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做競價推廣,為什麼別人的轉化比你多一倍?

做競價推廣,一個優秀的賬戶結構必不可少,它不僅可以使後期的推廣更高效,還能有效提升賬戶整體的質量。一個清晰合理的賬戶結構,不是憑空構建的,它就像是在一片空地上蓋房子,先丈量土地,進行測繪,然後詳細規劃畫出設計圖,再按照圖紙打地基,一層一層地修建。


我們必須先做好準備工作,依照數據一層層搭建,先分析人群和需求,確定流量結構,然後根據競爭對手的策略,確定自身策略,最後再一層一層地搭建。


只有這樣,搭建的賬戶才算是合理的,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群分析


人群畫像是搭建賬戶的基礎依據。只有明白自己的目標用戶是誰、他們活躍在哪裡、有什麼樣的特性,你才知道如何搭建計劃,如何分配流量、分配預算、分配關鍵詞。


一般在進行人群分析時,可從人群九要素入手:性別、年齡、愛好、學歷、職業、收入、地區、上網設備、上網時段。


比如下圖,是我對某個項目根據人群九要素做的一個用戶分析。

同樣是做競價推廣,為什麼別人的轉化比你多一倍?


常用的分析工具有百度指數、問卷調查等。


需求分析


從馬斯洛理論的角度來說,人就是一個需求集合體,進行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身,即滿足產生的需求。每一類人群背後都代表著一類需求,而你想要獲取這部分人群就要先滿足他們。


比如下圖,是我對“減肥產品”這個項目做的需求分析。

同樣是做競價推廣,為什麼別人的轉化比你多一倍?


只有明確了用戶需求,才知道如何針對這類人群分配關鍵詞、撰寫創意、設計著陸頁等。


通常在進行需求分析時可主要考慮以下三點。


▲ 用戶購買產品的目的是什麼?


▲ 用戶購買此產品準備做什麼?


▲ 用戶希望此產品可以達到怎樣的效果?


縱觀那些高轉化的賬戶,無一不是很好地滿足了用戶需求。當用戶無法切實摸到、看到產品時,那用戶只能通過創意、頁面去判斷, 誰家的產品可以滿足需求?誰家的產品能更好地滿足需求?


產品分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足夠了解自己的產品,才能更好地把它推銷出去。所以制定推廣策略之前,一定要做好產品分析工作,然後把產品的賣點和訪客的需求點做對應,找到產品最好的轉化點。


一般在進行產品分析時,可主要從以下三點出發:


▲ 客服,是離用戶最近的人,也是最熟悉產品的人。


▲ 產品手冊,一般會詳細介紹產品各項功能。


▲ 行業論壇,瞭解行業人群最關注的產品特性。


然後將蒐集到的產品賣點和前一節的需求分析結合到一起。


以初中物理培訓班為例。通過行業論壇的相關分析,瞭解到用戶在找產品時,較為注重這個產品是否真的能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根據此提煉出需求:提高孩子成績(產品效果)、是否適合自身。最終將產品核心賣點設定為:私人定製、專人輔導。


預算分析


如果說競價推廣是一場戰爭,那預算直接決定了用什麼樣的武器和什麼樣的戰術來打這場仗。你的預算在整個行業中處於什麼水平,你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這些都決定了賬戶策略的制定。


例如,每天只有 300 元的預算,那在策略上只能選擇精準投放策略,主要投放一些高意向詞,像品牌詞等。


再如,每天有 10 萬元預算,沒有上限,能花多少就花多少,那在策略上就可以選擇低價廣泛策略,利用通用詞的大數量和低出價來獲取人群。


人群分析、需求分析、產品分析、預算分析,四者缺一不可。明確人群,確定自己所要轉化的人群是誰;明確需求、明確產品,確定自己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和武器;明確預算,確定自己使用什麼樣的策略。


其實,做競價遠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複雜。只要有人教給你基本的方法和執行要點,然後在實踐中成長就可以了。

同樣是做競價推廣,為什麼別人的轉化比你多一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