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写两笔笔锋就扁了,不是横粗竖细就是横细竖粗,请问是写的原因还是笔的问题?谢谢?

湖邊農夫


毛笔写两笔就扁,当然有笔法的问题,但我认为主要问题在笔上,一是选笔不当,二是笔的质量有问题。



书法中的任何问题都会与笔法有关,一出问题就将之归罪于笔法不当,这是不负责任的。就如学生学习不好,你说他学习不认真总是没有错的。

学习书法,选笔很有学问。

一般来说,篆书、隶书、楷书宜用狼毫或兼毫,而行书和草书宜用羊毫或兼毫。


初学者,若以长锋羊毫写楷书,出现题目中的问题,几乎是必定的。

长锋羊毫出现于清代,蓄墨性强,但柔软的笔毫对笔法要求极高,一般用于草书,能写出遒劲有力的线条。而清代邓石如以长锋羊毫写篆隶,则是一个特例。直至现在,长锋羊毫的驾驭,对一般书法家而言,仍然较为困难。

毛笔的好坏,常用“尖、健、圆、齐”来要求。即笔毫聚合时要尖,平铺压扁时要齐,书写时笔画饱满,四面如意,称之圆。而笔肚常保持“不虚”,笔尖不觉“细瘦”、不能使力,谓之“健”。


显然,题目中的问题,也极可能是毛笔不够“健”,笔锋弹性差。

在制笔过程中,制笔者往往会在笔头中加入尼龙,谓之“加健”。

尼龙价格便宜,基本上不吸墨,但尼龙弹性大,笔锋提起时,尼龙能帮助笔头迅速归位。但尼龙加过量,则笔头蓄不了墨。

所以题目中的问题,最大的可能,一是选择了长锋羊毫,二是毛笔不够“健”。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问这个问题,说明你用笔的经验还不丰富。

有几种原因:

一是笔的质量问题。劣质毛笔,外面是羊毫或狼毫,内里则是麻丝或别的东西,这样的毛笔,一则不吸墨,二则没弹性,在书写的过程中,笔锋一旦铺(散)开,不能自动聚拢,不能恢复圆锥形的状态,要么是笔头偏向一边,要么就是笔锋散乱不堪。

选择毛笔,以“圆健齐尖”为优。新买的毛笔,笔毛大多用胶水固定的,先用清水浸泡10至20分钟,笔头就会变得松软了,它的优劣就能看得出来了。好笔弹性适中,不软不硬,在书写过程中,不论提按翻搅,它都能很快恢复到一个中锋(笔毛聚拢)的状态。这样的笔,用起来,得心应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

写小楷,用笔小号笔,选短锋兼毫,写行草用中号笔,写狂草用长锋兼毫,毛笔的型号多种多样,根据需要,自主选择。

二是用墨的问题。笔头吸墨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这里谈谈书写速度与用墨的关系,写楷书,一笔一画的写,用笔要稳,行笔要慢,笔锋蓄墨量以少为宜。

写大字、行草、狂草,行笔速度较快,但是,快不失“意”,笔锋蓄墨量以多为佳。

三是用笔不知提按,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书法之妙,首在用笔,用笔之法,一在提按,二在中锋。提按在手,以稳为主,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具体如何拿捏,需要你反复实践,用心总结。

书法以中锋用笔为主,侧锋为辅。在实际应用中,也要学会调锋,因字取势,因势调锋,这是一个技术活儿,没有几年的探索实践,是很难体悟其中的奥妙的。[耶][耶][耶][耶][耶][耶][耶][耶]

学书从用笔开始。要不断摸索、感悟,慢慢总结经验,慢慢找感觉。一旦找到感觉,用笔学书就入门了,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和愉悦。到那时进步就快了。祝您成功





