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为什么要选择在八里桥开阔地和英法联军开战呢?不能用夜战近战的办法吗?

看遍山川


为什么要在开阔地?原因僧格林沁部队是多是蒙古野战骑兵。至于夜战近战,英法联军有照明弹,近战则无法靠近

事实上,僧格林沁也不是蠢材,难道他不清楚侧翼攻击、伏击、夜战、包抄接近等办法吗?只是在英法联军的大炮和排射枪面前,根本没有办法靠近或伏击。

中国传统的兵法在英法联军的武器优势面前已然失效。


僧格林沁部队构成

1、僧格林沁所属的科尔沁部野战骑兵;

2、察哈尔、索伦部蒙古骑兵;

3、甘肃、陕西调来的汉军;

4、京津地区的八旗兵和绿营兵。

合计2.5-3万人。

蒙古骑兵、八旗骑兵是八里桥之战的冲锋主力。汉军和绿营兵是伏击和防守部队。


俄国人布克斯盖夫登男爵对八里桥之战记录

1、蒙古骑兵意图借用掩蔽的树林对一队法国步兵、骑兵进行侧翼打击,但枪炮的火力和照明灯,让蒙古骑兵侧翼进攻计划失败;

2、蒙古骑兵侧翼进攻法家失败后,使用侧翼迂回方法,意图突入到英军后方,造成了英军锡克军团的骚动,迫使英国龙骑兵团回头营救锡克军团,击败了蒙古骑兵;

3、在蒙古骑兵侧翼进攻失败后,清军在八里桥墓地、寺庙两地分别发动了两次进攻,但都被法军击退了;

4、最后,清军在八里桥桥堍集结,意图用桥另一方的27尊炮的炮兵连,和正黄旗八旗兵防守住八里桥,但在英法联军用8门线膛炮摧毁炮兵阵地后,解除清军的炮火威胁,又用步兵刺刀,和清军在桥头进行白刃战,最后在法军渡过运河后,清军就军溃了,一部分逃回北京,大部分跑回蒙古草原。

参战的法军中尉保罗·德拉格朗热回忆:

“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他们如此顽强,以至于一时间会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我们大炮持续和反复地排射,炮弹于他们的左右飞驰,他们在炮火中倒下了。”

持续炮火+连续排射,就是英法联军对付清军的办法。远程炮轰,近程排射。

下面是骑砍网友propagandalf发表的八里桥之战手绘示意图:

开战前双方部署:清军明显防御,英法进攻。红色英军、蓝色法军,浅绿色为树林或湖泊,黄色为满蒙骑兵,绿色是汉军。

双方在开阔地作战

法军夺取八里桥后,大部分蒙古骑兵和汉军从八里桥下方的桥撤离。

对于八里桥之战,事实是:

英法联军目标是进攻北京,骑兵大迂回侧后方攻击是没有用的,只是给英法联军让路;

且英法联军一样是有骑兵,可以防护步兵和炮兵,使用骑兵骚扰策略行不通。

单纯从军种而言,大清和英法联军一样都是由骑兵、步兵(汉军)、炮兵组成。但在战斗素质上,蒙古和满洲骑兵就比不上更训练有素的英法骑兵;在武器上,清军的枪炮在开枪效率和射程上都远远落后英法联军。

八里桥这场战斗没有办法打赢,特别已经靠近首都北京的情况下,根本没有战略纵深来消耗英法联军的后勤。


历史哨声


很多人都认为僧格林沁没脑子,2万铁骑直奔英法枪口,中华兵法博大精深,为什么不夹击?不夜袭?不诱敌深入?僧格林沁作为晚清重要的军事将领,你能想到,他能想不到?为什么僧格林沁要在在八里桥选择这样的方式去与英法联军对决,这就要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之前相关的几场战役了。

