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当留守儿童让他生活无忧好还是陪伴成长过艰苦岁月好呢?

林成龙


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我相信这是大多数父母非常无奈、痛苦的选择。在创业初期或者离乡背井打工的前期,为确保自己站稳脚跟,会有一些父母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暂时的分离,我想这都有情可原、无可厚非!

但是一旦立足之后,建议要尽快将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不管再难再艰辛,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都会比放在老家好,即使在老家是“无忧无虑”的!这个“好”,是站在孩子立场上说的!我们有时会顾及许多,怕孩子受苦,怕孩子跟着我们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请不要忘记孩子不这么想,他觉得只要在父母身旁其它一切都不是事,就这么简单、明了!若真要让天下的“留守”孩子来选择的话,答案一定只有一个“跟着爸妈”!

许多家长也许会说,等我挣了钱以后回家就能跟孩子团聚,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其实有些事,有些东西过去了,就一定不会再回来的!童年时的快乐、安全感,童年时从父母身上所得到的温暖和满足,不是能够用以后的光阴来弥补的!

生活也许就是这个样子,常常天意弄人,并不由着我们想法,但是我仍坚持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快乐,这“成色”必将大打折扣!那弥补不了的缺憾,让多少“过来人”发出那来自心底最无奈的“唏嘘”,发出多少的“早知道”就带在身边的叹息?记住有些东西失去了是真的回不来的,愿天下的父母,在做这种“天大”的决定时,请选择将“宝贝”带在身边,伴他成长!





留下生命的空白


宁与父母吃苦,不与爷奶享福。

掏心窝子的分享。

我是从小被奶奶带大的,从一岁到20岁,我的身边只有奶奶,父母忙着赚钱。

他们归家了,我又考上大学一年回不了家几次。

家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记得以前爸妈回来带着弟弟睡,他们三个人其乐融融看电视,我跟奶奶睡,我们两个人聊天!

就感觉我们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家人!

到现在我与妈妈的关系是,你说我,骂我我尊重你是我的母亲,所以我不顶嘴。

我对她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亲密不起来。甚至有些害怕!

有什么心事也只想跟奶奶说,因为感觉跟她说了她也不知道我以前是怎样的人,她就会误会我或者批评我!

所以干脆不说了。

记得我上小学开家长会,所有的同学来的都是爸妈,我爸在家,我让他来他没来,那次我成绩好获奖了,只是想让他感到自豪一下。

我在教室等了很久最后还是盼来了奶奶的出现,从那时候起我就对父母没有任何期待了!

我的青春你们不曾参与,你们不知道我太多事情,所以我们其实并不熟悉!

或许是自我偏见吧,但留守儿童真的缺失太多了。

钱从来都买不来温暖和爱,别本末倒置了,钱有了家人丢了!


唐糖糖爱宝贝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无论如何千万不要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在孩子的眼里只要有父母的陪伴什么日子都不算苦。我们家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让我的孩子当留守儿童。

我家在北京,2013年我生了一对龙凤胎,本来是好事,但孩子太小,实在是难带,我和老公又都忙于工作,实在是没办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所以就把儿子送去了河北农村姥姥家,我们专心照顾闺女。期间我们每隔半个月回去看一次儿子,直到儿子两岁的时候才接回身边。但儿子已经很难融入我们家了。他始终认为北京是姐姐的家,姥姥家才是他的家,妈妈也只是姐姐的妈妈,姥姥才是他的妈妈。无论做什么都是怯生生的,始终是一个客人的样子,特别胆小,很没有安全感。对我们也非常抵触,非常叛逆。为了改变儿子的状态,我们花了很大很大的心思,但都效果不明显。后来我干脆辞职,全职在家陪他,这才有所好转,至少已经认可我是他的妈妈了。而闺女呢,始终在我身边长大,性格特别好,跟我们也特别亲。

所以无论如何都一定不要让孩子当留守儿童。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幸福。



北京龙凤妈


你好,我是末末宝贝的娘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是陪伴孩子,还是让孩子当留守儿童,是现在很多父母最艰难的选择。

我的看法是,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也许为了更好的生活,迫于生活的压力,父母无奈的选择了远方去工作,把孩子留给了父母,可能短时间觉得这样做两全其美,赚够了钱也给了孩子更好的物质保障,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伤害是长远的。

给大家举个例子,老公弟弟的孩子一岁的时候,他们就去外地打工了,半年回来一次,爷爷奶奶的管教孩子的方式,肯定和父母不一样,只要孩子不哭闹,健康就可以,随便的惯孩子,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脱裤子大小便,花了很多时间才学会,更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孩子做事总是不自信,羞怯胆小怕事,还有孩子到现在都和他们不亲近。

所以我觉得,经济再紧张总有过去的时候,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要让孩子的童年缺少父母的陪伴。





末末宝贝的娘亲


我的观点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我没有让我的孩子当留守儿童,当时我的工作不能说很好,反正比一般的工作好点,就是在外地,不能每天陪伴孩子,孩子出生后我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家庭虽然少了一份收入,日子过的紧吧点,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很知足。陪伴孩子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挣钱可以以后再挣,陪伴孩子错过了就一去不复返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姐弟俩的成长日记


