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状元,实战能力是否很强?

亖亖亖123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武举人考试,还是比较符合历史的。

武举人的考试,最早从唐代开始。

唐代尚武,武举人考试主要是考察本人的格斗能力,包括测试力量的举重,以及骑马、射箭、马上格斗等等。如果都符合要求,加上考生外形比较健壮,就可以提拔为军官。

自然,唐代的武举人不是直接就能带兵打仗,还需要进入部队从底层军官做起,经过实战的磨练。

然而,既然你能够通过武举人的考试,身体素质肯定是适合做军人的,是做军官的好材料。

宋代开始,武举人考试列入国家政策。

虽然宋代重文轻武,但北方始终都存在辽国、金国、西夏等强敌,北宋中央禁军始终保持几十万规模,最低也有三十多万,对于军队还是比较重视的。

武举人作为选拔军官的国家政策,也还是比较重视的。

从宋代开始,武举人不仅仅要自己有一定的格斗能力,还重视对于兵法的掌握。

如果像苏察哈尔灿一样,虽然武功了得,但目不识丁,不能掌握诸如孙子兵法之内,是无法考取武举人的。

自然,武人不可能有太多文化,只需要粗通文墨,达到私塾水平而已,同考秀才都不能相提并论

到了靖康之耻以后,南宋退守半壁江山,武将就更为重要了。

当时武举人的考试更是重要的国家政策,只要通过就可以立即成为低级军官,可以率领一个排的部队。

同时,武举人的职务也提高了,考试第一名直接授予正将,前三名都是副将,前五名也都有高军衔。

自然,宋代的军衔和职务是分开的。也就是说,你即便是少将军衔,不见得就是师长、旅长,必须国家委任你带兵以后,你才有实际的军权,说不定只让你率领几百人的部队。

即便如此,宋代武举人也算是比较牛逼了。

后来的明代和宋代差不多。

不过,明代采用行屯兵(世兵)制,对军人更为重视。

不过,因为军人是世袭,所谓武举人只是用于补充军官的不足。

所以武举人地位更高,考试更制度化,分为试、会试、殿试,乡试马、步射及试策论一道,会试马、步射及策二道、论一道。

所以,明代很多武举人都是社会精英,而且自己也是格斗高手。

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9支箭,中3支,步射9支箭中5支。大家似乎觉得没什么!

萨沙告诉你,现在的射箭俱乐部联系骑马射箭,就算练习2年,你射9支箭很可能1箭都不中。

一些武举人都是身高力壮的大汉,在马上作战的话,普通的几个步兵也对付不了他一个。

到了清代,大体学习的明代了武举制度。

同电影《武状元苏乞儿》有不同。

真实的清代武举考试,是先进行武术考试,合格的才进行笔试。

武术考试也是射箭、拉硬弓、舞刀、举石。

其中舞刀也是测试臂力,这些刀非常重,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

举石就更夸张,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没有强劲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举的起来(无耻,耻你老母,我是保留实力)

对于笔试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多是默写

武经一段,以不错漏及端正为合格,要求很低。

其中,清代武举人考试,对于八旗又有特殊的优待。

因为当时满人的文化程度低,人数也少。旗人靠武举人要求降低,尤其是笔试通常都是走火场,你胡乱写一段字就算过关了。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有个情节,很真实。

赵无极举报阿灿不识字的时候,照常理来说皇帝应该让阿灿把试卷当场写一遍。

但是,皇帝只是让阿灿写出自己的名字。

其实,皇帝何尝不知道八旗子弟的笔试很多都是胡来的,其实是给阿灿一个台阶下,写出名字就算你过关了。

可惜,阿灿连名字都不会写。


萨沙


马上就要高考了,首先祝全国考生都能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其实高考多少有点曾经科举的影子,正好你问的这个问题有点牵扯古代科举。咱们都知道科举的产生让很多普通百姓出身的孩子,有了一条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仕途的艰难之路。虽然科举这条路竞争力很大,但在中国历史长河当中曾经只有官员世袭的制度,科举的产生就算再难也总归是一条看得见的出路。咱们印象当中的科举都是八股文文化课,对于武科取才了解的可能还少,那么咱们今天就简单聊一聊关于武状元的那些事。



