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紙貴”背後的故事:文學家寫了本鍼灸鉅著

人們都知道“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其原意是大家爭相傳抄西晉作家左思的作品《三都賦》,導致紙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背後,其實有一位醫學兼文學大家皇甫謐(音mì)的推動。皇甫謐在當時士人朋友圈的影響力極大,左思費盡心思寫出的《三都賦》問世後,無人理睬,後經皇甫謐作序熱捧後才聲名鵲起,引得洛陽紙貴。

皇甫謐(215~282年),字士安,號玄晏先生,西晉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縣朝那鎮)人。他出身東漢大族,祖輩世代為官,其曾祖父是東漢末期名將皇甫嵩。幼年的皇甫謐錦衣玉食,甚至到了青年時期還“不好學,遊蕩無度”。後來家道突然中落,他不得已“躬自稼穡,帶經而農”,又因其性格不喜趨炎附勢,朝廷賜官他也拒絕了,終生致力於讀書著述,“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

“洛陽紙貴”背後的故事:文學家寫了本針灸鉅著

旁人曾規勸他切勿讀書過勞而損耗精神,他的回答是:“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總以超然姿態面對政局動盪、世事紛擾。皇甫謐潛心治學的成果,最後化為一個長長的著作清單,《晉書》中記載:“謐所著詩、賦、誄(音lěi)、頌、論難甚多,又撰《帝王世紀》《年曆》《高士》《逸士》《列女》等傳及《玄晏春秋》,並重於世。”

從上面那份書單可見,皇甫謐的治學方向本是文學、史學,但是今人一提到皇甫謐時,總會把他和《針灸甲乙經》聯繫在一起,更把他視為一個醫學大家。

皇甫謐從文史跨界到醫學,還得從其一生擺脫不掉的疾病說起。根據記載,皇甫謐在30歲之前身體還算不錯,但從33歲開始為疾病所困擾,患的是中醫痺症中的特殊類型“風痺”,他右半邊的身體疼痛常使他徹夜難眠。為了減輕痛苦,他從45歲開始起服用寒食散(又稱五石散)。寒食散最初是以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藥合成的一種中藥散劑,因服用後必須以吃冷食來散熱而得名。它在魏晉時期極受文人追捧,被視為養生藥方大肆服用,且與所謂“魏晉風度”聯繫起來。只是這種藥的副作用大,用法又極難控制,服用時間一長,容易產生寒食散症,其結果如著名學者餘嘉錫描述的,“往往致死。即或不死,亦必成為病疾,終身不愈,痛苦萬狀,始非人所能堪。”

皇甫謐服用寒食散時間較長,在後來給晉武帝的上疏中說:“服食寒藥,違錯節度,辛苦荼毒,於今七年。”他因為服用寒食散而深受其害。隆冬時節,家人瑟瑟發抖,皇甫謐卻燥熱難耐,赤身裸體,食用寒冰,到了夏季情況就更糟了,心煩意亂,咳嗽氣喘,有時候就像患了溫病,有時又像得了傷寒,四肢痠痛,病痛發作難耐時,竟一度想“叩刃欲自殺”。

皇甫謐因親受服石之害,遂作《寒石散論》,力貶服石的陋習。同時他在患病期間深切感受到醫學知識淺薄,於是自己翻閱醫書研讀,又感覺尋求古訓之不易,遂立志研究醫藥,搜求古典醫籍,溯源岐黃源流。

認真的皇甫謐一旦投入到醫學領域,“書淫”本色盡顯,即使在重病纏身之際,仍然手不釋卷地學習與研究中醫針灸古籍。在閱讀被稱為“黃帝三部”的《素問》《靈樞》與《明堂孔穴針灸治要》這些典籍時,他發現其中存在“三部同歸,文多重複,錯互非一”的弊端,造成當時的人對經絡學說、腧穴位置、名稱以及針刺原則、手法等基本理論沒有一致的看法,非常不利於後人學習,遂決定對其進行一番整理。歷經24年辛苦,憑藉濟世救人的堅定信仰,以及深厚的文史功底,他終於在去世前編纂出《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簡稱《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全書12卷,共128篇,不但最早而且最為完整地收集整理了先秦至魏晉針灸學方面的原始資料,為後世醫家提供了寶貴的借鑑,還將《黃帝內經》的主要內容收錄進去,其相關部分,可以看作是《黃帝內經》的校勘本。因此,這部書堪稱晉代以前醫學之集大成之作。時至今日,《針灸甲乙經》仍是世界各國從事針灸研究者的必讀專著和臨床必備指南。

1960年,皇甫謐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確認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皇甫謐雖非專業醫者出生,進入醫學領域也晚,但晚年從文史至醫學的“跨界”之作《針灸甲乙經》,使他的名字鐫刻於中國醫學發展豐碑之上,功德被後人千古傳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