陪伴成长好。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幼小的心灵来讲,陪伴成长既便是过艰苦岁月也是好的,孩子的心是踏实的,不会那么孤苦无依,父母陪伴孩子过艰苦岁月,让他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容易,这样长大的孩子更懂得珍惜生活,会更努力,感恩,有责任心有担当。

生活无忧的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父母周围的人都有疏离感,内心的缺憾和苦楚是优厚的物质待遇弥补不了的,内心缺失爱就不能回报社会和周围人的爱,留守儿童的父母总觉得欠孩子的,在物质上尽可能给予补偿,久了,孩子心里觉得理所应当,甚至觉得全天下人都欠他的,带着这种心理在社会怎么生存,又谈何成功。

生命需要阳光,也要凄风苦雨。无论多艰难,陪在孩子身边。



涵熠之路


您好!这个问题我回答:陪伴孩子成长过艰苦岁月肯定比让孩子当留守儿童生活无忧好。

李玫瑾老师说过:“人在12岁前最需要父母的陪伴长大,在这期间,如果孩子欠缺父母爱的抚养,那么孩子的以后发展会没有这么顺利。”

现在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呢?基本都是孩子在成长期间,父母出去打工挣钱养家,把孩子放在老家让祖辈抚养。

当孩子在成长期间,心理的依恋发展模式是需要和父母在一起参与的,从而获得安全感。但在需要父母时,父母不在,那么孩子就会出现很多心理上的不良行为,比如:自卑、倔强、不合群等。

如果陪伴孩子成长,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感受到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孩子会更懂事,更乐意在家庭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即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自信心等。

所以,做父母的宁愿自己辛苦一些,都要把孩子待在身边,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长大。

康睿妈育儿回答。


康睿妈育儿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两者都要”!其实两者兼得并不是不可能的,既不让儿童留守,也不用长期陪伴孩子过艰苦生活!

我自己以前不懂,让孩子留守了一段时间,表面看孩子好像没啥影响,实际上他现在特没有安全感,经常黏着我们,我觉得多少还是小时候的离别造成的影响!




想要两者兼得,我觉得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让老人家同你们一起,帮忙带孩子

家里要是有老人的,放下姿态,向他们求助。老人一般都会体谅子女,只是他们长时期跟你们住一起,矛盾肯定是会有的。就看你更愿意牺牲自己,还是让孩子留守了!


2、大点的孩子送托管机构

孩子大点,有自理能力的,可以送托管机构,当然在选择时要下大量的功夫,挑选一家靠谱的托管机构。白天你去上班,晚上回家自己带,总比留守好!



3、边工作边带娃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很多工作已经可以满足宝妈边工作边带娃。比如常见的幼儿园助教、电商卖货、直播、写作等等,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能变现,当然这都需要努力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收入。



所以只要宝妈有这个强烈的意愿,两者都实现是有可能的,关键看个人是否勤奋、好学!

我是楷妈谈育儿,育儿路上与你分享,喜欢我的育儿观点,欢迎点击关注!

楷妈谈育儿


我现在自己就面临这样的抉择,很纠结!留守儿童这种现象三年,五年,……都不会消失,如果条件允许我想任何一个当父母的都希望能陪在他们身边,毕竟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无法重来,孩子小时候不能在身边,照顾引导,还有父母和孩子间建立的亲密感,幸福感,有可能是以后花多少时间都弥补不回来,其中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陪伴造成性格上的缺更是一个家庭永远的遗憾!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客观原因,让很多人权衡利弊后不得不选择远离家乡,远离孩子,去外拼搏。人首先要保证生存才能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以我们这边为例,我们这里是丘岭地区,一个人八分地,地里主要农作物是花生和地瓜,因为丘岭地,浇不上水,基本上靠天吃饭一亩地花生收500斤左右,3块左右一斤,地瓜1500斤左右,6毛左右一斤,还要除去种子肥料,耕地的工钱,所以这就是大不分现在干农活的基本都是老人,年轻人根本耗不起,就算在家附近找工作,因为工业并不发达,可选择的机会并不多,而已且平均工作水平3000左右,很多更低,一家人的开销并不低,上有老下有小,虽然现在孩子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但医疗,人情往来,生活必须品都是不小的支出,家里如果有点突发状况,根本无力去承担,,留守在家,会让家庭没有一点抗风险能力,这是大环境问题,留守儿童这个现象可能还会持续更久,好在我们现在交通通讯发达,能让更多出门在外的朋友方便和孩子多着交流沟通,打工的同时,尽量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孩子,毕竟谁也代替不了父爱,女爱


四月青华


感谢您的提问,我觉得这个问题说一千道一万,无非就是钱在作怪。

  1. 第一种条件好的情况下,如果生存没有什么压力的话,肯定会愿意带着宝宝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毕竟每天可以看着一天天的变化!

  2. 第二种情况,生活压力较大,当每天面对 车贷,房贷,奶粉,尿不湿,老人养老种种情况下,每日入不敷出,肯定想出去工作赚钱养家糊口。谁会愿意和宝宝过聚少离多的日子呢?毕竟宝妈怀揣10月,有多么的不容易,有多少辛酸。想想都是泪,好不容易宝宝出生又不能陪伴身边看其成长,陪伴其童年。

  3. 我的情况属于后者,老婆也想等宝宝9个月后断奶出来工作。减少家庭压力,为我分担负重。虽然百般不愿意她出来做事,可是每天面对各种开支入不敷出怎么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