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建議父母好好了解。

培養身心健康的子女,是家長共同心願。然而,如何管教孩子,卻讓人頭疼!

人民日報的20個教育法則分享給你,希望能對你有用。

01.羅森塔爾法則

積極的期望會給孩子信心,朝著你期望的樣子發展,而打擊和批評會讓孩子失去信心,變得越來越差。

02.強化定律

孩子的習慣在養成之前,一定要重複多次,才能固定下來。

例如培養孩子按時起床的習慣,不是一個禮拜就能養成,一定要堅持21天以上。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建議父母好好了解。

03.夢想法則

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這個夢想就像曙光在,指引著他前行。

所以,讓孩子有夢想並且保護他的夢想很重要。

04.南風效應

孩子叛逆時,你越嘮叨,越想強制糾正他時,他越叛逆;只有給他寬鬆的自由,他才能喘氣,反思自己的行為,自發糾正。

05.自然懲罰原則

告訴孩子,做每一個決定時都需要對自己負責,自己不可能保護他一輩子。

讓孩子知道自然懲罰,是為了他今後做事而三思。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建議父母好好了解。

06.尊重法則

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隨意地規劃他的人生。

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就懂得尊重別人。

07.老鷹原則

老鷹在小鷹很小時就狠心地將它丟進懸崖,小鷹才學會了成長。

同樣,孩子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他的獨立意識,到了放手的年齡時該放手,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建議父母好好了解。

08.貼標籤效應

與其經常罵孩子“你怎麼這麼笨”,不如說他“你很努力”、“你可以的”。

好的標籤可以給孩子信心,壞的標籤會讓孩子真的變差。

09.天鵝效應

愛不掌握尺寸,就容易變成溺愛,讓孩子迷失在你的愛中,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所以,掌握分寸很重要。

10.馬太效應

受到鼓舞的孩子,為了維持好形象會變得越來越好;受到打擊的孩子,會自卑而變得越來越差。

所謂的強者越強,很多時候是心態的影響。

11.甘地夫人法則

甘地夫人在孩子手術前告訴他,手術後的幾天會相當痛苦,換來的是孩子坦然面對痛苦。

所以,孩子成長道路中,有些必須面對的困難和挫折要告知他,做好準備勝過措手不及。

12.禁果效應

有些東西你越禁止他做,他越好奇,相反,你把東西呈現在他面前,他反而不好奇,更加不越線。

看電視如此,早戀如此。

13.手錶定律

一隻手錶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兩隻手表的時間會有誤差,更加不知道相信哪個。

教育孩子也一樣,教育的標準只有一個就好,不要兩個人兩個標準,孩子不知道聽誰的。

14.木桶定律

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木板。

孩子學習也一樣,不能只看他成績,更加心理、身體共同發展。

15.超限效應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長,都會引起孩子的不耐煩和逆反心理。

所以在孩子知道錯的時候,不要反覆地揪著不放,反覆地在他面前提,小心適得其反。

16.破窗理論

人總是傾向於破壞髒亂差的環境,對於井然有序的環境會遵守。

所以孩子的教育需要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人民日報推薦的20個教育法則!建議父母好好了解。

17.籃球框理論

籃球運動一直風靡全球,在於籃球框,不太低,可以激發運動員的挑戰心理;不太高,可以減少運動員的無力感。

所以,給孩子設定目標時,不要太容易,他輕易做到了反而沒意思;但也不能過高,致使孩子達不到目標時,產生無力感。

18.路徑依賴

人的習慣就如走路一樣,選擇了一條道路就會沿著走下去。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所以教育的過程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

19.倒U型假說

壓力過小,沒有動力;壓力過大,成為阻力,只有壓力適中,才能激發孩子的挑戰欲,挖掘潛能。

20.天賦遞減原則

兒童的天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遞減,年齡越大,潛能越小,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