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供分析|用气多寡悬殊,储气库如何“压舱”

冬供分析|用气多寡悬殊,储气库如何“压舱”

何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储气库处处长

张刚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下储库研究所战略与规划室主任

国内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攀升,正在倒逼储气设施建设提速。历经20载,我国已先后建设投运天津板桥、江苏金坛、新疆呼图壁等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7座。储气库削峰填谷作用明显,调峰贡献大。作为有效的调峰设施。储气库是天然气产业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尽管目前全球油价大降,但并不影响天然气在未来走强的必然趋势。所以,作为储气业的“压舱石”储气库建设急需大力发展。

首先,尽管2020年天然气供需迎来宽松格局,但储气库“压舱石”作用地位不会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天然气市场将继2014年后首次疲软,主要是工业、发电、化工和商业用户将会削减年度天然气需求计划。考虑到疫情过后国家将会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预计2020年全年天然气需求量有所增加,天然气市场供需紧张的形势将被改变。尽管市场供需宽松,2020年,预计国内储气库工作气量将超过150亿立方米,从而为天然气安全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未来天然气调峰和战略储备并重,加快储气库建设将成为天然气产业链“储“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旺盛,加上进口管道气来源集中,进口量逐年攀升,地缘政治风险高等因素,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储气设施储气能力建设。一方面,国家规定供气企业、燃气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分别拥有不低于合同销售量10%、5%和3天储气能力的建设任务;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委已着手开展在重点区域筛选有利目标改建天然气战略储备库前期工作,以应对未来天然气能源供给安全。

在企业层面,储气库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根据有关机构规划与预测,未来将在全国六大储气中心新建储气库超过45座,总工作气量将超过800亿立方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新投运储气库15座以上,新增工作气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新一轮储气库建设高潮已经到来,预计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储气库建设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最后,天然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储气库业务多元化运营管理将是大势所趋。

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按照改革设定目标,为保障管道应急和安全运行,现有石油公司部分储气库将划归国家管网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同时,上游油气田企业部分储气库将会以融资方式与国家管网公司进行合资建设。因此,未来储气库建设和运营管理将更加多元化,建设主体可以是上游企业、管网公司或者第三方合资建设。

从运营方式来看,管道公司运营储气库将主要服务满足管道应急和安全运行,投资回收主要是通过管输费形式来实现,上游油气田企业主要负责保障资源供气安全,服务对象可以是上游企业、管网公司和销售公司。储气库将采取仓储式运行方式,通过制定储气费回收投资成本。所以说未来,储气库作用和效益价值将进一步体现和凸显。

以上为本稿内容精编。如想了解更多背景内容,请阅读报纸版及原文。

冬供分析|用气多寡悬殊,储气库如何“压舱”
冬供分析|用气多寡悬殊,储气库如何“压舱”

国内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攀升正在倒逼储气设施建设提速。历经20载,我国已先后建设投运天津板桥、江苏金坛、新疆呼图壁等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7座。储气库削峰填谷作用明显,调峰贡献大,作为有效的调峰设施,是天然气产业链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储气库建设是天然气产业链“储”环节的重中之重

□ 何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储气库处处长)

张刚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下储库研究所战略与规划室主任)

我国储气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承压下行,稳中趋缓,环保政策持续推进,国内天然市场稳步发展,全年供需基本平衡,季节性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2019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30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

三大石油公司通过优化储气设施运行、加快进口资源气统筹、石油公司储气设施互联互通(LNG接收站代储代销、资源串供、管道代输等)以及需求侧管理等措施,有效助力冬季保供平稳度过。

而自2000年投运的天津大张坨储气库拉开中国储气库建设序幕以来,中国先后建设投运天津板桥、江苏金坛、新疆呼图壁等气藏和盐穴两类储气库27座。27座储气库主要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等天然气主要消费区,设计总工作气量231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23座,中国石化3座,港华燃气1座。

目前,中国石油23座储气库目前已形成工作气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实际运行调峰能力已突破10000万立方米/天,短期高效实现了从0到100亿立方米调峰能力的历史性跨越,储气库与陕京线、西气东输等骨干管网配套联动,基本构建了国家天然气储气库保障体系。

储气库发展仍面临挑战

应加大攻关力度寻求政策支持

挑战一:国内储气库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大,完成国家要求10%储气能力建设任务艰巨。

当前,储气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国内储气库建库地质条件复杂,构造破碎、埋藏深、储层物性差,给储气库方案设计、钻井及工程建设带来一定挑战。

此外,国内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相关的复杂地质条件建库配套技术体系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攻关与研究,加上储气库建设达产周期较长(一般5~8年以上),未来3~5年要新增工作气量200亿立方米,任务十分艰巨。

