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什麼打不過朱元璋?

rocky


導言

陳友諒(公元1320-1363年)是元末爭霸群雄之一,在鄱陽湖之戰前,號稱60萬大軍,不可不謂兵強馬壯。孟子曾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朱元璋只有二十萬大軍卻在鄱陽湖決戰中擊敗陳友諒,靠的是“人和”、“天時”,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詳見本回回答下文。

△元末群雄割據示意圖

朱元璋集團得“人和”、“天時”

  • 賽諸葛劉伯溫戰略上的引導

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陳友諒已經殺其主徐壽輝後稱帝,建立陳漢政權。此時的他風頭正勝,坐擁湖廣、江西之地,位於朱元璋勢力西邊;而張士誠坐擁富庶的浙西之地,位於朱元璋勢力東邊。此時朱元璋兵力不如陳友諒,財富不如張士誠。

要想爭霸天下,朱元璋首要任務就是坐穩江南,就一定要消滅這兩大勢力,當時有人認為“張士誠近,富且弱”,攻下張士誠便可擁有財富;而劉基此時提出了戰略上的重大建議:

“張士誠自守虜耳。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當先伐之。陳氏滅, 張氏如軍中物耳。”

朱元璋採取了劉基的觀點,先征討陳友諒,事後證明劉基的戰略性建議是十分正確的,正是在這一思想下,張士誠猶豫不決,沒有趁朱元璋和陳友諒決戰時背後襲擊,朱元璋才免於雙線作戰,從整體上掌控了爭霸江南的走勢。

△劉伯溫畫像
  • 朱文正力守洪都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陳友諒用大艦來攻擊洪都,號稱60萬大軍,此次出擊,空國而出,攜帶家屬、百官,企圖畢其功於一役。

洪都守將朱文正、鄧愈以不滿萬人兵力,頑強抵抗,愣是讓陳友諒85天無法攻克。這85天裡,朱文正曾力敢不支,讓下屬張子明突圍求救於朱元璋。朱元璋聽後告訴張子明讓朱文正再守一個月便到,沒想到張子明回洪都時被陳友諒軍查獲俘虜。

陳友諒讓張子明勸降城內的朱文正,張子明假裝答應,卻等他到達洪都城下,大聲向守軍呼喊:我已經見到了主上,主上說你們再堅持一下,救援馬上就要來了。聽後,氣的陳友諒拿槊殺了他。

在這場洪都攻防戰中,朱文正的守軍展現了極高的軍人素質,誓死不投,體現了大無畏的精神,張子明捨身取義行徑大大激發了城內守軍的鬥志,體現了“人和”的優勢。

△鄱陽湖之戰示意圖
  • 劉伯溫計定鄱陽湖

朱元璋率大軍20萬增援洪都,在鄱陽湖與陳友諒軍展開決戰。朱元璋看到陳友諒軍舟巨檣高,內心不禁心生驚懼。起初的幾場小仗接連失利,於是他把在金陵的劉伯溫請出。

劉伯溫日夜不眠與朱元璋同在船上視察敵情,觀測天象之後,給出了戰術上的意見:陳友諒船大首尾相互連接不暢,不便於轉身,此時的風向和天氣正適合火攻。朱元璋採取劉伯溫計謀,移軍湖口,常遇春等將橫截湖面,斷其歸路,又令朱正文在南康、都昌斷其糧道。

火計成功後,陳友諒的水軍毀於一旦,自己在亂軍中被射而死,朱元璋取得決定性勝利,此戰也成為了我國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在鄱陽湖一戰中,劉伯溫善用計謀,觀測天象,得知風向和氣候變化,使得朱元璋得到了“天時”的幫助,這是朱元璋獲勝的一大因素。

△鄱陽湖之戰中的“火計”

陳友諒集團得“地利”卻失“人和”、“天時”

分析完朱元璋集團的優勢,再看陳友諒集團的優勢及劣勢。

陳友諒兵力上佔據優勢,而且戰艦高大,在鄱陽湖流域“乘上流”,如直接衝擊朱元璋水軍將勢如破竹,這是他佔據“地利”之處。

但陳友諒置反元鬥爭於不顧,是為“不義”,殺徐壽輝篡位,是為“不忠”,驕奢淫逸、造縷金床,享樂腐化,欺壓百姓,是為“不仁”。陳友諒是“不仁”、“不忠”、“不義”之徒,民心已失,丟掉了“人和”這一關鍵因素,85天尚不能攻克洪都城也就可以理解了。

△劇照:陳友諒

總結

綜上,決定朱元璋和陳友諒勝負手的決定性因素就是“人和”,無論是朱元璋和劉伯溫的默契搭配還是朱文正帥軍勇守城池,都體現了朱元璋集團君臣一心,相反的就是陳友諒集團貌似神離,敗給朱元璋便是遲早之事。除此之外,歷史上的“淝水之戰”也同“鄱陽湖之戰”一樣,佐證了“人和”因素的巨大作用,此處不過多敘述。

文\\燕山史話


燕山史話


陳友諒的確打不過朱元璋。不只是在鄱陽湖沒打過朱元璋,在1363年鄱陽湖大戰前的幾次交鋒中,陳友諒都吃了虧。

陳友諒佔據湖廣地區,定都武漢;朱元璋佔據江浙安徽部分地區,以南京為老巢。陳友諒的地盤比朱元璋大,人口比朱元璋多,士兵比朱元璋多,但是陳友諒就是失敗了。為什麼?

