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比荒坟还可怕吗?

上官馨雪


如果看过张国荣和王祖贤演的《倩女幽魂》就会知道,为什么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

生活在现在社会中的人,不要说走过乡间的夜路,就连家里停电这种事情几乎也很多少经历了。要知道在古代,那些赶夜路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照明设施,有的人就连火把都没有,因此赶夜路,就只能靠月光,有钱的人可能会在集市上找家客店投宿。

那些没钱的人,如果找不到人家借宿,就只能住在野外了。但是,他们为什么宁可睡在荒坟堆也不去古庙呢?

因为危险啊!

在古代,除了城市,晚上的野外几乎就是属于没人管的禁地,尤其是深山老林。那就是土匪的天下,很多占山为王的土匪做的就是这种营生。

如果是在乱世,独自走在荒郊野外基本上就属于离死不远,基本上就是十里一个大土匪,五里一个小土匪,盗贼横生,恶霸满山。

这些土匪不仅杀人越货,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而且还很聪明,他们知道这些赶夜路的人往往会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因此就会事先踩好点,埋伏起来,等到那些赶夜路的人睡熟后,就乘机杀人越货。

他们最好的埋伏的地方就是古庙,因为古庙一旦年久失修,和尚跑光,地方政府再不去管,就属于一个公共场所。

对于那些疲惫的赶路人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去处,那些土匪就会去剪径,一逮一个准。遇到男的就会被杀害,女的就会被抢进山里做压寨夫人,处境非常悲惨。

在答主小的时候,还经常听到老一辈人讲起当年为解放之前的土匪的故事,那些土匪的老巢不是其他地方,就是答主老家河滩旁边的古庙里。

当时国民党执政,根本没有能力剿匪,甚至他们本身就跟那些土匪有交情,于是导致土匪的势力一天天做大,最后竟然发展成为跨越几个县的一股大势力,最兴盛的时候竟然有上百人的团伙,将整条川控制了起来。

他们的存在导致在白天也没有人敢到那条河川里走路,但是那些外地来的逃难的人不知道情况,从那条川里经过的时候,无一幸免,全部被洗劫一空,男人会被杀死,女人会被当成压寨夫人。

但是过一段时间也会被折磨致死,那些老太太们一提起那帮土匪现在都还很害怕,可见当时土匪猖獗到何种地步。

但是随着解放军的西北大剿匪,那些土匪全部被解放军和当地的青壮年堵在了河川里打死了。

那个土匪头子吓得藏在了庙后面的地窖里不敢出来,但是两天后也被搜了出来,地窖里堆满了人骨头和抢来的银元财宝。

当天晚上,那个土匪头子被枪决,听老人们说那天围观的老百姓很多,把河滩围得水泄不通,像过年一样。

这还是政治相对清明的近代,放在古代想想看,土匪简直就是无法无天,那些赶路的外地人怎么敢睡在古庙里呢,即使不被土匪杀掉,也会被那些野兽给吃掉。

而荒坟就不一样,坟址一般会选在风水比较好的地方,地势相对高,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起码不会在不见人烟的深谷,遇到危险也会有时间反应逃跑,虽然会遇到危险,但是相比较被人闷棍敲死,或者被野兽堵在庙里咬死,后果好多了。

所以不得不说,生活在现代真的是一种幸福。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欢迎关注“妖风的历史小社”,这里有最劲道的历史!

妖风小社


“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是句非常有年代感的俗语。它的意思并不是古庙比荒坟更可怕,而是说古庙比荒坟场看似安全,实则更不安全。

出门在外,“食、宿、行”三大要件,对于现代人而言皆非难事,带个手机和充电宝,万事大吉。唯有档次高低不同而已,但是都能哪怕最低档次也能保障你出行无虞。


但是古人不同,真的非常不方便。因为古人安土重迁,出远门除了做生意、逃荒、赶考、徭役,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公差。

