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治未病”

本想讲阴阳,但阴阳蕴含范围太大,不好直讲。此篇以治未病为题,讲一些简单的预防疾病,已病防变简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 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理念,一般人理解为未病先防,防什么?怎么防?简单直接就是防止身体受到伤害而引起疾病,经常家人或医生说“注意防寒保暖!”防寒保暖怎么会和治未病扯上关系呢?防寒保暖天天有人说,很多人听烦了,但是你身体体温是相对恒温的,过冷过热都会引起身体不适而生病,冬天气温过低会感冒,夏季天气热你又在有空调的地方长时间吹,也会感冒,防寒保暖就变的尤其重要,简单的防寒保暖可以防止很多疾病发生。不生病了,人身体舒服了就是养生。

已经生病了,中医讲阴阳五行理念,证明疾病会发生传变,传变就是疾病进一步演化生成新的问题。就像新冠肺炎,一开始就是表寒证夹湿,治疗不及时或治疗错误就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寒热往来现象的半表半里证,继续恶化就会出现里实证肺炎实变白肺,腹胀大肠湿热证便秘。假如一开始有新冠肺炎轻证时用中医中药汤方进行解表散寒除湿,阻止肺炎进一步发展,治疗未发病证,也是治未病,就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变化。

治未病不能再理解为养生保健,治未病重在治疗已发生疾病,预防未发生疾病,治未病在生产生活也有广泛运用,像此次疫情防疫隔离也是治未病呀,阻止病毒扩散减少人群感染,感染的人数减少越早控制越好。

治未病理念在此次疫情医疗救助成本核算也有应用,如果按西医标准救治死亡人数会几何倍数上,成本会居高不下,国家承担不起巨额医疗成本,中医药全面介入后救治病人的总医疗成本直线下降,而且死亡率也直线下降。国家总医疗成本下降,有助于中国疫情快速结束并恢复经济,促进中国从容应对境外疫情,对境外输入的管控。治未病理念应用范围极广,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大的应用,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也是治未病的另一种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