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考研国家线频上热搜,成为近期同学关注最多的话题,是涨是跌尚未有定论,国家线公布时间也正处于延迟未决阶段,预跌的呼声也比较高。

1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国家线概述


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在专硕(如MPACC)方面,国家线高低也影响着是否有录取资格和调剂资格,所以应当予以重视。

2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趋势分析


考研国家线的制定一般受当年考研人数变化、试题难易程度、国家培养目标、招生计划及社会政策的影响,那么我们就结合数据来分析一下。

根据现有数据来看,近些年报考人数呈猛增态势,2020届参考生达341万,相比去年增加了52万,据推测2021年报考人数会突破400万。其中MPACC,MBA,MEM报考人数也正在呈倍数上升,竞争压力逐年递增。一般来讲,人数的激增会导致分数线的相应升高。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不过由于今年的特殊性,相关政策出台使扩招的趋势显著。根据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述,“扩大硕士研究生的规模同比去年可能会增加18.9万。”如果最终扩招实现同比增加18.9万,意味着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扩招比例在20%左右(推算数据)。


根据现如今的社会情况,我们对比一下2003年,03年时值非典疫情期间,当年政府采取研究生扩招策略扩招比约34%,较上年各专业国家线均出现大幅下降。同理根据今年的扩招政策很可能使得各院校招生名额增加,国家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由于报名人数基数很大,扩招比相对于2003年较低,录取学生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估计下降幅度不会很大。

扩招名额增加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利好消息,尤其是初试临近分数线和预备调剂的同学,扩招无疑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性,当务之急有录取希望的同学一定要努力备考复试,机会永远是为努力的人准备的。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今年扩招研究生计划增量集中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并且相关文件明确表示“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2009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仅15.9%,其后在2017年首次超过学硕招生人数,到2018年专业硕士招生人数占比近5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

从此信息可知,专业学位和应用型人才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扩招政策也主要面向专业培养,因而专硕中各类学科国家线有望下降。这也为未来考研趋势做了明确的引导,专业化倾向显著,对应用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愈加重视,专硕会成为新时代考研热门。因而此次扩招对本届学生是很好的机会,随着专硕的普及,报名人数不断增多,未来国家线预计会有很大涨幅。

另外,对于今年试题难度,较往年稍有提升。试题难度大,考研国家线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但根据2019年情况来看,由于考研人数增加速度超过院校扩招增幅,很多院校录取线也持平或略有下降。今年报考基数仍然很大,扩招又偏向定向,因而国家线和院校录取线理论上会有下降,但幅度不会很大。

下面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探讨一下:

ps:研究生扩招是否会导致文凭贬值?

研究生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导致文凭贬值,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与培养质量把控是否严格直接相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社会评价人才不能只看文凭,必须从人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出发。当然在研究生培养上,学校要建立健全导师制,引导导师投入精力指导学生,严格的过程性评价也要跟上。

3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对21考研的影响


近年报考人数只增不减,而且今年是特殊的扩招年,势必会有示范作用,但类比2004年,扩招年后院校招生人数相对回稳,这就意味着21届竞争会很激烈,而且按往年情况,分数会出现“扎堆”情况,即使每年试题难度不一,但平均分数仍然保持上涨,所以2021考研难度可能会增大,那么今年备考的同学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正确的应考策略。

同样受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影响,预计选择考研升学的同学会大幅增加。高校延迟开课,各类计划都在推迟进行,不但占用了部分备考时间,也影响了部分同学的复习计划。因此同学们要利用好正式开学前的休息时间,有规划的备考,减轻日后压力。在职的朋友如尚未复工则要把握住难得的整块时间有序备考,已复工的朋友可以利用空余时间,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抽空备考。

尤其是专硕成为大趋势,专业人才的选拔会更规范化,系统化,严格化。同学们既然选择了考研,不妨好好欣赏研路的风景,努力拼搏一下,上岸后回首便皆是感动。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总之,扩招机会很大,国家线可能会略有下降,但幅度不会很大。同样也给20准备复试的同学吃颗定心丸,现阶段重点是安心复试备考,找准方法,善用技巧,调剂的同学抓住机遇。

祝考研成功!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20国家线迟迟未公布,是上升还是下降?

更多管理类联考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考研管综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