出公差的,路途之上有官道、驿站,凭火牌,可以畅游全国,食宿往往不太需要太多担忧。唯独需要考虑的是驿站与驿站之间隔着距离,莫要天黑前赶不到下一个驿站。

但是对于普通百姓出行,那就真的考验人了。


因为要做好露宿荒郊野外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忍饥挨饿的准备;当然这些其次,一定要结伴而行。因为野路之上除了狼虫虎豹,还有绿林强盗。不论遇上谁,这趟是死是活,就都得纯靠运气了。

由于普通百姓走官道要花钱,所以只能跋山涉水,半夜之间仍在路上也是常事,前有古刹,后有乱葬岗,任凭君选。没一处是好去处,这时候,这句老话就起了作用,“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

这是古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因为这句话能流传下来,就证明这句话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崇山峻岭之中,深宅古刹可以以避风寒,所以凡是走道之人,皆愿意选择此地,以求庇护。但同时劫道强人、绿林好汉也是喜欢以此为根据地。


很多武侠故事或是聊斋故事,通常月黑风高杀人夜的故事都发生在深宅古刹。原因很简单,好人坏人在野外都会选择这些可以避风寒的地方。

那深宅古刹自然就是戏份最多的地方。陌生人在一起,风高月黑,彼此打量一番,必有邪念生出。更何况万一真的遇上劫道强人?


而古人出门身上少不得盘缠,因为那是唯一可以换来食宿的东西。但是古人没有手机支付,也不要过于信任古代的票号,基本上通存通兑,那也是清末的事情了。

所以古人习惯把铜钱用绳子穿好,盘起来捆在腰间,夜间夜不取下来,目的就是确保安全。把银子剪得碎碎的,缝在被褥里、衣角里、纳在鞋底里。总之出门在外,鸡蛋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目的也很明确,即便一处失了,还有另一处可用,不至于最终山穷水尽。

但是也正因为此,如果在古刹之中,遇到强人或是心怀歹意之人,必取你性命,然后脱干抹尽,细细收罗。


但是你若选择去乱葬岗,则不一样了。大家都怕鬼神,越是做坏事之人越怕鬼神。所以一般强人不会去乱葬岗。挖坟掘墓的也不希得去,因为这都是“荒坟”所在,葬的原本都是些“路死骨”,没又银钱可挖。

唯一担心的便是野狗子出没,但是由于久荒,尸骨早就被啃干净了,野狗子也早就不出没了。

所以看似安全的深宅古刹,实则因为有歹人而不安全;看似最危险的乱葬岗、荒坟场却因为没人愿去,却是最安全的地方。




炒米视角


关于“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这个说法我曾听爷爷提过,爷爷年轻时曾有过类似的遭遇。

据爷爷所说,他年少的时候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去邻村看戏,回来时天已经黑了,山路不好走,他们就决定留宿在邻村村外的一个庙里。他们从小也听大人说过晚上不要留宿在庙里,但是当时没有其他选择,他们一行几人便在那庙里找了个地儿睡下了,谁知道刚睡下便被闯进来的几个人给堵住了。那几个人看起来不好惹的模样,后来他们几个被抢走了身上仅有的一些财物,连爷爷新买的外衫都被抢走了。爷爷几个人被吓得一身冷汗,再也睡不着了,天刚蒙蒙亮便立马起身回村了,后来回想才发觉是遇到盲流子抢东西了,果然这黑夜的庙宇容易窝藏一些不轨之人,怪不得说晚上不要留宿庙里呢!



之前听爷爷讲这事儿的时候,我只当是平常事,不过是遇到抢东西的罢了,但其实细想,古人“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依据的。

首先,荒坟不仅不可怕反而适合夜宿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内心坦荡荡,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儿的人来说,荒坟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地方。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最怕鬼神呢,当然是做过伤天害理的坏人了!出门在外,大家最怕遇到的就是打家劫舍图谋不轨的坏蛋,而很多时候是怕什么来什么,特别是在社会不安稳的时期,拦路打劫的人有很多。在这个时候,走夜路的人在哪里落脚便是最重要的事了,你还别说,这个时候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荒坟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做坏事儿的人他不敢来,他亏心啊!亏心事做多了当然害怕鬼敲门,所以那些做尽坏事的人是绝对不会到荒坟来的,这里就是野外落脚的最好的地点。