98明明德


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

写的原因和笔的问题两个方面都有。

先说写的原因

1、用笔不当,力度过大,把笔按扁了。有的笔弹性差,不能复圆。

2、不会随时调整笔峰。

3、运笔时的顺势和逆势的差别。

4、笔上水墨的多少与运笔速度的把控…………

再说笔的问题

1、羊毫与狼毫的弹性不同、硬度不同、要表现的内容不同,所用的力量不同、方法不同…………

2、笔的好坏、质量不同,笔的新旧程度不同,以及损坏(损耗)的程度不同…………

3、各人的用笔习惯不同。如擅长用狼毫的,就认为羊毫笔缺点百出,等等。

4、还有,如小笔写大字,就不如用大笔更好些。

如此诸多问题,不足而论。

有写的原因,也有笔的问题。

只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准问题,加以调整,才能渐入佳境。

这里发上几幅我的书画作品,供大家们品鉴











筑梦年代135923300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既有毛笔的原因,也有人书写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个人的原因。

练习书法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问题,毛笔写一笔就变扁了,写出来的效果很不如意,不是横细竖粗就是横粗竖细,写不出我们想要的效果,尤其是书法初学者,更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既有毛笔的原因,也有人书写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个人的原因。

1、毛笔的原因:

有一部分是毛笔的原因,好的毛笔弹性都非常好,写完一笔,毛笔立马恢复原状,不会出现便扁或者变弯的情况,能够写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不好的毛笔,笔锋不够聚拢,弹性也比较差,容易出现以上的情况。

2、个人书写的原因:

个人的书写是主要原因,因为大部分的初学者对毛笔的性能掌握的不是很好,不能够很好的把控毛笔,不懂的在书写的过程中调整笔锋,以至于写完一笔毛笔就变形了,再书写效果就不理想了。

而书法高手,无论用什么样的毛笔,写完一笔,都可以把毛笔调整到最佳状态,以便进行下一笔的书写。这也是古人讲的“善书者不择笔”。

解决办法:

1、在书写的过程中要有调整笔锋的意识,注意毛笔笔锋的变化。

2、多练习,熟能生巧。


不二斋


书法中横轻直重是法则之一。横重竖轻也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式。你所说的这两种情况,都是书法的笔法变化所需要的。一般粗细,才是要担心的问题。

横轻直重,在颜真卿楷书中是基本的书写法则。横画与竖画的轻重比例非常明显。大多数的结构都是以横轻直重来书写,而褚遂良也会用横重直轻来处理一些个别的写法。

为什么大多数的时候是横轻直重的处理方式呢?这是汉字本身的结构决定的。大多数的汉字横画比竖画多。竖画在汉字中是躯干,横画如枝节。作为躯干的竖画,如果写的弱不禁风的细小,便无支撑整个字体的骨架。

你所说的毛笔写两笔就扁了,这是你的毛笔没有正确的运笔有关。你运笔肯定是左右摇摆的手指加笔杆来运行。笔杆侧偏,毛笔的笔锋就会受到挤压偏向一侧,锋尖部分就成了扁的。只有中锋行锋,笔锋才能随提按铺开和聚拢。改善的方法很简单,不要摆晃笔杆,以肘部运笔,问题就解决了。至于横轻直重,不必担心。











子衿书法


一要会用笔尖书写,二要会调整运笔姿态,即调峰。三要控制好笔。


蜀山晨光


正常!书法中任何一字体就是这样。不是横粗。就是竖粗!没有一样粗细的。你快成功了![呲牙]


流浪驼


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扁峰是笔和笔法所致的病笔,而我个人恰恰喜欢调成扁峰。


由零开始355


两种可能都有。记得早些时候用的狼毫笔,一用就扁了。后来写得多了,用的笔也好一些了,基本就没出现过。有时同时拿我的笔写着玩,小笔写大字,不会舔笔,一按到底,真是心疼啊!笔扁了,甚至要废了。


菊生82587640


是笔法的问题 任何笔 只有一入纸 就会变成小刷子 扁平状 正确收笔后 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圆锥状 写后面一笔的时候 就需要调锋 若不调锋直接写 就会出现你所说的粗细不同的问题 那如何调锋呢 说清楚有点困难 简单说靠手腕旋转或回顶 立锋等笔法将毛笔调整到正确的方向 调整到位再行笔 则可中锋行笔 粗细一致 其实这个调整也就是起笔动作 必须起笔动作到位后才能行笔 你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收笔之后如何连接下一笔的起笔 初期练习可每一笔画都分开写 不考虑连接问题 每一笔起笔收笔严格到位 熟练后 自然知道笔画之间该如何连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