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开工,为何要选择老片重映而不是选择那些急需票房回笼的新片放映?

能动娱乐


私认为:其一与当下的限薪令、限籍令有莫大的关系,其二与上映播放权有关,其三与观众有关。

首先,目前全网已生成讨伐大军对明星的态度有所改观,明星背后的资本也不敢触霉头。

疫情期间网传李兰娟说需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一事,这会让很多人有犹豫,去电影院支持偶像可能会触发连锁反应。

如果哪家粉丝大批量进电影院支持明星,这会和最初的政策有所相背。

目前大多数明星都是“夹起尾巴”做人,不刷数据、不做宣传(当然这与疫情有关),他们背后的资本也在观望广电的手段会不会“杀鸡儆猴”。

毕竟要知道电影如果爆了明星本人一定赚钱(而且第一时间出来捞钱的基本会被骂),到时候是乘热打铁继续圈粉还是观望就由不得明星了。

局时可以想象网友的声讨,疫情期间不做贡献,国内刚刚结束又来圈钱之类的话,而且如果主演是外籍明星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出于观望期,资本也要考虑是否值得上电影院。

其次,上映播放权

一部新电影上映广电给的播放期是一个月,超过这个期限的需从新在广电备案取得上映权。过程还是很麻烦的,需要影院、制片方、出品方等多方达成共识,还得广电同意才行。

而疫情持续2个月了,在疫情爆发之前那些准备上映电影的播放期早过了,也就是说之前准备上映的电影需要从新取得上映权。

虽然制片方可以自身调整上映日期,但也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对策,不可能无故拖几个月上映。

如今影院复工,意味着制片方想要从新上映电影就必须重新开始备案,而这个备案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主观猜测,到底会不会因为疫情的缘故取的上映播放权延期不敢说,但大致不会延期。

最后一点,劫后余生,怕被感染

电影院是人口密集地,观众多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谁也不敢保证别人不是曾经的感染者,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这个时间点大家也不太敢去这种地方。

要看电影也是再过一段时间,起码全国没有报道说再发现感染者。

所以出于观众的角度去看,怕电影票房扑街,影院和制片方怕收不回来成本,故此不上映新片。

总结:这是我个人主观猜测,事实如何有待考证。


二次元独爱


重映老片而不是选择新片放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控制商业运作下的疫情防控。

从1月20日左右起,全国大部分的观众都是在家呆着不出门,共御疫情,很多娱乐场所为了避免造成大规模剧集,也关门歇业,本该上映的电影也基本都宣布撤挡。



可想而知,如果新片上映,观众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去电影院观看,到时候必会造成人群的剧集,对疫情防控来说并不是好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外表的原因。接下来,晗哥就来为大家解读下深层次的原因。

贺岁档撤挡,再上有诸多考量

之前的电影都是贺岁档,《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都是观众呼声比较高的作品,预约购票也都是千万级别的。

在前期,这些电影也做了很多的宣传,综艺节目、自媒体营销、路演、线下发布会、话题营销,地铁公交、院线等多种方式矩阵推广,可谓是为了贺岁档一举夺冠,卯足了劲儿。



受疫情影响,突然撤挡,这个损失是巨大的,意味着整个宣发团队的努力和砸进去的钱都打了水漂。这也就意味着,后续上映之后的票房必须要保证不是亏损状态,做不到盈利,也得是票房持平,这个压力是巨大的。

所以,再次上映一定会做足准备,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时间节点来上映。目前来看,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虽然各省放宽了疫情防控的限制,但是依旧是关键时期,很多人也都自觉地呆在家里,尽量避免出门接触人群。

即便是有心想看,大家也不会为了一部电影放弃自己一个月来做出的努力,所以,这个时期上映得到的依旧会是低票房,并没有任何意义。有点头脑的,都不会拿新片来上映。



只有等到群众口罩摘除,可以跟平常一样生活出行的时候,才会是电影院的反弹期。

老片上映,激励民众与维稳并行

现在各省市都在积极扶持企业员工复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恢复经济发展。电影院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正常的营业来获取员工的生活来源及众多电影行业人员的正常工作。

