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齡化城市?

任碩碩


我國老齡化趨勢將逐漸加大,為此,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例如:

一、逐步將退休年限加大,這個正在推行。二、國家放寬了計劃生育政策。三、建立健全各項社會保障制度,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四、加大養老金投入,將“居家養老”與養老院模式相結合,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五、加大各項養老宣傳,營造“敬老、愛老”的氛圍,讓老年人得到充分尊重等等。還有很多,留待大家互相探討。

上公交有座位不坐,遇到老年人需要讓座啥的挺麻煩,看到闖燈的大媽躲著,買菜也不跟老年人搶,過馬路也不一定會去扶著,好些人都會照顧鄰居家的大媽以及的親媽在其他城市被另外的鄰居照顧一下,等等,總之,老年人問題是大問題,是中國下一個五年計劃能否更順利實施的迫切問題





老張vlog


現在是不管農村還是城裡老年人比年輕人多。他們活的比我們還幸福。

先那我們老家農村的老年人說,他們的年齡都六十五到八十歲,國家政策好,給他們這一代的人都有了各種保障。差不多都領上了各種社保金,孩子們都差不多都安排好了,基本是不用操心。

現在在農村他們活的一點都不累,土地差不多都承包出去了,有的時候在村裡面也能幹活能掙錢,一天也一百五左右吧。我經常回老家聽他們說,這個時代好政策好,到老了月月還能領上錢,打心裡面也是高興的,在農村老年人活著真舒坦。

'老齡化是一代代的丁提出來的,他們這一代人也是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走過來的。不過老齡化也能給大家帶來商機,可以賣老年各種保養品,老年衣服旅遊團等等也能給各位,會運營的人帶來一筆財富。

城市裡的老年人的生活,活的越好,他們每天跳跳舞,沒事就旅遊吃美食買衣服,包括買各種營養品,當然他們都已經領上退休金了。基本不花子女們錢。

老齡化也有時候給孩子們帶來了問題,現在每家一個孩子,萬一有老人病到,子女們就分不開身護理,只能花錢請人護理啦。到老了兩個孩子承擔照顧四個老人,也是有擔憂的。家家都有老年人都會照顧好的。

放心國家好的制度是越來越好,會給老齡化一個合理的安排,讓他們度過舒心的晚年。


粉桃兒


國際上一般把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7%,就稱為老齡化社會。而目前上海的數據為總人口約為24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456.35萬人,60歲以上人口占戶籍人口33.2%,65歲以上的人口占戶籍人口21.8%。

如果按戶籍人口來算上海的人口老齡化是極其嚴重的,如果按上海總人口算,那麼60歲以上人口占20%,65歲以上人口占13.1%,也是老齡化比較嚴重的。上海老齡化程度的加重,會影響社會活力,增加社會養老負擔,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而上海人口總量的控制可能會更加加劇老齡化的程度。

城市的持續發展,也應該包括人口的持續發展,包括人口的年齡結構要相對合理,要及時預計可能發生的人口風險。嚴格的落戶政策和人口總量控制政策,很有可能讓大量外來年輕人望而卻步,不利於城市可持續發展。



明知道不會是這樣


社會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人數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指老年人囗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是指老年人口達到或超過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結構模型。按照聯合國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新標準是65歲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速度過快、社會養老壓力加大;城鄉老年人收入水平較低,增長慢;老年人服務和養老方式面臨挑戰;醫療保險覆蓋率低,農村缺醫少藥;建議如下:1、對於生活無著、處於貧困狀態的老年人應採取積極的扶持、救助,作為重要的社會問題認真對待;2、老有所醫,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3、開發老年消費產業,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4、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務體系;5、充分利用老年人才,參與發展做貢獻。




小朱朱的生活日記


老齡化,顧名思義,不是全部都成了老人,而是老年人的比例增加了,就現有情況看,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實行計劃生育以前,一對夫妻可能會生育數個子女,自然贍養義務承擔的人就多,老年人所佔的比例是不會大,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均壽命有限,所以贍養負擔不大,但是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人口數量的急劇膨脹。

實行計劃生育後,尤其是獨生子女為主的一代人,一對夫妻,可能要承擔兩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情況,慢慢就更加不敢生育,逐漸形成了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就突出了。

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包括醫療水平的提升,人口自然壽命達到了人均78週歲。按原有的計生政策,老年人比例增加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之所以變更計劃生育政策,就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於老齡化城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老齡人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歸,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從細節上照顧他們,

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必須實實在在關心他們,維護好他們。才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靚麗的未來!