陳友諒原本姓謝,因為祖父入贅陳家,改姓陳,他出生於1323年,比朱元璋大5歲,陳友諒小時候讀過一些書,文化水平還過得去,長大後在當地縣政府當政務秘書,1355年,反元鬥爭已經風起雲湧的時候,陳秘書終於下定了決心參加起義,加入了徐壽輝的起義軍。

後來,憑藉自己在基層官場積累的本領,陳友諒在起義軍混的如魚得水,一路殺了自己的老領導倪文俊、徐壽輝等,獨掌了這支起義軍的大權,1360年建立大漢王朝,稱帝。5年時間,陳友諒從辦事員做到皇帝,真是太快了。當然也說明這個人是有本事的。

陳友諒並不滿足,他要消滅朱元璋,要建立統一的王朝。1363年,陳友諒幾乎傾巢出動,率領幾百艘戰船60萬大軍順長江東進,打算先解決朱元璋管轄的江西南昌。結果,被南昌守將朱文正死死拖住,後來朱元璋親率20萬大軍從南京趕來支援,兩軍在鄱陽湖大戰一個月多,陳友諒兵敗身死,兒子陳理帶殘部討回武昌。

從陳友諒參加起義,到當上皇帝才5年,到他被朱元璋的手下射死才8年。用曇花一現來形容並不為過。幹大事,真的需要好好磨練,需要慢慢修身養性,需要在磨礪中不斷增長才幹。不在艱苦環境、複雜領域經受一定時間的磨練,苦其心志,這樣的幹部是難以獨當一面,難以處理利好全局關係的。

陳友諒這樣火速上位的人,歷史上這樣的人並不少,後來的明朝末年的袁崇煥也是這樣,袁崇煥35歲中進士,45歲官至明朝兵部尚書、薊遼總督,46歲被崇禎皇帝處死。悲劇的形成,不是沒有原因的。

陳友諒天資不錯,加上有些文化基礎,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膨脹、快速當上老大,但是時間太短,基本盤沒有穩固,沒有建立自上而下的效忠體系,所以他的部隊戰鬥力就跟不上,打不了持久戰,打不了硬戰。

朱元璋呢?比陳友諒參加起義早3年,朱元璋的隊伍都是朱元璋一手帶起來的,從無到有,組織嚴密,記錄嚴明,指哪打哪,打起仗來嗷嗷叫;朱元璋一開始雖然沒有陳友諒書讀的多,但朱元璋特別好學,特別上進,特別愛惜人才,網羅了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一大批文武奇才。所以,朱元璋才能以少勝多打敗陳友諒。


坐看東南了


陳友諒和朱元璋,就實力和能力而言,其實不相上下。甚至於說,陳友諒比朱元璋更強一點。那麼,為什麼陳友諒最終輸給了朱元璋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陳友諒籠絡人心的手段太差,沒有朱元璋高明,最終落得個人心盡失,四面楚歌,導致最後一敗塗地的下場。


根基不穩殺徐自立

有野心並不為過,想當老大也很正常,亂世之中,誰都想逐鹿中原,成為天下至尊。從長遠來看,陳友諒取徐壽輝而代之,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但是陳友諒錯就錯在並不高明。在自己勢力並不穩固,徐壽輝還有一大批心腹將領之時,明目張膽的殺徐自立。

陳友諒的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一大批將領對他心存異見,大家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內部矛盾重重,軍心十分不穩,這也成為了他在鄱陽湖大戰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朱元璋倒是後來也殺了小明王韓林兒自立,但是卻比陳友諒高明得多。


氣量狹小脾氣暴躁

但凡握權掌軍者,一定不能氣量狹小,最起碼在表面上不能氣量狹小。為了自己的江山和天下,成大事者必須暫時放棄自己心中對別人的嫉恨,特別是非常有能力的人,需要花費精力去籠絡人心。

而陳友諒恰恰做不到這一點,他其實和項羽一樣,氣量十分狹小,而且脾氣暴躁易怒。他為人驕橫,對待將士十分苛刻,絲毫不知道籠絡人心。在攻打南昌的戰役中,陳友諒將朱元璋的戰俘全部殺掉,而朱元璋卻是全部放還,並且祭奠了陣亡將士。二者相比之下,籠絡人心的手段高下立判。


我之結語

政治界有一句經典名言:人心即是最大的政治。此處的人心並不指民心,而是指的人才的心。誰能夠籠絡人才,誰能夠讓有能力的人為己所用,誰能夠駕馭和控制人心,誰才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各位親愛的網友,你們覺得呢


史話漫漫


陳友諒輸給朱元璋,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殺徐壽輝,匆忙稱帝,不得人心。二是軍事上指揮失當。