在经历了第一鸦片战争之后,清廷深知英法海军的厉害,因此对于炮台海防的建设投入较之前加大很多,尤其是对拱卫京师的天津以及大沽口炮台加强的建设和设防,所以讲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是所有准备的,在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之时,咸丰皇帝虽然忧恐,但至少还算强硬主战,命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抵御英法联军,由于英法联军轻敌认为清廷军队不堪一击,因此并没有料到僧格林沁军队的英勇和顽强抵抗,最终清军以38人阵亡的代价(其中有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汝元),换取了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敌军近500人的辉煌战果。

但英法联军的败退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掉以轻心,在重整旗鼓之后,恼怒的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虽然僧格林沁排兵布阵胸有成竹,但实力上的差距,瞬息间大沽口以及岸上城寨均被攻破,僧格林沁开始撤退,此时恼怒的联军扬言要攻打北京活捉咸丰,咸丰皇帝不断下旨要求僧格林沁无论如何要阻止英法抵京。

在这种情况下紧急的情况下,僧格林沁还有时间夜袭诱敌吗?再诱下去,联军就到北京了,加上僧格林沁还有蒙古铁骑这张最后的王牌,认为蒙古铁骑依然如同往年一样天下无敌,他低估了英法枪炮的厉害,也高估的自己铁骑的实力,在这样外部因素(咸丰催战)和内部因素(铁骑无敌)的双重作用下,造就了这样2万铁骑全军覆灭的八里桥之战。

法军军官吉拉尔记载到“他们顶住了使他惨遭伤亡的强压火力,最后,他们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曹老师xixi


八里桥不是僧格林沁选的,他是被英法联军逼退到了八里桥附近,在他身后就是北京城,皇帝就在那看着他,僧格林沁已经退无可退。

八里桥之战是他与英法联军的决战,胜了万事太平,败了皇帝都可能被抓,僧格林沁作为清末最著名的军事将领,他要比任何人都适合指挥这场决战。

僧格林沁的指挥没有一点问题,他所能倚仗的就是手中的一万铁骑,他指望着这一万铁骑还像多年来一样,一个冲锋打乱敌人部署,然后砍瓜切菜般取的胜利!



这是他选在开阔地开战的根本原因,至于题主说的为什么不晚上开战呢,这根本不现实,首先骑兵适合冲锋,但不能在晚上,黑灯瞎火的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其次面对小股敌人可能一个冲锋,敌人就全散了,可英法联军有将近一万人,偷袭的效果很小,不如不打。

那么身经百战的僧格林沁在八里桥怎么就败的如此彻底呢。

时代不同了,清军还固守落后的作战方式

僧格林沁领导的八里桥之战是中国千年传统的骑兵冲击、冷兵器近战与西方经过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后以炮兵为核心的火力战之间的两个时代的决战,血肉之躯终归抵挡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枪炮。

香港军事评论员马鼎盛这样评价僧格林沁指挥的八里桥之战,显然蒙古铁骑还是那支蒙古铁骑,僧格林沁还是那个满清的铁帽子王,但是相比较太平天国的长枪短刀,这次八里桥换成了英法联军的机枪大炮。

就像当年北美大陆发生的欧洲列强与印第安人部落的冲突一样,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武器落后了,排兵布阵的指挥系统落后了。



虽然,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配备了火器,但是明显落后于英法联军,操作也不熟练。英法联军不仅装备有配备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部分还使用了发明不久的新式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使用的是空心方阵和三排阵列的战列步兵线等最新战术。而八旗步兵营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的步骑混合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当僧格林沁下令进攻后,悍不畏死的蒙古铁骑高喊着口号冲向英法联军,迎接他们的是数百支康格列夫火箭组成的密集炮火。一下子战马受惊,连带后边跟进的步兵也阵型大乱,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死伤掺重。

僧格林沁早已看战争结果,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要说僧格林沁不会指挥,那就太冤枉他了,翻翻僧格林沁的过往,他的每个头衔都是真刀真枪挣来的,亲王、世袭罔替、三眼花翎,别人羡慕不来的荣耀,僧格林沁统统拥有,足以证明实力之强。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就上书皇帝,坚决不投降,请命抵抗侵略者,可惜朝中求和派占据主导地位,僧格林沁空有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满清政权已经腐朽不堪,与欧洲列强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毫无反省,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统治期间,为满足私欲挪用军费,导致军队战力低下,内忧外患不断而无力抗争,从鸦片战争就能看出,清军和英法联军的巨大差距。