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加大对储气库科技攻关力度,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解决气藏和盐穴储气库在钻完井、造腔、风险管控等方面技术难题;二是储气库要提压运行、盐穴加快造腔等关键技术难题;三是加大与国外大型油气公司在储气库建设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鉴于当前外方合资建库意愿强烈,可以探索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建库模式,实现互利共赢。

挑战二:储气库作为系统工程,受安全、环保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储气库建设涉及规划、用地、环评等各类专项评价,办理周期长,协调难度大,且随着环保政策日益收紧,新建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有冲突的情况逐步增多,直接影响储气库项目建设工期。

目前,新建储气库项目相关用地、安评、环评等相关核准手续办理周期较长,对储气库建设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建议:储气库建设应加强项目管理,落实责任人,压实任务,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能源局目前关于储气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加强同国家能源局的沟通协调,争取相关支持,例如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方式加快办理项目前期及核准手续。

挑战三:国内市场化程度不高,储气库政策机制不完善,制约业务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天然气市场程度不高,相关政策和法律机制不完善,与国外差距较大。国内储气库主要由大型石油公司负责投资建设,但储气库投资大,回收渠道尚未理顺,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尽管近年来,国家等相关部门已下发相关通知,明确储气设施服务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注采气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要形成季节性价差体系等,但受制国内门站价格管制和门站价格标杆效应的影响,相关政策未能真正落地,严重制约和影响后续储气库建设。

对策建议:一方面,大型石油公司积极寻求国家对储气库业务政策支持,参照国外储气调峰相关经验做法,制定和出台储气库储转费的收取标准指导办法,以利于保障企业获得合理收益、提高企业建设储气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政府对储气库垫气费给予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燃气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合资合建储气库,降低储气库建库成本。

储气库作为“压舱石”地位不会变

业务将趋于多元化运营管理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天然发展面临考验。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产油大国间的减产协议谈判失败,国际油价创近30年最大跌幅,石油行业可能再次迎来寒冬,天然气发展也将随之减速,但长久向好的趋势未变,对储气库业务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尽管2020年天然气供需迎来宽松格局,但储气库“压舱石”作用地位不会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天然气市场将继2014年后首次疲软,主要是工业、发电、化工和商业用户将会削减年度天然气需求计划。考虑到疫情过后国家将会采取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预计2020年全年天然气需求量将高于2019年水平,达到3200亿立方米,国内产量和进口量预计3300亿立方米(若疫情超过预期,生产和进口将进一步受挫),天然气市场供需紧张或紧平衡的形势将被改变。尽管市场供需宽松,2020年,预计国内储气库工作气量将超过150亿立方米,将为天然气安全供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未来天然气调峰和战略储备并重,加快储气库建设将已成为天然气产业链“储“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需求旺盛,加上进口管道气来源集中,进口量逐年攀升,地缘政治风险高等因素,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储气设施储气能力建设,一方面国家规定供气企业、燃气企业和地方政府要分别拥有不低于合同销售量10%、5%和3天储气能力的建设任务。另外,国家有关部委已着手开展在重点区域筛选有利目标改建天然气战略储备库前期工作,以应对未来天然气能源供给安全。在企业层面,储气库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根据有关机构规划与预测,未来将在全国六大储气中心新建储气库超过45座,总工作气量将超过800亿立方米,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新投运储气库15座以上,新增工作气量将超过100亿立方米。新一轮储气库建设高潮已经到来,预计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储气库将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

最后,天然气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储气库业务多元化运营管理将是大势所趋

2019年12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按照改革设定目标,为保障管道应急和安全运行,现有石油公司部分储气库将划归国家管网公司进行管理运营。同时,上游油气田企业部分储气库将会以融资方式与国家管网公司进行合资建设。因此,未来储气库建设和运营管理将更加多元化,建设主体可以是上游企业、管网公司或者第三方合资建设。

从运营方式来看,管道公司运营储气库将主要服务满足管道应急和安全运行,投资回收主要是通过管输费形式进行,上游油气田企业负责主要是保障资源供气安全,服务对象可以是上游企业、管网公司和销售公司,储气库将采取仓储式运行方式,通过制定储气费回收投资成本。未来,储气库作用和效益价值将进一步体现和凸显。

冬供分析|用气多寡悬殊,储气库如何“压舱”

联系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策划:梁刚

统筹:孟莹

校对:姜辛

审核:梁刚

深度\\远程办公,这企业强大到亮瞎眼(最全指南)

李永昌:我国LNG重卡市场驶入快车道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最强大脑,搁哪儿都闪闪亮!

最新要求!中石油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会重创中国及全球油气市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