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舊影|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 曾經的衛上坡

保定古城內的街道格局,始於北宋建城時東西南北四街的框架。金末張柔重建保州時,畫市井、建衙署、定民居,至民國,街巷分佈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永華路的開闢始於建國初期,這條路的演變跟裕華路有類似之處,均是連通若干小街巷。其中永華中路段,最初是指西大街到裕華路這一段,1963年拆通、拓寬、調直。後來永華路繼續向城外南向延伸,永華中路也對應南延到府河橋頭。

拆通以前的永華中路叫做『衛上坡』,也叫『魏上坡』。因為此街鄰近明代大寧都司右衛衙署,並且由南往北是個上坡,因此而得名。

保定舊影|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 曾經的衛上坡

⏫清末保定府城圖上的衛上坡。

不過衛上坡原本還包括往東折向北的一段彎路,拆通永華路後,東北向路段仍叫衛上坡,在八十年代的地圖上還有標註。

保定舊影|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 曾經的衛上坡

⏫八十年代保定地圖上的衛上坡

曾有一位朋友回顧過衛上坡的往事:

我奶奶生於清末,一生都住在永華北路衛上坡衚衕,小時候聽我奶奶講過,衛上坡衚衕最裡面大約快到西大街的位置,曾經有一座廟,戰亂的時候她們去廟裡躲過好幾次,大約日本人統治的時候被毀了!不知道是哪個廟?

當時對衛上坡關注不多,下面的回覆應該是不太嚴謹的:

您應該是指快到西大街二道口那個位置吧。從清末的地圖上看好像沒有廟宇的標記,但是這附近有藩經廳(路東)和保定理事府(路西)。是否可能是這兩處之一。

以前面兩幅地圖做參考,衛上坡衚衕最裡面應是指東北這段。鄰近西大街的位置若有廟宇的話,更可能是清軍同知署的附屬建築,而不是主路兩側的理事署和藩經廳。

保定舊影|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 曾經的衛上坡

⏫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北向。

永華路拓寬後,兩側陸續建起樓房。衛上坡衚衕片區已被居民樓取代(圖中右上),地名也逐漸退出記憶。

不過從圖中看到,當時光園的北至範圍是更大的,居民樓南側建築,應是後來翻建商業區時拆掉了一部分。圖中左下的牌匾『太平洋攝影社』是有印象的,八十年代曾位於金臺驛街南口。

保定舊影|九十年代的永華中路 曾經的衛上坡

⏫永華中路今貌(201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