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完一本小说每次都有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感觉失去了什么?

赵彬衫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倘若你被带进故事中,说明作者的“狡诈”和你的纯洁;

作者把莫须有的事,变成了真实的事,让万千的人们去感知故事里人物的喜怒哀乐。

倘若你被带进故事中,那么作者正在角落里偷偷地透视着你;

因为故事中的角色是作者的线人,你一丝一毫的情绪涌动都将被毫无保留地俘虏。

倘若你被带进故事中,是的,你赋予了故事人物以生命;

没有你的开锋,那个人物将永远被“故事”束缚,

文字会是无数的砖头,密密麻麻地围成一座坚固的城堡,

故事里的人,像是遭到了降维打击一般,禁锢在薄薄的平面上。

因为你的翻阅,他活了,他活得不尽如人意,总是磕磕碰碰,

是的,是你让他活了过来,你想让他完美一点,你想充当上帝,安排他的命运,

可是他并不是为你而活,他有着自己的宿命,所以你惆怅,你失落。

作者在一旁高兴,故事里的人就是这个命运,所以故事才是故事。

因为你的惆怅和失落,故事里的事,不是也是;

因为你的纷扰和烦忧,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


涛某说古文



记得多年前,读过《穆斯林的葬礼》。最初是被名字吸引,很想知道它到底讲了些什么?作者是霍达,章节的标题很清新: 玉魔,月冷,玉殇,月清……。再看作者的自序,霍达说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她就将半是原型半是虚构的故事讲给几个朋友听,她们热泪盈眶。

“书里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数次如梦,醒来后,一片怅然。”霍达这么形容当时的感受。在写作期间,心绞痛发作也越来越频繁。

当时,我就想: 让作家如此忘情甚至不惜搭上性命的故事,到底有多精彩呢?于是,一天,两天……在很多天后,我才读完这本小说。

它清新,干净,没有啰里啰嗦的文字,没有为吸引读者而强加的情色描写。通篇读起来都像散文。然而,就是这淡淡的笔触却令读者欲罢不能,一气读完。

之后的很多天,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仿佛都没走远,依然在我脑海里盘旋。那种感觉,应该就叫怅然若失吧!

后来又读了贾平凹的《废都》,说实话,书写得很有文采,就是不太干净。开始也是被名字吸引,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现在我还记得,主人公叫庄之蝶,他老婆叫牛月清,他情人叫水月。写得是作家圈子里的事儿,当然离不了酒色财气,更离不了明争暗斗。作者还把这些大书特书,最后想要说明的应该就是那几句老话儿: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虽然,读后感五花八门,但我觉得道理就这点事儿。最后,主人公变成了废都里的废人。书本合上了,那种荡气回肠,千回百转啊!也是那种感觉,怅然若失!


举了两个例子,想说什么呢?但凡好书,读过应该都是这种感觉。那些看来胡扯八咧,故弄玄虚,远离人间烟火的就不会让人怅然若失。为什么?因为书里的人物虽然千姿百态,但基本情感是与我们相似的。所以,他们的悲伤就是我们的悲伤。他们的懊恼就是我们的懊恼。他们演绎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老去。我们过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何时何地,翻开书页,他们的世界还是我们年轻时的样子。这一刻,谁不会感慨呢?而这种感觉是不是对人生的惆怅呢?


玉宿林峰


小说是什么?

小说写的是关于人生的故事。写人的喜怒哀乐、写人的存在与虚无。

然而,自有人类一来,人注定是孤独的、渺小的 。我们都是很偶然的被抛到这星球上的,终其一生苦苦追索着人存在的意义而不可得。

我们被困在这一身皮囊里,每天看着思想灵魂和身体翻腾的欲望争斗永不止息…

终于,有一天,某个人提起了笔,记述着我们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嬉笑怒骂、悲戚感慨…

所谓:写小说的人都是傻子、看书的都是疯子。

你明明知道人生总有生死、你眼前的世界总要消失,你为何会怅然若失、你失去了什么呢?

你失去的是你对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欢笑和泪水,普鲁斯特式的悲悯追忆。

你失去的是你“自以为是”的真实和虚妄。

你失去的是你灵魂深处的孤独寂寞,如果你有幸,也许还有一点爱。

你失去的是最宝贵的瞬间,不再来的、不可复制的感动与刻骨铭心的疼痛。

小说带你穿越,好的小说会带你向两个方向飞越,一是你头顶的宇宙、另一个是你内心同样如宇宙样辽阔复杂的内心。

但,它仅仅是文字,你或他总要飞回这一身皮囊里,眼前的现实你依然无法挣脱。

所以你会怅然若失,阅读好的小说就是一次带你乘坐滑翔伞的冒险之旅。

你失去了什么呢?也许你没有失去什么,你在飞翔的时候看到了别样的人生和另一个世界。

你非但没有失去,你反而收获了很多感悟和美妙的体验。





书影离合


人们都喜欢看到变化,

特别是从山顶到达山底

又跃上山顶的这种感觉。

所有的电视剧小说电影🎬,

无一不是充满冲突,

有剧情发展的。

有故事,有主题。

一本小说,

就是一个探索新事物的过程,

好奇,充满期待,令人回味,

就像见到一个美丽的姑娘,

楚楚动人,一颦一笑,

令人朝思暮想,萦绕脑海

但是,一旦这位姑娘和你结婚,

彼此左手右手,再无新意,

此刻,你就不由得会怅然若失,

幸福的反面是什么?

