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说:知了壳是个“宝”,你知道它在农村生活中有什么用吗?

新大风歌


现在正是知了多的时候,不过我们甘肃农村这边似乎知了不是很多,但是前两年在北京的时候,北京的夏天知了还是特别多的,而且叫起来声音很大,知了的个体也是很大的,这足以满足了我没有见过真实知了的好奇心。

在小学课本上就知道知了也叫做蝉,而且会有蝉蜕。知道知了为了一个夏天的叫唤,在背后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苦难,这是在课本上都有说明的。

知了壳也就是蝉蜕,是一味中草药,农村老人都是这样说的,还有一些阴阳先生在给家里面做法事的时候偶尔还会用到一些蝉蜕,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好找的。在药典名著《本草纲目》里面记载:“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为末,酒服二钱,可治疗破伤风”。这就说明了知了壳的药用价值,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而已。

1、 知了壳具有清热解毒、散热疏风、明目定惊的功效

在农村里面对应这3种病灶可以治疗小儿惊觉、破伤风、风寒、咽喉咳嗽肿痛等这些比较常见的病症。因此在以前每年这个时候农村里面 收集知了壳的一些小贩子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村子里面会有捡拾知了壳拿来卖钱的这么一个风气。

2、 知了壳与知了猴的微妙关系

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而知了壳是知了猴幼虫在长大的过程当中蝉蜕的一种产物,所以两者都是具有入药的功效的,现在知了猴也是一种美味,尽管我没有吃过。

这看起来似乎有一些残忍,知了猴一般情况下是在晚上去找,这个和找蝎子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知了猴是在树上或者是树底下去找,这就不叫容易了。

老农说:知了壳是个“宝”,那就是一个宝,而且还是个好宝知了壳现在正是采收的最佳时节一直可以持续到秋季,采集来的知了壳既可以自己卖掉又可以自己留下来用药,这就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好做法。


宁宁说的话


有一年爬山,正好是夏天,看到村里一个婶子边走边四下撒麻看,出于好奇便问道:婶子在找啥?


婶子是村里的半拉中医,而她所具备的中医知识,都是那些年老人们使用的偏方,并不是依据书本中的知识得来的,婶子微微一笑:找知了猴蜕下来的壳啊。我赶紧跟了句:干嘛用的啊?

“”看看你们这些孩子们,竟然连以前老人们经常念叨的这些最基本的小偏方知识都不知道,我们从小知道这些知了壳的作用,知了猴的壳治疗眼疾最好。”

被婶子一提醒,我猛然想起来了,小时候我们在菜园里的梧桐叶子上捡到的知了猴蜕壳,拿回家以后,父母讲过了啊,可以治疗眼疾。只是这么许多年也不用,也不提,因此忘记了。


当年我们确实也捡过很多知了猴的壳,那时候捡一夏天,拿回家晒的很干燥,然后卖到药店去,可惜这玩意听着价格不错,但一过秤,一堆知了猴蜕壳卖不了几个钱,没份量。

一路爬山,一路帮婶子捡蝉蜕,大山里的蝉蜕个头只有山下蝉蜕的一半大小,婶子说山里蝉蜕效果比村里的好多了,因为山里有很多药材类树木也是知了在上面吸食汁液的地方,知了体质自然比山下的好,产下的蝉卵变成的知了猴都跟山下的不一样。

最后问了婶子这玩意应该怎样食用,原来拿回家的蝉蜕要经过浸泡,多次清洗,然后晾晒,晒干后慢火在大铁锅里拢熟,弄成特别酥脆的样子,最后研成粉末,到时候用水冲着喝就行。

蝉蜕是中医书本里的一味药材,有时候我们去买中药,看到医生开的药方里有蝉蜕,就是我们的知了猴蜕壳。


看农村说农事


知了壳,它的学名叫蝉蜕。不过有的地方叫蝉衣,而我老家四川南充则称之为蝉壳。

说起知了壳,我们家房子后面的柑橘园里面,一到夏天就特别多。小时候,我经常拎个布口口袋去柑橘园里面捡知了壳。

那些知了壳就沾在柑橘的叶片上,用手轻轻一拿就取下来了。然后凑在一起,等到装满一袋子就拿到街上去卖掉,街上很多人收购的。

小时候,我也不知道知了壳有什么作用,只知道捡到知了壳卖掉以后,可以换一些零花钱。

后来结婚以后,我儿子五个多月时,有段时间经常晚上哭闹,整晚都睡不好觉。吃了许多药都不见效,后来去一个老中医那里,他开了一服中药,里面就用了知了壳。

说也凑巧,我儿子吃了那个中药以后,晚上就不哭闹吵夜了。

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知了壳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材,可以主治风热感冒,咽喉庝痛,声音嘶哑,以及小孩夜哭不安等病症。

补充:知了壳虽然是药材,但也要经过医生开处方配药以后才有效果,大家千万别乱吃哦!


