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医中药如何走出自己的节奏感?为国为民为世界更好的服务?

金刚大锤


中医是国粹,有自己的节奏感和自信。决不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比如说有些人整天说中医不科学,但是关键时刻方显出英雄本色,大疫面前大显伸手,给国家和人民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整天标榜为科学的西医大疫面前束手无策这又是什么原理。其实科学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键时刻能救命,能够捥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这就是好的医道。


超然智者


肺炎疫情下的中医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死亡率高于流感,目前为止无准确有效的治疗药物(截止2020-03-19) 。

现代医学在治疗上都在用老药,或者对症处理,全世界没有人敢说能“杀死”病毒,更多的是帮助身体尽快恢复。

中医也是如此,中医治愈新型肺炎,也不在于直接“杀死”病毒,而在于改变身体的环境,提高人体的“正气”,走病毒的路让病毒无路可走,自取灭亡。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的中药有效成分能够杀死现代的新型冠状病毒,现代人讲究“证据”,讲究“循证医学”,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还在积极抢救病人,谁也没有研究出来哪个药能够直接杀死病毒。各国科学家争先恐后研究的疫苗,也是通过自身免疫的方法来寻找突破口,这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中医中药

中医有望在疫情中杀出一条血路

此次疫情,因为西医尚无办法,中医中药治疗瘟疫传染病却有2000年的经验,所以,各大中医院校、中医药局、中医医院的专家、领导都不予余力,前赴后继的扑到这场战役之中,甚至包括很多民间中医也出来义诊,目的只有两个:一为救治国人,二为中医争取活路。

黄璐琦(左二)、张伯礼(左三)、仝小林(左四)

中医已经到了没有活路的阶段了是吗?

是的,中国中医的处境十分艰难,可谓内忧外患。

尽管民间爱好中医的人士很多,但是大多鱼龙混杂。

内忧

  • 中医思维:

中医的“辨证论治”是目前最符合人体生理病理遗传规律的治疗思路,但是也是“辨证论治”,让中医很难做到千人同方,众口一词。

中医有很多流派,经典流派、时方流派、温病流派、伤寒流派、补土流派、扶阳流派等等,各种流派之间有合作也有敌视,特别是一些不够包容的中医,往往坚持己见,这就给中医的“大统”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中医一直是百家争鸣,经典流派占领了鳌头,但是没有完全统一的领头羊,这就导致了,网上很多西医黑中医的时候,中医界无法整整齐齐发声的尴尬处境。

也是因为无法完全统一的缘故,中医在传承培养上也存在很多问题跟偏差。

中医界百家争鸣

  • 中医传承:
  • 民间师承中医能够紧紧跟老百姓贴合在一起,但是却很难触及整个庞大的中医系统,被学院派认为“细枝末节”;学院派中医掌握了中国中医的大部分资源跟主流思想,但是受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影响,又很难深入民间,掌握疾病变化的第一手临床资料。

    这是中医自身的问题,这是“内忧”。中医想要壮大,这是无论如何也要解决的问题。

    民间中医馆

    外患

    外患主要也有两个,越来越西化的中国人难以接受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传统中医面临被亚洲传统医学剽窃更名的危机。

    • 现代思维对中医理论接受无能

    受现代文化影响,所有年轻的中国人(包括我)都接受了现代教育,现代思维、现代方法,跟传统中医格格不入,中医被冠以“巫学”、“巫术”。

    从中医获益甚多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中西医思维,“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毛泽东对中医的评价

    在人身上用它,有效就行了,中医把它记录下来,会引起什么不良反应,归纳总结传给后代;现代医学,做动物实验,证明它有没有用,试验证明了有用,投放市场,后面发现副作用太大,再进行回收。

    很多人觉得西医是因为经济利益挤兑中医,这是一个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两者思维不一致,现代人没有了古文化的土壤,觉得追求“科学”才是“真理”,为心中“真理”喋喋不休的人,才是最难改变的人。

    现代医学动物模型

  • 被邻居挤兑的中医现状
  • 日本人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据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的统计数据,日本汉方药市场规模约2000亿日元,其中面向医疗的比例占80%至85%;面向大众的,即可以在一般药店买到的,占15%至20%。《世界专利数据库》统计资料显示,在世界中草药和植物药专利申请中,中国的中药专利申请仅占0.3%,日本已抢占国际中成药7成以上的中药专利。(信息来源:人民网)

    这就比如,我写了一篇文章,隔壁啊东抄袭我的,阿东并不知道文章在写什么,最后大家都说阿东好厉害。日本汉方去医存药,在中医看来是无根之树,奈何人政府支持,民众支持,营销做的好,脑子又灵活,硬生生把中国中医挤兑了下来。这是中医外患之殇。

    日本汉方药店

    黑暗中的曙光

    中医如此艰难,但是还是有一点希望的。

    1973年,美国内华达州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中医法,针灸首次取得合法地位。40多年来,以针灸为代表的中医药早已声名远扬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有5万多家中医医疗机构,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医师超过12万人。(信息来源:人民网)