武状元产生的年代

说起来武科取才还得追溯到唐朝,咱们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则天,首先开创了全国武科取才的先例。那时候的武科考试主要倾向于武技,说白了就算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也可能考得名次,只要你的个人身体素质过硬就行。比如骑马、射箭、比力气等等,那时候的侧重点很简单就是硬件,而对武将的一些文化课就不重视了,比如一些兵法或者谋略等软件没有特殊要求。这样不太完善的武科取才制度,让一些文化课有缺陷,而个人武力素质特强的人多了一条出路,这是武科取才最早的历史开端。




武科取才的坎坷期

随着历史的变革,一个朝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唐朝覆灭之后,五代时期四处战乱民不聊生,这样动荡的社会环境自然也就没有武科取才延续。但这并不代表武科取才就取消结束了,一直等到宋王朝的建立,武举制度再次重新崛起,而且宋朝对武科取才开始初步完善。一句“一介武夫”的俗话流传至今,就是对武将简单头脑的现实反映,所以宋朝对武将的考试增加了文化课。比如一些兵法和策略等和战争息息相关的文化课题,都要进行系统性的考试和答问,这样选出来的武将综合素质和战力都能拿得出手。



明清再次规范的武举制度

到了明朝对武科取材更加重视,明朝甚至武考的兵法应用等文化课放在先考的位置,如果你的文化程度和头脑灵活度不够高不够聪明,那么剩下的武技考试就不用考了。明朝这样的武考新制度,让个人软素质不达标,后面自身硬件条件再好也不会被录用,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楞头青武将的产生。清朝对武科取才的重视程度就更不用说了,清作为一个长时期传统马背上的民族,对这一方面肯定更加严格。清朝前期武状元的产生和明朝一样都讲究文武双全,你的自身软件无法通过考试,也是无法取得名次的,但清朝相比于明朝对武考文化方面要求相对不高。这样就造成了清朝后期武考中越来越忽视兵法和策略这类文化科的考试,甚至最后武考文化阶段的考试慢慢流于形式,虽然有这个过程但和没有其实没什么两样,这个时候的武将战斗力怎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追记历史


古代科举一般指文试,所谓“武状元”,地位不高。即使中举,也要从底层军官做起。

自唐代开设武举以来,一千年多时间里,真正闻名于历史的武状元不过十多位,相比较于“文科”,可见武举的前景并不是特别好。

至于所谓的实战能力,咱们应该分两种来看,一个是个人武艺,一个是军事指挥能力。

首先个人武艺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在考试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要考察骑马用枪、射箭、举重等方面,从这些考核内容来看,就可以发现武举对于个人武艺要求比较高。

特别是在唐朝时期,唐人尚武,对于武举的要求比较着重于个人的武艺考核。十八般武器,骑术、射术得样样精通,但是在古代,一般的家庭根本就不可能有让孩子练习骑马射箭的条件。所以,武举考试在当时“门槛”还是挺高的,并不是随便哪个人就可以参加的。

这个时期的武状元,是武夫,个人武艺出众,但军事指挥能力就得看后来的表现了。

唐朝时期的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其在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到了两宋时期,武举的门槛更高了,除了几项个人作战实力的考核以外,对考生的军事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个时期的考生在军事战略方面要多下功夫,朝廷重点培养的是文武兼备的全面人才。


这主要是因为,宋朝积弱,面对周边的强敌,必须要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当时的武状元出来可不比唐朝只是一个小小的基层军官,而是正儿八经的的将军。从这个待遇也看得出来,宋朝对于武举的重视程度。

这个时期的武状元,相对而言要更加优秀,毕竟战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脑子比身体更重要。不过两宋时期能在战场上做出实际成绩的武状元也没有出现,反而是岳飞这样的“草根”将领大显身手,由此可见考试厉害不一定能力就强。