1356年3月,朱元璋率部佔領南京,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時,他面臨兩大強敵,一是東面的張士誠,一是西面的陳友諒。陳友諒最強大。朱元璋採納劉伯溫的建議,決定先對付陳友諒。

陳友諒原是徐壽輝的部下,待自己實力壯大以後,他便殺了徐壽輝,改國號為漢,自己做了皇帝。做皇帝以後,他生活腐朽,把成群的女子弄到宮中,供他享樂。他的倒行逆施引起很多人不滿,紛紛投向朱元璋。

1363年3月,陳友諒乘朱元璋率領大軍到安豐救小明王之機,親自率領60萬大軍沿長江而下,企圖一舉攻佔南京,消滅朱元璋政權。

陳友諒的大軍首先包圍了洪都(南昌)。洪都守將是朱文正。他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堅守不出。陳友諒圍攻85天(85天啊!),未能攻克。

七月,朱元璋親帥20萬水軍,來到鄱陽湖。陳友諒聞訊,撇下洪都,來戰朱元璋。

當時兩軍差別很大。陳友諒有將士60萬,戰船數百艘,大多是幾丈高的鉅艦。朱元璋只有20萬兵力,戰船都很小。

開始交戰,陳友諒的士兵居高臨下,朱元璋士兵仰著頭和對方交兵,甚不得力,損失很大。根據此情況,朱元璋採納將士意見,決定火攻。由大將常遇春和俞通海找來一批漁船,裝上蘆葦火藥,藉著東北風,點起火來,衝向陳友諒的大戰船。頓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士兵不是被火燒死,就是跳水淹死,十分狼狽,損失慘重,全軍大亂。

陳友諒見狀,慌忙向湖口突圍,卻被朱元璋事先埋伏在那裡的大軍團團包圍。陳友諒在混戰中被流箭射死。

居於上游的六十萬,競敗於居於下游的二十萬。歷史就是這樣無情地嘲笑著陳友諒之流的昏庸無能之輩!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陳友諒(陳友亮)是打漁出身,朱元璋是放牛的,都是元朝時期最底層的普通百姓。在元朝末年的起義中各自展露頭角,割據了一片區域。從當時來看,勢力最強的是陳友諒,其次才是朱元璋。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對決的大決戰——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20萬人馬戰勝了陳友諒的60萬兵馬,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朱元璋雕像)

陳友諒60萬兵馬的隱患

陳友諒不按照常規出牌,而且不講道義,這是他的成功之道,也是他的失敗之道。1351年徐壽輝建立天完政權,他手下有鄒普勝、倪文俊、趙普勝、傅友德等四個主要領導,號稱“四大金剛”,陳友諒就投奔在元帥倪文俊手下,因為粗略懂得文字,一直跟隨倪文俊,倪文俊也提拔陳友諒獨擋一面。(陳友諒雕像,湖北)

一、殺倪文俊,收編人馬

。1357年,倪文俊意圖殺害徐壽輝自立,結果失敗,率領自己的部下投奔自己的老部下陳友諒,在他這兒覺得安穩些。陳友諒對待對自己有恩的倪文俊是反戈一擊,殺了老領導和他的親信,收編了老領導的部下,壯大了自己,老領導的官位自己也領了。

二、殺趙普勝,收編人馬。這時天完政權的另外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趙普勝成為陳友諒的目標,這裡朱元璋使用了反間計,離間陳友諒和趙普勝。趙普勝戰功赫赫,陳友諒以會師為名請趙普勝,結果直接被殺,沒有什麼真憑實據,陳友諒又收編了他的部隊。

三、殺徐壽輝,建立大漢。1360年趁天完軍隊進攻朱元璋時,兵力空虛。徐壽輝意圖遷都,離開陳友諒的控制,陳友諒派將領錘殺了徐壽輝,建立自己的政權。

雖然陳友諒通過這種手段聚集了不少軍隊,但是離心力太高,一旦遇到戰敗這樣的事情就會土崩瓦解,上位的過程大家都看在眼裡,只是暫時屈服於他。

徐壽輝手下的將領明玉珍佔據四川,直接和陳友諒斷絕關係,原來投奔陳友諒的付友德也是心懷不滿,尋機投降他人。

就像歷史上前秦的苻堅一樣,眾多的軍隊來源不一,都是暫時屈服而已,只要機會一到,就會各奔東西了。(陳友諒蠟像)

陳友諒的戰略失誤

1360年,建立政權的陳友諒率領10萬人馬進攻應天府,並聯系張士誠合擊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使用誘敵之計,將陳友諒的軍艦引誘到狹窄水淺的新河,迫使擅長水戰的陳軍陸戰,陳友諒軍隊遇到伏擊大敗。朱元璋趁機攻略陳友諒的地盤,此時陳友諒佔據地盤的眾多將領紛紛不戰而降,這也是陳友諒不講道義惹來的後果。此消彼長,朱元璋兵力大增,具備了於陳友諒一較高下的資本。