另外,坟地一般地理位置是很不错的,适合在更深露重的夜晚留宿。坟地一般处于高岗上,因为高岗地的地下水位都比较低,不易积水,坟地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不能积水的。所以在以前夜晚赶路的人都会找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岗去休息,免于湿气侵体。这两点加起来,荒坟既是高岗地,又没什么坏人出没,虽然可能不是很舒适,但是却是图安全的人必选的。

其次,古庙看似安全实则危险重重

  • 古庙里易发生争斗和惨案

与荒坟比起来,很多人都认为古庙是一个好得不得了的留宿之地,至少能够遮风挡雨抵御风寒。其实大家都错了,在野外深夜,古庙是很危险的,赶路的行者旅人会想到来这里躲避风雨、歇息留宿,那些坏事做尽、打家劫舍的歹徒当然也会想到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地儿,他们才能得到好处,所以在古庙这样的地方周边,常常隐匿着种种危险。被抢夺财物还是小事,无非是破财消灾,但是很多时候遇到那些残忍的歹徒,那是可能连命都要丢在这里。

  • 古庙年久失修会有坍塌的危险。



相传,朱元璋早年参加起义军后曾遭到官府捉拿,打扮成乞丐模样的朱元璋仓皇逃窜,逃到一个古庙藏了起来。不料官府的人也找到了这个地方,料定朱元璋没处逃跑定会帮在这里,这可是藏身的好地方,于是便要进去搜查。可是还没进去门口就有人捂着脑袋出来了,原来是这破庙落下来的瓦片砸到了脑袋上,这行人顿觉的晦气,再看这门上蜘蛛网还在,便想这破庙这么破败定不会有人,便离去了。朱元璋死里逃生,连忙除了古庙,谁知他刚出去门身后的古庙便轰然倒塌,朱元璋吓得失魂落魄。

所以说“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是很多先人实践过后得出的结论,为后人作出提醒。


小姐姐讲史


“宁可夜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这句话我有着切身的感受。几乎成了我童年的阴影!


小的时候喜欢缠着父亲讲一些历史故事。有的时候父亲也会讲一些关于自己的早年经历和事迹。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大多数人一样去山西经营过砖窑。那个年代只有绿皮车沟通着全国的交通和各个省之间的长途运输。父亲都是从济宁邹城先去山东德州,然后坐一夜的火车赶往山西太原,然后前往晋中榆次等地。往返的时候也是先从山西太原坐车抵达德州,然后再转客车到达济宁邹城。

相传有一年,火车抵达德州之时已是下午。然后乘坐客车到达邹城时。夜色已经很晚。月亮已经挂在半空,时间大约是晚上9:00~10:00左右。然后从邹城车站往我们家大约有30公里的路程。父亲没有选择留宿在县城里,而是直接背起行李便往家赶。

走了大约十几公里之后,时间大约到了半夜。因为坐了一夜的火车,然后又不停的转车。父亲感觉比较累,便找了一个路边的高岗把行李一放,枕在行李上睡了一觉。

直到东边拂晓,休息了几个小时的父亲醒了,发现周边就是一个乱坟岗。其实也不算是一个乱坟岗,实际上是某一个姓氏的林地。一个个坟墓按次序排列着。

父亲发现自己在坟墓地里睡了一夜,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后怕的。而且父亲告诉我:其实在更早的以前人们赶夜路累了之后,一般都会选择一块高岗地休息。而高岗地因为地下水位较低且不易积水,而往往都是别人的坟墓林地(备注:在平坟运动以前,广大的农村拥有着大量的各个姓氏的坟墓林地)。也就是说人们并不害怕夜宿乱坟岗。但是却让小时候的我感到后背发凉!



