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後18小時直達貨架,利農集團用後置倉“直連”生鮮電商

利農P2C模式對於生鮮價值鏈的重塑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生產端加強標準化、大數據應用,實現產量可控、品質可保、商品可追溯;二是通過後置倉節點,將蔬果保鮮,加工,包裝等到貨架前作業後置到產地,減輕零售商和生鮮電商的前端成本壓力,零售商可以更專注用戶體驗。

據悉,日前,亞洲知名集約化無土水培果蔬種植企業利農集團完成新一輪數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本輪融資所得資金將繼續使用於種植基地和產地後置倉的建設,完善其在珠三角和長三角業務佈局。

利農集團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唯一一家集育種、種植、生產和加工為一體的農業運營商,其核心業務覆蓋葉類蔬菜、茄果類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和流通環節。利農集團富有特色的“自營產地+後置倉”的P2C(產地直達貨架)模式,將生產和保鮮集約至“產地一公里”,通過規模化基礎設施矩陣,模塊化種植體系,標準化的採後保鮮處理,重塑蔬果價值鏈,為新零售渠道提供穩定的蔬果供應鏈服務,做到農產品採後18小時內直達終端貨架。利農2019年年產量達數十萬噸,已在永輝超市、樸樸超市、沃爾瑪、大潤發、元初等頭部零售商渠道得到規模化驗證,並保持持續盈利能力。

劇烈變化的下游,供應鏈成勝負關鍵

利農集團CEO馬承榕表示,零售渠道的核心競爭力分為三塊:食品安全、產品質量、供應鏈資源;疫情加快線下“農改超”進程,線上生鮮電商也藉機取得更高市場份額,而在這個過程中,供應鏈明顯成為生鮮零售的核心競爭力。

“五年前,大家說最難做的是‘最後一公里’,現在物流解決了,為何還是不行?本質上還是供應鏈問題。”馬承榕表示,雖然目前行業在陣痛,但在未來三到五年,會有相當部分下游的頭部零售商,一定會鞏固或者創建上游供應鏈。

生鮮電商解決的是去經銷環節,提高流通效率的問題,但在馬承榕看來,生鮮產業鏈近些年並沒有被經銷商層層盤剝。一個現實原因是,渠道很難直接面對最上游供應商,供需兩端的問題均十分尖銳。

從上游來看,勞動力緊缺導致用工成本上升,生產端仍以粗放經營的小農經濟為主,集約化程度低。流通端情況類似,冷鏈覆蓋率極低。根據一項行業數據顯示,歐美髮達國家冷鏈覆蓋率高達85%,而國內目前僅在10%~15%左右。除此以外,流通環節相對割裂且冗長,產地到貨架往往需要3~5天時間。

利農P2C模式對於生鮮價值鏈的重塑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在生產端加強標準化、大數據應用,實現產量可控、品質可保、商品可追溯;二是通過後置倉節點,將蔬果保鮮,加工,包裝等到貨架前作業後置到產地,減輕零售商和生鮮電商的前端成本壓力,零售商可以更專注用戶體驗。

採摘後18小時直達貨架,利農集團用後置倉“直連”生鮮電商

利農溫室基質培

談到後置倉,不可不提生鮮前置倉。馬承榕直言,後置倉和前置倉可以說是“最佳搭檔”,不僅能做到基地蔬果保質保量供給,還可以極大緩解城市中心倉作業壓力。

風口上的前置倉

在生鮮電商漫長探索史中,前置倉被認為最接近“終極模型”,明星創業者和傳統零售商均加碼於此。疫情給傳統渠道按下了暫停鍵,但也給前置倉模式按下加速鍵。

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取代農貿市場、線下超市成為春節日常買菜主要渠道。正月期間,零售渠道生鮮到家業務同比增長2~3倍,每日優鮮數據顯示,除夕至初四平臺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21%。

當然,相較於疫情期間短暫業績爬升,低成本的用戶教育更顯長期價值。

不同於傳統批發市場、超市以門店為核心,前置倉模式下的生鮮電商呈現四大特徵:1、離消費者更近,支持30分鐘達的極速履約體驗;2、縮短中間流通鏈路,減少中間環節損耗;3、揀貨效率提升,作業更高效;4、選址門檻低,輕成本落地,支持靈活擴張。

按照面積不同,前置倉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大型倉分為超市共用倉、前店後倉兩類,基於零售門店進行周邊到家業務輻射,代表為永輝超市、盒馬鮮生、沃爾瑪等;中型倉面積在400平米左右,在社區周邊設立,代表玩家如樸樸超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小型倉面積則多在100㎡以內,精簡SKU,在存量零售業態進行配套,如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等。