到了明朝时期,对武举的要求来到了新的高度,按照当时的规定,参加武举的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军事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军户家庭的子弟才可以参加这类考试,所以这个时期的状元们大多来自官员家庭。

虽然此时的武举更加的制度化,有了更高的选拔标准和地位,但明朝的腐败是出了名的,官宦家庭出来的子弟,能有几分能力?而且门槛的限制,导致了大批底层人才的流失。

而清朝的武举基本上就变成了“花把式”,因为这个时期的武举考核着重注意武艺技巧。由于满族本身就有特色鲜明的骑射传统,所以当时的武举考试特别重视骑射技巧。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以“马上功夫”见长,在指挥军队方面就不那么擅长了。

主要还是满人知道自己没文化,所以也没在这方面做过多要求!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面,阿灿连名字都不会写。这个时期的武状元更像是表演杂技的艺人,其实战能力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武状元跟将帅之才并不能画等号,战争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活动,一个真正具有实战能力的将军,一定要通过各种残酷战争的历练。如果仅仅是通过了武举,其实战能力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更不代表着他能在战场上有出色的表现。


白话历史君


隋朝开创的科举考试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用,通过此种办法,一是为朝廷选拔了栋梁之材,为历朝历代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为那些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平台。

影视剧中的武则天



而武举则始于唐朝,准确的说是从武则天当政期间,为了选拔能为国家争战的武将人才,武则天开始实施武举制度,当然武举没有办法和文举相比,地位要比文举要低很多。

武举选拔现场

公元702年,由兵部主持,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和摔跤等,同时也兼具考察一些兵法策略等。随着历代王朝对武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各项制度越来越完善,武举的考察的方式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

当然,经过武举考试而得状元的,还是要有一定的实力的,毕竟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在战场上要比普通士兵要强很多,对于战略战策的思考、谋划和实施,赢得了一场有一场战斗。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郭子仪。



郭子仪在武则天时期夺得武状元,一开始并未得到重用,安史之乱后,郭子仪被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了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后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762年河东兵变,被封汾阳王平叛乱。763年吐蕃攻破长安,奉命驱逐吐蕃军。779年,唐德宗继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

郭子仪就是一位以实力向人们证实什么是武状元的实力。史书称他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郭子仪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思考、处理问题,文武兼备,忠智具备,所以,他能够在复杂的战场上立下不世之功,在危险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要说古代武状元的实战能力,也跟朝代科举选取有关系。

唐代武举

自从隋朝正式开始科举考试后,这项制度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多年,为寒门士子开辟了晋升通道,实现了阶层流动,到了武则天时期,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成了第一位开创了武举考试的人。


公元702年,武则天开创了武举考试,到清末永久废除武举,这项制度存在了1200年,然而有名可查的武状元不过280人左右,真可谓凤毛麟角,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难考,还有一个原因是文人轻武,修史的人对于武状元也是惜墨如金,很多没有记载下来。

唐朝的武举制是百分百的纯武举,主要考核体能和作战技术,只考武不考文,科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考射箭,分为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等,二是考体力,分为翘关和负重,三是考身材和语言。翘关是考生单手握着城门长栓的一端,用力把门栓挑直,负重则是考生背起约600斤的大米,往前走的步数越多越好。前面两项是实打实的,后面考身材和语言主要是要“躯干雄伟,应对详明”,就是要身材高大、头脑清楚、口齿伶俐。


中国历史上的名将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差点亡了国,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武举出身的郭子仪此前并没有得到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横空出世,与李光弼等平定了叛乱,对大唐有再造之功,而且两退吐蕃,两复长安,说服回纥,威服叛将,郭子仪不仅武功厥伟,而且忠智俱备,能在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也能全功保身。史书评价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

唐朝还有一个牛人叫郑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不过对于郑冠的记载却没有多少,只知道他做了户部郎中,长于书法,连生卒年、字号籍贯都没记载。唐代武状元含武进士现在能知道的只有41人。

