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隧道如何改变了欧洲?

李雯雯


这里的海峡隧道,应该指的是英吉利海峡隧道吧?

既然说到这里,就插一句嘴:其实我国早已经规划了一条台湾海峡隧道,属于京台高速的一部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搜。

回归正题。

英吉利海峡隧道,它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这条隧道,链接的英法两国,总长度153km,横跨英吉利海峡,始建于1987年,历时8年,耗资150亿美元,而且还是用的私人资本。

要说在英吉利海峡修建隧道,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的拿破仑时代,但建造两国之间的隧道,技术方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环境。

所以,方案一直搁浅。

随着欧洲各国的贸易增加,尤其是英国与欧洲的贸易,这让英国急需要改变单一的水上运输方式。

同时,在20世纪后期,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苏联的情况不容乐观。

这下可了不得,万一苏联发疯了,欧洲就麻烦了。

毕竟欧洲与苏联,属于不同阵营,而且欧洲很奇怪,宁愿选择原谅两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德国,也不会接纳苏联。

一旦苏联真的孤注一掷,选择通过对外战争来减少内部矛盾,欧洲将如何应对?二战时德国错失良机,导致了敦刻尔克大撤退,苏联难道会重蹈覆辙?

所以,修建一条隧道,迫在眉睫!

一旦有了隧道,大家撤退起来,也就方便了。

于是,在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因素下,英吉利海峡隧道开始修建。

只不过,隧道通车前两年,苏联解体了。


昨夜梦回


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英法海底隧道、欧洲隧道,1994年5月6日开通。是一条英国通往法国的铁路隧道,位于英国多佛港与法国加来港之间。

英吉利海峡隧道由三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二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

英吉利海峡隧道有利于加强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海峡两岸资源的互补利用,也促进了北欧国家进口资源、出口产品,更促进了欧洲东西南北方向的交流,使得欧洲整体经济得到发展,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

英吉利隧道项目的演变既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产物,又是它的一个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几乎是平行发展的。




猫在荡秋千


从欧洲大陆政治角力的观点出发,欧洲也会开这么一条海底隧道,虽然英国现在是在闹着脱欧,但是当年,正好欧洲的一体化发展,让英国迫切的想开通直达欧洲的隧道列车。这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欧洲大陆想要留住英国的必要手段,可以说是两者一拍即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