1363年2月,割據江浙張士誠部進攻小明王,朱元璋對這個名義上的上司也是傾盡全力援助,3月份朱元璋出兵援助,4月份,陳友諒號稱60萬大軍進攻朱元璋。按道理應該進攻朱元璋的老巢應天府,此時應天府的兵力空虛。他卻去進攻江西的洪都(南昌),目的是搶地皮,並且洪都有大量的糧草和裝備,等攻佔洪都後再與朱元璋決戰。陳友諒屬於戰略性失誤。

沒有想到的是洪都在朱元璋侄子等將領的領導下,憑藉洪都的防衛城牆頑強抵抗,堅持了85天之久,陳友諒的戰略謀劃和作戰時機全部泡湯了,因為朱元璋已經解決了張士誠部隊的威脅,轉而集中兵力與他決戰。(鄱陽湖大戰形勢圖)

鄱陽湖大戰中陳友諒失敗的幾個問題。

朱元璋大軍集結進攻陳友諒軍隊的消息很快被陳友諒知道了,雙方都想畢其功於一役,此戰決定兩個人政權的命運。陳友諒立即撤圍洪都,全部人馬準備於朱元璋決戰於鄱陽湖。

1363年7月20日,兩軍在鄱陽湖內相遇,展開了生死大決戰。

一、朱元璋版“火燒赤壁”。展開決戰時,雙方旗鼓相當,難以分出勝負。朱元璋採取部將郭興的建議用火攻,陳友諒的戰船為了作戰需要,將大船都串聯在一起。22日傍晚,等到東北風起的時候,用小船載著火藥和木柴,臨近陳友諒的戰船時縱火,風借火勢將幾百艘戰船燒燬,人馬死傷過半,陳友諒的兩個兄弟也陣亡了。是屬於明朝朱元璋版的“火燒赤壁”。

二、俘虜政策。雖然燒死了陳友諒的不少兵馬,在兵力對比上還是比朱元璋的兵馬多。陳友諒為了洩憤,將3000多俘虜斬殺;朱元璋思考再三,卻反其道而行之,將俘虜們都放歸。

陳友諒殺俘虜反而激起朱元璋軍隊的鬥志,釋放的俘虜回到陳友諒軍中成了發酵的種子,朱元璋軍隊的政策明顯優於陳友諒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開始時只有三三兩兩的士兵投奔朱元璋,隨著戰事焦灼,也有不少將領率軍投降,勝利的天平開始發生傾斜。這些都是陳友諒當初收編軍隊時所作所為的後果。

三、糧草問題。本來陳友諒幾十萬大軍攜帶的糧草不多,準備攻下洪都收集糧草,但是洪都沒有攻下,相持一個多月後,陳友諒軍隊的糧草補給眼看就要斷了,陳友諒率領自己親信殘軍突圍。

這麼多軍隊朱元璋一口也吃不下,反而損失不少兵馬。他採取分段阻擊的辦法,在陳友諒突圍的沿途伏擊,陳友諒非核心部隊大都散的散,投降的投降。

四、涇江口之戰,陳友諒戰死。陳友諒核心部隊還是有幾萬人馬的,他企圖突圍回到自己的老巢武昌,在江西湖口被攔截,只好退入涇江,遭到原來投奔過他的將領傅友德的攻擊。也是趕巧了,陳友諒在戰船中指揮作戰,一支箭從眼部射入,貫穿頭顱身亡,餘部五萬人馬投降的投降,潰散的潰散,鄱陽湖大戰落下帷幕。

這場以少勝多的鄱陽湖大戰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水戰,自1363年7月20日到8月26日結束,為朱元璋統一江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割據勢力不足為懼。


穿越再現彼岸


元朝未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終由朱元璋統一天下。要說朱元璋在爭霸過程中,最大或最危險的敵人是誰,可能就是陳友諒了,陳友諒據記載是沔陽漁家子,略通文義,陳友諒先是投效徐壽輝,後來殺掉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起兵攻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後來陳友諒殺徐壽輝後改元稱帝,與朱元璋形成南北對峙。


趁朱元璋率主力去援救韓林兒的時機,陳友諒大舉進攻朱元璋。後來兩軍在潘陽湖決戰,此役被認為是中世紀世界最大規模的水戰。從戰前的力量對比來看,陳友諒是佔據著巨大的優勢的。他麾下水軍六十萬,樓船數百艘。《明史》中對樓船有著清楚的描述“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馬棚,上下人語聲不相聞,艫箱皆裹以鐵”。而朱元璋只有水軍二十萬應敵,大船的數量也遠不能和陳友諒相比。同時陳友諒出身水師,對水戰十分熟悉,無論從哪方面看他都佔據優勢。但是最後的結果竟然是陳友諒兵敗身死,這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陳友諒內部不穩,陳友諒殺害徐壽輝,不少忠於徐壽輝的將領如傅有德、丁普郎等都率部轉投朱元璋。陳友諒一方上下猜忌,離心離德,自然很難有效的完全發揮實力。同時陳友諒自恃實力強大,殺害俘虜以立威,與朱元璋的做法完全相反,人心向背不問可知。

