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美術對孩子的性格有哪些影響?

watumigu


我個人認為,學習美術對孩子的性格是好的,極極向上的。

1,畫畫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更專注,更有耐心!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提高記憶力

2,當一幅作品完的時候,會有成就感,更自信。

3,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觀察力從而獲得理解,辨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提高修養,心胸寬廣。

4,學習美術,在畫畫的過程中,還可以使人更安靜。美術包含的內容很廣,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定義到藝術的範圍。比如:攝影、雕刻、書法、哲學倫理等,讓人博學多才,更知性!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祈禱]



Dazuzi


為一名從小開始學習美術,現在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的人來說,學習美術可以說對我的影響很大。

首先第一個從小就是我的專注力和耐心就會比其他同齡人要高,因此從小開始我的學習成績就比較好,因為我更能踏實認真的完成作業。從小學畫畫的經歷讓我更能直面挑戰,不斷克服學習或者其他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困難。

還有就是會讓我更自信,從小畫畫比較好的我一直被老師誇獎,負責班級的黑板報,逐漸的我的自信心被建立起來。再加上學習畫畫是真的會提高審美能力,所以長大後朋友們都覺得我買的衣服和包包,鞋子都很好看,這樣就更加提升了信心。

最重要的就是,我覺得我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比較強,很多時候能想出別人想不到的點子,可以說是天馬行空。我覺得這樣很好,一直保持著純真和善良,永遠幸福和陽光。

還有一些小的改變,比如藝術生氣質會比別人更出眾一些,但性格上會稍沉穩,這也是長時間練習繪畫的原因。






柚一愛畫畫


每個孩子都有美術繪畫的潛質,擁有創造和表現的慾望,心理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明,兒童通過早期繪畫所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可以把智商提高30%。美術繪畫對於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性格素質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有一定的繪畫才能,將來長大了就一定能成為畫家。其實小畫家和大畫家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幼兒時期畫得相當出色的孩子,長大後真正成為美術工作者的為數並不多。但是,許多醫生、科學家、建築師和畫家的成才之路卻常與兒時愛畫畫有著密切的聯繫。

兒童繪畫有助於完成視力和動作的發展,促使兒童認知能力的成長;繪畫有助於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繪畫可以使兒童表現、舒展自己內在的意欲和情感,從而獲得內心平衡和在複雜的環境中保持穩定的作用;繪畫可以幫助兒童培養堅韌精神等等。兒童繪畫教學並不以培養少數畫家為目的,而是通過繪畫能力的訓練培養人的智能和悟性,完善他們美的情操和人格。兒童學畫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

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術天份,也不管孩子長大後當不當畫家,都應該鼓勵孩子學習繪畫,這對孩子的今天還是明天都有好處。總結來說: 1、學畫畫鍛鍊孩子的感知能力。 繪畫課每天都有新的內容,繪畫應該是孩子距離客觀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種活動。畫畫的孩子每天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專門研究不同的觀察方法,並切實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有目的的越來越強,也就是越來越聰明。

2、學畫畫增長孩子各方面的知識。 每畫一張畫,每涉及到一個新的繪畫內容,孩子不僅僅要準確觀察對象的形狀與顏色,更要認真瞭解每一事物的構造與特徵,分析其外在特徵的形成原因,並大膽設想其可能出現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畫出成功的作品來。美術課堂的講解範圍廣泛涉及藝術、文學、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常識。所以,美術課堂真的可以當作一本趣味性極強的百科全書。

3、學畫畫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實踐證明,用雙手製作一件東西對於發掘孩子潛在的天資與無限的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繪畫、手工的教學中,孩子會用自己的雙手接觸到不同的筆、顏色、紙……等各種各樣的工具材料,並在繪畫與製作練習中熟練掌握這些材料各自的特點與不同的用法,也許只有在美術客堂中,孩子才能真的利用他們的雙手獨立創造出完全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

4、學畫畫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也許是唯一一個永遠都沒有枯燥的重複、永遠都不會出現固定法則的學科。美術永遠有新的課題、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永遠需要不斷去嘗試、不斷去感受、不斷尋求自己的觀念與與眾不同的表現方法—這種創造性的思維習慣,應該從小養成。讓一種優秀思維在不知不覺中變成自己意識,才算真的具有創造性。

5、學畫畫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能力。 孩子繪畫時需要自己準備繪畫工具、尋找繪畫素材,繪畫過程中的構思、構圖、造型、塗色、修整……從始至終所有的全過程,(無論是動手還是動腦)都是完完全全獨立完成而且永遠不能和其他人一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在孩子的童年時代,在獨立思考與獨立工作的訓練上,沒有任何一種活動能與畫畫相比。








美術視頻


學習繪畫到底對孩子哪些能力有好處?