反而恰恰相反的是,以前的人在夜晚行走太累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时,即使周边有一些古庙破屋也都不会贸然进去的。这是因为古庙破屋尽管看起来可以遮风避雨,有所遮挡,但是往往被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们占据或者当地的“响马”(麻子)常常光顾。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异地他乡赶夜路贸然进入古宅旧庙。很有可能会被欺负甚至被抢夺财物,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


以上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社会治安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当一个人远行至异乡时,如果不幸冒犯了当地的地痞流氓,或者被当地的土匪响马盯上。即使被人抢走财物,杀害性命真的也很难被人发现。而你的家里人也只会认为你远走他乡之后再无音信,是死是活下落不明而已。纵然报官都是徒劳无用的。

因此,中国的古人便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宁可夜宿乱坟岗,不可乱入山神庙”。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在异地夜行之时,切莫与当地人发生任何的冲突也不要被当地的流氓土匪盯上。想要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夜宿在乱坟岗便基本上不会与当地人打交道。这样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珞珈山的猫


中国有句老话,叫:“宁宿荒坟,不住荒庙”。

大意是说:出门在外,如果晚上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宁可睡在荒草狐地的野坟,也不要到可以遮风挡雨的古庙睡觉。

与之类似的话还有“一人不进庙,两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等等。

这些话都有一个共同点:人性的恶。

那么,“宁宿荒坟,不住古庙”这句话里所表现的“恶”,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聊斋志异》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相传,有个名叫王五的布商,常年外出卖布行走江湖。有一年,走到青州地界,天色将黑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在王五想着晚上在哪里落脚时,忽然看见一座荒庙,此庙门墙破烂、草木伶仃。

王五心下想:倒也是个遮风避雨的好去处,就进了这座寺庙。

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座荒庙里竟然还有一个和尚!王五心中还激动了一下,毕竟,荒山野岭一个人住在庙里也挺瘆人的,有个和尚陪着,也能壮壮胆。

和尚见有生人过来,也是热情之至,佛号不止,忙请王五入庙。两人互相问候一番之后,和尚双手合十,道:

“今如有善信,暂起山门,亦佛面之光。”

什么意思呢?施主啊,您看我这荒庙,山门被人偷走了、佛祖也掉漆了,您能不能行行好、施舍一些,好让佛祖脸上有光?

和尚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这儿又是人家的一亩三分地,王五怎敢拒绝呢?想也没多想,便答应捐资修庙。和尚见王五说话如此干脆,衣着又十分阔绰,料定他身上还有很多银子。于是,和尚领着王五进了寺庙之后,指着庙里的大小殿宇,说,这些都需要捐钱修缮,您看您能不能再捐些?

王五这时才缓过劲儿来:“这和尚分明是讹上我了!”

不过,毕竟是和尚的地盘,谁知道这些大殿后面,是不是还藏着和尚的同伙。王五卖布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场面。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坚决拒绝,然后麻溜儿离开就行了。

谁知,王五拒绝的话还没说完,和尚不知从哪里拿出一柄戒刀,威胁王五将钱交出来。王五无奈,只好把钱全部拿出来,并恳求和尚放他生路。和尚却恶狠狠地说:

“君竭资实非所愿,得毋甘心于我乎?不如先之。”

意思是说:看你这么不情不愿的,肯定对我怀恨在心,这要是让你走了,那还了得?不如送你上路吧,下辈子当个好人。

王五临死之际,方才想起,很久以前,长辈们对他说过的一个忠告——宁宿荒坟,不住荒庙。

出门在外,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一个人睡在荒坟,顶多就是跟狼虫虎豹打交道,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若是睡在荒庙里,且不说这荒庙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一旦遇到歹人,跑都跑不掉啊!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有过和王五差不多的经历。《徐霞客游记》记载:

1618年,徐霞客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隶徽州府齐云山时,天降大雨,他无处落脚时,恰好看到一处荒庙,便住了进去。荒庙里除了他,还有五个和尚。夜深时,徐霞客被五个和尚团团围住,欲杀之而劫财。

谁料,这五个恶和尚虽然常年行恶,这回却啃了个硬骨头——他们死也没想到,徐霞客是个练家子,且有高强的武艺。徐霞客常年游历在外,也算是“阅人无数”的老江湖,岂是这几个恶和尚所能比拟?