但是新片基本上是拒绝上映的状态,剩下的也就只有老片了。这次的还都是公益发行的。

影片主要有:《战狼2》、《狼图腾》、《流浪地球》、《中国合伙人》、《何以为家》五部作品。《战狼2》、《流浪地球》是高票房好口碑佳作,《狼图腾》是冒险题材,《何以为家》的故事比较悲伤,《中国合伙人》讲述经历困难创业成功的故事。




这些影片均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苦难,然后主人公与苦难斗争,最终胜利或是扭转局势的故事。不乏有抱着“公益发行赚个口碑”的心态来上映的,当然更多的还是能够展现中国形象,鼓舞士气、激励国民的影片。

既能激励民众,又能保障影院运转,一举两得。即便一个省的票房可能只有25元,但也是电影行业复苏的一个希望苗头所在。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为新片试水的成分在。

贺岁档性质决定,档期需要重新设定

贺岁档就是专门为春节准备的,大多为喜剧作品,不过是为了讨个春节好彩头。

而且,每年贺岁档基本上影片都不会太多,有固定的排片量。作品过多,很难把票房和排片量合理安排。这也就意味着,错过了去年的贺岁档,可能要等到今年的贺岁档才可以了。



电影定档和电视剧定档其实差不多,需要很长时间之前就要商定好,然后与电影院做好安排,进行宣发推广。所以,目前为止,从贺岁档到情人节的电影,清明节电影,甚至是五一劳动节期间要放映的电影都得要往后推迟了。

这说明什么,2月14日的情人节电影可能会放到七夕播放,五一期间的电影可能会放到国庆档……以此类推,这是个大工程,重新排期和定档并不容易,需要多方考量商定。

毕竟,疫情期间过后的一到两周,甚至一个月之内才是最好的一个反弹期,抓住了那个时段,票房也就有了保障。



所以,想看新片上映,甚至是优秀的作品上映,估计不是那么好等了。

晗说123

利益面前,疫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其实不管老片还是新片,大家还是更看重自己的生命健康,即便你的作品很厉害,但也不会有更多的人为此买单。

中国人消费欲强,可关键时刻也是有克制的。


晗说123


我希望影院能重放以下影片:一,成龙的《醉拳2》《警察故事4》二、李连杰的《精武英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方世玉》三、施瓦辛格《终结者2》《真实的谎言》四、卡梅隆《阿凡达》《泰坦尼克号》五、复联系列。


黄牛短笛


这叫预热,刚刚开门,有多少人会去看电影都不好说,哪部新片敢上映?愿意上映?一个月后观影人数能恢复正常就非常不错了


赖宝的朋友


3月17日,中影集团下发通知,新冠肺炎疫情后首批复映将是5部老片子《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与《何以为家》。


而这五部影片将全部让利给影城,发行方和制片方都不会取任何收益,希望影城能以低价或公益放映的形式把观众带回影城。

据消息,影院3月底将陆续复映,五一劳动节前将全面复映,在错失前四个月票房的阵痛下,努力保障五一档期票房。



看看现在国内新冠疫情实况,截止到现在,中国共有81691例确诊病例,3月22日新增102例,境外输入39例。中国防疫依旧不能放松,特别是对入境人员的防疫工作,目前确诊的病例多是由境外输入,江西、重庆等原本已经病例清零的省市也因为境外输入再次破零。

面对现在这样的防疫状况,影院即便开门营业,应该也没有多少观众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观影。

对于新片的制片方和发行方来说,现阶段上映新片显然是不明智的,没有观众就没有票房,没有票房何来挽回损失之谈?

