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三人之中你最崇拜谁?

墨迹音乐坊


我更喜欢姜子牙,因为姜子牙帮助周文王不但打败了商王朝,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周朝建立周礼这种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


探源90045


姜太公

姜太公的生平业绩,简要的了解一下:

(1) 贫困生涯

据《史记》记载,姜太公五十岁时,曾在棘津(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卖饭;七十岁时,曾在朝歌(读“招歌”,今河南淇县)屠牛。民间还传说他种田无收获、卖干面叫风刮跑、经营饭店老赔本。可见,他的前半生生活穷困,命运坎坷。

(2)弃官避纣

姜太公经商屡遭失败,但由于学识渊博,多才多能,还是经商朝大臣推荐,还是在商纣的朝廷里当了个小官。可他看到纣王暴虐无道,便弃官而去。

(3)著书立说

姜太公丰富的军事、政治思想,被后人集录在《六韬》一书中。其中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共计六十篇。《六韬》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早期军事理论著作,其中有最早的“公天下”思想阐述,有最早的农工商并举发展经济的思想,有最早的司令部建设理论,还有最早关于间谍的论述。

(4)渭水垂钓

周文王姬昌为了灭商伐纣,广求人才。一次打猎来到渭水南岸,正遇上姜子牙在那里钓鱼。两人见面,交谈国事,志同道合,十分投机。姬昌高兴地说:“您真是我爷爷所盼望很久的那个圣人啊!”周文王的爷爷曾预言将来必有圣人来周,使周兴盛。于是,周文王把姜太公请到自己的车上,一起回到西岐(今陕西省岐山县)。从此,周文王尊称姜太公为“太公望”。

(5)孟津会盟

姜太公入周后,他劝文王对上要处理好与纣王的关系,以麻痹纣王;对外,促使文王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为讨伐商纣、建立周朝奠定下了稳固基础。

周文王还没有完成灭商大业便死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在姜太公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大大超过了商纣。

公元前1048年,武王与姜太公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和检阅,结果有800诸侯主动参加,史称“孟津观兵”。

孟津观兵,标志着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经形成。

(6)牧野大战

公元前1046年,纣王荒淫暴虐到了极点。姜太公建议武王,联合各诸侯伐纣。发兵时,武王占卜,龟兆不吉;行军途中,又遇暴风骤雨,武王和众臣的决心一度产生动摇。姜太公刚毅果敢,力排众议,坚定了武王伐纣的信心。约5万周军到达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境内),与商纣王的70万(一说17万)兵马展开激战。战幕一拉开,姜太公首先率领百名勇士冲入敌阵挑战,导致纣军中的奴隶士兵纷纷倒戈,从而使敌阵脚大乱。然后,周武王率大部队随后掩杀过去,最终纣王大败,登鹿台自焚身亡。《诗经•大雅•大明》曾以 “维师尚父(我们的统帅师尚父),时维鹰扬(真像雄鹰在飞翔)”来赞颂姜太公的英武。

太公引武王入朝歌,诏告天下,宣布商朝灭亡,周王朝诞生。

(8)封齐就国

公元前1045年,由于姜太公在兴周灭纣中功勋卓著,被周武王首封于齐地营丘(今临淄)。

领封之后,姜太公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因为长途跋涉,一行人十分疲惫,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的一个旅店住宿,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深夜,姜太公听见旅店里的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象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姜太公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

由于是夜里急行军,姜太公一行迷了路。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头神牛自告奋勇为姜太公带路,一直带到了淄河边。还没等姜太公表示感谢,这头乐于助人的神牛突然消失,变成了一座巍峨秀丽的山。姜太公为了感谢这头神牛,便把这座山命名为牛山。

黎明时,姜太公一行过了淄河,到达了营丘。

(9)与莱争丘

姜太公一行刚进营丘,还未作安顿,就见莱国的军队已兵临城下,形势危急。原来莱国是商纣王的属国,在今潍坊北部、烟台、威海一带。莱侯想趁姜太公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姜太公急忙组织人马迎敌。姜太公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经过七次浴血奋战,终于将莱军击退。这样,齐国得以正式建立。

(10)太公治齐

姜太公建立齐国时,基础条件很差。一是地少,仅方圆百里,而且靠近大海,到处是盐碱地,可耕地少,发展农业的基础很差;二是人烟稀少,且东夷土著力量强大。

姜太公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制定了三大国策。

一是针对可耕地少、无法发展农业的情况,大力发展手工业、商业。齐国近海,他就发展渔业、盐业;齐国妇女心灵手巧,他就组织她们搞纺织业;齐国富有商业传统,他就大力发展鱼盐、纺织品贸易。这样,就确立了“农、工、商”三宝并举、“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发展战略。在此战略的指引下,齐国很快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迅速发展成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二是针对当地东夷土著力量强大的情况,姜太公在文化上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所谓“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所谓“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所谓“因其俗,简其礼”,就是尊重东夷人的文化传统,不强制推行周礼。这样,很快使当地东夷人接受了周朝的统治,使社会保持了稳定和谐。

三是针对当地东夷土著力量强大的情况,姜太公还在人才选拔和官吏任用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人加入到统治阶层。对人才不分亲疏,用其所长。这样,当地东夷人的优秀分子就融入到齐国的管理之中。

经过姜太公的治理,齐国的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时间,姜太公就去都城向周公汇报了其安邦定国的政绩。

(11)严惩不训

姜太公建立齐国前后,外部遭受商原来的属国——莱国的攻击,内部则遇到了当地东夷土著、殷商旧势力的反抗和干扰。军人出身、推崇法治的姜太公,为了安定民心,实现以法治国,他坚毅果敢的杀掉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所谓贤士狂矞、华士兄弟,斩钉截铁的除掉了为非作歹的司寇营汤,使齐国东夷土著、殷商旧势力因不服周朝统治而造成的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

