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第一次登上講臺上課緊張嗎?

易查分


題主你好,我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有在泰國三個月的教學經歷,我想我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老師第一次登上講臺上課緊張嗎?答案是緊張的,即使在大學裡已經有了教學實踐。

我為什麼會緊張?

第一,對學生不瞭解,不知道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擔心自己教不好。

第二,教學經驗缺乏,怕自己無法處理教學中出現的事故。

第三,我的泰語非常貧瘠,怕自己無法和學生做好基本的交流。

相信大部分新手教師緊張的原因和我一樣,都是不夠自信。

我是怎麼緩解上臺的緊張的?

1.備課充分

對於新手老師來說,是無法即興講課的,大部分人還是要依靠教案和教具。課前瞭解自己第一節課要講什麼內容,詳細到安排每一分鐘,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管理好個人形象

研究表明,良好的個人形象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對於教師來說,大方得體的打扮可以讓人自信不少,女教師還可以化個淡妝。我和身邊的女孩子們,化了精緻的妝容之後,基本都自信滿滿的。

3.心理暗示

學生基本都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是老師,不是我該緊張,該緊張的是他們,準備接受我的鞭策。把臺下學生當成一顆顆可愛的大白菜就行。

4.上臺前深呼吸

這個方法相信大家都用過,我就不多加介紹了,的確是一個緩解緊張的方法。實在太緊張,可以往杯子裡裝點溫水,上臺前喝一點,平復心情,避免出現腿抖、結巴等情況。

學生通常能夠體諒到老師,只要你真心對他們好,他們會配合你上課的,不要太過擔心。如果擔心自己控制不了課堂紀律,建議第一節課就和學生約法三章,把課堂的規章制度制定好。順便分享一下我可愛的學生。


阿尼貓


老師第一次登上講臺上課難免緊張,我也是一樣,為了讓自己不緊張,事前做了很多功課。

那是畢業最後一年的實習階段,登臺試講,課題記得很清楚——都德的《最後一課》,卻是我的第一課,感覺怪怪的。為了上好這一課,充分備課自不必說,每一模塊用時多少,涉及哪些串聯詞都已精確到位,再到一次次的提醒自己不緊張,一次次的深呼吸……。然而當我登上講臺得那一刻,我就知道這一切並沒有什麼用,面對一整班初二學生的眼睛,我不知如何開始說話!直到聽課的指導老師善意提醒一下“看教案”,我終於開始不知所云的講課,一課時結束,本想溜之大吉,發現還剩15分鐘……,硬著頭皮開始了第二課時!

直到正式走上工作崗位,還是有一些的緊張。後來無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假裝不緊張》(來自雜誌《讀者》),講的是一位大導演經常看到很多演員在表演的時候,動作變形,語言生硬,不知所措。就告訴他們,當你們緊張的時候,不要表現出來,假裝自己很成熟、很遊刃有餘,即假裝不緊張。有演員照做了,一段時間過後,竟真的不緊張了。受此啟發,我也開始了我的假裝不緊張之路,不知多長時間過後,我發現自己早已忘記了上課緊張這回事!

而今,十幾年過去了,上課緊張早就遠去了,卻無比懷念那段青澀時光。因為緊張,才能去精心準備教案、學案;因為緊張,才能孜孜不倦、無怨無悔地充實自己;因為緊張,才能放低姿態,珍惜每一個學習培訓的機會。現在雖然不緊張了,卻猛然發現自己虛度了好多時光,人生本不該如此的。對於新入職的教師朋友,我想說的是,珍惜這種緊張感吧,這是一種不會再回來的初體驗!對於像我一樣早已不緊張的朋友,我想以看到過的一句廣告詞作為共勉:成熟不是世故,而是懂得品味從容!

從緊張到不緊張,那是多少歲月的堆疊!