低沉的嘶鳴


按照國際通行劃分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時,意味著進入老齡化;達到14%,為深度老齡化;超過20%,則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較快的主要原因有2個,一是計劃生育實施後,生育率降低,二是青壯人口的大量流出。2個因素疊加,老齡化就會更趨於領先。另外,四川還有一個獨特的問題——由於環境宜居,周邊省份的老年人也喜歡前往四川定居,導致老齡化率居高不下。

越來越多省份老齡化程度加深,加上之前國家統計局公報顯示的,國內60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15歲以下人口,這是否意味著人口紅利窗口已經關閉?

專家稱,當“人口總撫養比”——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小於50%時,均可視為“人口紅利期”。目前,即便是深度老齡化的四川,近年的總撫養比也在44%左右,還處於人口紅利期。



新姐點綴生活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有幾個大的趨勢:

(1)八十年代的下海經商

(2)九十年代的股票暴漲

(3)21世紀的房地產。

追上這三個趨勢的人,賺的是盆滿缽滿,追不上這三個趨勢的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發財,後悔自己當初為何沒看到這個趨勢。現在這三個趨勢基本都已經過去了,所以現在我們自然會關心下一個趨勢是什麼。

那麼下一個趨勢是什麼?下一個趨勢應該是中國的人口銳減和老齡化。這個趨勢對經濟發展會帶來阻礙,所以我們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以及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中國的人口銳減和老齡化是由於計劃生育所導致的。政府在八十年代出臺的計劃生育政策,在當時是好的,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的正確決策。(彼時,平均每戶人家至少生三個)。但這個政策一直貫徹下來,當形勢發生變化的時候(平均每戶人家只生一個),沒有做及時調整。所以才導致近期會出現下一個趨勢:中國的人口銳減和老齡化。

在21世紀初,勞動人口達到了高峰。為改革開放帶來了人口紅利。同時,這個政策也帶來了雙刃劍,後續的人口銳減問題和老齡化問題。這個問題比日本的老齡化有過之而無不及。日本沒有采取計劃生育,但老齡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煤炭城市北海道夕張,50%以上人口在65歲以上,城市的總人口不超過一萬人了。中國的問題會比日本更加嚴重。而且沒有先例可循,政府可以在某方面有政策應對,但對於老齡化,並不是政府短暫就能搞的定的。在這個問題上,政府的能力也有限。

【人口問題的嚴重性】

為對人口問題做一個預測評估,模擬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程序。以2010的六普數據為基礎:

設定年過75歲的人,每年死亡人數1/3。75歲之前無死亡。

設定28歲適齡男女,出生1.22個小孩。(根據出生率1.22來定)

設定60歲以上為老齡。

通過上述設定,我們模擬了人口演變情況。下面是推演出來的數據:

2010年 總人口13.3億,老齡人口占比13.32%

2015年 總人口12.6億,老齡人口占比15.30%

2020年 總人口12.2億,老齡人口占比18.88%

2025年 總人口11.7億,老齡人口占比24.20%

2030年 總人口10.9億,老齡人口占比30.40%

2035年 總人口10.2億,老齡人口占比36.43%

2040年 總人口 9.2億,老齡人口占比40.47%

2045年 總人口 8.0億,老齡人口占比44.15%

2050年 總人口 6.8億,老齡人口占比52.83%

老齡人口在2030年左右基本達到頂峰。(也就是70後變老以後)。後續青少年接入人數不夠,所以總體人數下降會比較厲害。老齡化比例會比較高。同樣,2050年左右,70後基本過世後,全國總人口會有一個銳減。

老齡設定是否為60歲或65歲,差別不是很大。基本上60歲以後,是退休年齡。死亡設定75歲以後每年死亡1/3,問題也不大,因為即便不死,也是歸在老齡人口的。關鍵是出生率1.22% 這個對於90後,00後,和10後,都受到計劃生育影響,是一個既成事實。政府想提高出生率,只能在20後想辦法了。但這個要見成效,要再等30年以後了。

