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都開2倍速,哪裡有耐心看書”:培養耐心的4個方法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問她平時喜歡看文章還是愛看短視頻?

她笑著反問我:“現在誰還看文章啊?刷短視頻超過1秒不出來,我都直接放棄,我真沒有那個耐心。

看書沒有耐心,往往看了版權信息、前言、看了第一章,就直接跳到了最後一章,中間更是囫圇吞棗。

健身也一樣,年前辦的卡,除了去洗過幾次澡,還真是不想再去,就連刷電視劇,都是開2倍速,為此還被朋友唸叨過幾回,她說看電視本來就是消遣的事情,你倒好,當成任務來對待了。

我們為什麼這麼著急,難道真的是時間不夠用嗎?還是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看電視都開2倍速,哪裡有耐心看書”:培養耐心的4個方法

1

心理學上做過一個關於“延遲滿足感”的實驗。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從斯坦福大學幼兒園找了10多位小朋友,然後在他們面前擺上了棉花糖,並叮囑他們:“如果馬上就吃,只能吃一顆,但要是能等到我們回來,便可以吃2顆。”

說完,研究人員全部出去,留下孩子們單獨在教室。

這個實驗,對於已經成年的我們來說,可能並沒有那麼大誘惑,一顆糖而已,我們是可以忍住的,但對於小朋友來說,就像成年人難以抵抗奶茶、火鍋和燒烤的魔力。

在這次實驗中,有一些孩子盯著棉花糖左看右看,選擇了忍住,還有的直接把棉花糖塞進了嘴裡。

沒有耐心,是因為我們“延遲滿足感”的能力太弱,我們太急於求成了,只想享受此刻的歡樂。

小學學過“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宋國一個農夫,總覺得自己的秧苗長得太慢,為了讓秧苗迅速長高,他捲起褲管下到田地,開始把每一顆秧苗都拔高了一點,結果看上去是高了,但也離枯萎不遠了。

我們總喜歡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也是在告誡自己,不要急於求成,要一步一腳印。

“看電視都開2倍速,哪裡有耐心看書”:培養耐心的4個方法

有時候,我們也想要有耐心一點啊!但奈何外界給到我們的信息,太讓我們焦慮了。

22歲的XX,畢業1年,年薪百萬。

高中生XX,上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做自媒體,月入10萬。

從一無所有,到北京2套房,20歲小夥只做對了一件事。

這些信息和標題,不斷衝擊著我們的大腦神經,好像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你:你快一點,你要再快一點,你也行。

你很焦慮,更難以安靜下來做好手上的事。

平時我們也看見過一些人,他們愛好頗多,喜歡攝影、畫畫、書法,週末時間跑各種展覽、聽各種講座,但坐在家裡,連10分鐘的思考和溫習今天所學的耐心都沒有,為什麼?我們想要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什麼都想要,往往什麼都做不成。

美國原始派畫家摩西奶奶說過一句話:

當你選定了一條路,另一條路的風景便與你無關。

想要的太多,但我們又不是事事有天賦,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受打擊的次數太多,便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

2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耐心,我見過一些父母,帶著孩子逛商場,孩子哭著喊著要吃冰淇淋,結果父母直接給孩子一巴掌,或者大聲斥罵,這就是沒有耐心的表現,對孩子以後的生活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來培養自己的耐心。

1) 心理上:欲速則不達

要在心理上給自己洗腦,告訴自己“欲速則不達”,“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每天這麼唸叨,讓自己淡定下來,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

我們的生活,每天都是意識和潛意識的鬥爭。

你的意識告訴你,現在該運動了。但潛意識告訴你,吃完飯躺著睡覺更舒服,

給自己洗腦,就是將自己的意識變成潛意識的過程,我們要在心理認可這件事情,行動的時候,才會按照自己想去的方向前進。

“看電視都開2倍速,哪裡有耐心看書”:培養耐心的4個方法

2) 行動上:只做1個俯臥撐

前幾天看的一本書,是美國作家斯蒂芬.蓋斯的《微習慣》,他為了養成健身的習慣,整整躊躇了10年,直到2012年,才有了突破,那就是把原計劃每天鍛鍊30分鐘的任務,改成了每天只做1個俯臥撐,就是這樣微小的改變,讓他堅持健身有了腹肌,也讓他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說:人們往往習慣性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當我們再給自己做清單時,不妨把每天閱讀1小時,改成閱讀2頁書,把寫1000字文章,改成每天寫50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閱讀、寫作的習慣,不耗費時間和精力,也不讓自己有太大的負擔,這樣實施起來也比較簡單。

給自己定任務時,儘量一次性不要超過3個以上,否則總會有遺漏的地方。

3) 減少網上衝浪時間

曾聽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觀看別人的生活上,又哪裡有時間豐富自己的生活呢?

對外界過多的關注,也是促使我們沒有耐心的原因之一,關注的太多,結果越焦慮。

不用出門,便知千萬事,互聯網豐富我們生活的同時,也對我們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偶爾,我們也需要讓自己的大腦放空一下,遠離電子產品,比如:把手機關機(視情況)放在衣櫃裡,想讀書的時候,把家裡的WIFI拔掉。

人心是懶惰的,把手機關機放衣櫃、把WIFI拔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們的精力成本,大腦為了自己安全,會暫時選擇放棄。

減少對他人的關注,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放在此時此刻,這也是“正念”的力量。

“看電視都開2倍速,哪裡有耐心看書”:培養耐心的4個方法

4) 做一些提高耐心的小遊戲

我曾經做過一個事情,就是把家裡的風箏線全部揉成一團,再把它們攪來攪去,讓它們打成結,接著我便開始解,當時我望著那麼糟的一團線,覺得肯定沒有希望,但慢慢上手後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麼難,有些線是你一眼可以看出來解的,有些線,卻需要你繞來繞去,輾轉好幾個方向才能解開,解到一半時,我挺著急的,真想一剪刀給解決了,但還是淡定下來了,大概花了30多分鐘將線全部解開。

生活上,可以培養耐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畫畫、練硬筆、書法、刺繡,或者不急不慢地做一頓佳餚,也可以是陪孩子搭積木、冥想。

有耐心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畢竟,沒有耐心的人,也很難鑽研進某一領域深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