三下五除二,徐霞客就将这五个恶僧拿下,次日将他们押赴衙门处置。

试想一下,如果徐霞客没有高强的武艺,怎能孤身闯荡江湖数十年而毫发无损?即便如此,不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徐霞客依旧不敢随意睡在荒庙。

细细想来,单是《水浒传》里,发生在荒庙里的“故事”,真真不能算少。

比如说,林冲上梁山之前,风雪山神庙杀死陆谦;武松上梁山之前,在一个古庙里差点被孙二娘给剐了;武松在去梁山的路上,又在蜈蚣岭的一座破庙里,杀了几个恶人;赤发鬼刘唐落网,也是在一座破败的荒庙等等。

看来,荒庙的可怕,早在明朝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荒庙本身并无可怕之处,真正让人害怕的,是出没在荒庙里的歹人。就像在一座城市里,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天桥底下过夜呢?


记者李满


说起俗语,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因为俗语大多是,人们口口相传,毫无科学依据,都是一些鬼神之说。但是俗语文化,既然能够传承千年,就说明其中,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则俗语。为什么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这里面隐藏的是古人的智慧。

“荒坟”和“古庙”,有什么说头?

大家有所不知,古代的举子们,为了谋求功名,就要上京赶考。而在多数读书人之中,大多都是家境贫寒。为了考试,就要提前来到京城。

而在路上,就要面临三个选择。第一,就是住客栈。但是大多数穷人,根本没钱住客栈。因此就剩下另外两个选择。一个是住荒坟,一个就是住古庙。

古代由于通信很不方便,很多古人死在路上,无人问津,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他们的尸体无人认领,自然就成为了荒坟。

而古庙的产生,就是人们为了鬼神之说,心中有信仰的,就建造古庙来请愿。古庙中一般不是神就是佛。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很多古庙变得十分冷清,甚至荒废掉。

提起古庙,很多人就想起了《倩女幽魂》中的兰若寺。聂小倩和宁采臣,就是在这里认识的。荒坟和古庙,很明显是前者更加吓人。那么为何还会有,“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呢?

看似无法理解,其实蕴含古人智慧

古人之所以会选择荒坟,也不建议去住古庙。原因大抵有三点。

第一、古人信仰鬼神之说,认为到了夜间,是鬼神肆意横行的时候。而古庙,便成为了它们的聚集所在。

第二、古代多有强盗、小偷之类的人,过往的考生住宿在古庙之中,很有可能被强盗洗劫一空,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第三、古庙大多年久失修,要是运气差,赶上个刮风下雨。古人住在古庙之中,很有可能面临坍塌的危险。

而荒坟却大有不同。荒坟虽然听起来吓人,阴气重。却正是因为,古人都敬畏鬼神,住在荒坟才更加安全。那些强盗、小偷也都不会去那里。

而且荒坟地处广阔,也没有庙宇的塌陷危险,反而极为安全。至于荒坟的可怕,哪里有什么鬼神呢?其实就是人们的内心作祟。

古人认为“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听起来匪夷所思,细细品味,其实也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从上述三点来看,古庙的确比荒坟更加危险。只是人们始终,难以将对鬼神的敬畏忘掉。所以真到选择的时候,都不免要再犹豫一下。


十点历史君


古庙是否比荒坟可怕,看看徐霞客和朱元璋的古庙遭遇,应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徐霞客古庙遇险

1618年,徐霞客为了增补《游白岳日记》中的游记内容,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隶徽州府齐云山婺源段莘的祥光路。因祥光路上有“五里建亭,十里设庙”之说,共有亭20余座,庙10余座,还有“天下祈福地,如愿齐云山”之称。

