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山頂魚塘 電力護航

“感謝電力公司為開‘綠燈’,在用電上給予了最大的支持!”近日,當魚塘的供電正常運轉提供時,德保縣龍光鄉那供村第一書記王光忠開心地說。

2020年是扶貧攻堅進行最後衝刺年,為脫貧攻堅戰注入新動力,壯大村集體經濟,龍光鄉那供村把魚塘開到了“山頂”。

德保:山頂魚塘 電力護航

據瞭解,把魚塘開到了“山頂”是那供村依託本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利用優質的山泉水資源來進行養魚。該項目佔地面積約10畝,總投資35萬元,分兩期進行建設,第一期佔地面積約4畝於2019年7月建成投放魚苗9000尾,第二期佔地面積約6畝於2020年1月建成,項目全部建好以後,每年大約可以養殖出產3萬斤水產養殖產品,每年可以銷售大概2.5萬斤,村集體經濟每年可獲得紅利5萬元以上。

由於山頂泉水養魚投資建設山高路遠,困難重重。而電力保障成為了困擾村兩委的一大難題,沒有電力的保障將無法保證魚塘的正常修建和使用。

王書記將情況反映給龍光鄉人民政府。當了解到廣西新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德保縣公司(以下簡稱該公司)正在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工程,該鄉立刻和電力公司進行了業務對接。該公司第一時間派出技術人員進行實地勘察,發現魚塘的供電範圍已經超出範圍,故無法按照常規方式來供電。魚塘如不能正常供電,不僅魚塘務工村民的生產生活將受到很大的困難,不利於村集體的經濟的創收,給脫貧攻堅任務造成困擾。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也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基礎保障。該公司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主動當好電力先行官,排除各種困難,科學設計線路的走向,優化配置,將供電線路成功的拉到了魚塘的廠房。給魚塘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強力的電力保障的同時,並給日後建設的附屬設施提供了保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泉水養魚特點是流水循環,泉水從高山上自然流入池塘中。”第一書記王光忠表示,有了電力的支持,下一步將利用優質的山泉水資源擴大養魚規模,增加村集體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