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高三的时候是紧张的,还是慢慢悠悠的?什么感受?

大小众化


我是2005届的毕业生,一晃1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当时给自己最深刻两件事就是从来没睡好觉,考试从来考不完(周周考,月月考)

每天的流程就是起床-跑操-早自习-早餐-上午的课-午餐-午休-下午的课-晚自习-睡觉。从早上5:30到晚上9:30才能休息。

黑板上每天更新的倒计时,时时刻刻提醒着你,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不能有一点放松。

虽然那时每天都过的紧紧张张,但一切都过去了。


幸福像象花一样


我回忆高三时候,大概还是慢慢悠悠的啦!我搞不明白他们一群熊孩子们,离高考时间越近,应该是越紧张的,有紧迫感的,但他们反而越松松散散的,根本没有紧张地复习备考。我看他们的眼神好像考过了凯旋而归一样,还那么兴奋,还打打闹闹,你追我赶,我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是与众不同的高三吧。最后还不是一块儿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当时我怀疑自己的人生,自己一个人一直在某个角落埋着头,默默地努力学习,那种不惜自己拼了命的“吃”书样子,还与孤独相处着,到最后,高考时候,分数还比我们班的某些人低一些,我很无语……说实话高三时候让人思绪万千,让人心底杂乱,让人无法自拔,让人无法忍受……



95后的我可要努力了


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都是快乐的,包括高三。我的成绩不好,当年学校为了升学率每个班都动员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弃考,我们那一届是四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当时有不少同学闹情绪,我是动员对象,班主任不费什么力气就说服了我,无所谓了,我这成绩就别去给学校丢脸了。到了最后我们班好像有七个同学没参加高考,对于这个人数班主任似乎不是很满意,但也没办法了,他只比我们大几岁,第一次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后面几届有没有劝说别的差生。这之后的一天晚上,班主任叫我们几个去他家里吃饭,忘了那晚他对我们说了什么,只记得他给每个人都倒上了酒。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上大学的,去打工的,复读的,都有。慢慢的各自成家立业。由于和班主任同在县城里,我们几个和班主任走得很近,常请他吃饭,我们结婚几乎都请到他,他是上宾,甚至前几年有同学娶媳妇也请了他(我们这班同学有几个已经做了爷爷奶奶)。一转眼我们毕业将近三十年了,我们这些差生没有被社会遗弃,没有被班主任遗弃,都在自己的生活迹上正常运转着。

忘了说,叔七0后,1992年高三毕业。


奔跑的犀牛209


距离高三已经五年了,回首,觉得自己的高三很平淡。

我不是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也不是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学校分快班和平行班级,属于平行班级的前三名。老师总说我们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危险,可能不注意就会变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但是自己心态一定要放好,高中并不是只是高三拿来拼,而是稳扎稳打的,从高一开始就要准备好。刚进校时成绩不是很好,班级排名20左右,高一上半学期是玩过来的,第二学期开始好好学,开始排名10左右。高一结束的那个假期买了资料在家开始预习高二的课程,高二开学第一次模考跃进班级第一,此后两年一直在前三。

平行班很多同学都是偏科特别严重,我也是,英语水平较差,尝试过拯救,没有成功。后来采取了扬长避短的策略,以自己最擅长的数学为主,其他科目照常学习(毕竟高考主要看总分)。

一直都有准备,所以高三的时候没有特别的紧张感(考试的时候还是蛮紧张的)[呲牙]


粒粒A


我的高三是在市里一所小有名气的中学完成的。因不少同学来自周边县区农村,家庭比较贫寒,明白考一个学校是改变一生命远的唯一途径,所以大家拼尽全力学习,甚至暗中竞争。有几个同学甚至凌晨三四点即开始到教室学习,有的晚上打着手电筒在被子里看书。算下来一天仅休息五六个小时。因家境贫寒,生活费不足,每周回家带点干粮,不过是些玉米面做的饼子和一罐头瓶的咸菜,营养也跟不上。紧张的学习状态,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上强大的思想压力,对年轻的身体是一种摧残,包括我在内的好多同学得了胸膜炎、肺结核。但我们还是依靠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在父母节衣缩食甚至东挪西借支撑下,终于挺了过来,分别考上了理想的或不太理想的学校。