所以僧格林沁早就看到了战争的结局,但是作为满清的将领,皇帝的臣子,他不能再退,八里桥就是他以死明志的地方,他决定在这里拉开阵势和侵略者轰轰烈烈的打一场,以报皇恩。




八里桥一战,僧格林沁不该背锅,这个锅他也背不起,这一战只是清末封建王朝屈辱史的一部分而已,面对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大趋势,满清统治者不懂得与时俱进,还在以天朝上国自居,岂能不败。

僧格林沁不能把握国家前进的方向,他只是个将军,他已经做好了作为将军该做的事,正如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对清军的英勇作战描述的那样:

"光荣应该属于这些好斗之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


大侃聊历史


我是羽林轻骑,我来回答。

一、为什么要选择在八里桥开阔地和英法联军开战

用“开战”二词不太准确,实际僧格林沁和英法正式开战的时间是8月14日英法攻陷塘沽,而八里桥战役应该是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的“决战”。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在八里桥,是因为任何战役的开展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有发生的前因和条件。

同样,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开战,也不是孤立的,实际上,这场战役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展了,我们看看八里桥之战前的情况。

僧格林沁军在大沽失败后,从天津撤往北京。1860年8月20日,僧格林沁军到达杨村,三天之后到达通州,将兵马分驻马头,张家湾,通州等处。

从马头、张家湾和八里桥方向看,三地呈一字型向西北方向排列,其中,马头距离张家湾不到20公里,张家湾距离八里桥不到15公里,两地是从天津到八里桥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9日后,即9月9日左右,英法联军前军三千人进入杨村,三日后再开进到河西务,这里距离张家湾不到40公里,英法联军还在不断开进,又占领马头,慢慢逼近张家湾。

这个期间,清廷一直在和英法进行周旋,希望英法军停止开进,清廷也不断的让步,初始是让英法联军止步于杨村、蔡村和河西务,可是英法正是乘胜进军,根本不理,清廷无奈进行了最后一次让步,允许英法联军进至张家湾以南五里,条件是“不许再进一寸”。

英法方面的巴夏礼和威妥玛同意了清廷的条件。

于是,僧格林沁于9月12日将张家湾的军队从张家湾东南撤防西北镇守,这是一种在强大敌人面前缩短防线,收缩兵力的做法,但这里是最后的防线,僧格林沁没有退路,他在张家湾到八里桥不到15公里的战线上扎下二十多座大营,准备在此防堵英法联军的进攻。

本来清廷和英法双方已经谈好了英法联军止步于张家湾的条件,可是清廷从“兵者诡道也”出发,认为这是双方的缓兵之计,命令做好打的准备,并且错误认为巴夏礼和威妥玛是“谋主”,将包括二人在内的英法三十九人扣留。

9月19日中午,英法联军三千五百人向张家湾的僧格林沁军进攻,两万清军骑步兵抵敌不住,呈“沿途溃散”。

僧格林沁无奈,只得收集残兵,再次收缩战线,集中全部兵力退守八里桥,这里是他最后的防线。

所以僧格林沁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和英法联军开战,不是他要选择,而是他没有选择,他不得不在八里桥和英法决战。

二、是否采用夜战近战

1. 僧格林沁也曾采用了小规模的夜战。

在八里桥决战的前一天,僧格林沁派了三千骑兵包抄至马头进行夜战袭扰,企图扰乱英法联军的后方。

僧格林沁没有开展大规模夜战的原因有三点:

1) 僧格林沁兵力不够,他手上掌握的人马总共才三万人,无法开展大规模夜战;

2) 僧格林沁的重心在堵截英法联军继续前进,而夜战是运动战,无法起到堵截英法联军的作用,

3)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英法联军是近代化军队,法军是从克里米亚战场归来的百战之师,夜战水平与僧格林沁这样的古代军队相比,犹如天上与地下,这可能也是僧格林沁从前一天他三千马队的夜战中获得的教训。

