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40年前,誰要是坐回小轎車,都夠炫耀好幾天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誰家開回一臺小轎車,街坊鄰居全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現如今,每五個大慶人就擁有一臺私家車,很多家庭還不止一臺。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私家車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改變了大慶人的出行模式,延長了市民的出行半徑,更折射出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00年全市私家車數量僅為41887臺,2007年突破10萬臺大關,隨後數量一路攀升,到2018年底全市私家車數量達到561614臺。居民越來越富,車輛越來越多,這一數字每天都在更新。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最新數據顯示:全市現有機動車70.9萬臺,其中私家車輛609235萬臺。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

從過去鄉間的羊腸小道

到今天縱橫交錯的村級水泥路

從笨重燃煤機

到今天的高速鐵路飛馳的子彈頭

除了讓我們

憧憬交通將帶來的變化

也忍不住重溫

那些交通工具的蛻變


今天深度大慶小編就來給大家扒一扒我們生活中的交通工具進化史:

馬車時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馬車可謂是古代最主流的交通工具

無論小到趕集上店,磨米磨面

走親訪友,大到分糧食,分柴火

婚喪嫁聚,哪一樣能離開馬車呢


以動物為動力的交通工具雖然解放了雙腳,但飼養、駕馭牛、馬都非易事,近代以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動物們逐漸從鞍具中解放出來。

自行車時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自行車的陪伴見證了歷史的變遷

曾幾何時

如果家裡有輛“老鳳凰”自行車

那便是富貴的象徵

摩托時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瀟灑人生,如風一般的男子

90年代,摩托車

已成為了大家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便捷而又拉風

正如一句話:

“風在耳邊呼嘯

這就是放肆青春的感覺”


汽車時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據說慈禧太后一開始對於坐汽車是拒絕的,認為這不符合倫理道德——一個司機,怎麼能與太后平起平坐?但是,憑著不依靠人力、速度快、乘坐舒適的壓倒性優勢,汽車還是普及起來。不過,21世紀以來,隨著汽車的普及,尾氣汙染以及能耗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

新能源電動車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這個時候,新能源電動車應運而生,也許就是傳說中的“時勢造英雄”吧?你知道嗎,新能源電動車在日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 “低公害電動車”。它不僅繼承了傳統車省力,速度快,舒適的優點,對於解決能耗與尾氣汙染的問題也有一定幫助。

新能源汽車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退役電池累計約為20萬噸,我國首批新能源車的動力蓄電池即將迎來一輪“退役潮”。


在未來,可能還會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新型交通工具。

像這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像這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像這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像這樣: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還是像這樣呢:

大慶輝煌40載:每五個大慶人就有一臺私家車

未來

我們的交通工具會帶領我們

更快捷地去看更多的風景

珍惜現在的私家車時代吧

珍惜當下 知足常樂

才能去走更遠的路

看更難得的風景


(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