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在我国古代,一些林木森郁而又沿海临河的地方,曾出现过一个个繁忙喧腾的造船工厂。它们是我国古代百舸千舟的摇篮。具有高度智慧的大批造船工匠,用血和汗的辛勤劳动,造出一艘又一艘船舶,把它们送入了江河湖海之中……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百舸千舟图

一、历经千秋看船厂

造船工厂,在我们祖先“刳木为舟”的地方,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在集中大量奴隶制造木板船的地方,可以探寻它的踪迹;在我国古代一些产木之区而又靠水的地方,可以看到造船工匠的智慧和创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越诸国就有建造和修理军船的被称为“船宫”和“石塘”的工场,有的石塘长353步,阔65步,已有相当规模。

秦汉时期的造船工场更是宏伟壮观,达到了一定的水平。1975年,广州市文化局的考古工作者,依靠广大群众,在市文化局所在地发掘了一处秦汉时期的造船工场遗址,现在出土的部分长29米,宽11米。据调查,这还只是占整个船台结构的小部分。在我国发现规模这样大,年代这么久的古代造船工场是第一次,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它使我们亲眼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在汉武帝时期,长安城西20里处开凿的造船基地昆明池,周长达40里,池中曾有过近百艘高大的楼船,其豪壮的气势,使唐代的诗人杜甫在写诗时还情不自禁地赞叹。到三国时期,老的造船基地继续使用,新的如雒阳(今洛阳)、武昌、温州的“横藇船屯”、福建的“温麻船屯”相继出现。

唐宋时期,造船工场方兴未艾。唐初时,光在扬子县(今江苏仪征)一地就设置了10个船场。徐州地区的洪州船场造过“浮海大船”500多艘,胴船、车轮船数量很多。此外,嘉州金陵地区的船厂制造战舰也颇享盛誉。到了宋代,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广东等地都建立了大批造船工厂。明州(今宁波)和温州两地造船最多,每年定额600艘。工场内部分工更细,除了专门的造船场以外,还建立了许多修理场。明代的造船工场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都达到了历史新水平。在松花江等地设置的造船工厂,是史书中记载的我国东北地区较早期的造船中心之一。地处抗倭前线的闽江口外五虎山,以建造抗倭海船名震四方。除了大量官办的以外,当时还出现了一部分私商经办的船场。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明代造船工场规模最大的有江苏的龙江、淮南的清江和山东的北清河船厂。位于南京城北的龙江船厂长354丈,宽188丈,濒临宽圖的长江。它每年造船计划数超过二百,特别以建造大型海船而著名,如大腙宝船,在当时是很出名的。至于各式战船、“北京预备黄船”、“南京大黄船”、“轻浅利便船”……更是数不胜数。它的遗址,至今还可以发掘到大木船的遗物,以及成型的和未加工的造船木材。《龙江船厂志》所附的厂址图,为我们了解它当年的面貌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明代的造船工场中,不仅有巨大的造船场地,还有与当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较为发达的手工业配套工场。例如有许多附属的帆篷、铸铁、绳索加工场,木材、桐漆、麻类的堆放仓库并有专门开辟为种植油桐、漆树的园地。这一切表明,明代的造船工场已达到综合性强、配套完整的程度。此外对于造船材料的验收,船只的修造和交船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封建社会的造船工场集中了大批工匠。他们虽然比奴隶有了较多的人身自由,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决不会改变。以明代龙江船厂的工匠来说吧,他们是“洪武永乐时期取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滨江府居民四百余户来京造船”的,专门受“提举司”管理。他们在工场里从事着艰辛的劳动,被统治者层层苛责打骂,生活贫苦不堪。许多人在服劳役之余,还不得不种田、撑船,借以维持生活。残酷的压榨,迫使工匠纷纷起来反抗,有的怠工,有的成批逃亡。原来这400余户造船工匠,到嘉靖20年只剩下245户了。官府“视户责役,贫者不堪,流亡日甚,至三十年而户不及二百矣。”这也说明了广大工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的反抗和斗争。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的造船工厂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配套逐步完整,分布地区逐步扩大,这是古代我国造船事业发展的生动体现。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二、设备优良传古今

古代造船工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设备从无到有,从缺到全,从简陋到优良。劳动人民的创造不胜枚举,作为船厂主要设备的船台和船坞的发明,就是其中的两个范例。