一日,徐霞客来到一座必经的进香古庙,该庙始建于元朝初年,位于辞香亭的前方。相传,庙旁有一片水塘,水塘边有一个隐秘的藏宝洞,洞中藏有无数珍宝。后来,多有人前来寻宝,结果均“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正所谓:“财宝动人心。”依旧有不死心者,不远千里来到此处寻宝。不知从何时起,又是从哪里来了五个假和尚,也是寻宝之人。由于盘缠用尽,寻宝成空,随心生歹念,占据古庙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徐霞客可是走南闯北、阅人无数的“老江湖”,初打交道,便看出几人对自己心存歹意,随心生警惕。虽说他是旅行家、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但他同样也有一身武艺,要不然岂敢孤身一人“独行天下”。

正当徐霞客打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时,突然冲进来五个大汉,将他围在了中心,想要将他拿下。谁知,徐霞客武艺高强,反将五人打翻在地,并交予不远处的溪口镇公署进行处置。

假如,徐霞客是一个普通的过路人,必然被这五个歹徒所害。因此,可以说,古庙是歹徒占据的主要窝点,凶险万分。

朱元璋古庙脱险

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后,曾一度失利,并遭到官府缉拿。

一日,朱元璋化装成乞丐,刚从凤阳城中逃出,不幸被一名想领朝廷赏银的叛徒出卖,进而遭到官兵的追捕。

逃跑途中,朱元璋想到了一处古庙可以藏身,立急奔了过去,并躲到了神像后面,门口破损的蜘蛛网竟然奇迹般被蜘蛛迅速“修补完整”。不久,庙外传来官兵的脚步声和说话声。有人说,逃犯应该没有进庙,庙门上的蜘蛛网还在;有人说,管他了,进去看看也无防。说着,就有人向庙门方向走去,没走几步,竟然惨叫一声,抱着鲜淋淋的脑袋退了回来。原来,由于古庙常年失修,大风吹过,房檐瓦片突然掉落,正好砸在了那名官兵的头上。

众人一看,感到这里实在晦气,急忙转身返了回去。

朱元璋心知已经安全,随后走出古庙,准备另谋去处。谁知,当他刚刚走出庙门,就听身后连续传来“咚嗵”之声。当他回头一看,吓得连呼侥幸,原来是庙顶突然坍塌。

身为“逃犯”的朱元璋,也将避难之所选在了古庙。可见,古庙多为罪犯栖身之所,极为凶险。同时,由于古庙年久失修,极易发生坍塌事件,更是危机重重。反观荒坟,最多只是受点雨露风霜之苦,却无人身安危之险。因此,相比之下,对于出门在外,又错过宿处的异乡客来说,荒坟反而比古庙更加的安全。


祥子谈历史


一是古庙阴森恐怖。古庙一般都设在荒山野岭,好点的还有点香火,差点的什么都没有。只有几尊面目恐怖的泥身塑像在那里,让人恐惧无比。蒲松龄《聊斋志异》里就有不少关于进京赶考的人夜宿古庙而发生种种怪异事情的故事。因此,有些人宁愿在坟头上睡一觉,也不愿在古庙里住一宿,这是有原因的。

二是古庙容易有是非。尽管古庙小,和大的寺庙不同,但毕竟有些香火,比如香客送来的贡品、食物,捐献的钱财衣物。这样就容易让贼惦记。特别是在古代,一些劫匪毛贼都藏匿于古庙,一旦有人住进来,就会遭到抢劫,甚至会丢了身家性命。因此,民间就有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算是给人提醒。

三是古庙阴气太重。许多古庙因长期得不到修缮而破败不堪,塑像残缺不全,灰尘、蜘蛛网到处都是,阴气特别浓,而且空气流通不畅,甚至会有有毒气体。这样的话,一些人就不可能在这里居住。荒坟呢?虽然也可怕,但还算“接地气”,空气也不错,有的还能看到不远处的灯光,而且小偷劫匪也不愿意关顾一个荒坟,相对就比较安全一些。因为成年人都知道,人死如灯灭,什么都不会存在,更不会有鬼神。

这是我的理解,非喜勿喷。


戏品聊斋


为何古人说“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难道古庙比荒坟还可怕吗?

