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知道數碼相機的像素無論怎麼發展,都趕不上膠片的質量時。你還會回去拍膠片嗎?

陳國平攝影


人上了年紀就喜歡回憶。時不時翻出年輕時拍的照片,一種溫馨一種熟悉還有一種自然。現在我也是用數碼單反,說句真心話,現在我一天拍的量超過膠片時代一年的量,可回過頭看有用嗎?絕大多數都是垃圾,極少數經過電腦PS之後洗印出來,然後保存。豔麗的色彩,銳利的畫面和膠片時代完全不同,缺少了過渡,色塊呈現塑料感,反而給人冷冰冰的感覺,也許是年紀大了,心裡想的多了,數碼快餐給我留下了十幾塊硬盤,每次找以前拍的照片都要在想半天在哪個硬盤裡。偶爾翻翻老照片真的是一種樂趣,特別是膠片拍攝的,殘缺在眼裡也成了一種美,回憶是美好的,但真在現在社會讓我從新回到膠片那也是不可能的,沖印都是麻煩事(我偶爾拍拍120黑白自己沖洗,那純粹就是找找膠片拍攝,那一張比劃半天的感覺)。題主的問題是錯誤的,數碼分辨率已經超越了人眼極限,色彩無法比過膠片屬於先天缺陷,除非周圍有很多人重新拿起膠片,然後圍在沖印室邊上交流中等待,最後迫不及待的觀看我們拍下的歷史,我想我依然會拍攝膠捲,拍膠捲的樂趣不是數碼能比的。


浪漫的祿來福來


這是一個偽命題。事實上數碼相機的圖片質量早已超過膠片,那些膠片時代的遺老遺少們早該醒醒了!

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玩攝影,從黑白膠捲、膠片開始玩的。那時候自己拍完還得自己動手沖印、自己動手放大。

大約1986年我開始接觸彩色膠捲,135、120都玩過,不過要拿出去沖印了。我用的相機都是純手動的,但為了省錢,我硬是練出在被窩裡盲裝的功夫,一個135彩卷可以拍到40張,張張曝光正確。

2008年,我買了第一臺數碼單反D80,之後兩三年數碼、膠捲同時玩,但膠捲越玩越少,基本只用120反轉片;再往後,每年象徵性拍個一兩卷;再後來,慢慢就不想碰膠捲了。大約在2012年左右,我終於把瑪米亞RB67和尼康F80都賣了,從此再也沒玩過膠捲、膠片了。

說句實在話,我覺得數碼相機發展到現在,無論是畫質,還是前期後期的方便性和二次創作的可能性,都遠超膠捲、膠片。那些還在玩膠捲膠片的人,要麼出於懷舊,要麼出於好奇,要麼就是裝逼。


企宣達人


膠片其實是遠不如數碼相機的了,並不是有些人吹噓的那樣。關於你的問題,我具體解析一下:


彩色膠片,是極其不靠譜的了,並且褪色也很快的了


一、從分辨率或者說像素數量來說,膠片真的不是無限像素


有些人誤以為膠片是有無數的像素,最起碼幾十個億個像素。

是的,膠片的顆粒可能確實是無數的,但是真正把實際的清晰度划算為像素,其實並不高。


35mm膠片,大概最多也就是1000萬像素。但是現在35mm膠片等效的全畫幅數碼相機,像素普遍2400萬起步,高的可以到5000萬像素。


120底片,其實也就是最多大概5000萬像素的水平。但是現在中畫幅數碼相機,像素已經普遍達到了1億像素。


4x5或者8x10,雖然底片的像素高,但是配套的鏡頭不行,因此實際的解析度,也就是1-2億像素吧。更何況大畫幅拍攝,效率特別低。

如果用數碼相機來拍攝,一分鐘不到就可以掃描拍攝很多張,最終合成可以幾十億像素,甚至幾百億幾千億像素,真的是輕而易舉的了。


二、從動態範圍或者寬容度來說,膠片也是很有限的了


彩色反轉片,雖然放映的時候,相當於數碼的10bit(現在有10bit的顯示器了,也有更高的的HDR顯示器),但是,拍攝的時候,基本上沒有寬容度可言的了。


彩色負片,雖然底片上是有十幾擋的動態範圍,但是洗印為照片,卻也只有7擋的動態範圍,底片上的很多層次,是無法再照片上呈現出來的。當然,通過掃描儀和ps處理,彩色底片上的層次,都是可以呈現的。只是,通過傳統的照片洗印工藝,其實是達不到的了。


黑白底片,如果是大畫幅底片,完全按照亞當斯的玩法,是可以在照片上獲得10擋光圈的動態範圍的了,也就是相當於彩色反轉片放映時的10擋動態範圍的。


但是,數碼相機的動態範圍,單張的RAW格式的動態範圍,已經很高呢。如果包圍曝光或者開啟HDR模式,遠遠超過膠片。


最關鍵的是,由於我們現在有了10bit的顯示器或者更牛的HDR顯示器,我們可以呈現出超過10擋動態範圍的影像,在膠片時代,無論你洗印照片還是幻燈機投影,都是做不到的了。