    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前游泳冠军考夫林、影后格温妮丝都是中医的爱好者,热衷于拔火罐治疗。倘若无效,歪果仁才不傻。四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中国了,疗效就是中医至今不倒的最大根基。

    菲尔普斯热衷拔罐缓解肌肉酸痛

    受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医疗专家已携带大量医疗物资驰援意大利、伊拉克等国家。此次中国带去的药品中就有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这两种药都源自我国两张古方。

    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院士介绍,目前韩国、日本、意大利部分科研院校已经来信,一是愿意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二是让把中医药使用的经验提供给他们,作为参考。国内已经将使用经验翻译成英文给到对方。(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3月18日,中美中医师网络交流会上,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院士一行和美国中医师们,就中医治疗新冠进行了交流。

    张院士介绍,中国抗击疫情有四个特点:一个是“四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其中隔离点中的病人普遍服用了中药汤剂,遏制了疾病的蔓延。二是建立方舱医院,应收尽收和应治尽治。三是实施有中国特色治疗,91%以上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四是推出了中药“三药三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这或许是中医再一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契机,疫情过后,相信外国会掀起“中医热”,但是作为中医土壤的中国中医,却还任重道远。

    更多中医知识,关注张医生!一个不会西医的中医不是一个好作者。

    此问答为原创作品,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内科Doctor张


    中国中医要想发扬光大,必须单独设立一个中医管理机构,充分利用中医药制成的专例中成药出售…..盈利。然后必须从幼.小学抓起玩拼图识草药的教学方式,设立小学.初.高中的基本知识课程,大学专门设立中医学校..吸引喜爱中医的学生进行培养,然后 分配到全国各个中医院…



    宁静致远省思


    中医要走出自己的节奏感1.首先要有一大批好医生,不能向上世纪的坐堂医生那样单打独斗。好坏听天由命。2.要对现在人民认为的大病进行集体研究,提出总体治疗路线图让病人明白。3.要对新闻媒体上出现的治疗一些重症的方法做科晋性讲解让人们知道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和疗效。4.医生应介绍给人们知道中医有很多治病的手段应同时使用这样身体会更快的好。5.提高学校教育质量。6.提高中医医院.中医科室的关理水平。


    用户清净康健


    我不是医生,对中医外行,但仍感到痛心。

    中医是先民与疾病长期斗争形成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长期斗争一定产生实践和理论,一定有'物质'成分。但许多人僻而不谈却攻击中医,有一窍不通的,也有所谓专家和博导。博导水平高,攻击牛黄成份和气的虚伪,我崇拜他,但他鼓吹转基因无害,我又怕他了。

    支持中医的也有一窍不通的,但没有大专家和博导,真正的老中医常常沉默,网上听不到声音。

    即使中国的中医,地域化也很严重,中草药上万种,药典只能收录一部分,普通药房只卖几百种而已。偏远地方仍就地取材(成本最低)。今天的中医主要指体现中原文化的。

    中医在中国和东南亚还是很有基础的,中成药尚普遍(其中片仔癀流行快二百年)。但是西方不承认的,首先要求中成药确定成分,这就难住了中成药,即使一味麻黄成分也会上百种,河南种的和河北种的不一样,采收季节影响。

    一副药成份岂不上千种?这种药只能列入'一般确认',不能列入官方承认。

    十年前我买过日本的中成药,质量已经不低于中国产的了,这不扯蛋吗!

    即使这次疫情使用了中药,也没听说实验分析,实验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体系,包括中药成份、药理分析、医疗效果统计分析、对照实验等。只听说使用莲花清瘟胶囊的,个人认为此药针对温病的,这次疫情却是湿温并行的。剂量太小。其次湿病会留瘀,需要第二期驱痰搜痰巩固。当然我只是胡说,我一直宅在家里的。宅在家里就是最大贡献。

    这次疫情,中药本该发挥作用的,在对抗细菌方面,中药明显不如抗生素,几乎无能为力,但在对抗病毒方面,中药有广普优势的的。其次成本特低,几百块钱就解决一个轻患者(需要广谱低成本时候专家强调针对性)。

    没有创新,只知吃老本,不主动吸收先进文化,`点评'的是外行,拿什么发场光大?又会有什么节奏?愧对祖宗而已!