说实在的,面对这个挺神秘的问题,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便是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一个故事。我想听了这个故事,对大家理解“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这句话,可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帮助。


北宋年间,一张姓秀才前去京城赶考,因家境贫寒,所凑盘缠拮据,一路上自然是能省就省,再加上考期临近,更是心急火燎,饿了,就在路边小摊打个尖儿,困了,找个极便宜的车马店打个盹儿,一门心思就是着急忙慌地的赶路。

因为心里有事儿,脚下便走得急切,以至常常会错过了住宿的地儿,没办法了有时只好找个破庙栖身。

这天,当走到直隶河间地界时,眼看天色暗了下来,荒郊野外的也没有个人家,更别说什么小客栈可以投宿了。无奈之下,又往前走了七八里地儿,发现路边有一个破庙泛着点亮光儿,赶紧走了过去。


小庙破败不堪,看样子有些年头了。院内杂草丛生,大殿上尽是灰尘,四周墙角布满了蜘蛛网,应该很少有人来过了。供奉的佛像也因灰头土脸儿,很难辩清是何方神圣。

只见居中摆着一个案桌,一盏似着似灭的油灯,泛着昏黄的光亮儿,一个年过半百的和尚,披着件儿破袈裟,端坐在蒲团上,正在诵着经。张秀才上前对僧人深施一礼,请求留宿一晚。

谁知那僧人闭着眼睛连看也没看他,喃喃自语道,此地不能久留,还请施主去他处借宿。张秀才又央求和尚,天黑路远,还望师傅行个方便。


这时那僧人才睁开了双眼,看了他半响儿,略显为难的说道,不是不留你,此地非贫僧一人居住,你若借宿也行,可须依我才是。

见张秀才一脸疑惑,和尚解释道,待会儿来人了,你便说是我本家侄儿,此次为寻我而来。听了这话,张秀才赶紧允诺依言而行。

赶了一天的路,他也真是累了,找了块空地儿,铺了些杂草,倒头便睡了。没过多久,只听门外有人大声说道,咦~今日怎么有生人味儿。张秀才心里一惊,这是什么人,莫不成生了一个狗鼻子?

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有两男一女进来了,看见他表情显得怪怪的,张秀才心中难免忐忑,赶紧坐了起来。只听那僧人说道,这是我的本家侄儿,寻我至此。


三人闻听后,一脸的不高兴,悻悻然地坐了下来,不过投来的目光还是阴森森的,张秀才暗叫不好,难道掉进了强盗窝儿不成。

如此一来,受了惊吓的张秀才睡意全无了,那和尚呢,仍在闭目打坐。片刻儿,只见一人从布口袋掏出几个白面馒头,招呼张秀才一并过来吃。张秀才走了一天,也是饿极了,便也顾不得那么多,就想伸手接那馒头。

不料却见那和尚,突然用一木棍打将过来,落地的馒头竟变成了一个活蹦乱跳的蛤蟆,张秀才大惊失色。

另一男子见状嘻嘻笑道,大师的亲戚刚来,为何要变戏法儿戏弄人家呢。这几天气格外寒冷,不如饮上几杯酒,暖和一下身子。说着,那人从酒壶里倒了两碗,先喝了两口,顺手把另一碗递了过来。


张秀才看着碗里的酒,不敢饮用,眼睛投向了和尚。和尚双目微垂道:出门在外,岂能随意饮酒。 张秀才心里一慌儿,碗里的酒洒了一地,竟是红殷殷的血水。

这下,那三人才算作罢,这一连串变故,弄得张秀才心惊肉跳,睡意去了几分,只是到四更左右,实在困了才睡了过去。

朦胧中,他只觉得有人再脱他的衣衫,睡眼惺忪的他一看,竟是那个妖娆的女子。


虚幻中,张秀才被一木棍打醒了,定睛再看,哪里是什么美女,却是张着血盆大口的女鬼,呲牙咧齿十分恐怖,正冲着张秀才怒吼。

女鬼见和尚坏了她的好事,暴跳如雷,气得哇哇地乱叫。

那两男子也跳将起来,直奔和尚而来:和尚,你与我们一样是鬼,装什么菩萨心肠,他根本就不是你的侄儿。今天就让他给我做个替死鬼。

张秀才没想到他们竟都是鬼,心里更是慌张害怕了。就见那和尚在对付那三鬼的同时,一把将他推出窗外,大声吼道,还不快快逃命!