第二就是陳友諒戰略錯誤。朱元璋既然遠赴安豐(壽春)援救小明王,後方空虛,他就應該一路挺進直取應天(南京),端了朱元璋的老窩。可他卻選擇以大軍包圍洪都(南昌)。結果在此地被朱文正等陰擊數月,白白貽誤戰機。

同時,由於實力和經驗上的優勢使陳友諒產生了驕傲自大的心理,對敵人過於輕視,突視了側翼的安全。

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陳友諒在兩軍接戰小敗之後,居然把自己的鉅艦用鐵索相連起來。當年火燒赤壁的故事,難道他沒聽說過嗎?這個低級錯誤實在讓人費解。

反觀朱元璋,清醒卻認識到敵人的強大,冷靜分析敵人的缺點,制定出相應的對敵方案,充分發揮自己軍隊的特點和利用各種自然條件。先是在正面戰鬥打響前封堵鄱陽湖口,分兵攻佔洪都附近據點,完成反包圍。然後利用火攻重創陳友諒大部,最後又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利於小船行動的特點,分兵圍攻。陳友諒在這次戰爭中完全處於被動,無法脫身。最後又被引入到狹窄的河道中,遭到朱元璋的水陸夾擊。等陳友諒發現情況不對,已來不及了,只好丟下兩萬多弟兄,自己突圍逃跑。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大漢皇帝陳友諒被一通亂箭射死。陳友諒失敗了,成就了朱元璋,開創了大明帝國,成為歷史的主角(姜郎)。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1)陳友諒和張士誠玩政治,玩人心等比朱元璋差太多。

所謂既生瑜何生亮,又或者李宗偉遇上林丹基本不贏,有時候不是他不強,而是對手更強。

中國歷史上歷代造反起義,基本上有一個同樣的規律,就是一開始群雄並起,山頭眾多,然後大魚吃小魚,優勝劣汰,大大小小的頭目互相兼併,殘殺,直到剩下最後一個。

陳友諒和張士誠都是一代梟雄,實力強大,朱元璋相比他們,只能說的上是後起之秀,但是朱元璋無論在玩政治,玩人心或者人生格局上都遠勝他們一籌。

朱元璋評陳友諒,說他志氣驕傲,志氣驕傲的人就容易多生事端,評張士誠,則說他器量狹小,鼠目寸光,而作為稱王稱霸的領導者,這兩種政治品格都是不可取的。

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明史·太祖本紀》)

再說人心。陳友諒發跡於紅巾軍,但是卻先後把紅巾軍的首腦人物徐壽輝,倪文俊,趙普勝等殺掉,自己稱帝,導致紅巾軍內部分裂,人心思亂,將領叛逃,更要命的是,陳友諒這些舉動過早的暴露了他的個人政治上的無情陰險,失去了人心。

亂世之際,別人跟著你賣命是為了什麼?無非你吃肉,大家跟著能喝些肉湯,而陳友諒這些舉動讓很多人明白,跟著這個人很難喝到肉湯,隨時有性命之虞。

相比之下,朱元璋其實比陳友諒更陰險狠心(參見明朝建立之後大批功臣被屠戮),但是這都是在他成功之後,而在成功之前呢,朱元璋給人造成一種是明主的印象,不吝封賞,籠絡了一大批武將文臣,民間老百姓那裡口碑也不錯,贏得了民心。



(2)軍事和政治謀略上,朱元璋更勝一籌。

陳友諒兵強馬壯,張士誠富足天下,與他們相比,朱元璋都不佔優勢,但是在這三人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朱元璋的格局更大。

朱元璋曾向劉伯溫問計,劉伯溫說,陳友諒劫持首領脅迫部下,名號不正,又地處上游,對朱元璋軍威脅最大,應該先滅掉陳友諒,至於張士誠,則不足為慮,此人以守為主,一旦滅了陳友諒,那麼滅張士誠就非常簡單了。

果不其然,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後,輕鬆滅掉了張士誠。

太祖問徵取計,基曰:“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明史劉基傳》)

相比之下,陳友諒聯合張士誠,一起攻打朱元璋,也是上等策略,但是他沒看清張士誠的政治品格,張士誠表面上答應,但是暗地裡按兵不動,陳友諒死後,朱元璋進攻張士誠,張士誠兵敗被俘。

(3)天命無情。

一人一命,在歷史長河中,每個歷史人物都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和運氣。

即使朱元璋有著相比陳友諒和張士誠的諸多隱形優勢,但是在現實實力上,他其實不比他們強,但是他運氣好。

比如鄱陽湖大戰,陳友諒兵力比朱元璋強多了,但是就是在決戰時,陳友諒探頭出來觀看形勢,一箭射來,他竟然就死了。

朱元璋呢,在自己船上指揮,忽然劉伯溫大叫,讓他換船,朱元璋換了船,還沒坐定,之前的船就被轟得粉碎。

太祖坐胡床督戰,基侍側,忽躍起大呼,趣太祖更舟。太祖倉卒徙別舸,坐未定,飛礮擊舊所御舟立碎友諒乘高見之,大喜而太祖舟更進,漢軍皆失色。(《明史劉基傳》)

天命就是如此,就差那一秒,朱元璋就沒死。如果他死了呢?

