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口罩是一種衛生用品,用於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以達到阻擋有害的氣體、氣味、飛沫進出,這不僅可以降低自己被感染的風險,同時也能避免周圍人群感染的可能性。在疫情發展到現在為止,雖然中國取得了顯著地成效,但是口罩仍然是出門必備的物品之一。

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最近,在很多網站平臺上看到檢測口罩的額方法,其中有種檢測方法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其中卻又很大的欺騙性。就是口罩兜住水,如果水不漏下去,就說明口罩是合格的,其理由也是言辭鑿鑿,說水分子大小是0.4nm,病毒平均直徑在100nm,兩者相差200多倍,水分子比病毒要小得多,只要水過不去,病毒就一定過不去;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往兜住水的口罩上噴點酒精,水就會漏下去,說明酒精破壞了口罩的結構,因此不能用酒精給口罩消毒。

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那這些說法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呢?下面我們來論證一下,如有這方面的專家也請不吝賜教。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口罩為什麼能兜住水。這要從水的分子聚合力說起,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它並不是以獨立的個體存在於水中的,而是一個水原子中的氫會和另外一個水分子中的氧形成微弱的共價鍵,這樣水中的水分子就像是手拉手的好朋友,不易分離。

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就好像一滴水滴在桌子上,不會攤成一片,而是聚集成一個橢圓形水滴一樣。口罩中的空隙即使大於水分子幾百甚至上千倍的時候,水也不會落下去,而是形成一個小水滴懸在那裡。這就是口罩都住了水的原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買衣服時的無紡布包裝袋,朝陽光一看都是能看得見的孔,那個夠大了吧,它也能兜住水,你要說這個東西能當口罩帶防病毒,那不是有點扯淡了嗎!

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其次,我們來說一下,噴酒精的口罩為什麼不能兜住水。醫用口罩的過濾層使用聚丙烯纖維採用熔噴工藝製作而成,聚丙烯就是連一般的酸都不會破壞它,何況是酒精呢?退一萬步說,就是普通的棉紗也不會被酒精破壞,比如說酒精棉,泡多久棉花也沒碎。比如噴了酒精不能兜住水的口罩,放一會晾乾後就又能兜住水了。

那為什麼,噴酒精就不能兜住水呢?那不是酒精破壞了口罩的結構,而是酒精可以溶於水,破壞了水分子之間的結合力。就是說水分子之間不再是手拉手,而是變成了相對自由的分子,由於水分子之間失去了親和力,自然就能順著細小的空隙中自由的流動出來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一滴水在桌子上會呈現一個橢圓形,在水滴上滴一滴酒精,橢圓形的水滴立刻就會攤開,因為水分子失去了結合力。

熱點系列1—用水來檢測口罩是偽科學

總結一下,鑑別口罩質量是有專業人員和設備,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只要到正規的銷售渠道購買,認清正品標識,就沒有問題。 另外,根據疾控中心的信息,只要沒有去人員非常密集的場所,或者高感染風險的地方,口罩在通風處曬一下也可以再次使用,不用特別的方式進行消毒,但是使用次數不宜過多。

多關注官網信息,不相信小道消息!放鬆心態,正確面對疫情!

【關注長風,每日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