李茗说乡村


知了壳是知了猴蜕皮后的空壳子,我们这里叫”子闹阙“(此处为方言的音译),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夏天,村子里就有小商人以1分钱/个的价钱收走了,当时好奇的问过门口的老大爷收这东西干啥?他说这是一味药材,倒腾出去他能赚点糊口钱。

这个知了猴其实就是夏天的扩音器金蝉的幼虫,每年的热天,知了猴就会从湿润的泥土里一个个的爬出来,然后找个就近的树干不断往上爬,爬到累了爬不动的时候就会歇下来,慢慢的完成蜕皮这个过程。

那会我和我弟为了多捡上几个知了猴,换钱买冰棍和冻汽水,总是拿个长竹杆满村子挨个树上去找寻,看到这有人可能会问了,捡这东西为啥还要拿杆子,其实知了猴很少就地脱壳,治疗壳几乎都在树干半中腰或者高一点的树叶子上面。

我发现这个知了猴往往多是在晚上蜕壳,而且我严重怀疑这个蜕壳的过程可能知了猴也很痛苦,所以它才会满树的爬,有的会爬到很高的位置才蜕壳,我们带上个竹竿是为了更快速准确的拨下来知了猴的壳子。这壳子通身金黄,和知了猴的长相没有什么两样,腿部依旧有少量的黑色短毛,脚上的钳子依旧很锋利。

这知了壳是一个药,小时候,村子里的医疗不发达,治病都是靠方子,各种想不到的东西都会被有经验的老人拿来治病,记得有个小娃儿总是半夜喜爱哭闹,他奶满村找人打听,最后有人告诉她回去找上几个知了壳,洗净晒干,放在火炉子上慢慢焙干,然后放在锅里添点水熬煮了十五分钟,给小娃儿喝几天,说是对这个小儿夜啼有点用。

后来也不知道为啥,收知了壳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家窗台上依旧有一点没有卖出去的知了壳,有一天村里三爷来串门子,拿知了壳做了一个模型给我们小孩子玩,那会没啥耍,这个新奇玩意竟然也吸引来了一群朋友玩了好几天。

你还知道哪些知了猴的用处呢?欢迎留言分享。我是布衣,每天分享点三农事儿,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布衣小农人


我是乡下小三哥,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儿。

我记得小时候放暑假没事了,想买零食没有钱,就找父母要,我爸爸就说你们去地里找知了壳吧,卖了钱买好吃的。就只有苦逼的跟朋友一块去梨树地里大眼瞪小眼找知了壳。因为知了壳都在高处,需要抬头一直看高处,看的脖子疼,就为了心中那点吃的,大夏天也不怕热,一转就是一下午。那会还小只知道知了壳特别贵,但是相当不太好找,因为树上好多树叶子遮住了,所以找一天就只能找很少一部分。



这几年还是经常在村里碰到有人收知了壳,价格是一年比一年贵,因为数量一年比一年少。现在在农村最低100块钱一斤,问这些收知了壳的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作用,只知道知了壳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经过最近几天小三哥查看翻阅各种资源了解到它的一些基本作用,知了壳属于中药材,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作用。当然我们平时的一些症状,比如咽喉肿痛,声音沙哑,小儿夜哭等基本症状也是有明显效果的。如果单纯的吃知了壳发挥不了它的真是作用,需要我们搭配各种中草药。这个小三哥不懂医学方面的事情,需要具体问老中医给你开药房。切记不要自己随便吃,以免有不良反应。



在我身边没见过有人吃这个知了壳的,在诊所也没见医生开过这个中药。不知道每年收这么多的知了壳都用在了哪些地方。我是乡下小三哥,分享自己的见解。


乡下小三哥


现在正是捕捉知了猴的季节,我们这里管知了猴叫爬蚱,对于爬蚱和爬蚱皮都是我们孩子的最爱。现在虽然说爬蚱比较难捉到了,但是其价格比较高,每只在0.7元左右。爬蚱皮的价格在260多块钱一斤。对于爬蚱皮有什么作用我不是医生不能够说的明白一些,但是却又一样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说在吃爬蚱的时候没有把皮剥干净的话有可能会出现过敏的情况,我就是在2017年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所以现在我都不会再去捉或者吃爬蚱了。



没事的时候在我们村里的几个大坑里领着孩子们钩爬蚱皮是比较好的运动,既能够孩子们体会到玩耍的乐趣也能够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因为没有被我们在晚上捉住的知了猴,那应该是爬的比较高或者爬的比较隐蔽的地方,所以找爬蚱皮也是一个考验人眼力的工作。一般我和孩子们一年都会找到将近半斤的爬蚱皮,这样的话也能够卖百十块钱呢!利用这些钱可以给孩子们买一些吃的和玩具。也可以买几本书让他们学习。


豫东小农


在我们桂北农村,不少人家都是依山而居,一到夏天,屋前屋后的树上,就满是彼此起伏的知了叫声,听起来热闹得很。

小时候,我们经常从山脚的地里捡知了壳玩儿,刚蜕下的知了壳是浅棕黄色的,带点半透明,中间是空的,稍微有点弯曲,仍大致像一只知了的形状。因为,知了壳就是蝉蜕,是蝉由幼虫变成虫时蜕下的皮壳。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一位住在山脚下的男孩,每年暑假都能捡到好多好多的知了壳。他家屋后全是大树,捡知了壳得天独厚,每天早上起床后,跑到屋后的大树脚下就能捡回好多知了壳,顺着树干一瞧,又能抓到不少知了壳。所以,这位男孩捡一个暑假的知了壳下来,在开学前把知了壳送到药材收购站,能拿到一两百块钱,一学期的零花钱就有了。