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歷史就是這麼好玩,它就不讓朱元璋死掉。


師明禮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全國各地起義大軍紛紛揭竿而起,而在亂世之中的陳友諒和朱元璋,都曾是元朝末年農民起義大軍的領袖,而陳友諒的軍隊實力遠超過朱元璋的軍隊,那麼鄱陽湖之戰,兵強馬壯的陳友諒最後敗給兵力較弱的朱元璋!

陳友諒不善於籠絡人心。陳友諒起義大軍剛開始是屬徐壽輝部下,同他一起為徐壽輝打仗的還有倪文俊,並且陳友諒是先投靠於倪文俊,後又跟著一起去了徐壽輝的軍隊。陳友諒在軍隊中驍勇善戰,被徐壽輝提拔,任用為元帥一職。後來倪文俊對徐壽輝不滿,遂起兵造反,可是謀殺失敗,找陳友諒相助,但是陳友諒不但沒有出手相助,反而殺了倪文俊取得徐壽輝的信任。

陳友諒取得徐壽輝的信任之後,在軍中的權利日益增長,逐漸掌握軍中大權,之後便殺了徐壽輝,自立為帝。軍中將士大多都屬徐壽輝的屬下,陳友諒殺徐壽輝奪權,將士們自然是不滿陳友諒。待到日後陳友諒與朱元璋兩軍交戰之時,將士們紛紛倒戈朱元璋部下,陳友諒自然會兵敗。

陳友諒戰略失策。為了爭奪水域主權,陳友諒的軍隊與朱元璋的軍隊在鄱陽湖上進行了戰爭,陳友諒兵力強盛,把所有船隻採用聯合排布的陣勢,導致其軍隊進退都受到限制。而朱元璋採用集中馬力,火攻的形式,一舉殲滅了陳友諒主力。之後又採用水陸截擊之法,使得陳友諒在水中的軍隊根本無法退到陸地,最終被朱元璋殺死在鄱陽湖上。

因此,即使是擁有強盛的兵馬,陳友諒最終也敗給了比他弱小的朱元璋。



菩薩我想對你說


《明史》是怎麼評價陳友諒的:“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陳友諒和朱元璋作為元末三大主要起義軍首領之二,這兩人曾經多次交手,最終在鄱陽湖水戰中,陳友諒被朱元璋以火攻擊敗。這兩人雖然都是起義軍首領,但是軍事政治頭腦就很有差別。

1.政治頭腦

陳友諒城府比不上朱元璋,經常犯政治性錯誤,一是殺了自己的老上司倪文俊,不過倪文俊企圖分裂起義軍,殺他還情有可;二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獨立稱王,就殺了自己的主子“天完皇帝”徐壽輝,導致很多其他的起義軍將領脫離陳友諒,自立門戶。



朱元璋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小明王”韓林兒雖然只是一個傀儡,但是朱元璋還是把表面工作做的很到位,在韓林兒被困安豐的時候,朱元璋還冒著很大的風險前去救援,收穫了很大的軍心和民心。雖然後來韓林兒因為翻船而溺死湖裡(很大可能是朱元璋授意乾的),但是那個時候的朱元璋基本已經沒有了對手。



2.軍事才能

陳友諒做事衝動,很少有謀而後動的行為,常常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在跟朱元璋交戰中,很多次都是前期佔優勢,後期因為衝動而失敗。朱元璋就比他穩重多了,手底下還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大將和謀士,做事有條有理。

在最後一戰中,陳友諒率領號稱60萬的大軍進攻朱元璋,陳友諒的船比朱元璋的船高大很多,居高臨下攻擊明軍戰船,一開始明軍損失不少。但是陳友諒想了個自以為妙計的方法,將戰船用鐵索連起來,增加穩定性,但是他不知道赤壁之戰嗎?沒幾天颳起了東北風,明軍一把火給陳友諒燒了個一乾二淨。



所以,陳友諒才會輸給朱元璋。


歷史伶俜者


朱元璋、陳友諒兩軍鄱陽湖大戰,發生於1363年七月二十日至八月二十六日。雙方共投入兵力八十萬,陳部六十萬,朱部二十萬;這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水戰。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相持、再激戰,陳軍落敗;突圍激戰時,陳友諒意外中流矢身亡,鄱陽湖大戰以朱元璋大獲全勝而結束。

陳友諒原為天完政權丞相倪文俊麾下將領,後殺倪文俊,兼併其部眾,勢力大增,成為天完政權實力派,遙控朝政。不久,陳友諒又殺害比肩的天完驍將“雙刀趙”趙普勝,收編其軍隊,一枝獨秀於天完政權。1539年閏五月初,陳友諒弒殺天完皇帝徐壽輝,自立稱帝,國號“漢”。陳友諒盡有江西、湖廣及皖南大部之地,地廣兵眾;與東面的割據勢力朱元璋、張士誠相比,實力最為強盛。

朱元璋先投義軍首領郭子興,表現不俗,擢為將領;郭子興父子死後,朱元璋接掌軍隊。朱元璋據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市),佔江淮大部,表面上掛靠小明王韓林兒的龍鳳政權,實則是一支獨立的武裝集團。

