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為何會早逝,他與商鞅誰更艱辛勞累?

戰國老李


秦孝公43歲去世,因病逝世;商鞅變法期間,商鞅主要負責法令的制定和實施,秦孝公則要面對來自秦國上下的各方壓力,表面上看商鞅很辛苦,實際上秦孝公更勞累。

秦孝公43歲因病去世,當時屬於高齡

據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綱要》的分析,戰國時期人均壽命大概在30歲左右,秦孝公活到43歲,算是長壽了。通過《資治通鑑》可以發現,戰國時期大多數國君的壽命都不算長,主要原因還在於醫療條件有限。至於秦孝公,正當壯年早逝,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戰爭創傷,留下後遺症。

  • 過於操勞,積勞成疾。

  • 身染重疾,不治而亡。


商鞅負責實施變法,秦孝公須統籌全局

變法是一件大事,會觸動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老貴族的利益,秦孝公需要時刻面對三個問題:法律的制定是否符合國家實際,遇到大規模的反對該怎麼處理,萬一失敗該怎麼收拾爛攤子。稍一不慎,就可能面臨身敗名裂,乃至國破家亡,秦孝公的壓力可想而知。

第一個問題:法律的制定與實施。這方面主要是商鞅負責,但秦孝公要最後把關。商鞅畢竟是外來者,對秦國實際情況不可能非常瞭解,比方說秦國的歷史、民俗風情、貴族的特殊作用等等。政策合理的話,百姓都會稱讚;萬一出了差錯,最終還是要秦孝公來頂缸,誰讓你是秦國國君呢?

第二個問題:大規模反對,來自貴族和來自民間的。來自貴族的壓力,絕大多數是秦孝公在頂著,雖然他們不敢明面反對,但私底下暗潮湧動一直存在;戰國和現在不同,嬴氏家族能取得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最重要的還是這些貴族的支持,因此秦孝公需要不停地和這些貴族周旋。任何時代,底層百姓都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基礎動搖國家就不會穩定,《大秦帝國》裡每一次發生大規模的民間糾紛,秦孝公都是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第三個問題:歷來變法,都存在失敗的變數,而且常以失敗居多,作為國君的秦孝公必先考慮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史書上記載不多,《大秦帝國》(電視劇)裡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說讓子岸駐紮國都附近、老叔留守舊都雍城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變法每深入一步,秦孝公肩上的壓力也會相應加大一分,日復一日,最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悲哉!


小楊品史


歷史上凡是主張變法的國君都累。

累就累在利益平衡問題上和變法後後是否取得成效。

戰國時各國都搞變法圖強。趙武靈王就只幹了"胡服騎射",遭到舉朝反對,就穿個衣服上上射箭這碼事,讓趙武靈王跑上跑下,苦口婆心地說服公子成帶頭穿戴,這還沒有觸到貴族聊士們的既得利益,尚且如此。可見阻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是刀刀見紅吶。舊貴族的利益大部份洗牌。除了登記戶口外,軍功制,以戰績換爵位,世卿世祿制,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都讓既得利益者受不了。秦貴族代表甘龍,杜摯等反對不休。這讓秦孝公非常為難。但他覺得商鞅的理論不錯,靠得住。就極力支持商鞅變法,同時又極力說服宗室貴族支持自己的觀點。

變法一年後,就有一千多人到秦孝公面前告狀,說新法不如舊法,要求停止變法。秦孝公很為難,但沒有答應,頂住壓力繼續支持變法者。這時太子失當犯錯。本該冶罪,但諸君不可能被臣下治罪。就治了太子老師的罪,得罪了一大批人。

秦孝公竭力支持商鞅變法,在各種勢力邊周旋平衡,他在時,夙興夜寐,替商鞅擋住各種壓力,使得變革得以成功。秦孝公盡心盡力為秦國操勞,替改革保駕護航,最終累死了。他比商鞅更累更辛苦,為後世樹了個榜樣,就是堅持改革,為國富民強支持改革者不遺餘力。





劉一千五


秦孝公和商鞅前期相識,兩人與其說誰說服誰更不如是兩人相見恨晚,都有自己的政治遠見和抱負。商鞅提倡依法治國,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念,孝公一拍即合,兩人算是情投意合。

當商鞅提倡和推行新法,並且擬定相關的細則,比較著名的有洗木立信典故等,更多的是由於孝公的支持和信任。孝公為商鞅排除萬難,所有的阻礙都自己想辦法解決,孝公本人擁有的不是一般國君遠見和韜略,在商鞅新法普及和推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氏族的刁難,王族的不理解,都是由孝公一個人承擔下來,另外國家大小事務的處理。長壽的人多數都是心態很好的人,當時秦國隨時面臨分崩離析,山東六國虎視眈眈,日常事務繁忙加上當時社會醫療條件相對落後,英年早逝也是在所難免。


二八足跡


換位思考就可以了 就像現在的老闆與員工,老闆有一家快倒閉的公司,因為傳了幾百年,到了自己手上就要倒閉了,心裡著急得很,此時有個新來的員工說現在公司制度很有問題,要改革,可是公司的老油條有股份的人就不樂意啦,一聽改革就要丟飯碗,誰會同意?老闆聽到制度有問題,要化整為零,聽上去是不錯滴,但是要考慮大家的利益關係,權衡利弊後覺得再不改革就要垮掉了。所以就冒險改革,心裡是知道的,機會之有一次,所以心理的壓力比誰都大了,垮了就是亡國之君。千古罵名,ceo搞砸了不過是找下家.不一樣的位置罷了。


壊人叔叔


秦孝公的勵精圖治,任用衛鞅,採納變法建議,使秦國由弱變強,為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秦孝公與衛鞅為了秦國變法都很艱辛勞累,衛鞅的艱辛是變法的推廣及朝中氏族的抵制,從秦國民眾的根本上改變並非易事,並且各大氏族還是不是的使絆子,組織變法。秦孝公的艱辛則是來於其他六國與皇室宗族,其他六國是不允許秦國變強的,秦孝公在外要與六國周旋,在內還有調解秦國皇室宗族的矛盾,畢竟秦國變法會傷及各個宗族的利益,但能讓秦國富強,再難秦孝公也要完成!所以說秦孝公與衛鞅各自有各自的艱辛,無法區分誰的更加艱辛勞累。


貪吃的粑粑巖


人的壽命長短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孝公早逝除了其生命基因、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重要因素外,我認為其短壽的原因主要與他太過勞心而透支生命有關。孝公與商鞅誰更艱辛勞累這個問題很明顯,用現在的話說,孝公是老闆,負全責,壓力最大,公司的一切都須操心,面面俱到,壓力山大。商鞅被孝公聘來的CEO,是幫老闆打工,雖說也盡心盡責,鞠躬盡瘁,但畢竟是助手,責任和壓力自然沒法與老闆比,何況在商鞅來秦前,孝公已操勞多年,所以當然是孝公更艱辛更勞累了。


一杯香茗一歌聲


千古第一君臣


核兆鈈


都累!都是一場空!


陽巴月


國君累啊,他需要平衡各方面得力量,秦氏族沒有幾個支持變法得,因為損害了他們利益,這都需要國君去協調,而商君只需要把自己肚子裡的學問拿出來,不需要面對人事調理。規矩好定,人事調理難辦。


我愛雙眼皮


都累,只是商鞅要對得起的是自己和歷史,哪怕是犧牲了自己!孝公要對得起自己的國家和歷史,但他犧牲不起秦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