三、從色彩的精準還原來說,膠片就非常不靠譜了


彩色負片就不談了,這個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不靠譜。

那麼,彩色反轉片呢?也依然是不太靠譜的,因為影響色彩的因素和環節太多了。

專業彩色反轉片,嚴格按照保存要求和使用要求,並且送到最專業的沖洗機構,其色彩也並不是特別靠譜的了。


每一批彩色膠片,色彩都有輕微的不同。

藥水的狀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


四、高感的表現來說,膠片就是渣渣了

說實話,ISO400的膠片,顆粒感就非常明顯了,即便是號稱最細膩的柯達TMAX啥的,也不過如此。


ISO1600的膠片,真心顆粒感太嚴重了,和數碼的ISO1600完全沒有可比性的了。


而且,ISO1600的膠片也很難買到,保存也不容易。

ISO3200的膠捲,基本上是買不到的了。


ISO6400以上的膠捲,基本上是沒有的了,比ISO25600再高的膠捲,恐怕是實驗室都沒有的了。(通過特殊的沖洗工藝,感光材料,也可以接近ISO十萬的程度)


但是,現在華為p30的ISO感光度,你知道是多少嗎?


五、膠片最大的優勢,就是保存時間比數碼文件更久


1,黑白膠片,嚴格按照檔案條件的沖洗工藝流程,保存100年沒有問題。

2,彩色膠片,嚴格按照檔案條件的沖洗工藝流程,基本上不發生明顯的褪色,大概30年。


3,數碼照片,無論是光盤、磁帶、硬盤、U盤、存儲卡、SSD固態硬盤,都不太靠譜,大概都是最多10年。每隔3-5年,必須檢查是否損壞,必須要不斷的轉存到新的存儲介質上。


即便是所謂的千年光盤,也是沒有那麼靠譜的了。

即便是號稱最適合備份的數據磁帶,也一樣會遇到各種問題。


必須要同時在3個以上的存儲載體上備份,並且要經常檢查和轉存到新的存儲載體上。


綜上所述,對於攝影來說,膠片除了保存有優勢之外,其他方面都沒有優勢的了。

對於電影攝影來說,隨著電影視頻RAW格式的普及,電影膠片所存在的一些輕微優勢也不復存在了。


光線攝影學院


我是玩膠片過來人,也是最先接受數碼相機的人,現在還保留有幾十萬像素的數碼相機。

其實,從技術進步的角度看,數碼取代膠片是不爭事實,質量也遠超膠片。但是,我認為作為證據照片的可信度,膠片因為有底片應該比數碼可信度高,數碼片作為證據有時還需要專家的分析。從暗房技術控制看,數碼應該強於膠片,大大提升了作品成功機會。目前玩膠片的人一般有著歷史情懷,追求膠片的朦朧感和絨質感,但是現代傳播媒體都是數字化了,膠片照片還得要轉成數碼進行宣傳,這必然有損原片的質量。因此,應順從歷史的發展,膠片終將因高成本作為一種奢侈藝術形式而小眾化。

由於AI的極快發展,傳統相機模式也會消失,未來的相機有可能光圈和焦點的確定都是拍攝後再完成,你只管按快門,照片的好壞就看作者的思想了。(個人預測)



中國房車旅拍


一般人肯定不會回到膠片時代。聽說北京奧運會,新聞中心,各國洗膠片的水氾濫成災,說明膠片是攝影記者的高端要求。但我用過兩個機械單反,印象中只有幾張照片有清晰的鬍鬚。這與我的技術有關,也與相機有關,我用的是國產海鷗和鳳凰,技術再好也就是那個樣子了。並不是用膠片就好,相機也要好,沖印照片的技術也要好。一張膠片出來,只有一半的功勞在自己手上。總之,業餘的不要去搞膠片了,專業的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江南雨塞北風


首先,無情地駁斥題主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問題,膠片並不是無限像素的。膠捲上的感光材料分子確實很多,好似無限,但是當我們知道像素多少取決於採樣所用的數字化設備,與你的照片記錄在膠片還是鞋底都沒有關係。評判清晰度好壞的指標是分辨率,分辨率是一個光學概念,無關於數字信號還是模擬信號,從膠片攝影到數碼攝影一直存在。照片清楚不清楚是由像素和分辨率共同決定的。比如一張照片上500米外的廣告牌你看不清楚是因為分辨率不夠,放大出現馬賽克則是像素不夠。所以題主想問的應該是清晰度的問題,

影像照片清晰度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就是剛剛說到的分辨率的問題。現在手機的像素已經趕上部分入門級單反的像素了,但是成像質量還是不如單反,為什麼呢?這是由感光元件的尺寸決定的,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還沒指甲蓋大,單反感光元件差不多有手機的幾十倍,同樣劃分為1000萬個小格子,誰的一個小格子記錄的信息更多就不用多說了吧。這個與本題無關,不多贅述。