古道西风咸阳令


高三生活离现在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回过头来,那时的生活是苦涩无聊紧张而又甜美的。老师常常讲,寒窗十年,成不成功就在于高考这一次了,家长也是把所有希望放在孩子高考上,各方面压力导致大家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做题,上一节体育课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常常睡眠不足,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很少,唯一让大家交流比较多的可能就是高考前夕大家相互赠送纪念品以及毕业留言吧,那时的天真真好。对于我来讲,高三生活还算正常,因为我自己想学的话不用人督促,不想学用棒子打也不起作用,所以相对来说学习和生活节奏比较有规律,压力也不是那么大。上了考场也是正常发挥,能做的题目争取做对,不会的也不会太浪费精力,最后成绩上了二本院校。现如今回过头来看高考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不应计较别人怎么要求,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认真对待,合理安排时间,正确面对结果,毕竟人生路很长,高中生活只是人生一站。



还是个好借口


想起高三的生活,我到现在还会悸动。

高三,是一场不断与知识搏动的一年,是没有选择的与试卷生活的一年。就算不喜欢也不能轻易放弃的一年。

经常在晚自习做卷子的时候倒在桌子上,手里拿着笔,睁着眼睛,看着一个地方,没有想法,脑袋放空。半夜睡觉脑子里还银绕着知识点,背着背着就睡着了。第二天又开始记知识点,做题。。。基本整个高三都是这样过来。


Miss豆豆儿


为了回答您的问题,又回忆了一下自己的高三。

高三应该说是充实而快乐的日子,生活规律,每天有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卷,月考季考,随机抽考等等,就是特别充实。那时候有智能手机但是还没有像现在那么多的流量,手机的任务除了打电话就是看小说,听歌曲。各科老师轮番轰炸,轮番拖堂。早自习,晚自习,就是学习。美中不足的是身边的朋友们不多了,因为自己选择出来住了,不再住在学校的宿舍,一个人感觉好孤单。另外文理分开之后,去了陌生的班级,在忙碌中还要再重新处朋友。

那时候感觉自己不怎么紧张,甚至有点慢悠悠。每天就是跟着老师的复习节奏。现在想来那时候好像很苦的样子,但是转念一想,谁又不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呢,大家都是一样的,无所谓苦累啦。甚至后悔自己没有更加努力的学习,考一所更好的大学,选择一个更好的专业。

其实,每个人的机会只有一次,珍惜了也就珍惜了,不珍惜也不会有回头的机会了。总是在过后才想到当时为什么不更拼搏。实属惘然!


要做最好的自己哦


我的高三时代,正如大多数人的一样,痛并快乐着。

没有人愿意每天一两点睡觉,五六点起床,披星戴月,开始一天。

没有人愿意每天两三场考试,七八张试卷,奋笔疾书,从不间断。

没有人愿意每天一两顿就餐,三四圈操场,节省时间,努力学习。

没有人愿意每天一两只笔芯,十几张稿纸,不敢怠慢,一直学习。

没有人愿意......

没错!这是我的高三生活,也是大多数人的高三生活。

但是!

我们愿意每天一两点睡觉,五六点起床,利用时间,共同努力。

我们愿意每天两三场考试,七八张试卷,不怕困难,追逐梦想。

我们愿意每天课间十分钟,课上一小时,不怕“小时”,快乐“十分”。

我们愿意每天一两次厕所,两三瓶饮水,一起饮水,一起厕所。

我们愿意......

同学,珍惜高中生涯,不仅仅是高三,它是痛,但它更加快乐。


未来冬天


高三的是非常紧张

还记得三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的情形。每天每科都要做好多试卷。连吃饭没时间,厕所也不愿意上。吃饭10分钟就吃完,早起背书,晚上做到11.30才回去宿舍睡觉。想起来,感觉比工作还要累,还要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