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煎蛋的姿势真帅!

今天是2月21日,早上7:15。

儿子在冰箱找了一圈,把着冰箱门,嚷嚷开了。

“爸爸,没鸡蛋啦,今天你吃不到我给你煎的美味鸡蛋啰!”

我诧异的问:“那么多鸡蛋就吃完了?”

“是啊,我每天早上煎三个蛋,看来,咱们一家人开销好大哦!”

我挑起大拇指:“厉害!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吃穿住行都和每天早上的鸡蛋一样,每天在悄悄的消耗,我们都要为咱们家努力!”

“好的爸爸!”

不就煎个鸡蛋么

2月10日开学了,每天上网课,早上7:30要吃饭,不然8点上课就很仓促了。

在家庭会议确定了每天的作息时间后,给儿子安排了一个光荣的任务:每天早上洗漱完毕,给一家三口煎鸡蛋。。。

儿子面露难色:“我没煎过鸡蛋啊?!”

爸爸:“你那么喜欢吃煎蛋,学会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了。再说了,你动手能力那么强,你肯定可以的!”

儿子考虑了半天,下定决心说:“好!爸爸妈妈,你们每天辛苦照顾我,我也要照顾你们,为早餐准备出一份力!”(至今我都不知道,这个弯当时是怎么转过来的,儿子真棒)

爸爸:“儿子好样的!爸爸、妈妈感觉到了你的关心,心理暖暖的!”

妈妈:“相信你,一定行!”

7岁的孩子,动火确实不安全,又不能冷了孩子被鼓起来的热乎劲?

咋办呢?这点小事,难不倒顽强的爸爸!

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多年不用的电磁炉,积了老厚一层灰,擦完一试,还能用,再准备了一个小煎锅。

操作简单,安全可控,妥了!

这孩子以前压根没做过熟食,只是拿刀切过水果。

我已经准备好了,第二天必将有个混乱的早晨,但我事先啥都没说,只准备了个锅

厨房交响乐

儿子:鸡蛋在哪?

儿子:锅怎么开关??

儿子:油放在哪???

儿子:鸡蛋怎么打????

哈哈!我在哪?我是谁?我要去哪?

[图片上传失败...(image-a1d52a-1585041236629)]

儿子:爸爸!鸡蛋怎么打不碎啊?

爸爸:爸爸知道你怕力气太大,碎在手里了,但你用的力也太小了。

爸爸:还有就是要找个尖锐的地方打,比如照着煎锅的边磕,或者在这个碗边上磕一下,马上好了。

儿子:那我能在刀上磕吗?或者干脆拿刀切开,放盘子里再倒进锅里

爸爸:不能!

儿子:爸爸!鸡蛋我掰不开啊?!

爸爸:再使点劲。

儿子:爸爸!鸡蛋怎么都飞出来啦?!

爸爸:你掰鸡蛋时放低一点,举到头那么高,就算不掰开,掉下去也肯定飞出来。

儿子:爸爸!鸡蛋咱么翻不过来啊??我都试过好几次了,铲子一推它就破啦!

爸爸:你别急,它还没定型,稍微在煎一会,再用铲子去把边缘动一动,都能动了就可以试着铲了。

儿子:爸爸!煎好了一个!快!给我拿个盘子!

爸爸:好,我放这了啊,下次记得先准备好盘子,不然爸爸不在旁边你就搞不定啰。

儿子和我一起摆好碗筷之后,在餐桌前正襟危坐。

爸爸:老婆!开饭啦!今天有儿子煎的鸡蛋,香喷喷的!你赶紧!都馋死我了!

妈妈(早就在房间里候着,心如猫挠):来了来了!。。。哇塞!儿子, 这是你的煎的啊,太厉害的吧!妈妈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

儿子:神秘的微笑,点头,微启双唇,是的。

妈妈:不行,我得拍个照片给姥姥、奶奶、姑姑、舅舅他们都看看!

儿子:要不。。。我和我的煎蛋合个影吧!

妈妈:没问题!

煎蛋之外

幸福的早餐,愉快的结束了。

爸爸:想不到这么难的事,你第一次就做成了,了不起!爸爸小时候第一次煎蛋就搞砸了!

儿子:洋洋得意,傻笑。

爸爸:儿子,你认为这事难吗?

儿子:。。。有点难,幸好爸爸在旁边教我,不然我真不知道咋弄。

爸爸:嗯,作为你的煎蛋老师,爸爸感觉很欣慰,有你这么优秀的学生!

爸爸:你知道吗,爸爸上煎蛋课时,如果不认真听讲,或者不按照煎蛋老师要求做,那会什么结果?

儿子:。。。那我肯定搞不定啊!

爸爸:厉害!看来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这个诀窍,你早就掌握了!

儿子:是啊

触摸孩子成长,感觉真好

后续的N天,每天早上享用着儿子的爱心鸡蛋,虽然偶尔也有奇形怪状的作品出现,但真是算上手特别快,而且真心佩服儿子能坚持,每天早上准点供应,近一周把洗煎蛋锅也包下了,点赞

有一次把手指给烫了个泡,把娃他妈给心疼坏了,不过小伙子很坚强,没有哭,坚持完成了,点赞

过程很有意思,也值得深思,承担责任后,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勇敢与坚强、坚持及自律都闪闪发光

其实,孩子学点做饭挺好。

随着技术的发展,AR、VR、MR、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他们这一代人,就是网络的原住民(小学二年级就可以自如的上网课了,你说呢?)。

长大后一定会有多个虚拟身份,而且,在上面耗去的时光不一定比现实世界少。

那么,相较于我们,甚至再上一代来讲,他们注定是孤独的。

当每天网络上繁华散尽,喧嚣归零,在家里能自己捣腾一口热饭,是非常舒服的一件事。

从大趋势上来讲,他们现实世界中的朋友会比我们少,会需要更多温暖自己的能力。

他们长大了,有朋友往来时,能给朋友在家里做顿饭,应该是日益稀少的技能。

吃过你做饭的朋友,毕竟不一样嘛!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