船,是在陆地上造的,用船则在水上。所以船造成以后,如何让它下水,乃是重要的一环。较小的船,人们肩扛手推就可下水;大一点的船,有的在泥地上挖两条穴道,洒水润滑,船底纵向绑扎两根方木,搁于穴道中滑行下水;有的利用秋冬枯水季节,在江、河、湖边的沙滩上造船,待来年夏季洪水到来,将船浮起。据《金史・张中彦列传》记载,船在河边造好以后,

“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随着木船建造规模的增大和造船数量的急剧增加,如果仅用这些简易的或受季节限制的方法下水,就发生了困难。泥地承压力低,支持不了高大的船体,而且随着对船只需要量的增加,也总不能限定季节造船,有的大船,往往在洪水间隔的半年多时间里不一定能完工。通过不断的实践,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有较为坚固基础、专供造船用的场地——船台,以及供船只下水用的滑道。

广州市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经探测和试掘,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船台和滑道,全工场共有三组,长度各在86米以上,埋藏在距地面5米的深处。现已出土了第一、第二号船台的一部分。每个船台都有二条滑道,滑道由许多长条厚木板组成,板宽70厘米,厚15厘米,一号船台的两条滑道的中心距是1.8米,二号船台是2.8米。滑道底下垫有枕木,滑道面上有规则地排列着一组组木墩,墩高1米左右,可以拆卸。据许多木船厂工人和有关专业人员估计,利用这样规模的船台和滑道,可以成批制造宽约6——8米、载重量50——60吨的木船。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是搁在木墩上制造的,造成后在滑道上横向铺设许多圆木,撤去木墩后,使船下降搁在圆木上滚动下水。造船的船台旁还有木工加工场,发现了烤弯木板用的“弯木地牛”。遗址出土时,还得到秦汉时代的钱币多枚,铁制木工工具多种,以及大量战国到秦汉间的陶器、残瓦等。出土的木样经科学鉴定,该工场距今2190年左右,与出土遗物相印证,船台大体为秦汉时期所建造。

在秦汉时期,我国已有如此巨大而成熟的船台和下水滑道,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然而,它也未必是我国的第一个船台和下水滑道,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在它之前,很可能已有一定规模的船合和滑道出现了。今天的船台,就其原理来说,和古代的船台没有两样。当然,今天造船的船台是倾斜的水泥场地,上面铺设着滑道。这里,“斜”比古代的“平”是一个发展,自重达几千吨的万吨轮,如果在水平场地造就,拖又拖不动,推也推不下,只要船台一“斜”,船就会因自重产生斜向分力,乘势而下,滑向水中。船下水以后,航行多则几年,少则几月,其水下部分碰损和腐蚀在所难免,而水上部分往往完好无损,因此修理船体水下部分也成了造船工场的重要任务之一。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怎么将船由水里回到陆上来修理呢?小船固然可以拖上岸,大船就要另想办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世界上最先解决了这个问题,发明了一种叫“船坞”的设备。最简便的是在河边挖一个大坑。如坑里的水与河水相连的就叫“湿船坞”;把船引到坑内后,在坑的出口和河道交界处筑一道坝,隔断水流,再抽干坑里的水,这就成了干船坞。

干船坞不仅可用于修船,也可以在坞内造大船。在没有船坞的时候,造船、修船有许多问题。如北宋初年,在青州造船,因河水湍急,每条船下水后要派三户人家守护,防止被流水冲散。“岁役户数千”,百姓苦不堪言。后来,个叫张平的监造官指挥众人在河边挖大池,“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这是关于湿船坞的使用记载。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神宗皇帝用的一艘“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的龙舟,“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怎么办呢?据沈括《梦溪笔谈》中所记载,当时有个名叫黄怀信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金明池北面挖了一个容得下大龙舟的大坑,坑底放置木墩,墩上面铺大木梁。将坑与金明池挖通,放水进坑,引船至木梁位置上,再用土墙将坑与金明池隔开,抽掉坑中的水,船就被架了起来修补非常方便。修缮完工后,将土墙挖去,龙舟又浮了起来。以后,就将木梁木墩拆除,在大坑上盖屋篷,作为停放龙舟的船棚,使它不受日晒雨淋。

船坞的发明,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造船事业都是一个贡献。在西方,直到1495年英王享利10世时,才在朴茨茅斯建立起欧洲第一个船坞,比张平和金明池的船坞晚了500年左右。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坞在今天的船厂里依然是主要的设备,它的外形和原理,都和古代的十分接近。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在祖国的造船事业中是永放光芒的。

