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嘮

朔州市的平魯區為縣改區,東面有個鄉原來叫下面高公社,縱貫南北的馬營河把這個公社分成兩大區域——河西區和河東區。河西區煤炭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煤炭儲量4億多噸,煤炭工業現仍然是全鄉經濟建設的支柱產業。河東區地廣人少,荒山草坡面積大,發展生態農業具有優勢。


鮮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嘮

20世紀80年代,我和當時的縣委書記王旭群同志在下面高村下鄉,王書記工作忙,在村常駐的只有我。下面高村的一位老者引起我的注意,他住在下面高村的寺兒溝。我在吃派飯的過程中瞭解到,他就是下面高的閻三老先生。閻三老先生當時已經快70歲了,身體不是很好。他年輕的時候會“喜嘮”,經常在下面高周邊村莊活動。和他接觸幾次後,我看到老人身體仍然健康,思維仍然敏捷,能夠把“喜嘮”傳給年輕人。於是和縣文化館聯繫派人整理“喜嘮”這一頻於失傳的藝術。緊接著村子裡組織了文藝宣傳隊,大家自己製作道具,閻三老先生手把手地教。村子裡的文藝宣傳隊還在縣城演出了“面高喜嘮”。

“面高喜嘮”的藝術特徵,首先是製作精美的道具。道具由扇鼓和鼓鍵兩部分構成。扇鼓,又稱太平鼓,由於下面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一種各民族交融的獨特地域文化,它們是北方各民族融合產生的藝術結晶。扇鼓是中國北方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中國民間藝術形式,也是一種古老的音樂文化。扇鼓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舞蹈表達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良好願望。扇鼓起源於漢代,是由乞討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為演變而來的,是一種群眾性很強的自娛性的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在明清兩代遍及城鄉各階層,明未清初流傳到朔州一帶,主要分佈在朔州周邊的村子,各自有不同的藝術特色。在過去的歲月裡每逢新春佳節作為鄉民辟邪祈福以及農耕之際的自娛自樂活動,民眾手持羊皮圓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熱鬧非凡,它因迎春迎喜迎太平得名,寓意“太平盛世,歌舞昇平”,是下面高地域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鮮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嘮

另外一種道具鼓鍵,則是用有彈性的竹片製作而成,長約45―50釐米,寬2釐米左右,尾端繫上紅色彩穗。扇鼓輕巧美觀,構造簡單,不像一般大鼓那樣鼓突雙面結構繁複笨重。製作時先用寬2釐米,厚0.5釐米的鐵製成圓環,直徑大約為35―40釐米,再用輕薄的羊皮蒙在鼓的一面。下面高養羊眾多,盛產羊皮,對羊皮的製作有極為精湛的工藝,優質的羊皮薄如紙白如雪,但堅韌耐用,與牛皮大鼓凝重的鼓聲相比,羊皮鼓聲清脆洪亮,因此“面高喜嘮”又稱為羊皮鼓;鉗上長把,約30公分,鼓柄上嵌有連環,環尾墜五彩絲穗,製作扇鼓時要讓鼓圈與鼓柄在重量上保持一致,舞動時才可以保持平衡。鼓面塗上多種顏色的水彩式廣告色,使鼓音變的清脆,另一面蒙上紗絹,或繪畫,或刺繡,使圖案更加美觀好看。

“面高喜嘮”的第二個藝術特徵是它旋律獨特的曲調。“面高喜嘮”以民間流行的“蓮花落”作為主調,然後揉進時代的音樂民歌小曲,這樣既有主曲調,又不顯得單一,還富有新意,使得“面高喜嘮”在曲調上經得起歷史的磨鍊,做到永無過時之感。主要曲牌有“蓮花落”“放風箏”“畫扇面”“鼓子腔”等。“面高喜嘮”流傳至今,定型的曲牌並不多,也不是特別嚴謹,但藝術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需要日後一代人或幾代人才能逐漸完善。就如今的“面高喜嘮”而言,它的靈活性是它與其他曲種不同的一個特點,它的曲調不是一成不變的,能夠滿足眾多音樂素材的融入,廣集精華,博覽群藝。

變化多樣的鼓點是“面高喜嘮”的第三個藝術特徵。“面高喜嘮”是單手擊鼓,左手持鼓,右手握錘,因此對鼓點的變化產生了侷限性,不易打出花點和碎點的效果,但設計者將鼓鍵用有彈性的薄竹製成,就像“揚琴鍵子”一樣,這樣就會產生一擊出多點的效果,發出“嘟兒”音,它們構成了“面高喜嘮”變化多樣的鼓點,是扇鼓表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鮮為人知的朔州面高喜嘮


民間藝術是各民族的祖先們在歷史長河中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深入瞭解各民族文化傳統的一本“百科全書”,它在現代社會中起著不可代替的價值和作用。“面高喜嘮”植根於民間,服務於人民,是老一輩文化藝術工作者精心創作、傳承、挖掘、整理的成果,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地方藝術特色。它與民間獨特的旋律相伴,亦歌亦舞,形成了地方色彩濃郁,集說唱、擊鼓、舞蹈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較深的文化藝術價值。

(本文作者:支配勇 原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文化局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