张秀才一路狂奔二十余里地儿,连口气也不敢喘儿,天蒙蒙亮了,见后面没有鬼追来,才一屁股坐在了地下。

后来张秀才中举当了大官,为为感激僧鬼的救命之恩,还请人专门给他做了超度。

作为唯物主义者,这个故事自然不可信,肯定是人为编排的,可这也从一个侧面上说明,古人认为破庙是那些孤魂野鬼的聚集之所,不宜作为赶路歇脚之地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古庙地处偏僻,也是强人土匪出没之地,比如我们知道的飞贼燕子李三就常常以破庙作为栖身之所。


而荒坟地呢?按常人思维讲,应该是阴森恐怖的地方,其实却不然。坟地里安静,不会有人打扰,尤其是古人出门赶路,身上多少也会带一些银两,如果夜宿破庙,极有可能与那些在此落脚的强人撞个正着。

坟地呢,强人是断然不会去的,自可放心的一觉睡到大天亮儿,不会有财物失窃被抢之忧。

看来古人是并不信什么鬼神的,之所以有“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说法儿,我看是为了提防盘踞荒野古庙,祸害人间的强人魔头,而不是什么阴间的孤魂野鬼。

张秀才古庙遇恶鬼的故事,只不过是为提醒人们夜宿古庙时,要警醒留意,注意自身安危有意编撰而已。你说对吗?


大美威海幸福银滩


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与你分享。


“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其实说的还是人心。人心之恶,胜于恶鬼!

在我看来,古庙就像是一个捕鸟器,而投宿其中的人,就是那只鸟。

古庙之中多险恶

莫说古代,就是现在,若是投宿古庙之中,一个人倒还好,倘若突然进来一伙人,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特别是一个女子,那可能就更不好说了。



突然想起我曾经的一个遭遇,晚上十一点多下着大雨,我进到一个ATM屋里避雨。不一会进来三个穿着打扮都很流里流气的人,对着我上下打量,我不自觉的提起了防御之心,保持着安全距离。这还是在城市之中,倘若真是在荒无人烟的古庙,我的防御心估计得提到百分之百,脑海里肯定在脑补各种应对之法了。

古庙能为人遮风挡雨,却挡不住人心之恶。古庙之中,少了社会规则和法律的束缚,全赖人心善恶。

另一方面,古庙多年久失修,倘若是一个点背,遇到倒塌,那可真无处说理,找谁讹去。

荒坟之间唯恐惧

夜宿荒坟,唯一的危险就是自己脑补的各种恐怖画面。

小时候住在乡下,大院对面的山有着很多坟,在晚上偶尔会看到绿色的“鬼火”跳跃。那会大概六七岁吧,看到“鬼火”就像看到烟花一样兴奋,呼朋唤友一起站在院内围观。

小时候也皮,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有一颗桑树是从坟墓里长出来的,我们几个小伙伴居然不管不顾的爬上树,摘桑葚吃,吃得一嘴紫。

那会也真是大胆,躲猫猫还躲在闲置的空棺材中,大晚上居然还躺睡着了。我爸发动院子里的人到处找,后来寻着呼噜声才把我从棺材中拎出来,我爸那个脸啊,铁青着,要不是我妈拦着,那棺材当夜就能派上用场了。

说这些,其实就是想说荒坟其实没啥可怕的。只是咱们越大越惜命,胆子也越来越小,脑补出各种恐怖画面,自己吓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那种荒废多年的屋子,给我一种很瘆人的感觉。

倘若一个地方,一边是荒废的楼房,一边是坟墓,我绝对就搁坟墓那旮沓睡觉了,在荒废的楼房里睡觉更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