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亦有情,为了他们的天空更晴朗

3月15日,稀土高新区法院法官助理赵国艳将一份判决文书送达王某手中。至此,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协调劝解,法院最终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方争取到离婚补偿金6万元。像这样的婚姻家事审判,高新区法院审判二组每年要办理近200件。这个由主审法官周鸿涛、法官助理赵国艳和书记员李姝颖三人组成的婚姻家事审判团队,自2017年初组建以来,已承办各类婚姻家事案件541件。法不容情,法亦有情。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在法与情的碰撞与磨合中寻找着平衡点,用心、用情维护着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他们历经风雨后的天空能更加晴朗。

法亦有情,为了他们的天空更晴朗


谢谢你,守护我


2018年8月24日上午,32岁的小凤来到高新区法院,向主审法官周鸿涛送上了一面锦旗。“ 谢谢你,守护我!”受伤痊愈后小凤轻声说出了她心中的感谢。两个月前,正是稀土高新区法院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让她远离了家暴的恐惧,重新开始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在这之前,小凤一直认定“沉默是金”。即便生性多疑、脾气暴虐的丈夫王某用铁板凳打伤了她的腿,用刀砍烂菜板吓唬她和孩子,她也总觉得“家丑不能外扬”。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王某此后竟然在公园内将她的裙子撕烂,并在山东老家仍然我行我素,对她的头部拳打脚踢,致使她受伤入院。家暴不只是家务事,对家暴必须零容忍。2018年6月29日,婚姻家事审判团队接收该案后,主审法官、高新区法院副院长周鸿涛当即着手传唤王某俊到庭。听说王某正好去往医院,为预防他有极端抗拒行为,周鸿涛及时向院长申请,安排和带领执行警务局法警配备警械,和他一起到医院寻找王某。当周鸿涛出现在医院时,王某万万没想到会如此迅速。虽然有抵触情绪,但碍于法律的威严,他未敢轻举妄动。为了让小凤尽快摆脱危险状况,使她能安心养伤,周鸿涛决定立即将王某带回法院马上开庭审理。当庭审査明王某确实对小凤实施了家暴行为后,周鸿涛当庭签发了高新区法院首张人身安全保护令,责令王某即日迁出小凤的现居所,并禁止其跟踪、骚扰、威胁、殴打小凤及其近亲属。经过威严的法庭审理和具有威慑力的当庭裁判,施暴者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配合人民法院执行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各项禁令,于当天迁出了小凤的住所,本案得以快速结案。经过一个多月的调养后,小凤的身体得以恢复,心情也如同驱散了雾霾的天空,一下子晴朗了。她念念不忘高新区法院法官在她人生最恐惧、无助时给予的支持和力量。“正是高新区第一张人身安全保护令,让我远离了家暴。现在我的心终于宁静下来了,真的感谢他们!”周鸿涛告诉记者,家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话题。自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依法施行后,高新区法院印制材料、举办培训,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讲座宣传,让居民对反家暴知识、救助对象和范围等有所认知,广大妇女的维权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得以提高。据介绍,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高新区法院首张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说真正发挥了作用,守护了弱势妇女,让她们远离伤害。”周鸿涛说。

法亦有情,为了他们的天空更晴朗


一样的眼神,不一样的判决


“当第一眼看到两个孩子亮闪闪的眼睛那么可爱、两人的感情那么好时,我心里一下子酸酸的,总感觉不能让他们分开。”说起去年7月因一桩离婚纠纷引发的子女归属抚养判决,法官助理赵国艳显得有些动情。2018年4月,30岁的小丽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要求解除与丈夫张某的婚姻关系,当时,两人已经有一个12岁和一个8岁的女儿,后经法院调解后撤诉。2019年,她再次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此时被告也认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同意离婚。在审理过程中,母亲小丽明确要求两个孩子由自己抚养,而张某也强烈要求两个孩子归自己抚养。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在开庭审理中发现,双方抚养孩子的条件和优势相当,便决定听听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见到两个小姑娘,赵国艳第一眼记住的是她们明亮的眼神,“一闪一闪的,特别可爱,让人心疼,两个孩子也非常聪明懂事。”赵国艳在与她俩交谈中得知,两个孩子对父母离婚的事情已经知晓,内心都愿意随母亲一起生活。但两个孩子又细心地考虑到父母的经济负担、能力差异,表示愿意分别由父母分开抚养。几次交流过程中,每当看到两个孩子流露出姊妹情深的亲情时,周鸿涛、赵国艳也十分动情。在听取孩子的意见后,基于孩子的真实意愿,他们毅然遵从离婚案件中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审慎判决两个孩子全部由母亲小丽抚养。在下发判决书时,婚姻家事审判团队继续向父亲张某做心理疏导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人性化的角度对他进行了劝解。最后张某服判息诉,表示遵照判决的意见依法履行,愿意每月支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共计1600元。法中有爱,法亦有情。看到两个孩子手牵手走出法院的背影,同为两个孩子母亲的赵国艳也多了些欣慰。至少从今往后两姐妹可以相伴成长,姐妹深情能让他们残缺的亲情得以弥补,生活的天空也会因有爱而变得更纯净。“婚姻的破裂,受伤害最大的还是未成年人。我们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在家事审判过程中,会以保护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赵国艳说,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在审理涉未成年人的案件时,非常关注意愿表达和倾向性意见,会充分听取并尊重未成年人的合理诉求,积极协调父母双方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向未成年人倾斜,全力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和心理健康。“即便他们的生活遇到了风雨,我们也想多为他们留下一些温情。”