觀察能力

觀察是孩子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是進發創造力的基礎。畫家齊白石用水缸養蝦置於案頭,每時每刻注意細緻觀察蝦的各種動態,才把蝦畫“活”了。孩子的學習也和觀察有直接關係,觀察能力強的孩子讀寫能力也強,容易分辨字形筆劃的細緻差別。孩子作文內容豐富,描寫生動,與他從小學會觀察有很大關係。

我們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教孩子繪畫,比如,帶孩子到公園去觀察樹的四季變化、水面的波紋、亭榭和遠山等自然景色。到動物園去觀察動物的不同形態、不同生活習性。孩子對畫人感到比較困難,畫出的人沒有特點差別。可以引導孩子從家裡人觀察起。人的外貌,在穿衣上就有很多不同,只要他細觀察,抓住特徵,進行比較,就會發現人的千差萬別孩子在觀察中,注意力不易集中。為了提高觀察效果,觀察前可提出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觀察,邊看邊提問題。

記憶能力

觀察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積累知識又離不開記憶。繪畫的語言是形象,形象的積累也靠記憶。許多作家、畫家、演員往往具有很強的視覺記憶能力,能對瞬息呈現的人物景象在寫作、繪畫和表演中準確地再現出來,這是他們在長期的觀察中練出了驚人的形象記憶力。兒童的記憶主要是無意識的,訓練孩子的形象記憶力,“默畫”是一個好辦法。讓他觀察後默畫他感興趣的東西,或看圖畫書講故事後默畫下來,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他腦子裡會貯存豐富的形象,要畫什麼就會感到非常自由。

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兒童學習、掌握和運用知識十分重要。畫畫好的孩子思維活躍,想象豐富,那是由於他在繪畫活動中接觸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積累的感性知識豐富,並進行積極的形象思維活動。繪畫藝術結合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分析、比較、概括、取捨的能力),才會有繪畫作品的質的提高。

想象能力

豐富的想象力是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幼兒的想象是以無意想象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他們的想象也容易變化轉移,一般是看什麼想什麼,聽到什麼想什麼,接觸到什麼想什麼。畫畫時,一會兒畫這個,一會兒畫那個。5、6歲孩子的有意想象逐漸增長,讓他畫公園,他能想到公園的花、樹、亭子等。兒童的想象是很活躍的,如果我們注意加以引導,他們會創造出許多新奇的畫面。

等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學習的興趣啦,我兒子也是這個時候開始認的字,一開始用了各種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沒想到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不要擔心手機對眼睛不好,裡面能設置學習時間,培養用眼習慣。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兒子用了1年多了,認字比其他小朋友多。他特別喜歡,還經常要給本寶媽講故事,暖心。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光芒四濺的暱稱


首先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尤其是審美能力,當下社會,買個衣服,裝修個房子,買個車,化妝,甚至是相個對象,都需要有點不錯的審美力[呲牙]。其次呢,能讓孩子沉住氣,做事能沉下來,細進去。書畫更能修身養性。分享我的兩張作品




只是藝術01


懂得美的欣賞並潛移默化與日常生活中


邵冬三


到少能提高他的審美,從中感悟到原來,什麼都是相通的!


雕客藝術


提高觀察力,想象力,提高審美的能力。


用戶曉嚴


作為一個美術專業畢業的來說,從小學習繪畫,塗鴉,漫畫,素描,水粉一步步走向專業領域。剛開始是憑藉自己的想象力去畫,滿樓道都是我拿粉筆塗鴉的想象中城市和自我的世界,當時的記憶是很有趣,很探索自我的世界,在繪畫中很能自我滿足,就算沒有小朋友陪伴玩耍。隨後學習動漫,開始希望畫的像主人公,畫的越像越有自信,慢慢的培養了一些自信感。之後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的理想,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的努力,堅定並且堅持。覺得學習美術對於孩子時期的性格塑造來說是很意義的。


譯藝術


分享一下我在4到12歲孩子美術教學中的體會:經過我培訓的孩子性格上有很大變化,從浮躁到穩重,從張口就問答案到學會自己思考和觀察,從慌亂到自信,做事有條理,習慣慢慢變得好起來。剛來試聽的孩子急功近利地畫畫想看最後效果,而跟我學了一段時間畫畫的孩子慢慢地享受過程,懂得過程認真結果自然會好一點,不急。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學了畫畫的孩子專注力提高,觀察力深入,會動腦子,手眼協調。當然也有非常聰明但是持久力不好,接受能力不強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學美術如果受挫就會非常打擊自信,雙方都挫敗感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