姜太公诛杀狂矞、华士的故事,载于《韩非子·外储说上》。太公封齐时,齐地东部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居士狂矞、华士兄弟。他们扬言:“我们不为天子臣,也不谋诸侯的官位,自己耕种生产粮食吃,自己掘井喝水,什么事也不求人。不求国君给什么名份,也不用君主给奉禄生活,自食其力。”太公入齐后,听说有这样两兄弟,遂登门访贤,想让他们为兴齐献力。没想到三次造访,他们均闭门不见。姜太公认为,这俩人不为国家尽义务,公开反对他的“尊贤尚功”国策,是害群之马似的“反革命”,就诛杀了他们。

姜太公杀司寇营汤的故事,载于《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的政治哲学著作)。司寇营汤阳奉阴违,混淆视听,公开与当时的“中央政策”唱对台戏,他的“有子不食其力”观点没有遵从周礼“父父子子”的“亲亲”原则;“妻长而夫拜之”的论调则违背了周礼“妻子应该以丈夫为主”的“尊尊”原则,结果姜太公非常生气,认为营汤是以仁义乱齐,把他给杀了。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去世,他的儿子、姜太公的外周成王姬诵即位。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他的四叔周公姬旦代理国政。

对此,周武王的其他弟弟们——周成王的三叔管叔姬鲜、五叔蔡叔姬度、八叔霍叔姬处很有意见。他们联合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及一些诸侯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之乱或三监之乱(因管、蔡、霍,原来负责监视纣王之子武庚,称为“三监”)。

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战,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这场叛乱。姜太公以及大儿子丁公姜伋辅助周公,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为平定叛乱、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平叛过程中,周成王派召康公(召,读“哨”)给姜太公传达命令:“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棱,北至无棣。全天下的诸侯,你都有权利出兵讨伐。”给姜太公征伐大权,使他居于东方领主地位。

(13)传子归周

经过姜太公的治理,齐国政权稳定,人民富足,齐为大国,逐步走上兴盛的道路。后来,他把管理齐国、镇守营丘的重任交给了三儿子姜穆(或吕穆,即丘穆公,丘、邱姓之祖),自己和大儿子姜伋(或吕伋),回到西周都城镐京任职。姜太公做西周中央政权的“太师”,掌管全国军队。姜伋(或吕伋),担任虎贲(音“奔”)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


淄渑齐稷


我外公在我小时候就常说,历史上有三个半天才军师,三个就是姜子牙、诸葛亮、徐茂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军事才能出众。半个就是刘伯温,不知天文,但地理和军事才能也很出众。











书画宅


我最崇拜是姜子牙。首先姜子牙选对了自己主公,西周在姬昌及其祖辈苦心经营下,已经有了很强实力,而商朝在纣王带领下已经日薄西山。第二西周灭商比较顺利,貌似强大商朝,主力外出作战,留下奴隶临时拼凑成军队,被西周诸侯联军一击而溃。第三姜子牙结局很完美。因为西周虽然灭掉商,但自己实力还很弱小,为了维护自己统治,西周采取分封制。姜子牙被分封齐国,虽然当时看是偏僻边疆地区。但姜子牙及其后代善于经营,使齐国迅速强大,后来春秋首霸齐桓公就是姜子牙后代。总之,姜子牙从选择主公到追随主公以及分享胜利果实都是最完美的。


大块头看古今


这三位都很厉害,但个人都不崇拜,记得小的时候对诸葛亮还有点崇拜,那时候看《三国演义》,后来看的书稍微多了点,就没啥感觉了。每个人读历史,了解历史程度不同,所以喜欢的历史人物也会随之不同,但我个人一直比较喜欢曹操。

咱们来简单介绍下这三位人物的事迹吧。

姜子牙:周武王时期,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著有道家兵书《六韬》,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之后因《封神演义》被追位神话。


诸葛亮: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诸葛亮大概都了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帮助刘备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之后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曾六次北伐中原,但都未成功。其文学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伯温:明朝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洪武三年封诚意伯。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民间传说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人。其著作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等。


三位都是有名的军师奇才,在民间都是被爱戴并出现了神话色彩,无论是被演义,神话,还是正史记载,能力作为方面我们虽然不及,但是他们的一些品质值得我们尊敬学习,至于崇拜哪位还是看个人。毕竟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理解不同。

感谢大家多多支持,共同学习讨论。


青烟月子


最崇拜诸葛亮。

按照当时天下形势,如果他投靠了曹操等大军阀,肯定能大展宏图,但他选择了刘备,近似乎白手起家,三分天下有其一,观之其他军阀谋士,绝无仅有。

再则,诸葛亮身上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信守诺言一诺千金的诚信,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是姜子牙刘伯温所不能比拟的。


微微风生


诸葛亮无疑是最值得敬佩的。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品德高洁,才贯古今


竹叶自在


古代人物的雄韬伟略都是根据传说演绎出来的,没有什么可崇拜的,要说崇拜只崇拜能让我的生活不为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而烦恼的当代的国家领导人!


回車2


人无完人,不能说“崇拜”,只能说“学习”!看看他们有哪些过失,再说吧!


用户知不知


首先我喜欢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在刘备的诚意打动后就成了刘备的军师,刘备虽然当时很穷,但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一位明君。

诸葛亮是一位有学识有预先未知的才能和上懂天文下知地理的能人,他做事赏罚分明的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所以我很崇拜这样的人!

所以现在你跟对了老板或一个团队能让你有所成就的人就是你最大的恩人。或许当时有太多的不如意,如果你一直坚持着,老板发达了你也就会发达,因为老板是以人脉和💰就会转到更多的💰。这也是平常人之所以看不到!最后还是坚持你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