宋代武举

宋代重文轻武也影响到了武举,考试科目既考武艺也考程文,武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武艺科目包括弓步射、弓马射、弩踏、抡使刀枪等器械,而力量考试则以通过拉弓弩的幅度来衡量。


宋代的武举考试增加的程文,包括策问和兵书墨义,也就是说你光懂得武艺还不行,要懂得时务兵防和兵书的阅读及理解。而且这个文化课占比还挺大,对武艺一般但是知阵法、懂谋略的考生会格开恩,在宋朝这个重文轻武的风气下,考武状元韬略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体能和技艺。

考中武举的,一般都是被差遣去干一些“京东捉贼”“教习骑军”的事情,还有的会被派往边疆一线,充当士卒。因为考试跟实战脱了钩,宋朝的武状元到了实战就懵圈了,难堪重用。宋朝最有名的武状元是九岁的朱虎臣,南宋孝宗时代人,射十箭能中九箭,精通《孙子兵法》等兵书战策,可谓神童,不过这个神童也只是当了武臣官第五十二阶的承信郎,可见并未受到重用。

明朝武举

元朝最重军事却未实行武举,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有大臣提议恢复武举,被朱元璋驳斥说:“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是无谓也。”提议被驳回,武举没有得以继续。

到了明英宗时期,武举才被重新启用,不过明代的武举考试,几乎就是宋代的翻版,也是分为武艺和文考,考试分为三场,分别为骑射、步射、笔试。笔试考古兵法或者问时务,文化课仍然占的比重大。



明朝最出名的武状元叫许泰,是弘治十七年的武状元,被明孝宗朱佑樘收为义子,并赐国姓朱,封安边伯。只是许泰为人心胸狭窄,嫉妒王阳明,想要夺取王阳明的战功,被弹劾,最后死在发配戍所。

清朝武举

武举在清代比以前的时代重视多了,武状元授官也比以前优厚,一旦被点为武状元,就成为正三品武将,不是授予参将,就是紫禁城中的头等侍卫。

清代武举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将武举又恢复注重武艺上。所以清朝的武举慢慢的发展到能武不能文,到了嘉庆时,考生只要能默写《武经》一百字不出错就可以。

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出身武术之家,自小习武,拜在武林名师杨国昌门下,不管是枪、刀、剑、戟还是软鞭都有独到之处,百八十斤的练武刀耍起来如盘龙翻舞。

张三甲被参加武举的一众豪门子弟视为“穷猴”,却能够考得武状元,靠的是真本事,只可惜考得武状元后,回乡省亲,前来登门拜访祝贺的人络绎不绝,张三甲天天忙于应酬,回乡十几天就病倒了,未来的及报效国家就因病而亡,年仅22岁。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举制度被宣布废除。

武举考试主要是考射箭和力量,古代作战,弓箭最具杀伤力,所以历代考试都是以弓箭为主,至于徒手搏击之类的传统武术却没有列入考试重点,武状元的实战能力,也确实存疑,所以一千多年的武举制度,能真正成名的也是曲指可数。


历史红尘


武科与文科一样,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

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殿试的规格很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大不相同。自然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武状元始终是科举考试中最辉煌、最荣耀的一级。以武艺求功名的人经过层层筛选,在皇帝亲自认定之后才得中武状元,真可谓是万里挑一。因为,凡取得武状元者,立即成为朝廷武官。特别是清代,凡取得状元者,马上由平头百姓“释褐”,成为正三品将领,不是授予参将,就是紫禁城中的头等侍卫,成为高级武官。

考试办法差不多与明代一样,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乾隆年间,一场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俗称“拾帽子”,专为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蒂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蒂。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蒂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蒂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

三场是考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

落第的武举人,雍正年间曾规定按路程远近发给回家路费,多则十两,少则四、五两。而大部分武举人,按规定可到兵部注册,由兵部依据个人成绩分三等授予武职,也可以到本省军营中效力。总之,只要有一个武举人资格,就算有了进身之机,同样也有逐步升迁的机会。