三、工艺先进见匠心

祖国历史上出现过成千成万、各式各样的船舶,它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对造船工艺有精湛的造诣和优良的传统,由历代的造船工匠继承和发展着;有些工艺方法仅在少数著作中得到较为详尽的阐述,而在所谓正史里却只有片言只语的记载。今天,虽然人们关于古代造船工艺的了解还不够全面,但通过考古发掘及历史记载,人们仍能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在造船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至迟在12世纪的宋代,我国已有了根据船的性能和用途的不同要求,首先设计与制作船的模型,然后按模型造船的工艺方法。《金史・张中彦列传》中说:

“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谓之鼓子卯,诸匠无不骇服。”

从这一记载看来,可能在采用榫接的木模出现之前,还有用胶漆粘制的简单船模。制作船模,可以说是一种实物设计。它是在多少年来仿旧船造新船、仿小船造大船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在长期制舟造船的实践中,劳动人民对某一种船的构造与性能的关系,由直观的经验通过抽象、概括,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制船模就是把这种认识再现到实物形象上。造一艘几丈、十几丈长的新船,它的构造、性能已先在一只“才数寸许”的小船模上表现出来了,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设计呢?当然,实物设计毕竟还要先造一只缩小许多倍的实船(模型),施工时仿船模造大船,离不开一个“仿”字。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船模图

但是制作船模是一个楔机,它为更高级的图纸设计打下了基础。把船模的形象、尺度直接画在纸上,可以说是最早的图纸。随着人们对造船工艺认识的深化,后来可以不先制作船模,而由设计者根据行江航海实际需要确定新船的长度、宽度等数据,画出“船样”,并写上用料、人工和造价,分发至船场施工建造。《宋会要稿・食货》就有这样的记载:

“温州言制置司降下船样两本,仰差官买木,于本州有管官钱内各做海船二十五只。”

画“船样”,要比做一只船模简单方便得多,可以复制多份,便于成批造船;依据“船样”施工,使人们最终摆脱了依样仿造,并且各种尺度比按船模仿制准确得多。画“船样”是对船舶结构性能特点的更为深刻和系统的概括,为对造船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西方直到16世纪才出现简单的船图,比我国晚了三、四百年。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古代造船图纸

船舶设计,表达了人们对造新船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设计是否合理,要求能否达到,须由新船在使用实践中检验。一些在使用中证明是优秀的船型就往往被作为母型船,在其基础上仿造、改进、发展。例如,著名的杨么车船,以其高大、灵活、快速、战斗力强等特点,屡败官兵的围剿,于是各地大量仿造,推动了车船的发展。及至明代,各种船只已基本定型化,有了统一规格。每种船上舵和桅的大小、船体主尺度的比例、各处板的厚度等等,都十分明确,形成了古代造船的“规范”。定型化不仅便于大量造船,而且船舶的各种性能特点容易得到保证。这是历代造船经验的总结,也是推广先进船型的必然结果。

对于造船材料的选用,造价的估算,古代也有一套科学的方法。造木船最主要的材料是木材,大量出产的杉木、松木使用最普遍,有的也采用质地坚韧但产量较少的楠木、樟木、柯木、铁力木等等。捻缝补漏用麻丝、竹茹(竹子去青皮后的内层)、破渔网,以及桐油石灰。联接用的钉子,较早以竹木钉为主,秦汉以来大量使用铁钉。

古代的“浮海大船”是如何建造、下水、修理的?

宋代有人把破舰焚烧,称出钉子斤两,并依此为据订出建造每种船可领用钉子的数量。除了对各种设备材料逐项估算造价以外,宋代还有按船模倍数估价的。张觷在处州造大船,先造一小船,然后以10倍价计算。这些措施都使当时估价比唐代精确得多。明代对于每艘船所用的工料、工时、工银的统计,达到了十分细致的程度。例如造一千料大海船,所用的物料有:杉木302根,栗木2根,杂木149根,株木20根,橹坯(橹的半成品)38枝,榆木舵杆2根,钉线35742箇,杂作161条,桐油3012斤8两,石灰9037斤8两,船麻1253斤3两3钱……这种精确的统计,对大量造船十分有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造船的工艺过程驾轻就熟,了如指掌。

工艺的进步和成熟,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造船能力的增长。在绵亘数千年的造船工场发展史上,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有如群星丽天,光彩夺目,而船台、船坞、按船模或图纸造船,是其中的三大发明。

《宋史·张平传》

《龙江船厂志》

梁・沈约《宋书》

清・《古今图书集成》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