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最孝顺的不一定是父母喜欢的子女,这是为什么?

农村春哥


中国有句古语:皇帝爱长子,百姓爱老幺。

所以农村人一般对老幺偏爱一点,这个可不是哪一个最孝顺才最爱哪一个。相反,老幺作为父母(甚至兄、姐们)照顾最多的一个,反而容易养成骄纵自私的性格,对父母反而会最不孝顺。(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不能说所有的老幺都不孝顺)

为什么父母偏爱老幺呢?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父母眼中,老幺永远长不大。父母总有觉得老幺还小,需要他们的呵护,他们有义务这么做,哪怕老幺实际已成年。

二.觉得老幺是给自己养老的人。随着其他年长子女陆续成人,结婚组建自己的家庭,父母会感觉这些子女对自己关心少了,觉得他们只是更关心他们自己的小家庭,而作为最后成家的老幺,父母觉得是最靠得住,最有可能给自己养老的人

三.父母内心自我感觉的亏欠感。一般来说,农村父母生老幺时,过了年富力强的年龄,身体、收入都处于一个下坡阶段,再加上心理变化(年纪越大,对待新生命更珍爱),所以父母更喜欢老幺而此时又感觉老幺受到自己的照顾最弱,需要自己去弥补,所以会产生这种亏欠心理。


设计热干面


是的,我有亲身体验,我老头是我们家老大,由于小时候太捉,两个老人都不待见,都和我结婚了,还不待见,做的那种事,到现在我都觉得挺过份的。 刚结婚那时,家里很穷,家里哥哥和姐们总共六个,公公教学,每个月四十五元,就靠老头和她妹妹两个人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养护这一家子人。婆婆是个能干的女人,每天中午都会叫兄弟去地里拔大草,晒干了好打糠喂猪,就不让老大去,叫他睡中午觉,下午好去生产队干活,公公和兄弟们就不乐意。因'为是老大就得多干。我看在眼里不说什么,心里不舒服,这不是偏向吗? 等两位老人老了,还是我们伺候最多,也最爱去我家,我俩照顾的很好。老人挺感动的。俺家兄弟姐妹们说:没想到老人对哥哥不好,哥哥嫂子却对老人太好了。其实我们家兄弟姐妹们都过的还可以,对老人吃的用的都挺好。可是我家老人非要跟着出去溜达,出去找人聊天。在这一点上,我俩做到了,走哪拉到哪里。


世外桃源1295


我也有同感哦!我是家里长子,后面有个弟弟妹妹嘛,反正在我的心里面,爸妈们历来就偏爱弟弟样啊,也有可能是弟弟小时候患个病的原因吧,虽然我们这会也半百人了,但是父母们对我们的看法心里始终都在,但是我们这会也儿孙满堂了,深感父母的不易,孝顺的心与日俱增啊,凭心而论,弟妹们的孝心我总觉得没我们的多样,但我没怨言,因为我是长子哦!


林哥50475438646


久常无孝子,我们弟兄三个我老三,父母和我一起生活,父母总觉得我对他们不好,因为老大老二一直不管,一年也给父母一两次吃的东西,父母还在那说你看人家老大给啥吃的,老二今天又给啥吃的,我只有在旁听着,做为老人也不能和他们争,要是争为啥他们不要你们,这个只有我自己知道。


成建峰


我认同。我家三姐弟,我是老大,老母偏偏只喜欢小弟。什么好处都给他:顶职,七十年代的自行车、学泥水匠⋯对大弟不公,为此我在家庭会上为维护大弟的权益跟老母吵起来,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以失败告终。

