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

1.《登幽州臺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對於陳子昂來說,只此一首詩足以讓他名垂千古。在他和“初唐四傑”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詩風不振,都是些豔詞淫調。如簡文帝的“青牛丹轂七香車,可憐今夜宿倡家。”而陳子昂的千年一嘆,彷彿平地一聲驚雷,喚醒了大唐風骨。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在易水旁修建了幽州臺,在此招賢納,此後樂毅、鄒衍等一批賢士前來投奔。在一幫能人志士的輔佐下,燕昭王成為一代明君,而燕國也逐漸強大起來。

1000年後的唐朝邊患四起,北方契丹族入侵大唐。當朝皇帝武則天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侄子武攸宜前去討伐,結果可想而知,唐軍敗退。此時的陳子昂高瞻遠矚、心懷韜略,他兩次主動請纓,皇帝不但沒有同意,還被武攸宜貶為軍曹。

報國無望、憂憤滿懷的陳子昂獨自登上離戰場不遠處的幽州臺。他極目蒼穹萬里,卻滿目瘡痍,撫今追昔,思緒萬千。他看不到前代的賢君,也看不到當今的明主。他只感覺天地之間只有孤獨的自己,不禁淚滿青衫。於是揮筆寫下那千古一嘆《登幽州臺》。


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收藏


2.《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玄宗和貴妃出遊時,身邊有一個十五歲的衛士,騎著御廄裡的駿馬,走在儀仗隊的前列,氣概非凡。他不讀書,不識字,只會橫行鄉里,做違法的事,司隸校尉對他也無可奈何。這個衛士經過安史之亂,大約一二十年後,卻成為一位著名的大詩人。這位詩人,便是韋應物。

韋應物受王維、孟浩然影響很大,屬於清淡一派,並且後來居上。施先生認為王、孟多具有陶淵明詩的儀表,而缺乏陶詩的精神。韋應物的詩反映的是品德極為高尚的人格,他的生活態度是任其自然,待人接物平和誠懇,所以韋應物是超過了王、孟而直接繼承陶淵明的。一個“身作裡中橫”的無賴少年,到中年以後,卻一變而為淡泊高潔的詩人,其一生頗令人回味。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兩句出人意外,一般人想不到,但又覺得很自然,不像是苦心思索出來的,宋元以來公認是奇特之筆。蘇東坡讀了《寄全椒山中道士》後,曾和了一首。後人評論:東坡刻意學之,而終不似。蓋東坡用力,韋公不用力;東坡尚意,韋公不尚意,微妙之詣也。


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收藏


3.《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歷代詩人無不交口稱絕。千古丹青妙手,也爭相以此為題,繪出不少動人的江天雪景圖。

柳宗元被貶柳州後,整天鬱鬱寡歡,終日閉門謝客,以飲酒吟詩打發時光。

閒時,就教小書童柳植寫字作詩。這孩子聰明伶俐,一學就會,經柳宗元悉心教導,不但能吟詩作對,而且寫得一手好字,特別是能把主人的筆跡模仿的惟妙惟肖,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愛。

那年冬天,柳州居然下了一場大雪,整個柳州成了一個銀妝玉砌的世界。知府邀請柳州的文人墨客在魚峰山上的“望江亭”喝酒賞雪。

席間,知府大人要來客每人做一首賞雪詩助興,並規定最後一個字必須是個“雪”字。那幫文人寫的盡是些俗不可耐的吹捧之詩。

柳宗元內心感到非常膩煩。他獨自不動聲色地大喝,輪到他寫時,已酩酊大醉,內心極其厭煩,告誡自己絕不能隨波逐流,他迷迷糊糊地走到桌前,信手寫了“千山孤獨”四個大字。寫完後,就搖搖晃晃爬在桌上。

知府大人見只寫了這麼四個字,心裡十分不滿,捲起宣紙,便打道回府。

小書童柳植見狀,知道不妙,主人得罪了知府大人了,這四個字也許會成為整治主人的罪證。他急忙追去,在半山腰攔住轎子道:“啟稟老爺,我家主人酒醒了,深懷歉意,命小的來取那沒寫完的詩稿,讓他繼續寫完。”

知府沒好氣地說:“叫他快點,我在這兒等他。”

柳植拿了只有“千萬孤獨”四個字的詩稿,回到望江亭,但主人還躺在石凳上,任憑柳植千呼萬喚,又拖又拽,都沒法把柳宗元弄醒。

柳植見知府還在半山腰等著,急得他望著茫茫白雪大哭起來。

這時,在柳江江邊,恰有一葉小魚船,停泊在浩渺的江天之中,一位老漁翁,披著蓑衣獨自一人在那裡垂釣。

柳植觸景生情,詩興勃發,忘我的拿起筆,勇敢地在“千萬孤獨”四個字下面,揮毫添上詩句,就成了一首詠雪詩,最後一個字正是個“雪”字,符合知府大人的要求。

柳植歡天喜地的寫上了詩名《江雪》,興沖沖地向山腰跑去,知府看著那瀟灑飄逸的筆跡,以為是柳宗元之作,高興地走了。

直到傍晚,柳宗元才酒醒過來,柳植便把自己如何寫詩搪塞知府的事告訴了他,並將詩句朗誦給他聽。

柳宗元聽了讚賞道:“柳植,你寫得不錯啊!這是一幅絕妙的寒江獨釣圖!”從此,這首《江雪》詩成為我國詩壇的千古絕唱。


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收藏


4.《贈元稹》

自我從宦遊,七年在長安,所得為元君,乃知定交難。豈無山上苗,徑寸無歲寒。豈無要津水,咫尺有波瀾。之子異於是,久要誓不諼。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蘭。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端。

