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你!》何佔豪戰“疫”新歌首發

近日,由何佔豪工作室發起,中國作曲家何佔豪作曲,詞作家張海寧及王靜共同作詞,傾力創作和錄製的古箏彈唱作品《媽媽!我想你!》首發。全曲以女聲演唱、古箏伴奏,唱出了女兒對抗疫前線母親的思念、祝福與擔心,以及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疫情牽動著老藝術家的心

和幾乎所有中國人一樣,何佔豪的這個年過得並不踏實,每天的心情被確診人數牽動著。除夕夜,第一批上海醫務工作者援助武漢抗疫,他為他們默默祈禱。之後,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他為那些被感染的病患憂心。

“當看到越來越多的前線感人事蹟、看到疫情之下諸多家庭的犧牲與奉獻,我們決定用音樂,向這群最美逆行者致敬,為全民抗疫助力!”何佔豪工作室負責人王靜說。

《妈妈!我想你!》何占豪战“疫”新歌首发

《媽媽!我想你!》錄製中(左何佔豪 右羅晶)。

《媽媽!我想你!》由何佔豪工作室發起,中國著名作曲家何佔豪作曲,著名詞作家張海寧(上海市音樂家協會理事)及王靜(何佔豪工作室負責人)共同作詞,著名錄音師胡桃源錄音、著名古箏演奏家羅晶演奏,吳春珊、薛雋凡演唱,在上海市音樂家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協作下,於疫情期間克服困難、多方聯線,傾力創作和錄製完成。全曲通過一名抗疫前線女性醫護工作者的小女兒給母親的寄語,以童聲演唱、古箏伴奏的音樂表現方式,講述了抗擊新冠戰“疫”中一個既普通常見又真實偉大的親情故事。

《妈妈!我想你!》何占豪战“疫”新歌首发

演唱者薛雋凡(左)、吳春姍(右)

一個“隔空擁抱”引發創作靈感

聊起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何佔豪說源自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孩子和正忙著治病救人的媽媽的一個“隔空擁抱”。陪著爸爸去送飯的小女孩戴著口罩,站在醫院門口,在那群忙碌的人的身影中找媽媽。終於,媽媽出來了,從年初一到年初七她一天都沒回過家,孩子本能想上前抱一抱媽媽,可是因為怕接觸感染,媽媽忙不迭後退,最終母女倆只能遠遠地來一個“隔空擁抱”。這一場景不斷迴盪在何佔豪的腦海,每每想起他就禁不住落淚,他說:“我想為這對母女寫一首歌,想幫小女孩說出對媽媽的思念。”

事實上,在這場戰“疫”裡,女性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佔了全部醫療隊人數的三分之二;女性,已成為這場救援的主力軍,這些優秀的女性醫護人員以她們的專業精神,為救死扶傷、穩定戰局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們身兼數職、夜以繼日,隨時應對緊急狀況;她們給予病人最有力的支持,但面對家人的思念,卻只報平安、不提苦痛。她們在支援申請書裡寫下: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憑著最堅毅的態度、最動人的情懷、最專業的素養支撐起了這場嚴峻的戰“疫”。

何佔豪的作品歷來關心各個時代的中國女性,一直注重在創作中表達人類的情感內核,在他看來,“音樂的本質是美,音樂的核心是情。”《媽媽!我想你!》旨在謳歌廣大女性醫護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群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她們是媽媽,也是英雄。

譜曲為當代年輕人驕傲

通俗歌曲並非何佔豪的強項,所以創作這首《媽媽!我想你!》,他找了上海音樂家協會幫忙,推薦了張海寧幫忙作詞。此外,著名錄音師胡桃源、著名古箏演奏家羅晶等各位藝術家也都紛紛第一時間響應,在疫情期間,共同完成了這首作品的錄製工作。

《妈妈!我想你!》何占豪战“疫”新歌首发

何佔豪在錄製中

作品以情出發,沒有奇特的想象和華美的辭藻,只是借用小女兒的獨白,通過古箏的演奏,將小女兒對母親深深的思念、密密地祝福、切切的擔心和對母親勇敢奔赴前線抗疫發自內心的自豪感,逐漸遞進,並通過“抬頭望月、低頭思親”這一樸素又浪漫的中國古典主義意境,生動且細膩地勾勒出一幅現代月夜思親圖,使該曲清新樸素卻情感飽滿、韻味無窮。

一場疫情,讓何佔豪看到了中國女性的堅韌和堅毅;一場疫情,也讓他看到了當代青年絲毫不遜於前輩的勇敢和擔當,何佔豪說:“過去,和很多人一樣我也對當代年輕人存在著一定的擔憂。但一場疫情,看到那麼多20歲出頭的年輕人,一馬當先、勇往直前,他們有的還沒成家,有的剛當上爸爸或媽媽,但他們衝向戰疫前線時都不曾猶豫,真的讓我覺得心安,未來有這樣一代人,會越來越好。”

《媽媽!我想你!》歌詞

天上一個月亮,

地上一片月光,

此刻我在眺望,

眺望親愛的媽媽,

她戰鬥在遠方。

此刻我在祝願,

祝願我親愛的媽媽,

平安無恙。

媽媽,親愛的媽媽,

那是惡魔突然降臨,

你匆匆背起行囊,

為了戰勝惡魔,

為了救死扶傷,

為了人民的幸福,

你奔赴遠方。

前路茫茫,

你卻逆行而上,

臨別匆匆,

你卻顧不得傾述。

哪怕生死存亡,

你一腔熱血(一如既往),

讓生命之光燦爛盛放,

期待勝利那一天,

凱歌高唱。

此刻我在等你,

等我親愛的媽媽,

平安歸來。(重返故鄉、回到身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