等疫情全面控制后,观众恢复观影兴趣和热情,再上映新片,不仅能够引发报复性购票观影,大赚票房,还能省下不少宣传费用,开源节流两不误。

现在阶段要做的就是等影院用老片公益放映的形式把观众带回影城,提振市场信心,给观众足够的信号。


新片不能在影院上映,不代表新片不能和观众见面,制片方不能回本。

大年初一,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6.3亿买下徐峥导演的新片《囧妈》版权,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上免费播放,由于省去了院线、发行的分成,6.3亿的进账对制片方来说远比在院线上映划算。不仅收益不亏,还给疫情最严峻时期的全国人民带去了新片的欢声笑语,自然赢得了好口碑。

3月20日,字节跳动再接再厉,买下了大鹏、柳岩主演的喜剧电影《大赢家》,在今日头条、抖音和西瓜视频上免费放映,短短3天就突破了4亿播放量,这远比在影院的观众观看量高。截止到现在,本片豆瓣评分6.8,口碑尚可,字节跳动这笔生意做得不亏。



今年,全球电影行业都将迎来低谷,国内第一季度票房损失就高达百亿,内地年票房将迎来十年以来首次大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新冠肺炎将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洗牌,很多实力不强的影城将在这波冲击下倒闭或被兼并,中国院线将迎来新格局。


影迷也疯狂


这是个双向选择的问题。



1、刚刚开工,院线生意不会好。那么大制作的新片、有自信的中小规模电影肯定都不愿意上。陈思诚的《唐探3》都说有可能要等下一个春节档了,为什么?他不急着回本吗?他是要等到院线规模和人气都正常以后,才能放心回本。


2、至于中小规模的一般新片,也是可上可不上的态度。反正上了也基本是炮灰,不是真的病急乱投医,稍微有点儿卡司的,也不会抢这个疫情尾声时的档期。


3、然后抢着上的是些什么呢?是那些拿到龙标,但本来没机会登上大银幕的电影,还有少数原本一日游的片子,也会多游几天。但是这些片子——院线不喜欢,太差了啊,这是往观众脸上糊翔啊,生意还做不做了?所以这类片子也不会泛滥,有那么几部吧。



4、那么最后,只剩下老片重映了。一来质量有保障,都是影史有名的片子(《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都确定重映了),重映能迎来不错的口碑效应和多刷的观众;二来片方也乐意,反正是多赚一笔钱,成本不增加,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老片重映成了必然选择。


5、最后是观众选择:你愿意在电影院里冒着感染的风险看网大质量的烂片呢,还是愿意二刷三刷自己曾经最喜爱的老电影呢?懂了吧?


电影败家子


《中国合伙人》2013年的,《狼图腾》2015年的,《战狼2》2017年的,《流浪地球》与《何以为家》是2019年的。影片年份循序渐进,或许在当年炽热一时,但现在这个时候作为第一批复映影片,这个选择有失水准,倒人胃口。评论区的神棍们直言不讳,“你就是把83版的西游记拿出来播,也比这些好。”


追风少女Linr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疫情对影院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影院基本上都是零收入,我依然记得年前徐铮把固有的春节档给提前了,引来了影院工作的人员的一顿骂,结果疫情来了大家在家足足歇了两个多月。好不容易等到了疫情的稳定,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抓紧复工,影院当然也是急于复工,没浪费一天就是浪费金钱,但是影院又有其特殊性,毕竟就是个娱乐,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放开,疫情没有彻底消灭之前,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冒险去看电影的,毕竟电影就是个消遣,生命更重要。

影院选择重映老片也是无奈之举啊,这也是对市场的一个试探,看看观众的热情有多高,用数据来吸引新片上映,要知道这个时候哪个新片愿意上映啊,票房肯定不会很好啊,电影制片方是不会允许自己的电影赔钱的。新片不愿意上映,影院既然营业了总不能天天空着吧,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放一些老片了,人流量不大也不至于天天空着浪费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