还有,出嫁的女儿要不断扶持娘家,为此我也很懊恼。

在老母频临生死之最后几年,待她孝顺的只有我和大弟。

所以我认同篇者的观点。


笑口常开66076651


是这样的。就说我家,父母生我们弟兄四个,父母最偏爱的是我大哥,最不待见的是我二哥,无论二哥为父母做什么事,也不管为父母付出过多少,从来没有得到父母肯定过。大哥从来不给父母亲钱用,也不给粮父母吃,反而向父母要钱用,非常忤逆。但是父母还总是偏向大哥。父母生病时,二哥早早晚晚照顾,不惜花钱。大哥一般不照面,更不愿掏钱。我就弄不懂,最后落好的一定是大哥。


手机用户9897397944刘


这个问题是绝对存在的。因为父母也捡软柿子捏。父母喜欢的孩子一般都霸道。父母也惹不起。因为他们犯错误被训了。会又哭又闹拼死拼活的,或者不吃饭威胁父母。不喜欢的孩子犯错误,父母又训又骂。所有怨气都会对上不喜欢的孩子。我就是这样,小时候父母不喜欢,什么事情都让我做。经常被训被骂。我很温顺,时间长了,整个人都麻痹了。就这样在怨恨和害怕中长大。现在父母老了,可我很孝顺,父母要什么缺什么我都满足他们。可我那些哥哥姐姐一年到头一顿饭都没有。这就是农村的棒打哭孝子。


胜兵必胜


在当今现实社会里,可能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事实,最孝顺的子女,不是父母最疼爱的子女,而是最懂得感恩的子女,而最后在你身边尽孝,的确父母不怎么看好,那个儿女,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老公是大儿子,可是,公公婆婆偏喜欢他的小儿子,把什么该给的都给了,小儿子,帮小儿子,带孩子,而我的小孩却是我自己带,因为他小儿子很早就来深圳,我们两口子却在老家,公公临终前,却拉着我的手,对我哭着说,大儿媳妇,我对不住你,我对你没有小儿子他们好,可你却很孝顺,我只能对他说,别难过,我毕竟是你的儿媳妇,过去的就过去吧,我会凭我自己的良心做的最好,这是我做人的本分,嗯嗯[祈祷][祈祷][祈祷]



好梦成真131012401


这个问题在农村大多比较普遍

而且在农村也有一句话叫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农村家父辈都会有很多孩子

老大的年纪有的都可以当弟弟妹妹们的爸妈

所以一般来说老大会要付出的多很多

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就是我大爷爷,我爷爷的大哥

今年83岁

是家里的长子

大爷爷是很有才情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考到县上读书,把户口都迁到城市

后来,祖祖说,让大爷爷回来帮忙照看家里,说家里弟弟妹妹多,老大要挑起家里的重担

于是大爷爷又把户口迁回农村

这也一直是大爷爷的心病

一直后悔当初的选择

5年前,大爷爷的同学聚会

所有的人,都在城市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子女也都有着体面的工作

大爷爷说她是最听话,帮衬家里最多的孩子

受到祖祖的照顾扶持是最少的

以至于他自己的孩子也一样

最听话最出色的 也总是付出的更多

对于这个现象我感触

都是自己的孩子 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

但每个人的天资都不一样

父母是希望,手足情深

相互帮衬

在心里手心手背都是肉 怎么可能不心疼

还有一个根本的问题

孩子多,没有精力财力去培养

所以就只能让能力哒的帮衬着小的

安安稳稳过一生






幺妹儿飘飘


题主你好!看到此题我想把我身边的人所发生的真实事情告诉我大家,我们那里目前为止还有重男轻女的习惯,疼小不疼大,意思就是一家几个兄弟姐妹吵架,父母不管谁对谁错先帮弟弟,他们的理由就是弟弟还小,你们得让着点,作为哥哥,姐姐要懂事点,时间久了弟弟就被大家人宠着养,我们作为哥哥姐姐也就慢慢的懂事起来,对他们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家人处处让着弟弟,弟弟自己认为大家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姐姐,作为哥哥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于是乎总以为自己对父母好一点他们也会爱自己多一点。人呢都有一种病,总以为别人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