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支持漢服日常化?

段德順


有些事情,過去了就應該讓他過去;也可以拿來回憶和紀念,但沒有重新咀嚼的必要。

漢服,究竟是什麼樣子的,諸如形制類別、質地和工藝,穿著的禮儀,難道真是如專家們從考古故紙堆總結的那樣?往事已化塵煙,現在實際也就是一個文化符號罷了。

維持文化的多樣性,和維持生物多樣性是一個道理,多姿多彩的世界“一個也不能少”。從包括漢服在內的文化元素中,我們回溯祖先們的生活,實際也是給我們自己找尋來路,找尋當下的我們自己心靈的歸宿。更現實的需要,是從而增加族群認同,增加社會凝聚力,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因此,我非常支持弘揚包含漢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

但是,漢服的日常化就沒有必要了。

漢服作為一個漢文化的元素,值得紀念和保留。我們可以在非日常的場合來穿著漢服,作為緬懷歷史、慎終追遠、繼承傳統的一種形式。但是,刻意的去日常化漢服,則反而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就好比要我們捨棄了汽車改日常騎馬乘轎一樣,非常奇怪吧。

當然,我是不支持現狀下漢服日常化,而不是反對漢服日常化。假如有一天,社會風氣具備了崇尚漢服,以日常著漢服為正常時尚,就好比上世紀的中山裝、解放綠和現在的西裝、夾克衫一樣,那漢服的日常化,也就順理成章。

有心人可以推動,待到社會大眾皆甘之如飴的時候,即證明漢服在那個時候的價值,哪怕已越千年,依然是為時尚。否則,就如一塊化石,縱使萬年前是佳餚,現在焉能再當美食?

從內心來說,即便我們現在以為的漢服,以當下的審美來看,依然是非常具有美感的。我夢見,有一日阡陌巷弄裡,百姓即如此著裝,吟哦詩詞歌賦,往來禮儀當先...一切迴歸儒家描述的大同社會,相信所有支持漢服日常化的,用心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