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級了,口罩戴不戴?小區怎麼進出?還要怎麼防?四川發佈會上說……

3月25日0時起,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此次調整響應級別意味著什麼,大家關心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有哪些進展?3月25日下午3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十九場新聞發佈會。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唐燕,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嚴颯爽,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醫學主任醫師祝小平出席發佈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降級了,口罩戴不戴?小區怎麼進出?還要怎麼防?四川發佈會上說……


發佈會有哪些重要內容

↓↓↓▶四川為何要調整應急響應級別?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對此進行了回應:


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區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共啟動了三次應急響應。第一次是2020年1月24日,我省緊急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打出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組合拳,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第二次是2月26日,在疫情總體上有效控制情況下,我省將應急響應調整為省級二級應急響應,進一步全面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第三次就是3月24日我省應急委員會發布消息,宣佈自2020年3月25日零時起,將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


應急響應之下,全省上下經過兩個月的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向好。截至3月24日24時,我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547人,已治癒出院536人,死亡3人,目前在院隔離治療8人(均為境外輸入病例),648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我省21個市(州)實現了本土確診住院病例“清零”,全省連續20天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連續34天無本土聚集性疫情和社區傳播。全省183個縣(市、區)全部為低風險區。


全省仍然存在聚集性疫情或社區傳播的風險


3月24日,指揮部組織專家對全省疫情形勢及防控工作進行了綜合評估,專家一致認為:當前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武漢疫情尚未完全平息;境外疫情正處於持續上升趨勢,並已構成全球大流行,而我省又是全國第四大一類航空口岸,面臨境外輸入的風險較高

;同時我省高校有近40萬省外學生及近1700萬各類學生陸續返校。全省仍然存在聚集性疫情或社區傳播的風險。


省指揮部根據專家組的意見,結合我省、國際國內疫情現狀,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法規規範,將我省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省級三級應急響應。


為此,各地要慎終如始、精準有效加強疫情防控,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繼續紮實做好病患救治,繼續加強監測發現,把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擺在當前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緊密結合地方實際,精準穩妥推進全面復工復產,加快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嚴防境外輸入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所有境外入川返川人員原則上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表示,嚴防境外輸入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發佈會指出,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防控工作旨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止境外疫情輸入成為防控重點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入境口岸和從疫情高發國家(地區)入境後轉乘國內交通工具來川、返川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嚴防輸入。


要繼續壓實屬地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強化部門聯防聯控,嚴格實施入川首站責任管理,規範開展醫療救治。對境外入川、返川的所有人員,立即實施體溫檢測和醫學排查,有異常的立即送至定點醫療機構;無異常的專車送至集中隔離場所,開展信息登記、體溫檢測和核酸檢測等工作。核酸檢測陽性的,送至定點醫療機構;核酸檢測陰性的,點對點接送至集中隔離場所觀察或居家隔離觀察。


需要強調的是,所有境外入川、返川人員原則上均要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社區持續做好外來人員登記,加強對境外入川、返川人員的排查及管理,充分發揮好鄉村醫生和疫情防控衛生員的“第一守門人”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協助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排查和隔離醫學觀察等工作。對各醫學觀察場所實施嚴格的安全、消毒和管理等工作。


▶“正常化”將成為四川百姓生產生活的關鍵詞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介紹,應急響應級別調整後,按照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要求,居民出行正常化,公共交通正常化,機場、鐵路、公路運行正常化,企業生產正常化。餐飲、住宿、美髮、娛樂、醫療康養、家政等服務業企業全面復工營業,旅遊景區、影劇院、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公共服務場所全面恢復。


要加快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業零售、藥品流通、電商平臺等與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要密切相關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和商貿流通等服務業集聚區復工營業,加快推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全面恢復。


宋世貴同時提醒,普通公眾仍需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勤鍛鍊、增強體質。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必須佩戴口罩並及時就醫。


▶社區恢復常態化管理,小區居民不再“限時限人出入”


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宋世貴表示,調整為三級應急響應後,要全面恢復社區(鄉村)常態化管理,對小區封閉或半封閉管理模式進行鬆綁,小區居民和租住戶可以正常出入,不需要採取“限時限人出入”等措施。


同時,以下三類人員在體溫檢測正常情況下就可以復工和出行。


第一類,就是持有國家“防疫健康信息碼”顯示“未見異常”或“低風險”的人員;


第二類,就是持有《四川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申報證明》的人員;


第三類,就是持有與我省簽署了互認協議省份健康證明的入返川人員。


全省交通卡口、小區、園區、廠區、商務樓宇以及各級行政服務中心、電信銀行服務網點等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等,不得另行設置限制人員流動的門檻,不得要求另行出具其他證明材料。


宋世貴表示,這次調整響應級別,不是為疫情防控鬆勁,而是為經濟發展加勁。當前我省疫情防控的關鍵是境外入返川人員。對於有境外入返川人員居住的小區,要加強境外入返川人員的排查和管理,除了境外入返川人員要主動報告外,也要發動社區居民提供信息。


▶口罩還需不需要戴?

專家:口罩不用時時、處處、人人佩戴


四川省疾病防控專家組組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防醫學主任醫師祝小平表示,佩戴口罩要講科學,不用時時、處處、人人戴口罩。


祝小平說,全省183個縣都處於低風險地區,防控形勢穩定向好。總的來說,佩戴口罩要講科學,該戴的地方必須戴,不該戴的地方不用亂戴,不用時時、處處、人人戴口罩。不該戴時戴口罩,往往是恐慌或壓力所致,既不方便工作生活,又是物資浪費。基本的原則是,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情況下,可不戴口罩。處於人員密集場所,如辦公、購物、餐廳、會議室、車間等,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建議大家隨身攜帶備用口罩,裝在小塑料袋裡,在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或者身邊有人咳嗽、打噴嚏等,可自行佩戴口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還是應該戴上口罩就近到醫院就診。”祝小平表示,除了科學佩戴口罩,普通公眾仍需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多通風、不隨地吐痰,注意咳嗽禮儀等,保持良好作息規律,加強鍛鍊,注意營養,增強體質。


▶四川679家A級旅遊景區4月上旬將全面開放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全省目前已開放A級景區400餘家,開放率超過60%。隨著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由二級響應降為三級響應,省文旅廳將推動旅遊景區全面開放,全省679家A級旅遊景區將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預計在4月上旬前全面對外開放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嚴颯爽表示,旅遊景區對外開放前,要做好旅遊景區新冠肺炎防控應急預案演練,優化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對外開放後,要實行實名制購票,科學合理設置遊客承載量和遊覽參觀線路,加強景區員工健康監測管理,落實清潔消毒和醫務服務舉措。


關於旅行社經營業務開展情況,嚴颯爽表示,目前,全省多家旅行社已組織開展“川人遊川”,省外組團遊四川按照相關要求目前暫時還不能組織。我省旅行社企業正在屬地黨委、政府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下,按照“分區分級”“有序受控”和動態監管的要求,推動疫情防控低風險區恢復開展省內旅遊經營活動。



來源 | 川報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