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增廣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它語句短小、通俗、易記。內容十分廣泛,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現選取《增廣賢文》中150句精華,一起感受老祖宗的人生大智慧。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1.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釋】龍和虎的形態好畫,卻難以畫出它們的骨骼。瞭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瞭解人的內心卻十分困難。

2.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釋】要把錢財看做糞土一般低賤和微不足道,而仁義道德才價值千金。

3.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釋】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相處長久了才瞭解人心。

4.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

【釋】能寬恕他人的不是傻瓜,傻瓜則從來不會寬恕他人。

5.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釋】做人不做對不起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門心裡也不會驚慌。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6.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釋】有哪個人背後不被別人議論,哪個人在人前不議論他人?

7.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釋】長江的後浪推湧著前浪,世上的年輕人不斷趕超著年長者。

8.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釋】近水的樓臺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陽的花木光照好,發芽就早。

9.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釋】寧願讓別人辜負我,決不讓自己辜負別人。

10.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釋】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即使再好的遠親也不如近鄰能夠隨時幫忙。

11.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釋】人情就好像紙張一樣薄,世事則像下棋一樣,每一局都充滿變化。

12.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

【釋】力氣單薄就不要去揹負重物,說話沒分量就不要規勸別人。

13.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釋】喝酒不胡言亂語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錢財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14.積金千兩,不如多買經書。

【釋】積蓄千兩黃金,不如多買書籍傳給後代。

15.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釋】養兒子不教育和養驢沒有區別,養女兒不教育和養豬沒有兩樣。

16.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釋】同你長談一次話,收益勝過讀十年的書。

17.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釋】一個人不能博古通今,就如同牛馬穿上衣服沒有什麼區別。

18.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釋】救人一命,勝過修建七層佛塔。

19.水至清則無魚,人太察則無謀。

【釋】水過分清澈就不會有魚,人過於明察就不會有人為你出主意。

20.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釋】是是非非每天都會發生,若不去聽它自然就不存在了。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21.牆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

【釋】再好的牆壁也有裂縫,隔著牆也會有人偷聽,應該時時提防。好的事情不易傳出去,而壞事情則一日可傳千里。

22.賊是小人,智過君子。

【釋】賊雖然是卑鄙小人,但他們腦子並不笨,有時可以超過所謂的君子。

23.貧窮自在,富貴多憂。

【釋】人雖貧窮但活得自在,人變富貴後因為想法太多活得就很累。

24.黑髮不知勤學早,轉眼便是白頭翁。

【釋】年少時不知道勤學苦讀,彈指間就會變成白髮老翁。

25.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釋】月亮過了十五後光明就會越來越少,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也就不會有大的作為了。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26.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釋】兒孫自有兒孫應有的福氣,不要替他們當牛做馬枉勞神。

27.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

【釋】一日結為夫妻,這是百世修成的姻緣。夫妻之間應當同舟共濟,同床共枕,這是前世修來的福分,要倍加珍惜。

28.人老心不老,人窮志不窮。

【釋】人老了但壯心不能老,人雖窮但志氣不能窮。

29.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與兒孫;若要十分都使盡,遠在兒孫近在身。

【釋】有十分的聰明用上七分就行了,留幾分給兒孫吧,如果十分聰明都用盡了,那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近處講會誤了自己,遠處講會殃及子孫後代。

30.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釋】人窮了,住在鬧市也無人上門,人富了,再偏遠的地方也有人登門。

千古名篇《增廣賢文》精華30句,老祖宗流傳的智慧,令人拍板叫絕

古人留下的諺語,都是人生經驗的總結,為人處世的智慧,希望大家看後有所感悟,有所受益。

閒暇的時間,休憩一會兒,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地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真是一舉兩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