前置倉解決了高效履約問題,但距離模式跑通仍有很長路要走。原因在於上游尤其是蔬菜供需失衡問題。馬承榕說,水果、肉禽蛋奶等上游相對成熟,產業化程度高,蔬菜消費最為高頻,也最為複雜。原因在於三點:1、作坊式經營;2、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3、品種繁多,全國各地消費偏好不一。

“單是辣椒,利農就種了十多款,偏甜型、微辣型、中辣型…”馬承榕表示,基地需要根據不同市場口味偏好、品質追求,來決定相應品種、規格及供應量。

利農P2C打法:離產地更近的前置倉


市場對前置倉模式不乏爭議,質疑集中在四個方面:1、高履約成本,單倉盈虧平衡點難把握;2、需求高波動性,缺少門店穩定客流;3、長期依靠補貼刺激,價格敏感度;4、訂單不穩定性帶來的高損耗問題。傳統的生鮮電商傾向於“一刀切”,包括裁撤低效點位,更大力度促銷,以及預訂製等策略控制損耗。

利農的自營水培基地+產地後置倉的P2C模式則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思路。通過模塊化的種植體系規範蔬果種植流程,及時的採後處理,則壓縮了產品在流通環節中的損耗。馬承榕說,利農基地蔬菜採摘後,會在0.5h~1h內送到後置倉預冷處理,根據零售商需求進行預包裝/加工,並通過物流網絡直連全國終端前置倉,實現種植基地到前置倉無縫銜接。馬承榕表示,後置倉可以降低約80%產地到貨架的流通時間。


採摘後18小時直達貨架,利農集團用後置倉“直連”生鮮電商

利農水培種植蔬菜基地

利農生產端採用“土培+水培”差異化種植方案,其中水培技術將蔬菜種植流程標準化,規模化,這集中體現在:1、提高市場化程度,僅為行業平均水培種植成本的15%,降低多達90%農藥使用量;2、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畝產提升4~6倍,降低80%種植週期,一年可以種植多達15茬~16茬;3、高技術含量,提升50%植物耐受溫度,可快速規模化複製;4、蔬果種植數據系統,根據區域消費習慣,動態調適宜品種、種植規模、配套設施。

後置倉作為變壓器,也大幅提升商品貨架期。馬承榕表示,蔬菜跟海洋水產類似,高效預冷處理能顯著延長貨架期。利農供應給客戶的蔬菜,能做到包裝後至少7天不會變色。而換做過去通過代辦跟農戶收貨,送到當地加工廠預冷,至少已經在採摘後4h~8h後,貨架期將大打折扣。


預處理能顯著減少損耗。蔬菜從產地到終端門店,損耗問題十分突出,中間有一個“改刀”環節,將壞葉、黃斑葉、老化葉去處後再上貨架,“一刀下去會有30~35%損耗。”馬承榕表示,儘管上游蔬菜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但有相當部分在運輸和批發過程中損耗掉。

後置倉也顯著減輕零售終端的壓力。前置倉並非孤立存在,一般需要城市中心倉進行貨物加工、分揀、配送作業。馬承榕說,利農當初決定做後置倉,便是定位於幫助為零售商提供全價值鏈服務,以需定產,直連農場和超市,減輕中心倉勞動力、用地等綜合成本。

採摘後18小時直達貨架,利農集團用後置倉“直連”生鮮電商

利農後置倉加工包裝車間

利農對整個種植生產流程進行模塊化優化,並通過數據和基建沉澱打造了集種植基地+後置倉的供應鏈設施矩陣,以模塊化種植流程,輸出標準化產品質量,及時滿足下游零售商差異化採購需求。


採摘後18小時直達貨架,利農集團用後置倉“直連”生鮮電商

利農蔬菜清洗、甩幹、包裝流水線

先進種植技術、標準化生產、以及高效流通服務,利農這一模式已經過層層考驗。資料顯示,在疫情期間利農提供的果蔬產品佔合作超市總量30%以上,為其第一大果蔬供應商,產品及服務已規模化複製於福建、廣東等兩省。

截至目前,利農擁有合計4個大型產地後置倉,20個種植基地,2萬餘畝的種植規模,其中水培種植規模超過1500畝,並以每年千餘畝的速度擴張。

對於接下來的發展規劃,馬承榕說,一方面,預計今年三季度進入華東區域,2021年進入華北市場,逐步完成“長三角+珠三角”的產地經濟圈覆蓋;同時鞏固水培技術優勢,預計到下半年實現日均50萬份水培蔬菜產能;此外,打造“樣板”水培基地及後置倉,對外輸出標準化生產技術和集約管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