2. 关于近战

僧格林沁的作战计划,一支骑兵正面进攻,三千骑兵侧击,其余骑步兵做预备队。

9月21日,英法从郭家坟分三路进攻八里桥,这是一场英法的进攻战和僧格林沁的防御战。其中英法联军不到一万人,僧格林沁军约三万余人。

僧格林沁的所谓蒙古精锐,即使以传统冷兵器时代的眼光看,也算不上装备精良,和他们的先辈相比,骑射功夫也远远落后,这些蒙古骑兵,很多是贵族的家丁,由于承平日久,疏于战阵,手中弓箭的射程和杀伤力早已无法与当年横扫欧亚的蒙古精锐相提并论,此时僧格林沁的精锐,其战斗力比曾国藩的湘军还差了不少。

英法联军分三路进击,僧格林沁则将部队分成三路迎击,他亲率蒙古骑兵迎击西面来敌,胜保的抬枪队阻击南面,另一将瑞麟负责东面。僧格林沁先以轻骑不停循环往复向英法开展远程打击,借以撕开英法联军阵型缺口,再用一支骑兵对法军左翼进行包抄,最后是突骑冲锋,突破阵地后展开扫荡,正是依靠这个战术,冷兵器时代的蒙古铁骑无往不利,但此次面对的,乃是热兵器枪炮在手,在欧洲战场身经百战英法联军,他们将大炮摆在中间,步兵环列大炮布阵,以这个阵型与蒙古轻骑展开对射,由于双方武器射程和威力相差悬殊,蒙古轻骑无法达成目的,而且消耗殆尽,无奈之下,突骑只能强行冲阵,结果,此战成了蒙古巴图鲁们轰轰烈烈的飞蛾扑火;胜保的抬枪队倒是将南面来敌压退,可是好景不长,胜保被流弹击伤落马,军心大乱而败;紧接着瑞麟这一路也为敌突破。

此役,英法联军伤亡50人左右,死亡仅5人,清军则主力丧尽,北京门户洞开。


羽林轻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僧格林沁根本不想打,只是没有办法避战,退无可退了。

当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也就是1858年的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以清军惨败告终。

随后僧格林沁作为大沽口炮台的总指挥,大大增强了炮台的实力。

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轻敌冒进,中了僧格林沁的圈套。

以为清军早已溃逃的英法联军军舰,擅自开入海河后,被清军设置的封锁线拦阻。在突破封锁的时候,海河突然退潮,英法军舰都搁浅。

当时军舰的火炮是固定的,只能小幅度转动炮口。如果想要大幅度移动火炮,就必须船只整个转向。

现在军舰搁浅以后,无法转向,火炮也就成为废物。

相反,僧格林沁的大沽口炮台200多门火炮一起开炮,把英法联军打的落花流水。

英法联军参战的13艘舰艇中,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英军死伤578人,法军死伤14人,残部狼狈退回杭州。

然而,此次胜利主要是英法联军过于轻敌,加上僧格林沁阴了敌人一下,并不是说满清军队就能够硬碰硬打败敌人。

果然,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发动第三次大沽口战役。洋人采用迂回的方法绕过大沽口炮台正面,一举将其攻陷。

当时英法联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后装榴弹炮,火炮杀伤力很大。

而且这2万左右的英法联军受过严格的训练,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实战中,他们不仅有效做到炮兵和步兵协同,步兵还敢于近距离拼刺肉搏。