【政府會帶來的舉措】

為應對人口銳減以及老齡化的問題,政府肯定會出臺相應舉措。

1. 拖延退休年齡。否則養老金入不敷出。

2. 擴大徵稅,目前的稅收,是滿足不了政府龐大的開支的。

3. 吸納移民,但這個舉措對中國用處不大,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太大。

另外,老年人潛在的生活需要有四個方面: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健康維護和精神慰藉。

【個人應對】

今後的遺產稅可能是政府開闢的一個新稅源。房子要寫子女的名字。對於老年人,政府收稅的餘地會比較少。稅收會入不敷出。所以會在遺產稅(尤其是房產)上做文章。

70後的老齡化要抱團取暖,減少子女負擔,滿足互相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需求。房子要買在親戚(姐妹,兄弟)附近,步行或騎自行車能到達,但又不能太近,保持適當的空間。

國家經濟下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出口,外貿,內需都會成問題。美元的外匯積累會逐漸變少。人民幣M2的增發並不會減少。=>需要保留美元,和國際接軌,防止人民幣貶值。

房價確實會變成蔥。賣不出去的房子要趕緊賣掉。房子要聚攏。因為人口變少,房子的需求也會變少,而大城市的房子依然有保值功能。學區房也是。

可考慮免費出租房子給年輕人住。

經濟供養方面:

大城市的房子可用於出租。不能寄希望於退休金

繼續持有美元或股票,以應對經濟風暴。

存錢以等待經濟風暴中的機會,大部分人都會被房貸壓垮。

技術積累,在經濟風暴中得以生存。努力多工作幾年。

房子寫子女的名字,以應對遺產稅種。

發揮優勢,找一找除了工作以外,有沒有其他收入渠道。

生活照料方面:

不能寄希望於子女,需要抱團取暖。發揮妯娌和親戚的優勢。

有需要請鐘點工。鐘點工的價格彼時會不菲。

健康維護方面:

每年要做體檢,防止癌症以及其他惡性毛病。

精神慰藉方面:

目前對下一代親戚小朋友要建立良好互動關係。以後關鍵的時候,得指望他們了。

和親戚之間良好互動。


Teller


人口老齡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兩個含義: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二是指社會人口結構呈現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國際上通常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橫店小閃電


1.政策策略:

其一,財政政策。各級政府應該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及老齡設施建設納入財政支出的一部分,並使之佔整體財政支出有一定的比例,保證該支出能按財政支出的增長而按比例增長;

其二,金融政策。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促使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老齡產業以及老年人生活服務設施開發的投入;

其三,稅收政策。國稅及地稅都要對老齡產業以及老年人服務的各類企業及項目,採取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

其四,土地政策。土地是城市建設的關鍵,要保障城市老齡事業的發展,國家必須出臺對老齡事業支持的土地利用政策,引導和調控城市老齡設施的建設。

2.法規策略 :

各級政府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基礎,建立健全相關的法規,同時還要依據各自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形成法規體系,強化法治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使老年人事業走上法制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為億萬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切實的法規保障。

3.規劃策略(以下這些需要我們在城市總體規劃層面增加“老齡設施”專項規劃的內容,並能夠在城市控制性規劃層面對具體相關指標予以落實。):

其一,對城市老年人口有一個較為務實的把握;

其二,對城市老年人口的經濟狀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

其三,對城市各項老齡設施的規模有一個較為準確的測算;

其四,對城市各項老齡設施的佈局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安排。

4.建築策略 :

其一,老年人宜居方式的研究,兩代居、親情住宅、鄰里單元、老齡社區等等;

其二,各種老年人設施規範的研究與編制;

其三,適合老年人習慣與生活的空間與環境特色的研究;

其四,城市公共設施適合老年人活動技術的研究


剛子的每一天


人口老齡化本來就是一個無法避免的事情,社會演變的自然規律罷了,而且某種層面上是有利於人類發展的。

還記得那個反人類的老鼠烏托邦實驗嗎?

給老鼠一個固定的完美的空間,觀察在這個固定空間裡老鼠的社會行為。最終,在這個固定空間裡,老鼠經歷了數量快速增加→數量緩慢增加→數量不再增加→數量開始減少→數量快速減少→種群消亡

結論是:當所有社會空間都被擠佔,一切社會職能和資源都被填滿,個體的競爭和壓力會導致社會行為的崩潰,最終導致種群的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