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授课 贫困学生一个也不落下——记西峡县丁河三中朱青霞老师


网络授课以来,我校党员教师朱青霞同志秉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用自己的责任心和耐心精心授课,耐心辅导,不落下一个学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一、 卫生间里的授课

家里成员较多,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家里比较热闹。为了网络授课时不受干扰,保证高质量授课,每次讲课她就在卫生间进行。一根棍子就是手机支架,膝盖上的一块木板就是课桌。

二、 表格里的责任心

工作的学校是一个深山区农村中学,农村家长对孩子监督缺失,山村孩子学习自觉性较差,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使网络授课流于形式,会造成更严重的两极分化,给开学后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为了有效的监督学生学习,她制作了多种表格。听课情况登记表:记录每节课每位学生听课情况,记下每位学生和家长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好的表扬,差的鼓励;作业完成情况登记表:记录每次作业每位学生上交的时间和作业质量,并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指导孩子的听课效果;考试情况分析表:周考后详细记录每位学生成绩、错误知识点、错误原因、补救措施,分别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落下的地方,知道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学困生辅导登记表:详细记录学困生每个薄弱知识点,制订辅导措施,明确达成目标,反馈辅导效果。

三、 电话里的爱心

根据学生听课、作业和考试情况,对那些特殊学生她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怨责家长,而是通过电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耐心做思想工作,利用休息时间耐心辅导功课,直到他们弄懂理解为止。联系家长了解家庭状况,传授家庭教育经验。她的这份爱心,温暖了学生,感动了家长。她的课学生特别爱上,学生成绩没有因为停学而落下。

四、“偏爱”里的愧疚

自己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同样在家里上网课,同样需要父母监管辅导,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特殊时期。爱人已到外地复工,公婆年龄已大无力辅导。但是,为了全班学生的学习,自己的孩子却成了“野孩子”,上课不专心、作业不按时完成,只得利用辅导过班级学生后再来辅导自己的孩子,没有了在学生面前的耐心,动辄训斥,甚至棍棒伺候。孩子们总是嫉妒她的学生,埋怨妈妈的偏爱。听着孩子们的怨恨,她深感对自己孩子的愧疚。

危难之时更显党员本色,朱青霞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