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1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很多家庭的矛盾来源并非夫妻之间,而是源自婆媳。婆媳两人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爱屋及乌住到同一个屋檐下,彼此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性,以及性格差异,造成日常接触中矛盾的产生。

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如若一方强势,势必引起另一方唱反调,抱着“以牙还牙”的心态。婆媳之间也不例外,长期的剑拔弩张,最终导致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

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一样,有些你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对方眼里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有些婆媳之间平时说话做事不注意,无意中给对方心理造成伤害而不自知,结果误会越积累越多,最终像火山一样喷发。

尊重与理解是婆媳团结的根本,只有双方调整好心态,多沟通多交流多包涵,才能积极规避婆媳矛盾风险,从而推动家庭和睦发展下去。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2

孙凤今年43岁,嫁给老公吴勇20年,按说和婆婆早已成为一家人,可她心里始终对婆婆尊敬不起来,即便女儿已经读大学了,依旧放不下对婆婆的不满。

谈恋爱时,婆婆就看不起她这个乡下女孩。第一次去婆家拜访,婆婆用轻蔑的语气招呼孙凤吃饭,嘴里一个劲的说:“在农村,这些肉菜恐怕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吧?”话语严重伤害了孙凤的自尊心,她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远没有像婆婆说得这样贫困。

结婚后,婆婆更是时常在街坊四邻面前,感叹儿媳娘家穷,她这辈子能嫁给吴勇,算是从糠箩跳到米箩享福。话里话外满满的优越感,让孙凤听了非常反感,却又不敢和婆婆正面顶撞。

孙凤是善良的女人,对于婆婆有意无意的挑衅,一开始并不理会。但是她越是沉默,婆婆越是得寸进尺,将儿媳当免费丫鬟使唤,家里脏活累活都交给她做,还经常念叨她是婆家花6000块钱彩礼娶回来的。婆婆说想当初她结婚可不像儿媳这样矫情,吴勇的爷爷只给了一担粮做聘礼。

可是婆婆不知道是装糊涂还是真傻,物价一年一个样,几十年前的一担粮算是一份大礼。对于婆婆偷梁换柱的概念,孙凤懒得去争辩,婆婆能言善辩,她甘拜下风。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3

婆媳矛盾的爆发,在孙凤弟弟结婚的时候。孙凤娘家刚盖新房欠有外债,作为长女,她想帮娘家分担一些,和吴勇商量后决定给5000块钱红包。结果这事被婆婆知晓后,她站在院子里连骂好几天,说儿媳是吃里爬外的贼。

孙凤受不了这个侮辱,坚决与婆婆分家。小姑子在外地工作,婆婆一个人乐得清闲,每天吃完饭去逛街跳广场舞。孙凤记忆最深的一次,她身怀六甲还在加班,晚上回来撞见婆婆在院子里吃小鸡炖蘑菇,婆婆连句客套话都没说,她挺着大肚子回家煮白水面吃。

婆婆不愿带孩子,除了对儿媳不待见,还因为她生的是女孩。生孩子那天婆婆去了医院,但是听到护士通知是女孩的时候,她转身回家,连口汤都没给煮,还到处和别人诉苦,说自己身体不好,没办法照顾儿媳坐月子。

孙凤一家三口住在楼上,她每天抱着女儿进进出出买菜,婆婆从没说帮忙照看一会,她只好一手抱孩子,一手拎东西,走几步歇一会。

终于熬到女儿能走能跑,孙凤想出去找工作,想请婆婆帮忙搭把手,可是婆婆一句没空给拒绝了。楼上楼下住着,这么多年婆婆连个糖果都没给孙女买,所以孙女自然和她不亲,她却四处散布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全是儿媳指使孩子不喊奶奶。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4

婆婆身体不好的谎言,在小姑子坐月子时候彻底露馅。小姑子前脚刚住院,婆婆后脚就赶去,在医院寸步不离守了三天三夜,出院时,婆婆直接将娘俩接到家里精心照料。

也有邻居替孙凤打抱不平,故意问婆婆:“你女儿怎么不在自己家里坐月子?”婆婆听后撇了嘴说道:“婆婆哪里有妈贴心,我就算拼了老命,也要给女儿月子伺候好了,这是当妈的责任。”

邻居传话给孙凤听,她心里一阵寒凉,婆婆终于承认了,儿媳和女儿是有差别的。在婆婆心里,女儿才是自家人 ,儿媳始终是个外姓,难怪她会区别对待。

小外甥在婆婆手里一直带到5岁,才回去上幼儿园。那几年两个孩子经常凑在一起玩,难免有磕碰的时候,每次不论对错,婆婆都训斥女儿袒护外甥。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5

幸好艰难的岁月都过去了,后来孙凤夫妻俩买房搬走,婆婆一个人住在老宅子里倒也逍遥自在。

冬天雪天路滑,婆婆在给女儿家送饺子的路上摔倒,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大腿骨折需要住院。小姑子火急火燎打电话给哥哥,让他赶紧去医院签字。吴勇走后,孙凤心里升起一种不祥预感,照顾婆婆的任务,早晚会落到她肩上。

果然不出所料,不一会,小姑子打来电话,用一种不容置否的口气对她说:“嫂子,咱们住院你去伺候,我哥是个大老爷们,他不方便照顾。”

孙凤听了霸气回复:“我不去,她又没给我看一天孩子,你哥不方便,你是女的你方便呀!反正那是你妈,你们兄妹俩看着办!”

最终,经过亲戚们轮流劝说,孙凤总算答应和小姑子轮流照顾婆婆。不为别的,只当给女儿做个榜样。

“嫂子,咱妈住院你去伺候”儿媳霸气回复:不去,又没给我看孩子

06

在婆媳矛盾中,总有一些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呼吁“以德报怨”。可是你不是当事人,有些痛无法感同身受,如果恶人都这么容易被原谅,那么是不是不公平呢?

老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一旦被恨蒙蔽双眼,很容易迷失心智,从而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来报复对方,可是不管结局如何,在这场较量中,没人能全身而退。

家人之间,本该相信相爱,当出现矛盾误会时,要及时坦诚相待,耽搁越久,矛盾发酵越快,带来的家庭隐患也越大。

人这一生,谁能无错,要学着豁达一点,少一分较劲,将多一分快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