不是不幸,而是麻木。

一份时时有惊喜,有变化的生活

一定是精彩缤纷的,

而这主要来自于自我的探索求知,

愿你的生活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小说。





一影一旅



首先说明你看的很认真,投入到故事中去了。


张悦然写过这样一段话,她把别人的故事当自己的,她把自己的故事当别人的,因此她写别人故事的时候襟然泪下,然而过自己的生活是却麻木迟缓。


即使我们不是一个写作者,对这样的感受应该也不会觉得陌生。


平凡如我们,也许一辈子都会在同一个城市里和同一群人说笑,日复一日地忙碌着单调的生活。不可否认,这样的生活有属于它的平静和美好。可是偶尔的闲暇和安静,也会想想外面的世界,想想那些年的遗憾和梦想,想想自己可能再也无法触及的精彩。


一个好的故事,或是绚丽美好,或是轰轰烈烈,总能满足我们某些时刻对于生活的幻想。故事中的人物,或多或少我们总能找到那份和自己气质相似的部分,由此为始,追随着作者的节奏,我们开始认为自己和那个执剑少年一同奋战,和那份可歌可泣的恋情一同成长,和故事中的世界融为一体。


然而,当故事结束,我们会有刹那的迷茫,这份迷茫的程度,甚至会高于我们对于故事本身是悲是喜的在意度。我们无法从刚刚融合过了的世界里突然抽离,一旦抽离就意味着继续清醒并麻木。方才经历的让你有切身感触的种种,华美的宫殿和庄严的庙宇,倔强的少年和单纯的女孩,黄粱一梦,转眼成空。


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你此时此刻,平凡的暗淡的重复的生活才是真切的。


就像由奢入简,又如云中坠落,怅然若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忘记是谁说过,从一段失败的感情走出来最快的方式,就是投入到新的恋情中去。


缓解这种情绪最快的方式是忘掉它,忘掉它最快的方式就是投入到下一个故事中去。

显然这是个怪圈。


有人关注就改天再答,没人就算了。


散客说段子


为什么看完一本小说之后会有超难落实的感觉,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1.小说故事性强

每一本小说都是作者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里面的情节肯定会有一定的起伏,也就是小说中的冲突。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对于这样情节具有起伏的故事,更是满心欢喜。

而且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些人物形象十分的生动更容易让人们沉浸在小说的故事里面。

所以当看完一本小说的时候,便是从故事的世界里面挣脱出来,走入到真正的现实世界里,而这一过程便相当于分离,对于婚礼人们都是感到伤心的。

2.小说中的情感

每部小说中都有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以及人物之间的思想感情。当你沉浸在小说的世界里面,你便会被这些感情所影响,而这些感情也陪伴着你从小说的开头走向小说的结尾。

因此,当看完一本小说的时候,便是脱离这些感情的影响,比如你在看小说的时候,可能会惊叹于男女主角的爱情。但是当离开小说的时候,这些让你感到羡慕,感到快乐的感情便离开了,这时就自然而然感觉到悲伤了。

3.人类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人们都不喜欢改变,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习惯了的事情一旦要改变,就要经历十分痛苦的过程。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走向痛苦的地方,谁又愿意呢?

还在看一本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在小说的世界里面,从头到尾,仿佛如同真实的一样。当我们每天重复着看这本小说的动作时,便渐渐养成了看这本书的习惯。

如果我们一旦结束看这本小说,人体的惯性想要让我们继续看下去,但是我们已经看完了,因此这两者之间形成了矛盾。这种离开看小说的舒适圈的行为将会使我们十分的痛苦,这或许也是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中一部分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看完一本小说之后,感到一种畅然落实的感觉,可能是由于小说的故事性强大,我们对于故事中情感的沉迷以及我们自身的习惯,所决定的。


侠花


可能和你所看的小说的题材有关。再者,说明你真的读进书中间去了,入迷了,跟着故事情节起伏心情随之荡漾。小说结束了,你却没有从内心人物中走出来!


精卫填


当我们看完一本小说后精神上面感觉空旷,笔者认为失去精神依靠、离开精神支柱的感觉,从而也说明了读者本身阅读的投入。每当捧起一本小说,思路必然同小说中的主人公捆绑在一起,无论他(她)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无论勤劳还是懒惰,无论舍己为人还是贪生怕死……思绪跟随时间的轨道萦绕,返回到熙熙攘攘的另一个世界。当回到现实生活中,难免有一种失落感和空虚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是作者本身的憧憬,或是自身的往事,只要我们掌握住小说的阐释的核心要义,就达到了读书的目的。





渔阳挂月


因为心有同感吧


苍蝇无法理解的世界


因为这不是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