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和什麼因素有關係啊?如果孕媽經常很懶不想動,胎兒是不是會隨媽媽?

蕭筱育兒經


胎動和孕媽的身體情況、胎兒的性格、胎兒的狀態以及外部環境都有一定的關係,孕媽能夠感覺到的胎動早晚多少還與孕媽對胎動的敏感程度有關係。

但是胎動和孕媽的運動多少沒什麼關係,即使孕媽不怎麼動,胎兒睡醒了也是會自己動的。

胎動和什麼因素有關係?

其實早在孕7周,胎兒還不能算是“胎兒”的時候,還只是胚胎的時候,就已經會動了,只是那個時候還太小,動作太輕微,我們完全感受不到。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開始長大,胎兒在肚子裡的動作慢慢變多,力度變強,孕媽們才能夠開始感覺到胎動。

1、孕媽的敏感程度

  • 比較敏感的孕媽媽

早在懷孕4個月左右,就可以感覺到胎動,這類孕媽媽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胎動,因為她們能夠感覺到更輕微的胎動。

  • 不太敏感的孕媽媽

一般要到懷孕5個月左右,才能第一次感覺到胎動,這類孕媽媽因為感覺不到太輕微的動作,感受到的胎動可能就會少一些。

2、孕媽的身體狀況

胎動要透過羊水、腹壁傳遞給孕媽媽,所以腹壁的厚度和羊水的多少會影響胎動的感受。

  • 腹壁的厚度

胎動要腹部的脂肪較多,腹壁更厚,感受到的胎動也會比較晚一些,少一些。

  • 羊水的多少

胎兒在羊膜裡被羊水環繞,羊水比較多,孕媽能夠感受到的胎動可能就會少一些。

3、胎兒的狀態

1)睡眠、活動狀態

胎兒在睡眠狀態下、半睡半醒的狀態下,孕媽們基本是感受不到胎動的,只有在胎兒清醒的狀態下,孕媽們才能夠感受比較明顯的胎動。

2)正常、缺氧狀態

胎動是胎兒宮內狀態的直接反應,正常情況下,胎動是較為規律的。

如果出現過頻或是過少的胎動,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的表現,一定要引起重視。

4、胎兒的性格

有些胎兒天性比較活潑,大的動作比較多一些,沒事就伸伸胳膊、踢踢腿、翻個身、轉個圈,孕媽感受到的胎動也會多一些。

有些胎兒天性比較文靜一些,睡醒了就自己玩玩臍帶、吐吐舌頭、吃吃自己的手指頭,這些細微的動作孕媽媽是感受不到的,要通過彩超才能看得見。

5、外部環境

1)聲音

如果外部環境比較嘈雜,有較為激烈、刺耳的聲音,胎兒也會變得煩躁,胎動變多;

如果外部有較為舒緩的音樂或是較為安靜,胎兒也會變得安靜一些。

2)觸碰

胎兒比較安靜的時候,如果摸摸肚子,胎兒感受到了外界的觸碰,就會動一動。

但是不建議孕期頻繁、長時間、大力摸肚子。

胎動和孕媽的運動多少沒什麼關係

1、先說說我自己的感覺吧。

懷大寶的時候,身體狀態比較好,也沒什麼不舒服的,就會經常散散步什麼的,但是大寶在肚子裡就是比較文靜的那種,很少有那種大動作,我感覺到的胎動也比較少。

懷二寶的時候,身體狀態不是很好,貧血、暈倒、恥骨疼各種問題,孕後期我基本就不動,不是坐著就是躺著,但二寶在肚子裡玩的很嗨,橫著轉(轉成臍帶繞頸再轉回來)、豎著轉(大排畸的時候頭位,懷孕7個月左右轉成臀位,懷孕35周檢查再次轉回頭位),各種動(躺在那裡盯著肚子,就看見一會這裡鼓起來了,一會那裡又鼓起來了)。

2、胎兒的胎動有自己的規律

胎兒在肚子裡,90%左右的時間都在睡覺,但可能只有10%的時間處於深度睡眠,大多數的時間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

胎兒每睡20~40分鐘就會醒來一次,玩個幾分鐘再次進入睡眠狀態。

正常情況下,胎兒每小時明顯胎動次數不少於3次,每12小時的胎動不少於30次。

3、孕媽孕期還是要注意保持運動

孕媽孕期保持運動,對於增強體質,控制體重,舒緩心情,順利分娩,減少妊娠併發症都有很大的幫助。對於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來說,飯後適量運動還有助於控制血糖。

孕期運動好處多多,孕媽媽們在孕期沒有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還是要注意保持運動。

綜上所述,影響胎動的因素很多,包括孕媽、胎兒、外部環境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孕期即使孕媽不動,胎兒睡醒了還是一樣會動的,但是孕期運動對孕媽及胎兒都有好處,建議孕媽們還是要注意適當運動運動,不要一直坐著或是躺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