相反,当时满清军队主力还在围剿太平军,北方只剩下绿营、八旗之流机动部队。

这些步兵在陆战上,根本不是英法联军步兵的对手,无论武器、训练、战术、士气都相差很远,根本就不可能获胜。

然而,面对英法联军气势汹汹的杀向北京,僧格林沁也只有决战这一条路。

当时,僧格林沁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蒙古骑兵身上。

目前为止,满清的骑兵尚且没有大规模同英法联军交过手。

而这些蒙古骑兵,也是颇有战斗力的,可以说是满清手中仅剩的王牌。

然而,在八里桥之战之前,蒙古骑兵却打了个大败仗。

1860年9月18日,通州张家湾村,僧格林沁的3万人和英法联军1万人遭遇。

当时僧格林沁亲自率领1万7000军,打头阵。

1000步兵正面交火吸引敌人,数千骑兵则采用侧翼包抄,试图一举冲垮英法联军。

然而,在骑兵冲锋期间,英法联军采用排炮和火箭猛击,造成蒙古骑兵严重伤亡。

由于蒙古骑兵的战马之前没有听过大炮的声音,此时被吓得巨响和火光吓得到处乱窜,骑兵无法有效作战,成为活靶子。

随后,英法联军出动自己的骑兵追击。这些骑兵拥有可以在马上射击的马枪,也用军刀肉搏,一举将已经溃散的满清骑兵打跑。

而正面作为牵制的1000步兵,也被炮火轰的七零八落。

僧格林沁见部队实际已经崩溃,被迫撤退。

此战僧格林沁伤亡超过1500人,骑兵占大部分,还丢弃了80门火炮。

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20人。

张家湾战役以后,僧格林沁明白蒙古骑兵也无法和敌人正面对抗,强攻就是去送死。

然而,英法联军紧追不舍,双方又在八里桥遭遇。

八里桥是北京的门户,过了八里桥就是今天的朝阳区。

至此,虽然僧格林沁不愿意再战,尤其不愿意在平原和敌人交火,但已经无路可退。

再退就得推进北京城里了!

无奈之下,僧格林沁只能再在八里桥和敌人最后决战。

此战大家都知道了,依然是蒙古骑兵惨败,损失1200人,逃出八里桥地区。

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50多人。

需要说明的是,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也没有准备硬拼。

当时僧格林沁的部队高达3万人以上,然而损失1200人以后他就率部撤退。

显然,僧格林沁头脑还是清楚的,知道这样拼下去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八里桥战败以后,英法联军突入北京,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

有人说满清为什么不采用近战、夜战对付八国联军?

很简单,不敢啊。

近战、夜战的前提是,士兵们必须有随时可能牺牲的勇气。

当时的清军除了蒙古骑兵以外,基本就是闻风而逃,根本没法近战夜战。


萨沙


僧格林沁已经没有办法了。作为一个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他不是不明白,他所采取的战略战术在面对英法联军时,注定会失败。

当时的局势已经相当危险,他所统帅的部队一旦后退,作为京师重力的北京,必将直面英法联军的铁蹄。来自朝廷的压力,势必都会督促他与英法联军做出决战。毕竟朝廷里面的官老爷,不见得就能知道他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但是与敌人决战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姿态。


或许有人会问,在敌我实力悬殊的情况下,为什么不采取近站夜战的战术。我分析了这么几个原因:

一、当时局势紧张战场的发展形势,已经不能够让他从容的排兵布阵,无奈之下只能仓促应战,将八里桥作为拱卫京师的最后阵地。这里距离北京已经非常近,只有区区三十里地。一旦开了这个阵地,英法联军将长驱直入。

二、僧格林沁所率领的满蒙铁骑曾经是清政府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要想发挥骑兵在战场上的优势,就必须在平原展开扇形的攻击阵型。即便是在面对英法联军这种手持现代化步枪武器的军队,或许来一次大规模的冲锋作战,还能够取得战场主动权。


三、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在城池附近,并没有任何险要之地可以据守,也就无法构建成熟的防御体系。这一带的地形简单,一马平川,几乎见不到任何山峰和丘陵。任何一支稍大一点的部队出现,都能很快被发现。夜战的设想,几乎不成立。

四、当时清朝的骑兵还在沿用古老的冲锋战术,英法联军的骑兵也一样,仍旧是使用中世纪防御阵营。军种相同的两支部队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战术,但是英法联军的骑兵却有更多的防御优势,当清军的骑兵抵近时,将会面对敌人的刀锋收割。在这种情况下,骑兵的高机动性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综上所述,僧格林沁之所以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决战,实属无奈。之所以不采取近战夜战的方式,却是因为军事上的落后,被动挨打,只能以己之短攻己之长,这也说明了国防军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小芊芊爱历史