這首詩寫於貞元21年,是現存的白居易贈元稹的第一首詩,白居易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年為34歲,而元稹是27歲。這首詩可謂是把兩人的友情描寫得非常全面細緻了,裡面有很多對於兩人相處的細節描寫,可以說是非常生活化的一首詩了。

這首詩的意思是:我自從參加進士考試到如今做官,在長安已有七年。得到的知心朋友只有元稹,可見選擇友人的困難。難道我沒有相識的人嗎?那都是泛泛之交未經考驗,我也認識一些身居要職的大官,可要想和他們深交困難也太多。可元稹這個人就不一樣,我和他的友情將永存。元稹他的心地寧靜猶如古井中的水面,他的道德操守,又好像長有硬節的秋後竹竿,直而且堅硬,我和他成為知心之友已有三年,我們一起騎著馬在春日的花下游賞,冬天一起舉杯飲酒賞雪。不穿官服,隨隨便便,互相拜訪我們簡陋的家。春天裡睡到日高三竿,秋季裡賞月直到夜深,我們之所以成為好友,不是因為同在一科考中,也不是由於在同一官署裡當郎官,而是因為我們心心相印,彼此沒有私心。

5.《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收藏

相信大家對這首詩,那都是非常的熟悉,而且這首詩,也是眾多唐詩中流傳度非常高的一首,而且這首不僅景色描寫的好,而且還在裡講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

當時來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的崔護,由於科舉落榜,只得留在長安,希望可以在四年之後,再次參加科舉,能夠中舉,於是他留在了長安讀書。每天他都把自己關在家裡讀書,為得就是能夠在四年之後,可以金榜題名。可能是由於在家裡讀書的時間太久了,他感到有些悶,於是走出了家門,一路漫無目的地走著,居然鬼使神差地來到了去年清明時節,自己到過那個郊外,而且還來到當時,他在這裡遇到的一個女孩家門口。可是去年來的時候這裡的大門是開著的,而且門口還坐著一女孩,他向前問她討要了一碗水喝。此後他便回到了家裡,頭腦裡全是那個女孩的身影,後來由於讀書的原因,慢慢地居然把這個女孩給忘記了。今天再次走到這裡,只見大門緊閉,那個女孩不知去往了哪裡?那層兩旁桃花還是依舊開得很鮮豔在那微風中左右搖擺。

崔護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去年在這個地方相識的那個女孩不在了,原本自己是約好了以後還要再相見,可是由於自己的原因,忘記了這個約定,於是他提筆在那牆上寫下這首詩。

可以這是一首非常悽美的愛情詩,在這首詩裡,詩人先從時間開始,然後轉入到人和身邊的景物,而且還用這種鮮豔的桃花來襯托女孩,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原本以為是一首大團圓的愛情,可是後面接著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去,那個女孩,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裡?

後面又是寫景,那桃花還是去年的桃花,微風也還是去年的微風,只是自己的心境已再不如去年,不如剛剛出來時的樣,早已變了樣子。

這首詩可以說是非常的唯美,裡面即有畫面感,而且還著這麼一個唯美動人的故事。

6.《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六首經典唐詩與其中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邊讀唐詩邊讀歷史|收藏


李商隱10歲的時候,父親去世了,他們家的生活過得很苦。但他確實有才華,16歲的時候,寫了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被當地的一個大人物看上了,那人開始資助他讀書,還讓他跟自己的兒子一起讀書。

李商隱第一次考科舉,沒考上。25歲那年再去考,考上了。李商隱很高興,但他絕對想不到,考上科舉,他這輩子也沒機會當什麼大官。牛李黨爭,把他害慘啦。

考上科舉之後,李商隱娶了一個大人物的女兒當老婆。但是,這個大人物屬於李黨。當年幫助他的那個人,是牛黨的。李商隱娶老婆的前一年,幫助他的那人剛剛去世。牛黨的人認為,李商隱這麼做是背叛,沒良心。

偏偏這時候,牛黨當權。所以,李商隱雖然中了進士,但只給了一個都城以外的非常小的小官。李商隱不高興,幹了幾年,辭職不幹了。辭職不幹不是因為他不想當官了,他還想。他又想辦法回到京城當了個小官,等機會。

這時候,朝廷又換李黨了。李商隱覺得也許自己機會來了,偏巧,他母親在這時候去世了。當時的人,有規矩,父母去世,得辭官回家守喪三年,不然就是不孝順。

李商隱回家呆了三年,等他再出來的時候,你猜怎麼著?李黨又不行了。李黨有個大人物被貶,李商隱跟著這個人去了外地,給這人當手下。當了一年,那人又被貶,李商隱連工作也沒了。

從那以後,李商隱要麼當個芝麻大的小官,要麼給大人物當手下,一直也沒有實現他建功立業的理想。

因此他的這首詩中的生不逢時的感慨,可以說是成為了千古絕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