法亦有情,为了他们的天空更晴朗


爱的天平,向她们倾斜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些年婚姻家事审判团队接手的离婚诉讼中,有的离了,有的和好了;有的历经几年纠缠终于分开解脱了,也有的一场硝烟过后又归于沉寂。但无论是分是合,婚姻家事审判团队总是把法律“刚性”和情感“柔性”贯穿到家事审判的全过程,努力让案件审判保护重点向妇女倾斜。就拿本文开头提到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被诉讼离婚一案来说,整个过程历时两年多,用周鸿涛的话来讲,“其中有同情、理解,也有遗憾。”2018年,以修理小推车为生的李某向高新区法院提起诉讼离婚,当时其爱人已经患有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处境令人同情,娘家于是提出30万元的补偿要求。但李某的境遇也不如人意,收入不多的他对这一要求不予认同,表示根本没有支付能力。基于希望两人情感可以修复的意愿,婚姻家事审判团队没有判离。2019年,李某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周鸿涛、赵国艳分头多次做两方的工作,特别对李某从感情上作了引导,最终李某同意支付补偿金6万元。两方终于以平和的姿态,结束了这场长达两年的情感大战。“日常生活中,妇女大多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多放一份感情和精力在她们身上,为妇女群体争取更多权益。”赵国艳说。2019年,女方小任向高新区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当时男方崔某非常不配合,并有逃避诉讼的倾向。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在向崔某送达传票时,就将他对案件涉及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等意见记录清楚,并在庭前调取双方上一次离婚诉讼的案卷,将其中涉及到的崔某对财产及债务的认可部分依法质证,做好充分准备后,依法开庭审理。果然当天崔某拒不到庭,但本案依法按期审理,并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处理上保障了小任和孩子的合法权益。案件判决下发后,崔某强烈要求上诉,并于二审维持原判后拟将申诉。但无论他如何反对排斥,依然无法推翻法院作出的扎实有力的判决。“其实,我对于法律一无所知,是审判团队在诉前多方协助我寻找男方应诉,并积极与街道社区网格员联系送达取证。同时,在诉讼中引导我增强举证质证能力,才有了这样的判决结果。”小任感慨地说。赵国艳表示,对于每一个家事审判,他们都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审判中认真了解妇女的诉求及困难,为她们争取多一份公平与正义,多送去一丝温暖与关爱。

为了你,我愿意


近年来,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案件数量逐年走高。一方面,婚姻能否“且行且珍惜”成为疑问;另一方面,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儿女抚养等问题成为焦点和难点。高新区法院婚姻家事审判团队面对琐碎的家事纠纷,在冰冷的法律面前不失温情,用耐心、热心、爱心挽救当事人的“危机婚姻”,解除“死亡婚姻”,引导当事人理性处理家庭纠纷。3年、541件婚姻家事案件背后,是婚姻家事审判团队使命在肩的倾心付出。“为了处于弱势中的妇女能获得一份安宁,我们愿意为她们多做一些。”周鸿涛说。作为团队里惟一的男性,周鸿涛虽然是副院长,但事无俱细,他总是亲历亲为、走在一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由于家事案件当事人大多情绪激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情绪就会激化,发生不可预料的状况。因此,像一些与当事人在外面接触、危险性较大的送达等工作,我都会尽量让女同志回避一下。”尽管如此,同为团队主力,80后的赵国艳也丝毫不会畏缩后退。她还记得有一次,她和周鸿涛得知一被告正在家中,立即起身上门为其送达。当他们走入这个男子家中时,当事人情绪异常激动,两次冲出家门又返回来,嘴里骂骂咧咧、出言不逊。“那一刻我感觉他随时有可能冲进厨房拿把刀出来,心里也有些担心。但最终在我们耐心的说服下,他还是慢慢平静下来。”赵国艳说。在她的印象中,还有一次送达也让她感到了一丝“后怕”。那时她恰好有孕在身,当她挺着肚子和原告女方一起爬上5楼时,在原告开门的那一瞬间,被告反应迅速,抽身从阁楼处离开。“在这些诉讼中,一些当事人往往会选择回避,你永远想不到他们冲动之下会做出什么过激行为。但无论他怎么逃避,我们也得想办法把文书当面送达。”赵国艳说,有时候他们也像打游击战,费时费力,需要跑好几次才能找到当事人。而在确定的开庭日期,无论发生什么状况,他们都尽力确保如期开庭。今年2月12日,之前确定的一个诉讼案开庭日期到了,婚姻家事审判团队冒着疫情带来的风险,做好个人防护,来到当事人所在的看守所,准备按期审理。但由于特殊时期看守所有特殊要求,最后不得不被迫延迟。“因为事关法律的严肃性,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会把审判当作最重要的事来对待。”赵国艳说。赵国艳的爱人因工作的原因平时回不了家,只有周末时才能回来照顾孩子,平时两个孩子的事全是她一个人操心,但她从来不愿因为家事影响工作。每天早晨7点半,她都会提前来到单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因为每天他们都需要把更多的专注和精力放在当事人的身上。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要审理4个婚姻家事案件,当周边充斥着争吵与相互抱怨,负面情绪也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压迫感。但这就是他们特殊的工作,琐碎繁杂却充满着公平与使命感。“婚姻家事审判关系到每个家庭细胞的和谐和幸福,更关系到弱势妇女儿童权益的保障,容不得我们一丝懈怠。”周鸿涛表示,走过三年,他们的团队仍然会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道路上负重前行,让经历风雨之后的人们也能看到爱的天空,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温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