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售樓處買房如何獲得有用真實的信息,不被忽悠?

俄方認識方式


現在很多買房的人都會去售樓部轉轉,一方面瞭解一下項目信息,看是不是適合自己;另一方面也參考一下市場價格,好做比較。但基本上售樓部裡的小姐姐、小哥哥們都身經百戰,三教九流的人也接觸得多了去了,察言觀色的功夫早已經爐火純青,那怎樣才能在售樓處裡獲知真實有效的信息呢?

第一、查看售樓部裡的公示文件。



開發商需要在售樓處公示的文件有“五證”,還需要公示開發商資格文件,購房者需要簽訂的協議,合同的範本文件,房源銷控表,銷售人員的信息等,這些信息基本上所有售樓部裡都有。另外,若有代理商,還需展示代理商的營業執照、委託銷售的委託書、房管局的備案文件。

第二、自己去項目、工地察看工程進度。



很多開發商為了利於房源銷售,故意誇大項目進度,其實,項目施工跟企業、天氣有很大的影響。施工量大、工期短的項目從側面證明了開發商資金實力雄厚,反之則是企業資金遇到了問題。天氣也是一樣,如果銷售員跟你保證項目在短期之內就能交付,而卻天天下雨的話,那他這話是不可信的。

第三、相信自己看到的,並學會聽絃外之音。



項目周邊的配套自己先去實地考察,售樓部裡都有區位圖,置業顧問也都會跟客戶講解項目的交通、配套,兩張對比就知道哪句話是真假了。銷售員在講項目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共同點,很少用肯定詞,反倒是模凌兩可的句子用的很多。例如:預計、可能、大概、規劃中…對於這一類話的,聽聽就可以了,特別是規劃中的,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有了。

最後一點是關於報價的。



新房基本上都是預售,價格開發商自己也不能確定,你如果問到他價格,他們只會給你一個區間價。而幾乎所有的項目報價的時候都會高開低走,先拔高客戶的心理預期,方便最後踢單的時候臨門一腳。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大師侃房,一個專注於地產營銷、置業答疑的迷糊大叔,偶爾智商掉線,但專業從不疲軟。很榮幸讓我於千萬人之間,在千萬年時間的無垠荒野裡,遇見了你,恰逢其時。希望我的文字能夠給予您借鑑,帶給您溫暖。

大師侃房


防忽悠必備

忽悠與反忽悠這是一對‘矛與盾’的較量,充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不論你是看樓還是誑商場,遇上‘小忽悠’是你的幸運,撞上‘大忽悠’誰都沒跑兒,不是說你一定被忽悠著了,你可以以堤防之心不出手,但這裡的‘門子’你當時絕對不能全看透,就好比看魔術表演,人家設計好的機關,並且吃一暫長一智的改進,千錘百煉的套路呈現在你眼前,縱有火眼金睛也難識六耳彌猴的套中套。防忽悠最關鍵一點就是養成個‘慢性子’,做個認真的觀眾,看他‘整本’的演下來,把呈現給你的文本類的東西做實,各種資質、批件必須真實具備,讓你看的東西看仔細,看不到的(施工材料、施工質量等)你沒辦法,只有側面打聽一下知情人;許願的話別信,別聽導購他怎麼說,眼前不存在的東西不聽他許願以後會怎麼樣,只是考慮眼下這樣能否接受,寄以希望往往會是失望;對方越是催你下單越要‘慢郎中’以對,擇岀公認和你認為的‘大項’權衡是否存在置疑,其它‘小項’是否在認可的心理預期而定奪。

絕對的不被忽悠是不存在的,買的沒有賣的精,千古銘言;孰輕熟重,排序屢清,家庭研討,夫妻權衡。




深藍芝藍深個無忌


我們不是富二代,也沒有一個有實力的爸媽。對於我們大部分工薪階層來說,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有的可能就是父母一輩子的心血才給買的房子,有的就是自己單打獨鬥,闖蕩幾年攢下來的積蓄。所以買房子的時候都害怕自己買的房子是買高了,或者說買了房子之後,與自己所想的不一樣。或者買房的時候售樓部的人員給說的好好的,等交房之後或者過一段時間在去看的時候,和之前所說的完全不一樣,直接被忽悠買了房子。那如何才能獲得真實信息而不被忽悠是大部分人都想要了解的,我給大家講解下,我之前陪朋友去買房子,而分析出來的幾個小意見,大家可以參考下。

真假互換

什麼是真假互換,可能對於我說的大家可能就不太瞭解,就是你想要買房子,和你最要好的幾個朋友說下,然後自己先去售樓部,在其售樓部瞭解了房子的信息,比如總高几層,面積,戶型和小區容積率,綠化等,說完這些肯定是要問價位了,然後問一次性買有什麼優惠,按揭買又有什麼優惠,首付大概多少,瞭解完之後,自己就直接離開售樓部,在其第二天,第三天,讓你的朋友去你的那個售樓部一趟,也去來了解一下情況,看和你說的一樣不一樣。大概需要5天,分5個朋友,然後問問他們所瞭解的,是否和自己之前所說的有什麼誤差沒



周邊配套

在瞭解完售樓部之後,自己就要去周邊的市場瞭解下,瞭解周邊的交通,超市,醫院,學校和商場等等。瞭解完了之後自己心裡也好有個大概。


周邊房價

如果自己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房價,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下週圍的房產公司,就說自己想要買什麼樣的房子,他們肯定是會幫咱找房子,看的也是周圍的二手房,但是在其看的過程中,他們找的都是最優質的,也能瞭解了不同小區的價位和小區裡面的環境,綠化等信息,也能對比出來自己去售樓部看的房子以後的升值空間

這是我和朋友在看房子所分析出來的,希望對您也有點幫助。


阿朝說房


這個比較難,問幾點有用的!

買房還是要看地理位置,所以位置是肯定的而且被你所知曉的!

2,樓層,總共多少層,你所在的樓層是多少層!

3,建築面積,得房率(這個要看實際得房率,因為有的時候會算上陽臺,等等)

4,物業,現在物業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好的物業會帶動房價上漲,也會給你的居住帶來舒適!

總之,主要的還是面積,至於什麼容積率,綠化率,靠湖,靠山,等等!能看見的就是真實存在的,其他開發商承諾的一般都不會太好!所以建議買房主要還是考慮位置,其他只是參考!


蟹小鬧Vlog


真誠的跟售樓員交流,大部分的售樓員都還是可以的,說出你的想法,單純是價格的話可以試著讓售樓員找領導申請一下。最主要一點是要知道售樓員是否想幫你選到合適的房子,而不是單純的想掙你買房子的提成!


大林看房日記


沒去過,不知道。


HZ滄海桑田


簡單的說吧,你要問一些關鍵的、你認為重要的問題,如開發證件、入住時間、戶型價格等,不要隨著對方的思路走,不要聽一些渲染的話,例如這個樓盤未來怎麼怎麼樣,如何如何的好,這些不要聽,就按照你的思路逐步深入就可以了。



基建視界


早年被人叫去售樓部排隊,媒體來拍完照就可以走人,得了兩百元紅包,後來才知道那就是托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