这样以来,武科举体系与文科举体系基本相同。1177年明确武科状元之称,状元愿意从军,授予正将之职,第二、三名副将,第四、五名准备将。

最后一个武状元的名字叫张三甲,河南人。这又是一个自幼习武的武术爱好者,力大无穷。1898年,他参加武科举殿试,表现得非常完美,被钦点为状元。不过,他这个状元没当多久(据说只有100来天)就因为生病去世。此后,清国再也没有开过武科举,他也成为了最后一个武状元~


黑兔子牙


武状元的能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重用!这里还是要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并不是你高中之后,就可以信马由缰任意驰骋了,你还是要为皇帝效力这样才能够得到重用!但是,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就是这样的武将不再是封候拜将的功遂身退的典范,而是一个在战场上杀敌以及其功绩和罪行一并惩处的对象!所以,即便是有武举,但是有的人一生郁郁不得志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即便是有郭子仪那样的武举有力挽狂澜,国之巨臂,但是一样不受皇帝们的喜欢,甚至觉得有些碍眼!这就是武状元的命运,一如他是习武出身一样,从一开始留给予了定论,甚至这样的认识和看法至其到终都不会有改观!所以,这在过去,这样的武举一定则要实力非凡,必要时能够一展手脚,但是朝廷的管制还是要用的时候用一用,不用的时候关在笼子里比较安稳!这样的命运就注定了,武状元的武艺高超,而不是左右逢源的一生!而是一个如备用的千里马一样,被关在了马厩里!


萧晗之十二子门


公元702年,大权在握的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选拔人才,仿照科举制度设立了武举制,并且允许平民参加。在那个崇尚武功,风气开放的时代,武举以武艺为基础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唐代的武举考试更像是一场武艺展示的秀场。考试的内容包括:“步射”“骑射”“马枪”(即马上功夫)“举重”“材貌”“言语”“神采”。除去后三项外,其余的科目都与个人武艺有关。

唐代的武举制度以个人武艺为标准,因此选出的武将无论指挥水平如何,最起码都是一身腱子肉,单凭魁梧的身姿都能让士兵们敬畏三分。但是,唐代武举取士人数极少,唐代武官的产生途径又很多,像郭子仪那种由武举制度出身,之后成为传奇名将的武举人仅仅只是个例。


宋代重文轻武,造成武将不足,无将才以应对西夏的进攻,宋代恢复武举,但武举重点放在了对应者“谋略”的考察上。武艺的考察,则简化为“马射”与“步射”,不仅纯粹考察箭术,而且标准降低了许多。宋代应试武举还要得到将领或者文官的推荐才行,一般的农家子难以参加平常的武举,除非皇帝举办特别的选拔。


元朝无武举制
度,明朝也没得到很好的发展。到了清代,武举制度才得到了正常的发展。清代承袭了明代的武举制度,文武兼考。清廷将文试称作“内试”,武试称作“外试”。第一场先考“外试”中的马射,第二场再考步射和技勇,技勇包括拉硬弓、耍大刀和举重,最后第三场再考策论。相比于前代,清朝的武举人授官一律平等,不论是否有世袭头衔,只要成绩优秀就可授予高级职位。职业武人只要舞好刀剑,照样能够出人头地,得到皇帝和官僚们的肯定。据统计,自唐至清末废科举,共产生777位状元,其中只有近200人是武状元(其中清代占了109个),比文状元要少得多!而功成名就成为名将者更是凤毛麟角,这可能就是中国古代武人的悲哀吧!



现在来说说正题吧。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武状元的战斗力应该还是不错的,毕竟是通过武功层层选拔出来的。但是要成为一代名将,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不仅仅是武功。想在武举之中找出一位有"帅才"之人,其实真的很难。


闲时读史


有实战能力强的,是在战场上赢来了一些绰号,大约有二成左右的猛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