    我是外行,我没证,说的太多了,就此打住。


    机单轨珠海


    中医首先应该自身强大起来,而不是一心想怎么走向世界。中医队伍的建设应该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时期就应该掌握简单的中医理论,可以操作按摩 刮痧 艾灸和战地急救知识,形成全民的保健共识。建立中医的高中职校专项学习,不要在物理化学数学外语上浪费时间。对于学生中的精英升入本科教育,必须做到经典背诵如流熟读黄帝内经。到博士阶段必须掌握易理有多年随师带徒的经历,中医队伍到一定规模才叫振兴中医。中医的精髓是辩证论治,没有医生如何辩证论治。如果一心想让中医药商品化占领国际市场,早晚会毁了中医不能重复日本重药轻医的覆辙。古人云,为人子者上有老下有小不可不知医,小病小灾在家处理以防医院人满为患。


    田书吴


    中西医的百年之战,让中医渐渐式微!究其原因,中国中医没有留学生。外国只有向中国偷,中国去外国没得偷,没得学。往往都是那些留过学的,博士之类的人到回中国后,成了仙。什么都外国的好,中国的事情要得到外国人的认证才科学,我们自己认证的不行!何其的悲哀呀!何其的洋奴相。因此,中医想要发扬光大,只靠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医大师,白岩松等去苦苦挣扎,力量何其的小?而且国医大师个个都设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更不要说要经过国际的科学论证。


    w崇明


    我觉着走出自己节奏感这个事儿前体和条件有二。

    第一,突破人们对于中医与西医观念上的壁垒。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国民教育中自然科学的普及,因此人们对于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西医更容易接受,而由于现代国学教育的缺乏,加之中医理论并不如西医理论那样直观,导致人们在观念上对于中医的接受程度不如西医,甚至有人还质疑中医的科学性。因此二者在实际生活中地位似乎不平等。但实际上中医药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康复等方面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地方。因此中医的发展应该突破人们观念上对二者形成的壁垒。“在很多人看来,中西医二者是批评竞争、相互排斥的关系。只有转换这种思维,才能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发展。”陈冯富珍说,传统医学以预防为主,可以“治未病”,而现代医学则更倾向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零”治疗,两者的融合应该各取所长。传统医学可以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新的研发思路,现代医学可以以更加严谨科学的方式,为传统医学提供临床数据等。因此二者的发展应如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陈冯富珍说的那样:中医与西医地位平等,不应该只专注中西医的差异,而是应探讨两者能融合的地方,共同为服务人类健康伟大事业作贡献。


    第二,
    强调中医人才的培养。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中医的发展也需要人才,但实际上中医人才方面是比较缺乏的。我们来看一组国家给出的数据,截止2018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71.5万人,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57.5万人,中药师(士)12.4万人。而西医方面,执业(助理)医师约在360.7万人。因此单从人数方面来看,中医人才还是十分紧缺的。当然,打着中医旗号的伪中医和骗子不在此列。


    第三,强调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毛主席说中医药是个伟大宝库,应努力挖掘。其实,对于中医的发展应当首先讲继承,在没有做好继承的基础上妄图创新,无疑是镜中摘花,水中捞月,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罢了。因此,中医的发展,应当在继承之上谈创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时就是在对中医药的继承基础上,受到古籍的启发才发明的青蒿素。还有速效救心丸这样的纯中药制剂,至今都是国家保密配方,不得外泄。这种配方一定是在继承中药古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


    永乐173


    要想中医走出自己的节奏感,就必须与西医分家,先分家后在谈结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讨论中西医结合的,只有中医大医才可以谈中西医结合。比如说张锡纯老前辈就是中西医结合合的最成功的人物。就是结合了,中医也不可以改变中医的思想理论。正如张锡纯前辈所说中医理论包含西医理论,而且要高出西医千倍,黄帝内经的阐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比如说西医认为是脑想,可中医认为脑是神明之腑,智确由心生,所以汉字的思字就是上面是个田,田代表了头,是囟的简化,下面是个心。可是现代医学刚刚证明了心脏会产生记忆。所以说几千年的老祖宗要高出西医几千年。中药更不能用西医的观点去衡量,有一些中药可以化验出它的有效性,可有很多中药西医是无法验证的,比如说浮小麦,中医用浮小麦的的意义是取它上升的性质,使其它药物的药性能治疗人体上部的疾病。所以西医永远无法理解,因为这种天性现在科学无法检验。可是中医去掉这味药就达到不了治病的目的,因为中医屡试屡验。

    几十年来都是西医统治中医,包括中医药大学都是按照西医的规划教程,大学毕业不会看病也不奇怪。只要中医脱离了西方医学的约束,不远的将来中医绝不会落后于西医,因为古人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就是中医四大经典。后人更不是没有发展,因为年代久远古书难免有抄错的时候,所以又有医林改错。再后来就是一直被打压,可中医至今未亡。所以我要说,中医想要走出自己的节奏感就必须脱离西方医学,与之抗衡。相信败的绝不是中医。当然现代科学仪器不应该是西医的独有。


    神奇的灵龟八法


    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得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讲、一种植基的开发。药物收割采擢运输精练提存炮制,药物种植一定要辟开农药化肥、除草剂、硫磺激素等。方方面面的监管不力对药物都有应响。药物可以做成汤剂、颗粒、注射针剂等。做成茶食物都行。用中药的目的主要增加人体免疫,增加新陈代谢能力。增加除湿排毒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