知了壳是一味中药,现在药材收购商收购知了壳的价格一年比一年贵,但在我们当地农村,虽然知了还是很多,但已经很少有人再为卖钱去找知了壳了。

知了壳作为一种中药,用途很广泛。据称,知了白天鸣叫,夜晚安静无声地歇息,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因此,知了壳常被用来治疗小孩夜啼哭,并且对成年失眠也有一定效果。

此外,知了被认为是饮风露而长的,性味甘寒,有清散风热的效果,因此,夏季一些消暑茶或消暑饮料里也会加入知了壳,是不是很神奇?


田园漫记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是四五岁的时候,就经常看到老家有很多的人,去野外收集知了猴的壳,据说他们收集这些知了猴的壳到达一定数量之后,就会卖给一些药店当做药材。那个时候多少钱一个现在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知道有很多老人会经常去一些菜园子的周边寻找知了猴退下来的壳,我记得以前见到最多的地方就是在桃树上面或者是在一些竹子的上面经常看到。

最近这两年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老家知了猴的数量越来越少,而且知了也是越来越少,因为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天气非常炎热,每当人们中午在休息的时候,最烦人的就是知了的叫声,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真的是此起彼伏,好像是彼此约定了,这边的知了刚刚叫完我们这边的知了又开始叫了,一天下来就没有停过,直到晚上的时候知了的叫声才会停止。但是当知了晚上不叫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去拿着手电筒到处去摇树,知了就会直接追着灯光直接掉到我们的眼前,捡起来就可以,所以一个夏季的话,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吃到很多的知了。

可能是由于人们过度的捕捉知了,导致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少,农村现在可安静了,并没有很多的知了叫声,反而比较怀念以前的那种环境。很多人现在都越来越喜欢吃农村的野味,所以周边县城的人都会在晚上到农村去抓知了,导致现在农村知了数量越来越少。现在在我们县城一个知了就能卖到一块钱,确实价格比较高。去年我们这边还有人经常去抓知了卖钱,一个晚上就能赚两三百,但是今年感觉不行了,因为数量很少,所以一个晚上也捕不了多少。


以前小时候听长辈说知了猴的壳好像是可以治疗眼疾对眼睛比较好,但是具体怎么用这个还是需要去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才行,而且知了猴的壳用处还有很多,据说如果小孩子喜欢哭闹的话,用知了猴的壳煎水喝也是有一定的效果。当然这些我都是听老人说的,具体有没有效果,我是没有试过的。既然很多人到农村去收知了猴退下来的壳,那么说明知了猴的壳必然是有很大用处的。你们觉得知了猴的壳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欢迎在下方里面讨论。


少三番


知了壳

【别名】蝉衣、蝉退、蝉壳

【来源】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主治病证】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音哑咽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风热或肝热目赤翳障

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椭圆形而弯曲,长约3.5cm,宽约2cm。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头部有丝状触角1 对,多已断落,复眼突出。额部先端突出,口吻发达,上唇宽短,下唇伸长成管状。

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 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钝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气微,味淡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晒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止痉用量宜大

【化学成分】本品含甲壳质、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等

【药理作用】药理学研究证明有抗惊厥、镇静及解热作用

温馨提示,中药的使用请遵医嘱,勿自行服用!



韶山印像


随着夏季的到来,农村又想起了小时候那种熟悉的声音--知了的叫声。虽然说知了是害虫,会影响果树的生长,但是最近几年知了却成了很多农民的发财宝贝。

因为知了幼虫的美味,受到很多城里人的追捧,有农民晚上去野外捡拾知了猴白天拿到市场上去卖,一季下来也能收入几千块钱。还有的农民比较有头脑早几年就开始了知了猴的养殖,几十元一斤的知了猴也让很多农民是发了财。

其实值钱的不仅仅有知了猴,知了壳同样值钱,知了壳在中医中称为蝉蜕,蝉蜕一般略成椭圆形而弯曲,表面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开,裂口向内卷曲,脊背两旁具小翅2对;腹面有足3对,被黄棕色细毛。腹部饨圆,共9节。体轻,中空,易碎。无臭,味淡。具有疏风清热,明目退翳、定惊解痉的功能,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不利,麻疹、风疹抓痒;风热或肝炎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障;小儿高热惊厥,破伤风四肢抽搐等症。

知了猴一般在夜晚爬出地面,经过一晚上的不完全变态反应,退出之前的壳,打开翅膀,周深的颜色也有先前的棕色发展成黑色,具有了飞行能力,飞走的知了剩下的壳就可以入药了。一般每年的春夏两季进行采收,采收后清理干净上面的泥沙几个入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