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电视指南:最新风向指南,一览“红黑”榜!

来源:《电视指南》杂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

红榜

【1】面对疫情,影视行业的破与立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0日02版)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后,影视行业按下了暂停键。但在短暂的沉寂后,影视行业积极融入抗疫大军。网络平台是此次战“疫”的生力军。在网络平台全面超越电视平台的当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战“疫”作用,引导网民尤其是网络活跃度最高的年轻用户积极投入全民战“疫”行动中,是网络平台的应有之责。爱奇艺推出的《中国医生》、优酷推出的《中国面孔》和腾讯推出的《正月里的坚持》等战“疫”节目,聚焦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令观众为之感动。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2】暖心荧屏故事,给人信心和力量

《人民日报》( 2020年03月12日 20版)

春节长假以来,响应“少出门、少聚集”的防疫号召,闭门居家成为多数百姓的生活状态。这一阶段的新播电视剧类型多样、风格多元,有效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审美兴趣和欣赏口味。

行业题材剧的表现尤其引人关注。《奋进的旋律》以三个家庭的三代人为线索,生动折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决胜法庭》通过硬核的法庭故事,鲜明彰显新时代检察官的风采;《安家》在聚焦房屋中介从业者的同时,植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完美关系》依托公关行业,展现年轻人的励志精神和人格成长。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3】区县融媒体如何服务基层战疫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8日 02版)

融媒体之“融”,便利公众深度广泛参与。在新的传播技术引领下,基层群众参与表达、汇聚力量的热情高涨。仅以春耕复工为例,多地融媒体中心编辑记者包片联系乡镇,复工复产人群打破通讯员限制,村组干部、普通群众都可以向融媒体中心以供稿的形式反映实际情况。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源和接收点,大量基层鲜活的素材被挖掘出整理好,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4】“云录制”:破解战疫期间综艺创新难题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8日15版)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综艺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时间出现了库存告急、节目断档的窘境。如何满足特殊时期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缓解焦虑情绪,提供适合当前抗疫形势的优质内容,是摆在国内综艺人面前的紧迫问题。而新近出现的“云录制”模式似乎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为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5】喜剧节目别出心裁 温情抚慰现实焦虑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8日15版)

抗击疫情,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最为关键。一直以来,作为兼具“笑果”和“效益”的艺术形式,喜剧节目在向大众传递正能量、引领主流价值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

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欢乐中国人》节目以素人为主角,打造接地气的民间喜剧作品,以平凡的情境、日常的琐碎引发共情,给奔波打拼的劳动者减压;《新春喜剧之夜》基于“跨界”的理念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其乐融融的氛围向更多人阐述“奋斗”这一时代精神。

在战疫期间播出的《欢乐喜剧人》第六季则进一步在内涵与意义上深耕,聚焦“居家”的现实问题。节目中,郭阳、郭亮的作品聚焦孩子的成长,突出“不要让父母的陪伴成为孩子的奢望”的主旨,宋宁的作品则是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更要理解老年人的爱好和梦想。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黑榜

【6】“云录制”的生命力在内容创新

《人民日报》( 2020年03月12日20版)

疫情结束后,以日常和陪伴为特质的“云录制”是否会转为一种新常态,持续推出高质量的内容?这些有待进一步观察。真正的考验在未来。能否建立一整套优质作品不断供给、可持续的长效创新机制,是“云录制”保有生命力的关键。

防控疫情期间,诸多主题作品快速出现,广泛触达公众,充分发挥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抗疫主题的深挖、呈现和创作还大有提升空间。只有在形式创新的同时,在内容创新上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才能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为文艺史、也为时代留下可以时时回看和品味的经典之作。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7】更好发挥数字化抗疫作用

《人民日报》( 2020年03月19日05版)

利用信息化手段精准防控疫情蔓延,考验着城市数字化管理能力。其中,既有成果显著的应用经验,也有值得记取的不足。比如媒体报道的“10份证明文件抵不过1个健康码”的个体遭遇,暴露出认码不认证的“一刀切”思维,以及数据同步延迟背后的系统衔接问题。又如,健康码投入使用,但一城一码,也给城市之间人员流动带来互通互认的难题。在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地区间产生大量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在政策动态调整中统筹考量。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8】剧集“去水”,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5日12版)

“注水”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当下,国内电视剧网络剧的销售论集数计价,集数越多的电视剧网络剧,出品方获得的经济收入越高,播出平台广告招商的收益也越高。在这样的盈利模式下,不少出品方和播出平台为经济利益所驱动,人为拉长剧集长度,将内容“注水”。

电视指南·红黑榜 | 3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关注了哪些传媒领域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