湯先生麼


你好,我是涓月老師。回想起第一次登上講臺,確實是非常緊張。

記得剛畢業後考取了特崗教師,分在一所村小。學校人不多,才一百多個人。一個班20來個人。學校管理寬鬆,可以說是關起門來上課。可是,當我第一次登上講臺,內心還是十分緊張。我的手心冒汗,後背一陣陣出汗,腳有點發抖,手更是不聽使喚,說出的話明顯感覺到顫抖。雖然我面對的只是一群一年級的小朋友,雖然教室的人關著,也沒有一個人來聽課,可這種緊張還是“如影隨形”。現在我來分析一下原因吧!

一、身份轉換的激動

做了十多年的學生,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上講臺,感覺很奇妙。從一個聽課者變成了授課者,長大後就成了你。

二、對於講臺的敬仰

三、面對大眾的恐懼

四、面對知識的敬畏


涓月老師


你好,我是一名小學教育工作從事者。我工作已經快八年了。我來說說我的經歷。


第一次,我登上講臺的感覺現在還記得。為了讓孩子們對我有個較好的映象,專門把開場白練習了好幾遍,在腦子裡想象孩子們的反應。認真做好備課,一切準備工作就等著去教室,在樓道里走著,快到教室時心跳得越來越快。到門口站定,看著滿教室的小朋友都坐的整整齊齊,眼睛都齊刷刷的看著我,個別同學還互相俯身小心耳語。在門口稍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進教室,踏上了講臺,班長喊了起立,同學們齊聲老~師~好,那時候頓時感覺,心裡一陣暖流。然後開始準備的開場白,心裡緊張的有些措辭都不是之前構思的。慢慢開講課本上得東西,就忘記了緊張,越來越坦然了。然後就根據備課的流程,講課,提問、練習,指導個別孩子對話,總結這節課的重點。最後佈置作業,一節課感覺時間好短暫啊,四十分鐘怎麼這麼快就過了(實際上是適應了大學裡的一小時課程)然後,下課。一節課講完,長吁了一口氣。走出教室一身輕鬆的感覺。別提多高興了。


總結一點:剛到一個班級裡時,不要想著和孩子們做朋友的想法,一開始要定好規矩,不可以太親近,不然孩子們很會看眼色,太親近孩子們一旦掌握了你是怎樣一個老師之後,比較不好管理,個人覺得,無言自威這個比較適合學生。

希望每個從事老師這個職業的人,都可以因為喜歡所以堅持。也希望每屆學生都可以讓你,在累的同時,也讓你感動著。


掉隊的雲


回想第一次登上講臺講課,己經有45年了,回想起當年的情景,我還歷歷在目。

畢業前夕,我們到附屬小學實習,準備上講臺上課。上課的前兩天,班主任老師通知我準備上一節課,我就請我的語文教師指導寫了一分教案。我把教案反覆讀了幾遍,睌上,我一個人跑到教室又演練了兩遍,自認為還不錯。第二天上課了,我興致勃勃地走進課堂,頓時嚇呆了,教室裡除了五十多名學生外,我的班主任,課任教師,小學和我們學校的領導都來了,在後面整整坐了兩排,我的心嘣嘣直跳,冷汗直冒,說話結結巴巴的。我告戒自己,一定要冷靜,沉著,並儘量調整心態,幾分鐘後就恢復了常態,講得從容自如。一節課終於講完了,迎來了陣陣的掌聲。課後評課,老師們一致評價,我講的這節課雖然開始有些劫場,但講得很好,可算得上一堂優質課。

這是我教師生涯的第一堂課,雖然受到了老師和領導的讚揚,但凝著老師們的心血,與老師們的親自指導是分不開的。

這堂課己經過去幾十年了,但當時的情景卻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終身難忘。





程世儒


這個問題需因人而異,答案不會統一的。我上師範二年級時,由於一個朋友暑假辦了幾個輔導班,人手不夠,邀我前去幫了二十天忙。所以,記得畢業實習第一天登上講臺上完第一節課後,聽課的老師詫異地問:“你怎麼一點兒緊張的神情都看不出來啊?”可正式參加工作後,當準備充分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時我沒有緊張的感覺, 若倉促應戰或發揮失常,面對下面的聽眾便羞愧難當,驚慌不已,異常緊張。總之,或許是做賊心虛的原因吧。哈哈--


