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我們欠蜜蜂一個春天

昨天陽光明媚,春意盎然。要不是兒子非要鬧著抱抱,起身抬頭竟發現門前的樹木已然長出新芽,生機一片。

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我們欠蜜蜂一個春天


春來了,從沒有現在般感覺到春天是如此的真切。望著發芽的小樹,似乎感覺到了未來的美好就在眼前。帶上口罩,全副武裝,帶上妻兒,一起出發去大自然感受一下春的世界。

一路行來,從未感覺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讓人愜意,身邊蹦蹦跳跳的兒子,並肩同行挽手的妻子,生活是如此美好充滿希望,甚至不忍心再次提起疫情來打破這份久違的春的希望。

不知不覺間來到李爺爺的養蜂場,說是養蜂場,其實就是一個帳篷用於居住,一塊太陽能板用於日常用電,還有那15箱的蜜蜂組成的一個臨時的“家”。李爺爺和奶奶年紀大了,從前年開始沒在開始奔波,我們這邊的養蜂人很少,而不算少的油菜花和果樹足以讓李爺爺在這一片紮了下來,有時只需要小面積的移動不用再來回奔波追趕蜂期。門口的蜜蜂箱上放著幾瓶晶瑩誘人的蜂蜜,一張黃紙片上面寫著價格。

兒子奔跑者到了蜂蜜面前,好奇地看了又看。我喊了幾聲李爺爺,沒見人回應,正在好奇他們這陣子人會去了哪裡,兒子的一聲驚呼打斷了我的思緒。“爸爸!好多的蟲蟲。”我尋聲望去,在帳篷的旁邊有一小堆黑黑的東西,我走近一看,這,這不是蜜蜂嗎?怎麼都死了?這時聽到帳篷後面有聲響,我便移步過去。

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我們欠蜜蜂一個春天


那是一個怎樣的場面,李爺爺和奶奶正在清理蜂箱裡的蜜蜂,烏壓壓的一片,那些是死了的蜜蜂。我立馬上前,“這是怎麼回事?怎麼都死了?”李爺爺捧著死去蜜蜂的屍體,老淚縱橫,平靜了一下慢慢道來,原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李爺爺不便走動,本來是想著在2月中旬前往離這裡不遠的地方採蜜,可是受疫情的影響不可以隨意流動,沒有辦法真能待在原地,可是這些蜜蜂也不能放著不管,只能靠蜜餞餵養,本想著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可誰知?慢慢的蜜餞已經不能維持,白糖在疫情之下不好採買,好在這邊花期以至,可是由於種種的原因,過多的消毒和農藥最終讓絕大數的蜜蜂瀕臨死亡。這些蜜蜂對李爺爺和奶奶有著不一樣的意義,不僅是生活的來源更像是自己的兒女一般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

旁邊還有幾箱蜜蜂,李爺爺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不想僅剩的蜜蜂再出任何的差錯。面對眼前的情形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貌似所有的語言在這樣的情形下都顯得蒼白無力,只得領著孩子悄悄的離開。

為此我還得特意的查了點資料。看似一個小小蜜蜂,卻關係著人類的存亡。愛因斯坦曾經這樣預言: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將只能再活四年。有些人覺著這是危言聳聽,不就是死了點小小的蜜蜂嗎?你要知道的是全球約百分之三十的農作物都是依賴昆蟲媒介授粉,蜜蜂又是其中的主力軍。沒有蜜蜂,需要授粉的一些蔬菜,瓜果,棉花,堅果等生長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雖說現在也有了人工授粉,可是還是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說遠的,澳大利亞這次大火造成了數億隻的蜜蜂走向了死亡。歷歷在目的還有19年7月的俄羅斯立案調查的蜜蜂大量死亡事件,300個蜂群的死亡就是與濫用農藥相關。

生活不僅僅是眼前的苟且,我們欠蜜蜂一個春天


我從未想過生活是如此的苟且,春天生機的表象下,又有著多少我們所不知道的災難。愛護環境和尊重生命不再單單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我們正在享受著春天愜意,卻欠了很多的動物一個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