陳友諒佔有江、楚,控扼長江上游地險且兵強,對接壤的東鄰朱元璋形成巨大威脅。陳友諒先是主動出擊,順流東下趨應天府攻打朱元璋,結果大敗而歸。一年後。朱元璋發兵西上,攻克安慶,隨即直搗陳友諒大本營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一舉破城,陳友諒逃亡武昌。

陳友諒丟城失地,損兵折將,疆土日蹙,甚是羞慚氣惱,便加緊整軍經武,大造戰艦,意欲收復失地,報仇雪恨。樓船鉅艦高數丈,上下三層,船體包上鐵皮,攻守兼備,稱得上是當時最先進的鐵甲戰艦。陳部水軍裝備了數百艘紅漆鐵甲樓船,大者可容兵三千,小者載兵二千,自謂必勝無疑。1636年四月,陳友諒探知朱元璋率軍西上安豐(今安徽壽縣西南安豐鋪)解救遭圍攻的小明王,覺得報復雪恥的機會來了,立時載上家眷和百官,盡起大軍號稱六十萬,自武昌浩浩蕩蕩順流而下,空國東征。

陳友諒東征,犯下個致命的戰略錯誤,那就是未能兵貴神速順流東下,直搗朱元璋空虛的大本營應天府,而是大舉南下鄱陽湖,欲圖就近先行收復江西諸州縣,結果棋錯一著,滿盤皆輸。二十三日,陳友諒圍攻南昌城,猛攻近三個月也未能克城,兵挫堅城之下,失去了搗虛掏心的寶貴戰機。

朱元璋完成“救駕”後,立即率軍自安豐趕回應天府,稍事休整,便於七月初六日親提舟師二十萬增援南昌。十六日,朱元璋率領大軍進抵湖口(今江西湖口縣,當鄱陽湖入長江之口)。

此時,南昌城已被圍攻了八十五天,誠為岌岌可危。功敗垂成的陳友諒聞報老冤家朱元璋親率大軍趕來增援,不敢怠慢,趕緊解圍而東,率領引為自豪的無敵艦隊東出鄱陽湖,打算同朱元璋決戰。朱元璋率軍由松門山(在今江西永修縣東北修水入鄱陽湖口南岸)進入鄱陽湖。朱元璋早已料定了老對手,遂未雨綢繆,事先派兵扼住戍守要地嬰子口,橫截湖面;復派一軍屯紮於南昌縣東面的南湖嘴,水陸結寨,截斷陳友諒歸路;同時調遣信州(今江西上饒市西北)的兵馬控守武陽渡(在今江西南昌縣東南撫河邊),預防陳部逃逸;意欲將不可一世的陳友諒痛殲於鄱陽湖。陳、朱兩軍東西對進,二十日,雙方於康郎山(在今江西餘干縣西北、鄱陽湖東南岸)遭遇。

老冤家狹路相逢,分外眼紅,只有賈勇拼死一戰了。陳友諒兵力、戰船皆大佔優勢,他將巨型鐵甲戰艦集中起來,用鐵鏈子連鎖成陣,排列在前面與朱軍對壘。朱部水軍戰船狹小低矮,士兵仰攻吃力且捱打,極為被動,連戰三天,均處下風,損失數員戰將。混戰中,朱元璋的指揮艦擱淺,差點兒被陳友諒麾下第一驍將張定邊攻擊得手,險遭不測。頻戰不利,朱軍將士有些怯戰,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殊不料天有不測風雲,七月似火的暑熱季節,竟突然颳起了浩蕩東北風。朱元璋抓住戰機,趕忙下令順風縱火,焚燒陳軍戰船。一場火攻下來,陳部將士大多葬身火海,陳友諒的弟弟友仁、友貴也喪生於大火中。人稱“五王”的陳友仁眇一目,富勇略,甚為陳友諒倚重;五王之死,對陳友諒打擊極大。陳友諒頓時氣沮意頹,無心戀戰,慌忙命士兵砍斷鏈接戰船的索纜,揚帆逃向西北。

陳友諒飛棹狂逃,好歹算是甩掉了朱軍。他不甘心失敗,遂與諸將商議克敵制勝的良策。擒賊先擒王,陳友諒探知朱元璋的指揮艦是白色桅檣,便抓住這一特徵,咬牙切齒地命令眾將士,明日交鋒時,併力攻打白桅旗艦,搗毀敵軍指揮中樞,一舉滅掉死對頭朱元璋。朱元璋得到探子的這一情報後,立馬下令士兵連夜將所有戰船的桅杆全部塗成白色。

