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即將解封,疫情過後,巨人“復活”

武漢即將解封,疫情過後,巨人“復活”

根據湖北省發佈的官方通告,從3月25日零時起,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鄂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兩個時間節點相差14天,相當於一個醫學隔離觀察期。有專家認為,這種分步“解封”的方式比較穩妥,相當於設立了“緩衝期”,針對“解封”後可能發生新狀況,“緩衝期”使人們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和條件解決預想之外的問題。

中國的疫情可能真的要結束了,湖北地區尤其武漢市是重要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這次突發的瘟疫對國計民生的衝擊較大,所以趕快恢復生產生活十分必要。而湖北地區處於中原下游地帶,區域地位不容小覷。武漢作為副省級的城市,更是九省通衢,交通樞紐,它的長期停擺,影響整個經濟形勢的運轉,一舉一動,事關重大。

武漢即將解封,疫情過後,巨人“復活”

好在今後可以樂觀期待了,遭受重創下的中國經濟擁有了改變的機會,可以再次崛起。

雖然疫情剛剛過後,對人們的心理衝擊比較巨大,若要主動尋求恢復信心,加快產業運轉的挑戰也客觀存在,但是憑藉國家意志的強行背書和各種工程手段的大力推進,以泰山壓頂的雷霆萬鈞,排除萬難,讓大家毫不懷疑地鼓足幹勁,衝鋒在前,掀起新一輪的勞動熱潮,想必憑藉制度優勢中殘存的基本權勢還是可以辦到的。目前很多領導們以身作則,通過各種方式教導群眾服從安排,回到工作崗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敢懈怠,大幹快上,官話說盡,願景許諾,在畫出了的大餅誘惑下,樸實的工農平民也該有所表現,爭先恐後,上路開拔了。多少年來,屢試不爽,領導有方,國家有力。

這時外國的經濟也遭受重創,很多國家迫於無奈,在疫情還沒有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想要推動復工復產了。

武漢即將解封,疫情過後,巨人“復活”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表示,他正在考慮如何在下週15天居家令結束後恢復美國經濟活動的舉措。他在福克斯新聞頻道(Fox News Channel)播出的一檔線上與選民對話節目中表示,希望看到美國企業在復活節前復工復產。

特朗普再次試圖淡化疫情影響。他稱,這些限制措施本身可能導致自殺或其他死亡,但他並未提供證據支持這一說法。特朗普表示,“讓一個國家陷入大規模衰退或蕭條,你會失去更多的人。你會失去更多的人。你會看到數以千計的人自殺。”

“我想,到復活節週日,美國各地的教堂都會擠滿了人。”特朗普在週二的福克斯新聞“虛擬市政廳”節目中說,儘管他表示這個時間可能會變。

今年的復活節將在4月中旬到來。而對此,無論是美國各州州長、普遍民眾、還是市場參與者,顯然都不認為短短几周時間,美國就能從新冠疫情中“滿血復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特朗普正面臨一個兩難境地:“要錢還是要命?”

生產還是毀滅,的確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各國在疫情來臨,大家被困住所之時,發錢救濟,協助很多家庭度過難關。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遠水救不了近火。畢竟經濟發展需要人的活動來進行刺激,才能起步運行,否則就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停頓太久就會枯竭斷流。

武漢即將解封,疫情過後,巨人“復活”

美國方面可能也要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試圖推行生產工作正常起來,來保證今後不至於發生無法預測的人道主義災難和全民的社會危機,讓國家陷入下一步的癱瘓。所以存在冒險主義的考量,在兼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同時,讓治疫和營業並舉,雙管齊下,應對風險,提起勇氣,付諸實踐,承擔代價。

日韓的疫情治理就是比較得當的榜樣,而且他們封堵的措施很寬鬆,只是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了監測效率,收到了良好效果,國民經濟也在穩步運行,沒有停滯。所以美國方面可以借鑑,在局部慢慢推行,重回正軌。中國方面則是在嚴防死守之下,基本完成了治疫的任務,那麼有朝一日,完全開封,就指日可待了。

武漢人民的苦日子快熬到頭了,全國人民擔驚受怕的艱難歲月也該告一段落了,中國也要在疫情之後,走向新時代,轉變新思路,尋求新未來,沉睡的巨龍覺醒,失落的巨人復活,以經濟為槓桿,撐起民族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