數碼是怎麼打敗膠片的

  1. 相機的精密程度和鏡頭。相機和鏡頭屬於光學儀器,而對光線穿過鏡頭到達感光元件或者膠片會產生多次折射(每穿過一片鏡片就有兩次折射),在折射的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會在感光件上出現鬼影、炫光等雜光。其實數碼替代膠片最主要的原因也在這裡,膠片時代的相機和鏡頭都沒有數碼時代的相機鏡頭精密,一些光學技術的升級換代,換來了更好的成像質量。

  2. 存儲和傳遞的方式。一張膠片,用主流的掃描儀也就是能掃出來一千萬像素的圖像。而135全畫幅主流像素2000萬以上了吧,中畫幅更是到了5000萬像素。當然有更高端的掃描技術,但是那成本太高了,膠片存儲起來也很麻煩,不如數字圖像方便。而且數字圖像在傳輸、發佈等方面會更加方便。
  3. 聊聊入門門檻了。數碼技術的出現讓攝影的門檻大大降低了。膠片時代受設備和成本的限制,必須一次性成功,每一次按快門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進入數碼時代後,測光表和液晶屏的應用使容錯率大大提升了,而且每一次快門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手機攝像頭的普及讓攝影變得更簡單了。
受技術、成本和便利性的影響,膠片攝影的淘汰是必然的。至今堅持膠片攝影的人可能只是為了情懷吧。

關注我,一起聊聊攝影的事兒。


檸檬紅腸


這是偽命題

數碼和膠片的差異由來才是關鍵,不能簡單對比膠片和CMOS或ccd的取樣,因為機理上就是仿真,數字取樣有bit,通常稱之為色深,實際涵蓋著取樣點的實際直反射能量和,雖然取值角度仿真膠片的自然感光度的化學反應,但實質是不同的,膠片不需要源的三色分離,但數字需要存儲計算和編解碼形成文件,如RAW到JPG轉換,三色還存在轉換和存儲狀態的時序誤差造成合成劣化,例如JPG,尤其陰天的暗光線下的還原更是如此,這也是raw和JPG的差異,數碼在於方便,換句話說:膠片是藝術的選擇,數碼是選擇的藝術。


EP2PE


膠片時代享受的是曝光、對焦、景深、沖洗、洗片、放大、晾乾、裁剪的整個過程,這臺國產的58-1型135相機當時向照相館借每天24小時租金是0.5元,景頭可以卸下,白天用來拍照,晚上卸下鏡頭裝在自制的放大機上用來印放相片,第二天看著沖印的相片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相機從目測曝光、對焦到電眼曝光、對焦,從黑白到彩色,最後來到了數碼時代,在深深感嘆科技力量之餘,從此也少了當年拍照時許多樂趣和成就感。過去的只能回味,不可能在回去。



張忠元178


今天的數碼照相機成像已經遠遠超過膠片,我是從70年代就開始玩攝影,80年代黑白、彩色暗房都玩過,技術的進步是日新月異,如果膠片比數碼強,柯達也不至於把自己的膠片工廠關閉,還是與時俱進吧。圖一是80年代用哈蘇500CM拍攝,鏡頭150mm,膠捲柯達160燈光反轉,圖二是佳能EOS R,24-105mm拍攝




旅者雜記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裡蹦出的第一個詞就是“抱殘守缺”。

“數碼相機的像素無論怎麼發展,都趕不上膠片的質量”——WTF?

這個提問的認知有很多硬傷,簡單羅列如下:

1、數碼相機的像素高低並不代表畫質水平,像素的高低只能反映該傳感器的採樣頻率(分辨率)而膠片產品,是沒有像素概念的,因為膠片的記錄是模擬信號的記錄,不存在像素這樣的基本單元。銀鹽顆粒也是大小不一、隨機分佈的,無法與數碼相機的像素劃等號。

2、數碼相機的解析力(像素水平)早在15年前就已經超越了同畫幅的膠片產品。早在15年前佳能還在生產1Ds、1Ds II的時代,135數碼相機就已經超越同畫幅的膠片解析力了。(下圖資料來源——佳能技術網站)

三、隨著索尼半導體最新一代的中畫幅傳感器問世,其像素高達1億~1.5億,並可以通過CMOS抖動算法獲取4億~6億的高像素圖像。傳統的中大畫幅膠片產品將面臨更大的衝擊。

當然,我個人玩數碼,也玩拍立得相機(膠片)

我覺得膠片的魅力在於它獨特的色彩與“儀式感”,它作為“玩具”的話,可以給玩家一種不一樣的體驗。我就非常喜歡拍立得拍片之後慢慢顯影的過程以及小朋友看到實物照片的那種驚喜表情。但不得不說,在專業領域,膠片產品早已經是“過去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