:自然教育课堂解读候鸟迁徙

长按关注我们 分享更多自然教育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