八里桥是运河上的一座石桥,因东距通州城8华里而得名,是进入通州进北京的要道,去过通州的朋友都知道,那一带全是平原,本来就没有什么山地,从那儿一直到天津,基本就是沿着现在的京津第二高速走,一路都是平原。所以依托运河在八里桥组织防御完全是正确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不进行夜战,其实在古代战争中,夜战大都是不可行的,我们能说出来的所谓夜战都存在于小说演义中,现实历史中除了一些特例基本不存在,比如唐代雪夜袭蔡州,是因为大雪之夜月光又很好,大雪反光有良好的视线。而大多数时候,古代打仗天一黑双方就各自收兵回营了。古代即没有照明也没有现代的通讯手段,联络都是靠旗号,成千上万人马晚上出动,别说打仗了走都很容易走散,大家可以试一下,几十个人如果没有手机对讲机,没有定位,在旷野中行进,百分之百要走散。更别说指挥打仗了。还有古人普遍都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什么也看不见。

那为何清军会遭到惨败呢?其实,在现代军队面前,古代军队只能是遭到一边倒的屠杀,代差不光是武器,而且军队的作战思维和体系。武器上,联军装备的是前装遂发枪和少量最新的后装线膛枪,线膛炮,清军火炮还是200年前的红衣大炮,火枪也是200年前的火枪抬枪,主要是弓箭为主,而就是弓箭也远远不如他们的先辈,大都只能拉开几十斤的轻弓。

阵型上联军采用的是三列线阵和空心方阵,经过几百年排队枪毙战术锻炼出的联军,可以面对敌人从容不迫的一轮一轮射击。而且联军新式步枪射程极远,在刚刚结束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步枪火力完全碾压俄军。蒙古骑兵不是不想近战,事实上蒙古骑兵表现的很勇敢,多次不顾伤亡,冲到距联军几十米处对射,但他们几十斤的弓只能擦破表皮,而自己在一轮一轮的齐射中倒下,甚至有几次还冲破了联军的阵型,但空心方阵的作用是不怕被冲破的,冲进来的骑兵被四面的火力消灭。

很多朋友认为僧格林沁没有机动灵活的发挥骑兵优势,其实,骑兵战也没有优势而是同样被一边倒的屠杀,战役最后,英法联军出动1500名骑兵发起冲击,造成了清军全面的崩溃。近代欧洲军队,骑兵和步兵一样是非常强调整体和纪律的墙式冲锋,过去法国的胸甲骑兵可是赫赫有名的,在这种千人如一体的先进战术面前,旧军队那种靠个人勇武,单打独斗式的骑兵战术只能是完败。


翡翠鉴赏风


僧格林沁,作为满清著名将领,是震慑汉军八旗的著名将领,

本身军事素养不是没有,而是有限,并且他的军事行动也受朝庭节制,在哪打,怎样打,也并不全由他作主,八里桥之战其实很被动,时间,战场,装备,弹药都不理想,

八里桥最主要的动机是拱卫京师,而不是放手全力歼灭敌人,当然他也不是不想歼灭敌人但,更重要的是挡在京师与敌人之间,这就很被动了,

再看时间地点战场,气象,

春秋天,基本晴天,能见度好,利于英法军射击,小雨天气最好,但是等不来呀!

丘陵开阔地,己经不错了,有丘陵可以避免直线被秒杀,还是开阔地对骑兵有好处,

战前布置不全由他,能在各种局限条件下选个差不多,好歹硬着头皮也只能那样了,

再说临战指挥,他大清本来理念就落后,骑兵小马枪大炮就不如人家机枪小炮排子枪,

冲锋时没有临时指挥线性冲锋,而是大队平推,这冲锋阵型组织的不好,不是上上之选的阵型,

而且冲锋波次间隔掌握的不好,

前队冲上去,吸引住火力,后队没及时跟上,间隔太大,

总之这帮人平时就没留神过先进列强的战术战法,临时上阵,

虽然打的很英勇很惨烈但基本徒劳。

再看三元里,

雨天,泥地,英法野炮行动不便,枪支失灵,

三元里是动了脑筋的。

其实英法联军上岸后军粮弹药补给是很受限的,子弹,炮弹都是有数的,

三元里,引着英法军瞎转,把英法军的炮陷住了,巷战半巷战也限制洋枪直线射击瞄准,


星辉650


八里桥之战时,僧格林沁的主力可是骑兵啊!使用骑兵的两个前提:地形开阔,光线明亮!