次日,兩軍擺開陣勢再戰。陳軍將士見朱軍戰船皆是白色桅檣,一下子失去了主攻目標,當下便有些慌亂。陳友諒趕忙約束住隊伍,揮軍交戰。陳軍戰艦堅固高大,望之如山,據高臨下,佔有高空優勢;朱軍戰船體小靈便,左旋右轉進退自如,佔有攻擊優勢。雙方自清晨激戰至過晌,均損失甚巨,百里湖面上被血水染成紅色,朱元璋也差點兒喪生於炮石之下。最終陳軍招架不住敗下陣來,屍體和旗鼓、器仗漂滿湖面。陳友諒打算退保鞋山(在江西湖口縣鄱陽湖中),據扼這一出口要道,然後逃回武昌,然歸路早已被朱郡扼守。陳友諒見朱軍停泊於左蠡(在今江西都昌縣西北左蠡山下),退路被斷,無奈遂將舟師移泊於渚磯(在今江西星子縣南鄱陽湖西岸),兩軍呈對峙之勢。

朱元璋大軍據陸瞰湖,戰船佈列屯於上游大江中,藉助湍急的水勢控扼要塞湖口,盡握戰場主動權。陳軍屢敗氣餒且失地利,,處於守勢、劣勢,被困湖中進退失據,又不敢衝出湖口,只得同朱軍相持著。總這麼幹耗著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陳友諒便同諸將商議脫困辦法。右金吾將軍主張燒燬戰艦走陸路趨湖南,左金吾將軍則反對,力主與朱軍對峙。左、右二金吾意見不一,弄得陳友諒也一時拿不定主意,他盤算半晌,最後決定燒船南逃。陳友諒性好猜忌,喜歡以權術統馭群屬,下屬都極畏懼他。左金吾見聖上未採納自己的建議,遂心生疑懼,便率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聞訊,也趕忙率部降朱了。左、右金吾兩個親信大將一叛降,陳友諒的軍力與士氣遂益發衰減了。

對峙了一個月,陳友諒船載軍糧吃光斷頓了,無法再硬撐下去,遂下定了魚死網破的決心,打算強行突圍退回武昌。八月下旬,陳友諒率領百餘樓船直趨南湖嘴,被朱軍阻遏。二十六日,陳友諒決心拼死一搏,揮軍拼命突圍。死裡求生的眾將士豁出性命殊死搏殺,冒死突破封鎖線衝出了湖口,意圖繞道長江下游由涇江(在今湖口縣東北,上通長江下接小孤山)逃脫。預先扼守涇江口的朱軍自上游攔擊,朱元璋又率領追兵從後面掩殺而來,兩軍覆在涇江口展開死戰。陳軍無心戀戰,且戰且走,朱軍追殺出數十里仍是窮追不捨。雙方自日出纏鬥至日暮,陳軍也沒能擺脫追殺。深陷困境,陳友諒不由焦躁氣惱,急得他推開艙窗探出頭去,打算觀察戰況指揮作戰。該當陳友諒命絕,他的腦袋剛剛探出艙窗,就被飛來的一支流矢不偏不倚射中,箭矢自眼睛貫穿頭顱,登時殞命。皇帝意外身亡,部眾當即大潰,太子陳善兒被擒。次日,陳部五萬餘眾投降。

猛將張定邊趁著夜色,用小船載上陳友諒的屍體,護衛其次子陳理逃回武昌。定邊復立陳理為帝,繼續同朱元璋抗衡。朱元璋率軍圍困武昌城,死困六個月。轉年二月,城中兵疲糧盡,軍心渙散。陳理山窮水盡,太尉張定邊也深感勢孤難支,只得與陳理出降。朱元璋封陳理為歸德侯;八年後,朱元璋將陳理遷徙於屬國高麗,知會高麗國王善待之。

鄱陽湖一役,兵眾船堅的陳友諒佔據絕對優勢,竟慘敗於兵寡船小的朱元璋,原因何在呢?

一、陳友諒避虛擊實,棄大就小,犯了戰略性錯誤。所謂謀定而後動,從東征結果反推,陳友諒的戰前籌劃並不大充分。他舉傾國之眾攻打朱元璋,本應趁朱元璋渡江西上救援小明王、應天府空虛之時,率領士氣高昂的將士順流直下而擊之,一舉端掉朱元璋的大本營。那樣,局面將會對陳友諒大為有利。可他卻南下略取贛地,圍攻南昌,失去了“直搗黃龍”的最佳戰機。即便怕自己東攻,南昌守軍抄襲後路,完全可以分出一軍攔截之,何必錯失戰機?這應該與他恃強自驕的狂妄心理有關,全然未拿朱元璋當回事。

二、數十萬大軍圍攻一個只有兩三萬守軍的南昌城,竟然八十餘日不克,必然耗得自家兵疲將憊,士氣受挫。而朱元璋雖然兵力薄弱,但士氣旺盛,鬥志昂揚;以氣盛攻氣隳,寡弱又何懼!看來圍攻南昌城確是下策。

三、與大對手朱元璋相比,陳友諒確實乏韜略,少預謀,缺應變能力,處處顯得被動。反觀朱元璋,料敵機先,從容佈局,步步是先手,招招擊命門,真是老辣。

四、陳友諒有謀殺上司倪文俊、暗害同僚趙普勝、弒殺皇帝徐壽輝的惡行,德不足以服眾;那三位的舊部與同他離心離德,故戰力要打些折扣。

五、最關鍵的還是陳友諒時乖運蹇,流年不利,老天不助,一場大風,一場火攻,斷送了他原本穩操勝算的戰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