囤龍


肯定緊張啊,但是因為大學期間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雖然略顯生疏,但是整體上還是流暢的。一般而言,新教師經歷完第一年的實習期之後,過年的工作會越來越輕鬆。因為在第一年,很多第一次都經歷了,第一次上講臺,第一次開家長會,第一次開班會,第一次監考,第一次家訪,第一次批改測驗卷第一次集備等。積累了相關經驗以後,以後的工作不過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按部就班。


語桐Bolina


【我是一束光,願為您照亮!】

我想老師第一次登上講臺,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兒緊張吧。

想起89年自己第一次登上講臺的經歷,那時應該不光是緊張,更多的是激動。初出茅廬,從學生一下子變成了老師,昔日自己的老師,如今成了自己的同事,雖然老師一直在鼓勵自己,但還是不免有些緊張。那日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初次踏上神聖的三尺講臺,望著臺下一張張純真無邪滿是期待的臉龐,心中滿是自豪之感!剛開始感覺自己的聲音怪怪的,也有些低,身上燥燥的熱,可當我的目光與孩子們熱切的目光相撞時,所有的放不開,所有的緊張,都被孩子們熱烈的回應衝的無影無蹤了,師生情也便從那一刻源源而生……

因此,初為人師,是很緊張,但給我留下更多的是美好的回憶!老師們,您是否有和我一樣的感受呢?

【我是一束光,願與您共勉!】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本科漢語言文學師範類,研究生新聞學,中間還做了一年多的記者,第一次正式上講臺上課緊張到滿臉通紅幾乎想逃跑😄。上課前一晚失眠了,腦海裡一遍一遍過著設計的講課環節,一遍一遍揹著所講授的知識點,第二天一早起來,對著鏡子裡眼睛紅紅的自己拼命擠笑臉,在班車上看一路的教案,提前十分鐘進教室,對自己說不緊張不緊張,還是心裡如打鼓一樣,深呼吸深呼吸,我姐姐也是老師,之前她已經對我的教態啥的做了糾正,鼓勵我說,你把學生當空氣,當石頭,緊張時不要看學生,只看教室後面。但一掃射講臺下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看著比自己小几歲的學生,真的好想逃跑😄😄,既來之則安之,我安慰自己,上課鈴響了,教室安靜了,我站穩深吸一口氣,“親愛的同學們,今天的日子對我來說很特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上課。”嘩嘩,學生鼓起掌來,看著他們鼓勵的眼神,我也不緊張了,隨後的課程就上的很流暢,學生們也超級配合,下課鈴響,我深鞠一躬,學生們再次給我熱烈的掌聲。非常感謝這群善良的孩子,感謝他們給予我的勇氣與力量,直到今天,他們中的一部分和我成了朋友,還在回憶那年的我們。第一次上講臺,緊張是難免的,深呼吸可以減緩壓力,給學生說明實情,他們會特別體諒你,因此我超級喜歡我的學生們。


黃黃66336


第一次登講臺。是在已經畢業後,雖然上的是師範學校,但是感覺從來沒有注重實踐,大四實習也是走走過場。等到畢業後,到一個培訓機構。教英語。有一次在聽一個老師講課。結果那個老師突然說,你來試一下吧。嚇得啊,抖。可還是裝著鎮靜走上去。講音標。一塌糊塗。語言不連貫,音標不知道怎麼教,不敢看學生得臉,肯定也是滿臉通紅!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後來那個老師也看出了我的囧。說我來吧。趕緊灰溜溜下去了!

真的,書本和實踐是倆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