那当然得选择在大白天于开阔地决战了,要是夜战,那不是败得更快?至于近战,僧格林沁是想的,但英法联军没给他机会。

可能还有人想问,为啥要以骑兵迎战英法联军?用步兵不就可以偷袭了吗?呵呵,英法联军又不瞎!他们前进的路线基本都是开阔地,不存在偷袭的可能。。。。。。就算偷袭成功了又怎样?这不是科幻或武侠小说,冷兵器打得过热武器吗?结局一样。

其实当时参战的大部分士兵是步兵,只是如果骑兵都打不过,那步兵更是送人头的。

僧格林沁是晚清著名将领,出身于蒙古科尔沁,被称为“最后的蒙古悍将”,善骑射领兵,清廷曾视为“国之柱石”,是坚定的主战派,1859年打赢了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廷抗击西方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但清朝大势颓败,不是一两场胜战能扭转大局的。

八里桥之战的背景

1860年8月21日,在英法联军的强攻之下,天津大沽失守,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七千、步兵一万多,从天津撤退到北京通州、八里桥一带驻守,这里离京城8公里,可以说是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地如此重要,清廷又派了几名将领带着约一万四千多兵增援,全都由僧格林沁统领!加在一起,他手上有三万一千多名兵,骑兵就是他带来的那一万,其他全是步兵。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联军从天津一路打过来,逼近通州清军驻防所在,僧格林沁治下将士们早已严阵以待,侵略者打到眼前,他们当然奋勇打回去!

接下来,发生了非常悲哀的一幕:清军骑兵呼哨着勇猛冲向敌阵,英法联军火炮齐开,一时间人仰马翻,受惊的战马带着骑兵奔回本方阵营,冲散了步兵阵营。。。。。。这战还怎么打?

僧格林沁无奈,只得弃守此地,退向八里桥。

清廷对僧格林沁一番责骂,再次增援二千三百名骑兵。

八里桥之战的经过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联军向八里桥方向推进,分东、西、南三路向清军发起进攻。

身后就是京城北京,清军将士发挥出了极大的勇气,明知血肉之躯挡不了子弹,还是奋勇向前杀向敌军!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一度冲散了英法联军的防形。

此战从7点打到了12点,战斗十分激烈。虽然清军武器十分落后,但他们斗志昂扬,悍不畏死!

法国侵略军中尉保罗·德拉格朗热这样描述蒙古骑兵:“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

然而,这并没什么用,奇迹没有发生,清军还是败了。

此战双方兵力悬殊,清军投入3万多人,英法联军投入8千多人;战损也悬殊,清军损失3000多人,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八里桥之战清军失败的原因

以后世的目光来看,清军的失败几乎是注定的,以封建军队对抗近代军队,能有胜算吗?

从宏观方面来说,打仗打的是国力,国力不如人,战争也只能失败。

从具体来看,最直接的失败原因在于武器落后!

英法联军的武器:配备了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刚发明不久的线膛火炮和线膛步枪;

清军的武器: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大量的大刀、长矛。

这种战,神仙才打得赢!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清末根本没有一个会打战的将才,老祖宗留下的那么多兵法和历史各种著名战役经验他们一点都没学到,我始终不信靠着本土百万兵力,会打不过漂洋过海来的区区几万侵略者,就算人家枪炮厉害,但如果能把老祖宗的兵法和作战经验运用上,以百万打几万绝对没有一点问题。问题就在于缺少将才,满清已经腐朽到无才可用,每个当官都是贪污腐败贪图享受,根本找不到一个既有骨气又有才华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